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卓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根據(jù)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部署,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展了一次大規(guī)模整頓黨支部的工作。人民軍隊的這次大整頓,進一步鞏固了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積累和平時期軍隊黨支部建設的有益經驗,形成黨支部建設一系列有效制度并沿用至今。
早在1949年9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毛澤東主席就提出建設現(xiàn)代化國防軍的問題,后來又提出要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現(xiàn)代化的革命軍隊。但是,軍隊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轉變不容易,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軍隊基層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制約基層建設和戰(zhàn)斗力的提高,必須對一些建設落后的支部進行有針對性的整頓。
一是解決軍隊黨內問題的需要。1951年,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蕭華在全軍組織工作會議上作《關于軍隊整黨與建黨工作》的報告,指出“我們黨在思想上、組織上的鞏固程度不夠高,黨內還存在著思想上、組織上的某些不純現(xiàn)象”。組織上,渡江戰(zhàn)役以后,部隊發(fā)展很快,幾乎一半以上的人員是國民黨軍隊改編、投降、起義的人員,同時大量知識青年響應共產黨的號召加入軍隊,大量新解放區(qū)的新兵也補入部隊,使得老骨干比例大大減少。這些新加入的兵員,大部分是好的,但也帶來較多的舊思想和不良作風,同時,由于入口關把得不嚴,一些反革命分子、壞分子也混入部隊起破壞作用。隨著部隊人數(shù)增加,黨員數(shù)量也飛速增長,“據(jù)1951年春統(tǒng)計,全軍黨員人數(shù)達159.599萬人,占全軍人數(shù)的36.39%,其中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發(fā)展的黨員占黨員總數(shù)的88.12%”(肖裕聲:《中國共產黨軍隊政治工作史》下卷)。受入黨條件審核不嚴、教育不夠等因素影響,一些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黨員條件的人、甚至還有些階級敵人或反動分子加入中共黨組織。思想上,隨著革命勝利,一些長期參加革命的老黨員、干部滋生了貪圖享樂的思想和軍閥作風,出現(xiàn)思想頹廢、消極腐敗、違法亂紀等嚴重現(xiàn)象。還有不少人認為革命已經成功,該松口氣、歇一歇了,出現(xiàn)和平麻痹、斗志松懈的情況;不少人以功臣自居,居功自傲、追求享受的思想傾向較為普遍。
二是適應正規(guī)化建設的需要。鑒于上述原因,軍隊根據(jù)中共中央的指示,先后進行過兩次整黨整風運動,分別是1950年下半年全軍干部整風運動以及1951年下半年到1952年9月對全軍黨的基層組織進行的整頓。軍隊普遍加強黨員教育,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水平,教育改造思想落后、表現(xiàn)較差的黨員,淘汰一些無可救藥分子,對于混入中共黨組織的壞分子,在事實準確的情況下,經審查清除出黨;同時,嚴格審慎發(fā)展黨員,在1951年4月全軍組織工作會議后的一年多的時間里,基本上停止發(fā)展黨員。在此期間,部隊正在進行“三反”、整黨和精簡整編,黨員隊伍中少了一批黨員,到1952年10月,“全軍黨員人數(shù)已經下降到占全軍人數(shù)的29.22%,約有80%的連隊黨員不滿30%,其中38%的連隊黨員不滿20%,部分連隊有些戰(zhàn)斗班已經沒有黨員”(姜思毅:《中國共產黨軍隊政治工作七十年史》第四卷)?;鶎狱h員人數(shù)的減少對黨支部作用的發(fā)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基層官兵對新形勢下黨支部的性質、任務和職責不清楚,是支部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的重要原因,已經影響軍隊的正規(guī)化建設。整黨之后,健全支部的問題更加緊迫。1953年9月17日,中南軍區(qū)第三政委譚政在中南軍區(qū)支部工作會議上作《關于整理黨的支部工作問題》報告指出,整理與加強支部工作,是執(zhí)行我軍現(xiàn)代化建軍任務的一項重大措施,也是整黨后進行建黨的一項重大措施,帶有全局的意義和戰(zhàn)略的意義(總政治部辦公廳:《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十二冊)。
