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秋
(華東師范大學(xué)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上海 200241)
清初學(xué)者劉獻廷(1648—1695)著述極富,因其未曾出仕,以教書、行醫(yī)為業(yè),生平行事多隱而未顯,鮮為人知;其所著述,可考者凡二十種,亦多亡佚。全祖望廣為搜求,所見僅一雜亂無序的《廣陽雜記》而已,故全祖望為劉獻廷撰傳時,每每興嘆:“諸公著述皆流布海內(nèi),而繼莊(劉獻廷)之書獨不甚傳,因求之幾二十年不可得。近始得見其《廣陽雜記》于杭之趙氏,蓋薛季宣、王道甫一流。嗚呼!如此人才,而姓氏將淪于狐貉之口,可不懼哉!”1全祖望:《劉繼莊傳》,《鮚埼亭集》卷二十八,《全祖望集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23頁。后人“欲研究劉氏的生平事跡與學(xué)術(shù)主張,莫不感到材料方面太枯窘,太貧乏”2杏邨:《劉繼莊及其著述》,《和平日報》1948年11月6日,第5版。。
《廣陽雜記》一書,自抄傳以來,學(xué)術(shù)界對其評價集中在編纂體例和正文內(nèi)容兩方面?!稄V陽雜記》并非劉獻廷親筆手定之作,而是其弟子黃宗夏在老師病逝后,輯纂獻廷遺書而成。因此,自清代學(xué)者趙烈文說其“體例不純”,李慈銘評其“雜糅無序”3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下),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711頁。以來,學(xué)術(shù)界大多認為,此書的編纂存在體例蕪雜、詞目無序的問題。綜觀諸抄刻本,關(guān)于《廣陽雜記》編纂體例的特點多受清代學(xué)者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漸成學(xué)術(shù)界共識,且至今少有異議。盡管如此,《廣陽雜記》因是劉獻廷不可多見的存世作品,且內(nèi)容甚豐,廣涉經(jīng)、史、子、集、小學(xué)、朝章典制等領(lǐng)域,故長期以來為學(xué)者所重視,成為研究劉獻廷生平事跡與學(xué)術(shù)主張的唯一依據(jù)。然而,《廣陽雜記》在抄傳的百馀年間,屢經(jīng)刪訂,已非原本面目;其輯錄與傳抄情況,長期以來亦不為人所知。至清末民初,隨著社會的變遷,學(xué)者在抄傳《廣陽雜記》時,任意刪削,無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導(dǎo)致《廣陽雜記》在漫長的抄傳過程中形成存目懸殊的不同版本;而學(xué)者各秉其學(xué)術(shù)主張以評騭《廣陽雜記》及其作者,由此產(chǎn)生種種誤讀誤解,影響至今未替。本文擬解決兩個問題:一者,根據(jù)《廣陽雜記》十馀種抄刻本,從書籍史的角度梳理其抄傳源流;二者,通過比較幾種重要抄刻本的詞目刪存情況,探求諸家的去取標(biāo)準(zhǔn),同時探析《廣陽雜記》對后世的影響。
