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波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從來沒有放松反腐敗斗爭。在中央蘇區(qū),反腐敗斗爭深入持久,卓有成效。1934年春,中共中央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查辦了中央蘇區(qū)于都縣委書記劉洪清、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熊仙璧等官員集體腐敗案(時稱“于都事件”)。這是我黨歷史上第一個集體腐敗案,充分表明我們黨從建立政權之始,便具有懲治腐敗、與腐敗行為斗爭到底的決心和能力。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紅色政權一成立,就高度重視廉政建設。1932年2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fā)布通令,拉開中央蘇區(qū)反腐敗斗爭的大幕。1933年12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第二十六號訓令《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發(fā)布。訓令規(guī)定,凡蘇維埃機關、國營企業(yè)及公共團體工作人員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處以死刑;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處以兩年以上五年以下監(jiān)禁,等等。
關于熊仙璧瀆職貪污案的判決書。圖/李想
在中央蘇區(qū),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步步深入,一些大案要案被曝光,其中以領導干部集體腐敗的“于都事件”最為典型。于都縣位于江西省南部,東臨瑞金,西接贛縣,是贛南第一塊紅色根據地,具有豐富的革命斗爭經驗與群眾基礎,但與瑞金、興國等模范縣相比,于都的各項工作都顯得落后。特別是自1933年以來,于都不斷有嚴重事件發(fā)生,甚至出現時任縣委書記李宗白協同少共中央局巡視員鄭茂德賣公家騾子下館子等怪事。
黨中央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早已注意到了于都的問題。1934年2月初,中央糧食人民委員部專門組織人員赴于都檢查,發(fā)現問題相當嚴重,但于都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卻對整改要求無動于衷。中共中央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深感事態(tài)嚴重,決定由中央黨務委員會與中央工農檢察人民委員會聯合組成突擊隊,赴于都開展檢查,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副主席兼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項英親自掛帥。
當時,于都各類干部中出現了大批腐敗案件,形成了以縣委書記劉洪清為首的投機商集團。為圖個人發(fā)財,劉洪清竟領導黨員做投機生意。劉洪清、城市區(qū)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劉福元等人合伙開商店賣酒。后因嫌賣酒不賺錢,他們就改做販賣谷鹽的生意。劉洪清等人以每人20元的資本入股,幾個月時間,每人就凈賺了70元的利潤。后來,于都前縣委書記李同盛、城市區(qū)婦委書記曾元發(fā)等領導干部也都參與進來。
縣委書記帶頭做生意,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也“不甘落后”??h蘇維埃政府主席熊仙璧從財政部強拿公款50元交給弟弟做生意,后因軍事部干部貪污公款私做生意的事被中央工作團檢查出來,熊仙璧才悄悄將錢歸還給財政部。
于都縣城市區(qū)蘇維埃政府的領導干部都熱衷于做生意,政府機關變成了商人聯合會。城市區(qū)蘇維埃政府的3個主席和9個部長中,就有3個主席和6個部長做生意,他們大部分充當谷販子。區(qū)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生意做得最大,賺錢也最多。區(qū)勞動部副部長更是私拿保險金做生意。由于群眾的利益與他們中大多數人的利益有沖突,雖然米價暴漲、群眾生活異常困難,但城市區(qū)蘇維埃政府的領導干部卻從未討論過解決辦法。在城市區(qū)蘇維埃政府辦公地,每天基本沒什么人做事,因為他們根本沒心思工作。
各級領導干部都熱衷于販賣稻谷,造成于都無法完成中央下達征收土地稅27000擔谷子的糧食征購任務。于都是產糧大縣,群眾是有稻谷的,為什么收不到稻谷呢?主要是由于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各級領導與機關干部大做販賣稻谷的投機生意,助長了投機商的操縱,把稻谷價格提高到8元一擔,增加了群眾對于春夏米貴的擔心,惜售稻谷。
項英帶領突擊隊在搞清楚劉洪清的問題后,召開了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宣布粵贛省委關于撤銷劉洪清縣委書記職務的決定,由匡守達接任縣委書記??h蘇維埃政府主席熊仙璧輕描淡寫地說:“省委指示是正確的,劉洪清不對,他自己不該借公家錢,又犯了官僚主義?!逼渌艘卜笱芤环h委組織部部長則始終一言不發(fā)。顯然,這個結果距離工作組的預期太遠了。
突擊隊希望主席團成員與熊仙璧進行堅決斗爭,但他們都不配合。熊仙璧對做生意一事堅決不承認。當項英提出撤銷熊仙璧縣蘇維埃政府主席職務的建議時,會場頓時鴉雀無聲。
項英發(fā)現,在調查時,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好像事先通過氣,統一過口徑,總是回答不知道;即使說了,也是針對各區(qū)已發(fā)現的案件,對于城市區(qū)的問題、合作社的問題尤其是縣領導的問題,與會者則完全閉口不談,調查取證工作十分困難。
項英指示突擊隊員對案件查處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fā)動群眾和貪污腐敗分子進行堅決斗爭。突擊隊召開大會,發(fā)動群眾檢舉。項英自己則親自到街上去了解情況,之后又召開了兩次群眾審判會,組織群眾對貪污腐敗分子進行審判。通過這些措施,突擊隊在群眾中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并在查處問題上成功取得突破。
經發(fā)動工人檢舉合作社的問題,城市區(qū)蘇維埃與合作社販賣稻谷的黑幕被揭開,調查工作有了突破。于都縣蘇維埃財政部副部長羅鳳林貪污公家的手表、假借公家名義私運谷米,軍事部部員楊某貪污公債做生意的事一經證實,突擊隊立即以此作為突破口召開了第一次群眾審判會,對此后的檢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突擊隊開始調查熊仙璧時,他矢口否認自己挪用公款做生意的事情,只承認借公款買地種田。突擊隊到他家調查后,面對母親的證詞,熊仙璧才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問題。
項英還帶領突擊隊復查了于都縣裁判部(法院)處理的積案陳案。在全縣公審大會上,縣裁判部公開審判了包括縣軍事部部長劉士祥在內的4個貪污犯,并判決4人死刑。其中,3人當場槍決,1人送到其他區(qū)槍決。
在此后的各區(qū)巡回法庭上,潭頭區(qū)蘇維埃財政部部長在該區(qū)公開審判中被槍決。各區(qū)共計槍決反革命與貪污分子12人。對反革命與貪污分子的嚴厲制裁,在于都全縣產生了極大的震動。
“于都事件”是我黨歷史上第一個集體腐敗案,該事件的有效查處,為當前我們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歷史借鑒。
(摘自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檢察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