三是發(fā)揮黨支部作用的需要。在1951年4月召開的全軍組織工作會議上,蕭華就加強支部工作提出要求,強調加強支部工作的建設,是軍隊黨的建設與政治工作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并就明確支部職責、健全組織生活、密切黨群聯(lián)系和加強集體領導等4個方面對加強支部建設提出對策措施。1953年9月,譚政在中南軍區(qū)支部工作會議上的總結報告中指出,經過“三反”、整黨兩個運動后,部隊的組織雖然已經純潔……但作為鞏固戰(zhàn)斗力的堡壘來說,卻還沒有很好地發(fā)揮作用,還差得很遠。一段時間以來,部隊中的不良傾向、違法亂紀的事還相當多,支部沒有有效制止;逃跑、自殺、鬧不團結等問題,很多不是支部自己解決的,而是靠上級檢查解決的;干部骨干與普通黨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關系不密切,支部沒有成為連隊團結的核心;執(zhí)行任務中,支部領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fā)揮不好。為解決存在的問題,整頓支部作為加強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措施開始施行。
1953年10月起,中南軍區(qū)率先開始以6至8個月的時間,分3期對所有基層黨支部進行整頓。
首先,在上級機關派人幫助和指導之下,軍區(qū)實行逐個的、分期的和實現(xiàn)一定要求的整理。過去很長時間,軍區(qū)曾經多次布置加強支部工作的任務,但是由于長期停留在口號上,實際上“只打雷,不下雨”,支部工作并未得到實質性加強。為此,軍區(qū)組織所屬部隊各級機關的相關負責干部和管理黨務工作的干部,組成工作組,下連隊蹲點指導,親自去基層一線摸清情況,開展整頓工作。
其次,把訓練和培養(yǎng)干部作為加強支部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中南軍區(qū)堅持長期開辦訓練班,對基層連隊支部書記、支部委員、黨小組長分批進行輪訓。輪訓時,注重將后備干部納入訓練范圍,每名參加輪訓的干部都要求達到合格標準,防止因人員調動、戰(zhàn)時傷亡導致支部不健全;把黨的會議作為訓練黨員、干部的時機,上級工作組派人參加連隊黨的會議,指導幫帶黨員干部開好會議,發(fā)揮教育作用;利用談心談話,工作組領導找黨員干部個別談話,進行培養(yǎng)教育。
此外,注意總結經驗,利用報紙、刊物進行宣傳教育。軍區(qū)要求各級領導機關安排專人負責撰寫關于支部工作與黨員活動的報道,開展調查研究,介紹整頓經驗。各師每月上報一篇相關文章,各軍通過第一期整頓黨支部,擬定支部工作大綱,上報軍區(qū)。gzslib2022040412001954年初,中南軍區(qū)政治部起草《連隊支部工作綱要》,對連隊黨支部的性質和作用,工作職責及支部與行政的關系,集體領導與工作方法,對訓練的領導和保證,經常性工作,計劃、檢查、總結工作制度,支部大會和支部委員會,支部書記與支部委員的工作,黨小組及小組長的工作,健全支部的組織等10個方面內容進行規(guī)定。“這份文件對鞏固整頓支部成果,進一步加強黨支部的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保ā吨袊嗣窠夥跑娷娛贰返谖寰恚?/p>
內容上,通過蹲點檢查、調查研究,中南軍區(qū)針對影響黨支部作用發(fā)揮的4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制定措施:
一是明確支部職責,加強集體領導。針對許多黨支部在保證任務執(zhí)行和工作完成方面,在執(zhí)行政策、制度和紀律方面沒有去管或管得太少,有些工作卻又越俎代庖等問題,通過整頓,使黨支部書記、委員弄清職責范圍,履行職責要求。
二是發(fā)揚民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當時,一些黨支部領導骨干之間關系緊張,有的連長、指導員由于工作職責不清,工作部署不一致,“一個連里常出現(xiàn)兩種號令,弄得士兵無所遵從,爭吵的結果往往幾個月半年互不說話,不在一個房間里同住,要通過值日來溝通聯(lián)系”(《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十三冊),工作比大小、爭權力、鬧矛盾、不合作。一些黨支部領導不民主、擺架子,無視或取消普通黨員的權利,拒絕批評甚至打擊報復,與普通黨員隔絕。這些問題造成黨內關系緊張,黨內生活呈現(xiàn)不正常狀態(tài),嚴重影響黨員干部工作積極性。通過全面檢查,發(fā)揚民主,黨員干部特別是連長、指導員認清問題癥結,對癥下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予以糾正。
三是發(fā)揮黨員作用,密切黨群關系。在當時基層黨群關系中,“黨員群眾的感情不甚親切,關系不夠融洽,說話缺乏力量,威信不高”(《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十二冊)。主要原因是缺少模范作用、驕傲自大、作風不實、方法不當,中南軍區(qū)從思想認識、學習教育、模范作用、工作方法、工作作風等方面著重提高全體黨員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從而改善黨群關系,形成支部帶動黨員、黨員帶動群眾的工作局面。