全祖望(1705—1755)在《劉繼莊傳》中,自陳搜求劉獻廷著述近二十年,“近始得見其《廣陽雜記》于杭之趙氏”。杭之趙氏,即是杭州藏書家趙昱。趙昱(1689—1747),字功千,號谷林,清代著名藏書家,藏書之所名“小山堂”?!捌洳貢唬瑤综厥?。與吳焯等人友善,互相傳鈔所藏,以三十年之力,爬梳書庫,聚異書數(shù)萬卷”1葉昌熾:《藏書紀(jì)事詩》卷五,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頁。,為浙江大藏書家。趙昱之子趙一清,“好藏書甚于其父,能昌其家學(xué)”,常借抄天一閣范氏、小玲瓏館馬氏、繡谷亭吳氏所藏善本,“從學(xué)于全祖望,精鑒別,勤???,尤精輿地考據(jù)之學(xué)”2葉昌熾:《藏書紀(jì)事詩》卷五,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頁。。小山堂藏書,“得之江南儲藏諸家者多”3全祖望:《小山堂祁氏遺書記》,《鮚埼亭集外編》卷十七,《全祖望集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4頁。,且源流頗可考。葉昌熾《藏書紀(jì)事》卷五引《碧溪詩話》云:“谷林先生同時吳尺鳧亦好藏書。每得一異書,彼此必鈔存,互為??睌?shù)過,識其卷首。小山書畫印,牙章精篆,神采可愛。先生卒后,悉載歸廣陵馬氏。比部魚亭與先生為僚婿,盡借其善本,錄副以藏。”吳焯(1676—1733),字尺鳧,號繡谷,錢塘人,“喜聚書,凡宋雕元槧與舊家善本,若饑渴之于飲食,求必獲而后已”,與同郡趙昱為摯交,每得一書,彼此抄存。趙昱曾經(jīng)追憶道:“繡谷藏書頗矜惜,不輕借人,獨許予鈔。予所藏多繡谷亭本。予偶得善冊,先生見之亦必取以勘定。”4葉昌熾:《藏書紀(jì)事詩》卷五,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366~367頁。比部魚亭,即汪憲(1721—1771),字千陂,號魚亭,浙江杭州人,性耽蓄書,亦為清代著名藏書家。全祖望與晚明遺老多有交往,并不遺馀力向他們搜訪劉獻廷的著述,“漁獵于范氏天一閣、趙氏小山堂、馬氏叢書樓者殆遍”5李于鍇:《全謝山傳》,《李于鍇遺稿輯存》,蘭州大學(xué)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頁。,幾二十年而不得,蓋因劉氏遺書以抄本流傳,多藏于私家之手,外人不易知見。其忽然獲睹《廣陽雜記》于趙氏小山堂,頗疑小山堂藏本錄自吳焯抄藏本。惜趙氏后因家業(yè)中落,所有藏書早已散失,莫可稽考,且《小山堂書目》《小山堂藏書目錄備覽》亦皆亡佚,其所藏《廣陽雜記》抄本,情況未詳,下落不明,以致后來所見抄本,多未能詳其出自何處。然趙昱小山堂藏本為目前所知最早抄本,后來抄傳之本殆源出于此。
楊鳳苞所藏《廣陽雜記》抄本,詳情未悉。據(jù)周星詒自稱,其《廣陽雜記》抄本乃同治四年(1865)借戴望所藏本抄錄,而戴望“原本得之其鄉(xiāng)先生楊傳九”6劉獻廷:《廣陽雜記》(周星詒鈔本),《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第一一七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36頁。。是戴望所藏五卷足本,為楊傳九舊藏,參下戴望藏足本。楊傳九即楊鳳苞(1754—1816),“先生名鳳苞,字傳九,號秋室,又號萸沜,自稱小玲瓏山樵,晚號西圃老人。歸安學(xué)廩生,世家烏程之南潯鎮(zhèn),早工詞章,以西湖秋柳詞知名,后務(wù)為證經(jīng)榷史之學(xué),尤留心明季遺事。……先生之文,多記明季遺事及鄉(xiāng)里掌故,其源出于史家者流,博不及全謝山,而精過之。其詩囊括唐宋,沉博高卓,求之近人,可與彭千亭氏抗衡。徒以終老一衿,足跡不出家巷,同時交游,既或攘刻其詩,考證諸文,又半為門下士所干沒,致令一時絕學(xué)不能與鎮(zhèn)洋、鄞縣齊名,良可慨也”1陸心源:《楊秋室先生集敘》,《秋室集》,清光緒十一年(1885)湖州陸氏刻本,第1~2頁。。著有《秋室集》傳世。劉獻廷以明遺民自處,其《廣陽雜記》多記晚明遺事,楊鳳苞晚年留心明季遺事2謝國楨《關(guān)于全祖望鮚埼亭集之題跋·楊秋室校本鮚埼亭跋》云,全祖望《鮚埼亭集》有楊鳳苞評校本。參見氏著:《明清筆記談叢》,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12~316頁。,故甫一見及,輒為之抄藏。其舊抄流出后,為戴望所得。
