易鳳霞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湖北 武漢 430011)
心理健康相關的指導性文件出臺,標志著國家對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目前由3名專職教師和心理輔導員兼職組成,學校目前在校生近萬人,要保證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單純的校級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難以滿足在校生日常心理成長的需求。二級心理工作站的建設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心理育人目標的重要實現(xiàn)載體。各二級學院應該在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導下,成立心理健康工作站,配備心理輔導員,結合本院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日常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緊密結合,彌補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性輔導和健康輔導覆蓋面和影響不足的現(xiàn)狀。因此,探究二級工作站的工作方式,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就顯得尤為必要。
“藝術心聲”工作站由學院黨總支書記擔任站長,整體指導和協(xié)調。工作站的具體工作執(zhí)行由心理輔導員擔任?!八囆g心聲”工作站的成員來自全院四個年級各班級經(jīng)過培訓的心理委員。2021年藝術學院在班人數(shù)1531人,三個本科專業(yè),一個專科專業(yè),行政班級有47個,在學生人數(shù)相對較多的情況下開展心理工作還是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目前根據(jù)學院的實際情況,“藝術心聲”工作站建立了以心理輔導員為中心,各班級心理委員為重點,各班級寢室長為依托的心理健康工作思路,開展學院的各項心理工作。
根據(jù)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的統(tǒng)一部署,結合藝術學院的心理健康情況,目前“藝術心聲”工作站的工作內容主要有如下幾個板塊。
2.2.1 日常心理關注
日常工作主要是對問題學生的關注和重點學生及時上報。經(jīng)過培訓的心理委員,密切關注班級同學的心理動態(tài)。一方面心理委員的朋輩輔導能利于部分同學的心理困惑的疏導和幫助,另一方面心理委員的及時上報,對于嚴重心理問題學生的危機情況也能實現(xiàn)及時干預、快速解決。
2.2.2 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推廣
學院宣傳活動主要是配合校心理健康中心在學院各班級宣傳和普及心理知識。二級工作站的重心還是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干預。
2.2.3 心理主題活動開展
每年兩次開學季和5月份,是心理問題的高發(fā)期,學校會舉辦各類型的心理主題活動。我院心理工作站會積極組織參與學?;顒?,同時也會在這些特殊時期,組織學院相關集體活動和策劃班級活動?;顒佑筛靼嗉壭睦砦瘑T策劃,組織班集體參加的相關主題活動,力圖實現(xiàn)心理健康知識全員普及。
2.2.4 定期心理委員培訓
心理委員有入校任職培訓,各二級工作站也會定期培訓和訪談,以提升其工作能力,保證學院心理工作的有效運行。
我院“藝術心聲”工作站對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還處于探索階段,目前面臨發(fā)展問題有待解決。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應該是關注全體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1]?!八囆g心聲”工作站主體是輔導員,精力所及的是對少數(shù)心理問題學生的甄別與關注。心理輔導員因長期重心在應急咨詢上,對發(fā)展性咨詢的經(jīng)驗不足,不能夠很好地指導學生,難以激發(fā)學生自身擁有積極力量來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對學生的培訓還難以達到內化于心的效果。因此,對學生群體積極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上起的作用有限。
“藝術心聲”工作站是居于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和班級心理委員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日常除了接收校心理健康中心任務安排外,一般工作模式是應急干預,及時上報,是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轉運站”,工作運行模式單一?!八囆g心聲”工作站咨詢工作由2名輔導員擔任,主要是談心談話的工作方式。由于事務性工作繁雜,心理咨詢時間有限,“藝術心聲”工作站的咨詢工作斷斷續(xù)續(xù),并未能充分開展。工作站的2名輔導員都具備心理咨詢資質,但是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升,心理咨詢效果有限。
要想大力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有政策的傾斜支持,并輔以相應的經(jīng)費支撐作為保障條件[2]。學院對心理健康工作的整體重視程度不夠。“藝術心聲”工作站沒有單獨的心理咨詢空間。心理咨詢工作要么是借用學生活動室,要么是利用其他老師下班后的空辦公室,緊急情況下還需要清空正在辦公人員騰出單獨空間。保障學院心理工作推進的辦公室場所和設備目前沒有配備,也沒有經(jīng)費預算支撐。
心理輔導員的工作壓力大,學校及學院層面缺乏督導疏導機制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工作,導致心理輔導員自我價值感降低,不利于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同時因為工作站的建設還在摸索階段,工作站缺乏有效的評估激勵體系,心理輔導員的專業(yè)工作沒有被承認載體,長此以往心理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必然會受到影響。
目前“藝術心聲”工作站沒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活動,工作開展計劃性不強,還不能做到常態(tài)化的一月一活動,暫時只有畢業(yè)季、開學季、考試季、5·25等重點時段活動開展。
目前積極心理學觀念越來越受到認可,積極心理學一方面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干預治療,減少疾病和減輕痛苦;另一方面更注重人自身積極的力量和優(yōu)點。積極心理學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性和發(fā)展性作用[3]。因此,學院應該把積極心理學理念運用實際工作中,改變“藝術心聲”工作站“救火員”的單一角色,充分發(fā)揮“預防者”“維護者”“陪伴者”的角色。學院可以未雨綢繆提前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幫助全體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有效預防部分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促進學生心理素質提升。心理輔導員要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的積極品質,激發(fā)和幫助學生充分運用自身的優(yōu)勢與資源應對和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促進個人個性品質的和諧發(fā)展,促進身心健康的發(fā)展[4]。
心理工作站要有效開展工作,必須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拓展線上和線下兩大載體[5]。
線下教學期間,“藝術心聲”工作站的工作開展可以通過兩個群體進行滲透到學院的日常工作中。一是心理委員群體,“藝術心聲”工作站指導心理委員組織主題班會,制作心情故事信箱,方便同學們紓解內心的困惑,有計劃、多渠道地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二是輔導員群體,日常工作中要將心理輔導的理念融入學生工作,將團體輔導融入班級建設,提高工作效果。在兩大群體工作的基礎上,“藝術心聲”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做好學生心理分級,跟蹤管理和危機干預,創(chuàng)建心理檔案,科學管理檔案追蹤管理,夯實心理防護網(wǎng)絡,使心理工作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全方位發(fā)揮心理育人功能。
針對“藝術心聲”工作站工作運行機制不完善,考核評估體系缺乏的問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需要依據(jù)定量和定性的原則,將心理輔導員日常的院級咨詢和配合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咨詢工作,進行定量分析,計算工作量,計入輔導員工作量,適量減少輔導員帶班人數(shù),保證心理輔導員的精力分配。
圍繞二級工作站的最終目的和根本任務開展特色品牌活動,預防學生心理障礙的發(fā)生,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及時發(fā)現(xiàn)、干預、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心理危機。預防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過各種心理主題活動,打造站點品牌,釋放學生情感,提升學生自我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