四是加強對青年團、俱樂部的領導。1950年12月頒布的《部隊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連隊工作暫行條例(草案)》規(guī)定,團支部是連隊黨支部和連隊政治工作最有力的助手和突擊力量,黨支部應及時指導團的教育和活動(肖裕聲:《中國共產黨軍隊政治工作史》下卷)。一些黨支部對團的工作抓得不緊,團支部的助手作用發(fā)揮不明顯,加上官兵關系、黨群關系緊張,導致連隊氛圍比較壓抑,俱樂部活動開展也不多,連隊政治工作和文化活動生氣不足。針對前述問題,中南軍區(qū)在整頓黨支部工作時一并提高團支部工作,特別是對團支部負責同志進行指導幫帶。團支部不僅在軍政訓練中發(fā)揮重要的助手作用,還積極開展文化娛樂、體育和衛(wèi)生活動,同時,“遵循自愿原則,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吸收群眾參加俱樂部的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十二冊)。
1953年12月,中南軍區(qū)召開各軍整頓支部工作中心組長會議,分析總結第一期整頓支部工作的情況與經驗,布置第二期整頓支部的工作。整頓后,支部建設出現(xiàn)新的變化,支部對訓練任務和其他任務的領導作用以及支部委員的集體領導有所加強,黨內關系和黨群關系大為改善,支部骨干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顯著提高,支部的民主生活趨于活躍,批評與自我批評風氣漸濃,黨員參加支部工作的積極性亦有提高。1954年1月,總政治部下發(fā)《關于一九五四年全軍政治工作任務的指示》,把整頓黨支部、加強支部工作建設作為當年全軍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2月,總政治部批轉《中南軍區(qū)各軍第一期整頓支部工作的綜合報告》,要求全軍進行學習研究并借鑒其成功經驗。據(jù)此,全軍大多數(shù)部隊從1954年春起,分期分批開展整頓支部工作。
每期整頓支部的工作大體分三步進行。
一是搞好調查研究,做好整頓準備。首先是對工作組干部進行培訓,組織他們學習政策,明確任務、方法和步驟。工作組下連隊后,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幫助官兵消除顧慮,解決為什么整頓、整頓什么、怎樣整頓的問題;對支部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注重全面深入,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結合連隊當前的中心工作,與黨支部一同分析研究問題,找出問題癥結,確定整頓重點,并對支部工作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制定實施整頓的具體計劃,工作組協(xié)同上級黨委一起審查批準。
二是聯(lián)系連隊實際,實施整頓工作。整頓從緊密結合中心工作、加強教育提高入手,發(fā)揮黨支部的領導作用,改善黨內外的關系和上下級關系。教育方面,重點抓好思想教育和業(yè)務培訓。思想教育以提高集體領導觀念、群眾觀念、組織紀律觀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學習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精神為主。業(yè)務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支部的任務、工作范圍,支部書記、支委、黨小組長的職責和開展工作的方法等。在提高思想教育的基礎上,重點就黨內外關系進行整頓,即進行民主檢查。支部層面主要是檢查支委骨干之間的關系與黨內民主生活情況、支委履行職責與聯(lián)系黨員群眾的情況、工作深入的程度及工作中的組織性和計劃性。普通黨員層面主要是黨員的群眾觀點、黨員的模范作用、黨員的活動方法、支部領導對黨員活動的指導與教育。方法上,先由支委、黨員自我批評,再由黨員、群眾提出批評意見,這樣由上到下,由黨內到黨外進行,改進了支部委員特別是連長、指導員之間,支委和黨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的關系,增強了團結。同時注意從實際出發(fā),明確職責、健全工作制度、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
三是進行經驗總結,制定改進措施。這一階段是全面總結,在上級工作組的指導之下,支委、黨員、骨干談收獲體會,總結經驗教訓,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工作的措施和計劃,并向連隊全體官兵報告,接受群眾監(jiān)督。