陶樑(1772—1857),字鳧薌、鳧香,長洲人。嘉慶十三年(1808)進士,咸豐初年,官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吧賶阎眨匆晕恼旅煜拢染谠~”3潘曾綬:《紅豆樹館書畫記序》,《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第一〇八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頁。,所著《紅豆樹館詞》,名播詞壇。陶氏富藏書畫,精于鑒賞,嘗自陳道:“服官中外垂三十年,公務(wù)之暇,留心翰墨,先后收藏唐、宋、元、明及國朝諸名家書畫真跡,不下三百馀種?!?陶梁:《紅豆樹館書畫記自序》,《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第一〇八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頁。所輯《國朝畿輔詩傳》,收入劉獻廷詩十二首,錄自沈德潛《國朝詩別裁集》而刪其評語。5陶梁輯:《國朝畿輔詩傳》卷十六,清道光十九年(1839)紅豆樹館刻本,。陶樑與潘曾綬(1810—1883)曾同在直隸為官,兩家交往甚好。潘祖蔭《廣陽雜記跋》云:“余舊有一本,得于陶鳧香丈,咸豐庚申失之矣?!?潘祖蔭:《廣陽雜記跋》,《廣陽雜記》,清光緒十年(1884)吳縣潘氏刻本,第41頁。是陶樑以所藏抄本贈潘祖蔭,惜于咸豐十年(1860)年亡佚。
戴望(1837—1873),字子高,德清人。少從烏程程可大治樸學(xué),生平“學(xué)凡三變,始好為辭章,繼讀博野顏氏元之書,則求顏氏學(xué),最后至蘇州謁陳先生奐,而請業(yè)焉。通知聲音訓(xùn)詁經(jīng)師家法,復(fù)從宋先生翔鳳授公羊春秋,遂揅精覃思,嫥志治經(jīng)。君之學(xué)幾有成矣,而庚申之亂作。君乃奉母避城南東林山,久之大困,無所得食。有至戚官閩中,母數(shù)命君往,不獲已。以辛酉入閩”7戴望:《謫麐堂遺集》卷首《戴君墓表》,清宣統(tǒng)三年(1911)鄧氏風(fēng)雨樓鉛印本,第1頁。,同治壬戌(1862)自閩歸。同治四年(1865),曾國藩延之入金陵書局校書,十二年(1873)病卒。戴望晚年,“喜誦姜齋、亭林遺書,以發(fā)揚幽潛為己任。于明儒書刊禁目者,博采旁收,只字片言,珍若拱璧(如《廣陽雜記》《熊經(jīng)略奏疏》之類),謂睹其遺物,輒悠然有故國之思。尤留心明末野史,獲書數(shù)十種,擬網(wǎng)羅散失,輯為《續(xù)明史》一書,惜有志未逮”。8戴望:《謫麐堂遺集》卷首《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鄧氏風(fēng)雨樓鉛印本,第4頁。戴望對鄉(xiāng)賢楊鳳苞的道德學(xué)問極為佩服,楊氏《秋室集》由陸心源纂刻后,戴望又廣為傳播。9《譚獻日記·補錄》卷一(同治元年十月廿五日)載:“子高言湖州楊秋室最高,惜予未得讀其遺書?!?譚獻撰,范旭侖、牟曉鵬整理:《譚獻日記·補錄》卷一,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188頁。戴望所藏《廣陽雜記》抄本,為楊鳳苞舊藏,潘祖蔭云:“德清戴子高藏有足本,書仍五卷?!?0潘祖蔭:《廣陽雜記跋》,《廣陽雜記》,清光緒十年(1884)吳縣潘氏刻本,第41頁。周星詒亦云:“子高原本,得之其鄉(xiāng)先生楊傳九。”戴震校書金陵書局期間,欲將《廣陽雜記》刊行傳世,惜事未成而卒。然此后諸抄本,皆以戴望藏本為祖本。據(jù)上海圖書館藏抄本凌伯叟校語,伯叟乃據(jù)戴氏所藏“原本”???。然按其校語,知戴氏所藏足本,文字已有漶漫,而??蔽淳?,故訛誤不少。11按,茲舉卷三凌伯叟校語二則為例。詞目一七六“《二十字全書》”,長留閣鈔本作“字”,校者正之作“子”。周星詒鈔本作“字”;上海圖書館藏鈔本同,伯叟墨筆校語曰:“‘字’字疑‘子’字之菉誤。戴本亦未校正。”詞目一八九“時提督馬融駐柳州”。周星詒鈔本、長留閣鈔本、上海圖書館鈔本皆作“馬融”,伯叟朱筆校語曰:“‘融’字似訛,即下文‘雄’字,文義可見。〇原本已訛?!彼缇砣ò耸?、八十九)、卷四(三十七、一四六)、卷五(十九、一七一)六目,伯叟校語皆云“原本訛”?;贾苄窃r抄本、上海圖書館藏抄本,皆有周學(xué)汝(1809—1861)、姚諶(1835—1864)校語,當(dāng)抄自戴望藏本,以此知戴氏足本嘗經(jīng)周、姚二人校勘1按:姚諶“曾請益于同郡周學(xué)汝、程大可,又從長洲陳奐、宋翔鳳問漢師家法,遠知端緒?!特S丙辰(1856),始識戴先生,略后于程貞。交垂十年,所學(xué)不同,戴極服其博聞強記?!卞X仲聯(lián)編:《廣清碑傳集》卷一五《德清戴望傳》,蘇州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0~1011頁。戴望、姚諶二人,皆從周、程、陳、宋諸儒問學(xué),相交最摯。戴氏藏足本何以有周學(xué)汝、姚諶二人校語,其事雖不可究,然后者當(dāng)在1856-1864年間,即姚諶識戴望之后、三十而卒之前。。其后抄傳之本,雖經(jīng)精校,訛誤漸少,然任意刪削,以致戴氏所藏足本反而湮沒不傳。
戴望于道光辛酉(1861)入閩,同治壬戌(1862)自閩歸。寓閩期間,戴望寓居周星詒家2周星詒,字季貺,一作季況,號窳村,河南祥符人。清代著名藏書家、版本目錄學(xué)家,藏書甚富。葉昌熾曰:“季貺少藉華朊,收藏甚富。精于目錄之學(xué),四部甲乙,如別黑白……雖無宋元舊槧,甄擇甚精,皆秘冊也,尤多前賢手錄之本及名家校本,朱黃爛然,各有題跋。”葉昌熾:《藏書紀(jì)事》卷七,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537~538頁。(1833-1904),論學(xué)議政,相得甚歡。俞樾《五周先生集序》載:“季貺太守宦游閩中,余有表侄戴子高茂才,主其家,極相得。與余書屢言,季貺負才名,有奇氣,所為詩詞,高出儕輩;又喜收藏金石書籍字畫,手自校閱,精審絕倫。子高落落少許可,而心折季貺如此?!?俞樾:《五周先生集序》,《五周先生集》,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如皋冒氏刻本,第2頁。據(jù)周星詒校記,其《廣陽雜記》抄本二冊,“同治乙丑(1865)正月,借戴子高藏本錄”4劉獻廷:《廣陽雜記》(周星詒鈔本),《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第一一七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36頁。。王源《劉處士墓表》居首,全祖望《劉繼莊傳》次之,后為正文五卷。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劉繼莊傳》文末及各卷卷末皆有周氏校語,記其??聽钆c起迄時間。封面書名篆書“廣陽襍記”,書名左側(cè)有莫棠5莫棠,字楚孫、楚生,貴州獨山人,著名藏書家莫祥芝三子、莫友芝侄。