195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草案)》,包括《政治工作條例總則》及19個單項條例,其中《中國共產黨連隊黨支部工作條例》對支部的作用、支部的任務、支部與連隊指導員的關系進行明確規(guī)定,為支部工作提供了明確的原則,進一步指導推動黨支部的正規(guī)化建設。為推動整頓支部工作順利進行,1954年5月,總政治部轉發(fā)總政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黨支部工作建設的意見》,要求全軍在支部工作建設中注意抓好條例學習、思想教育、集體領導和黨群關系等4個方面問題;還要求全軍推廣中南軍區(qū)整頓黨支部的經驗,堅持黨的教育,加強黨支部骨干訓練(肖裕聲:《中國共產黨軍隊政治工作史》下卷)。7月,總政治部又向全軍轉發(fā)總政組織部《關于機關黨支部工作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機關黨支部建設的任務、方法、步驟,并提出具體要求。這兩個文件在全軍的貫徹執(zhí)行,進一步推動整頓支部工作走向深入。到1954年底,全軍共整頓黨支部6909個,參加的干部前后達1161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十三冊)。經過整頓,黨支部較好地解決了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完成其余支部的整頓工作積累了經驗,鍛煉了干部。gzslib2022040412001955年6月,總政召開整頓黨支部工作座談會和全軍組織部長會議,認真總結前一階段整頓支部的工作情況,充分肯定了一年多以來整頓支部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主要收獲:一是支部骨干之間增進了團結。整頓工作抓住團結這一癥結性問題,作為整頓支部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深入進行教育和批評與自我批評,“原來不團結的298個支部,經過整頓后有267個已經解決了不團結的問題”(《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十三冊,下同)。二是官兵關系、黨群關系改善明顯。整頓支部采取批評教育、紀律處分、法律懲處等方式,糾正和改進連隊的管理教育方式方法,改善官兵關系,同時也整頓黨群關系,發(fā)揮黨員的積極性和模范作用,支部及黨員隊伍在群眾中的威信提高。三是支部工作水平提升,作用加強,任務完成更好。整頓支部中加強支部團結,形成統(tǒng)一意志,建立健全集體領導,在統(tǒng)一領導和統(tǒng)一計劃下,軍事政工協(xié)同配合,工作效率更高。一些黨員參加支部工作更加積極,一些支部委員在上級指導下邊學邊做,提高了工作能力。支部工作水平的提升,帶來了連隊工作效率的提高。腐化、偷盜、逃亡、反抗領導、損壞武器等等現(xiàn)象大大減少,軍事訓練成績普遍上升,擔任營建工建的部隊勞動生產率提高。四是改進機關的工作作風,積累機關指導基層的經驗,密切上下級的聯(lián)系。整頓支部工作中,機關工作組深入一線指導,實地調查研究,手把手幫教,形成了7個方面的基本經驗:支部工作必須用整頓的方法得到提高,還必須有上級的支持和實地指導;整頓支部必須有善做善成的決心;整頓支部既要指導幫帶,也要發(fā)揚民主;整頓要以教育為主,結合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整頓必須結合連隊實際,緊貼當前任務;整頓工作既要有通盤計劃,也要精準實施;還要注意鞏固成績,繼續(xù)提高等。
會議決定自1955年7月開始至次年3月,繼續(xù)對全軍未進行整頓的3.1萬個黨支部進行整頓。
此后,全軍支部整頓工作全面鋪開。1955年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軍區(qū)和各院校以政治工作會議或組織工作會議的形式,傳達全軍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布置整頓黨支部的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第五卷),做好整頓支部的準備。為了搞好全面的支部整頓工作,全軍基本上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領導機制上,各軍級以上單位成立整頓支部辦公室,組織整頓支部巡視組對所屬部隊整頓支部工作進行巡回檢查;及時掌握整頓支部情況,貫徹整頓支部方針,糾正工作中的偏差,及時總結交流經驗,加強對整頓工作的指導。二是主體力量上,從機關抽調人員集中幫助整頓連隊支部?!芭赏B隊指導與幫助整支的干部,一個軍每期不得少于100人,由軍師團營按照比例混合編組?!保ā吨袊嗣窠夥跑娬喂ぷ鳉v史資料選編》第十三冊)機關、學校、工廠的支部由自己負責,按照整頓連隊支部的方法和經驗,統(tǒng)一計劃開展整頓。三是整頓重點上,將整頓工作的重點放在中等和較差的連隊支部。對已經整頓過的支部,工作組經常檢查他們的工作,采取總結工作、舉辦訓練班的形式,幫助他們繼續(xù)提高。四是時間安排上,由于需整頓的支部數(shù)量較多,全軍分3期實施整頓,第一期3個月時間,剩下兩期各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