早年游宦兩廣,晚年寓居蘇州,藏書豐富,精通目錄版本之學(xué)。歷來學(xué)者皆不知題跋之“棠”為何人,據(jù)卷五題名下“獨山莫氏銅井文房藏書印”(第649頁),則其為莫棠無疑。周星詒鈔本流歸莫棠,惜其歿后,藏書流散,陳乃乾輯錄莫棠書跋時,未能見及。參見莫棠:《銅井文房書跋》,《國家圖書館藏古籍題跋叢刊》第二十六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版。(1865—1929)跋語八行,略云:“《廣陽雜記》皆寫本,流傳亦不甚多。光緒甲申,潘文勤始刊于功順堂,頗有舛訛。此本乃吾友周季貺太守同治初所抄校,眉端朱筆及每冊后題記,皆其手跡也。太守宦閩以公罷官,其坐系累歲不解,藏書數(shù)萬卷,悉歸吳縣蔣香生鐵花館。蔣死,遂分散吳越間。是書偶有墨筆,‘藻案’云云即其人也。……庚申(1920)四月,見此于秣陵,重是亡友故物,亟買入行篋。棠?!?劉獻廷:《廣陽雜記》(周星詒鈔本),《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第一一七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533頁。光緒二年(187按:蔣鳳藻,字香生,一作薌生,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家世經(jīng)商,納貲為郎,曾任福建福寧府知府。著有《心矩齋尺牘》。葉昌熾與蔣氏為同鄉(xiāng),又為鐵華館??虄蓞矔?,相交甚久,其稱蔣氏曰:“君雖起自素封,未嘗學(xué)問,而雅好觚翰,嗜好成癖,在閩納交周季貺司馬,盡傳其目錄之學(xué),又與仁和魏稼孫錫曾談金石甚契,頗得其緒論。閩垣未經(jīng)兵燹,前明許徐興公、謝在杭及近時帶經(jīng)堂陳氏遺書流落人間者,君留心搜訪,多歸插架,季貺絓誤遣戍,君資以三千金,季貺盡以其所藏精本歸之,遂蔚成大國?!比~昌熾:《藏書紀(jì)事》卷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532頁。6),周氏被彈劾革職,系獄論斬。友人蔣鳳藻7按:蔣鳳藻,字香生,一作薌生,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家世經(jīng)商,納貲為郎,曾任福建福寧府知府。著有《心矩齋尺牘》。葉昌熾與蔣氏為同鄉(xiāng),又為鐵華館校刻兩叢書,相交甚久,其稱蔣氏曰:“君雖起自素封,未嘗學(xué)問,而雅好觚翰,嗜好成癖,在閩納交周季貺司馬,盡傳其目錄之學(xué),又與仁和魏稼孫錫曾談金石甚契,頗得其緒論。閩垣未經(jīng)兵燹,前明許徐興公、謝在杭及近時帶經(jīng)堂陳氏遺書流落人間者,君留心搜訪,多歸插架,季貺絓誤遣戍,君資以三千金,季貺盡以其所藏精本歸之,遂蔚成大國?!比~昌熾:《藏書紀(jì)事》卷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532頁。(1845—1908)時為福寧知府,以三千金資助,周氏得以發(fā)遣軍臺,免于死罪。其后,周氏以所藏書籍,盡售蔣氏鐵華館,《廣陽雜記》抄本赫然在列。周氏家抄本,乃據(jù)戴望舊藏足本抄校,目前所知諸抄本,以此最接近足本。8按:卷三末周星詒校語曰:“此卷元本用草書寫,甚草畧,故錄者多誤,亦未能盡校正,當(dāng)再覓善本改之?!痹?,即戴望所藏足本。又卷一(44)周星詒按語云:“此目上脫寫一頁。”則戴望所藏足本無闕頁,而周氏鈔本闕錄一頁,其他諸本皆脫錄而無說明。是抄有周學(xué)汝、姚諶、周星詒、蔣鳳藻校語。因足本文字頗漶漫,卷三又為草書,識別頗難,故周氏抄本亦有未能校正者。據(jù)所鈐“詒印”“祥符周氏瑞瓜堂圖書”“周星詒印”“齊燕銘璽”“南京圖書館藏”諸印與莫棠跋、印,知蔣鳳藻藏書散出后,為莫棠所得,復(fù)又歸齊燕銘所有。書經(jīng)多手9按:周星詒鈔本尚有數(shù)枚篆印,字跡漶滿不可辨。俟他日親往南京圖書館查閱原稿,再作詳考。,今藏南京圖書館。《續(xù)修四庫全書》據(jù)之影印收錄。
五卷,四冊,德清戴氏長留閣抄本。半頁十二行,行二十四字。單欄,版心白口,下記“長留閣正本 德清戴氏”。首王源《劉處士墓表》,次全祖望《劉繼莊傳》,次為《廣陽雜記》正文。正文避清諱,奕、玄、止、弘、歷、寧諸字均缺筆或改字。首頁《劉處士墓表》、卷二、卷三、卷四右上角均鈐有“天放樓”朱文方篆印,正文卷一、卷二、卷三、卷五末均鈐有“陽湖趙烈文字惠父號能靜僑于海虞筑天放樓收庪文翰之記”朱文長方印。卷二末有戴望篆書題識一則:“戊辰(1868)三月,命史抄成此冊。望記于秣陵客舍。”卷一前頁有張瑛題記一則:“曩在金陵書局,德清戴子高以此書贈余,屬為刊行。慚負諾責(zé),因循未果,今子高已歿,不勝宿草之感。其中朱圈者,系與吳門丁泳之同參訂。無圈擬刪。光緒六年歲在庚辰(1880)九月既望,常熟張瑛識?!鳖}名“劉處士墓表”右側(cè),有趙烈文題識兩行:“此孤本也,后人珍之。光緒七年(1881)七月,得此于友人張純卿瑛。四本。天放樓記?!本砦迥?fù)有趙氏題識一則:“光緒己卯(1879),借觀于虞椒張純卿處。辛巳(1881)孟秋,為售友人某君不果,因自得之。消暑黛語樓重讀一過,書雖體例不純,而遇事必書,不愧好學(xué)多聞之君子,惜其無成書可見,僅存隨筆一種,猶若存若沒,于絕續(xù)之間,可悲也已。能靜并記?!鳖}識所說與趙氏《能靜居日記》所載吻合1趙氏日記光緒五年(1879)正月三十日:“訪張純卿久坐,借得《廣陽雜記》?!惫饩w七年(1881)七月十四日:“得鈔本《廣陽雜記》于張純卿,直銀五兩。”趙烈文撰,廖成良整理:《能靜居日記》(四),岳麓書社2013年版,第1908、2034頁。。觀此可知,長留閣抄本乃戴望于1868年三月命抄胥據(jù)足本抄錄而成,非原本。校書金陵書局時,張瑛嘗借戴望所藏足本付丹亭抄錄,參上海圖書館藏抄本。長留閣抄本既成,戴望轉(zhuǎn)贈張瑛2按:張瑛,字符卿,又字純卿、仁卿、潤卿、順卿,號退齋,江蘇常熟人。曾任陽湖訓(xùn)導(dǎo),供職江蘇書局,預(yù)修《蘇州府志》,著有《知退齋文集》《韓文補注》《通鑒??庇洝返?。(1823—1907),囑為刊行。張瑛邀友人丁士涵(1828—1894)共同參訂,擬分詞目為朱圈與無圈二類,朱圈者存,無圈者刪。校訂既畢,未能刊刻。1881年,張瑛迫于生計,欲因趙烈文而售此本于友人,其事不果。趙烈文3按:趙烈文,字惠甫,一作惠父,晚號能靜居士,江蘇陽湖(今常州)人,入曾國藩、曾國荃幕府,著有《天放樓集》《能靜居日記》。(1832—1893)“訪求此書不下二三十年,今始見之”4趙烈文撰,廖成良整理:《能靜居日記》(四),岳麓書社2013年版,第1909頁。,乃自得之。
五卷,五冊。卷一、卷二、卷四、卷五,半頁十行,行二十字,楷書。卷三半頁十行,行二十四字,行楷。校語分朱、墨兩色,俱出趙伯叟之手。卷一、卷二為墨筆;卷三、卷四、卷五兼雜朱墨,考其順序,似乎墨筆在前,朱筆在后。若然,則伯叟似先校以墨筆,復(fù)據(jù)戴望所藏足本朱校。5據(jù)趙伯叟墨、朱二校,如:卷三(八十二)“碧欄銀沼醉氤氳”,長留閣鈔本闕“醉”字,空一字格。墨筆校語曰:“此字疑。艸書醉字如此,而于句不穩(wěn)?!逼湎聫?fù)有朱筆校語曰:“五月十三日為竹醉日,則此字未為不穩(wěn)也?!蓖恚ㄒ凰陌耍吧w褒、鄂云公皆從葬昭陵?!蹦P校語:“‘云’字疑‘二’字之訛?!敝旃P校語:“‘二’字無疑?!蓖恚ㄒ涣骸胺饧瘟x伯?!辈乓苑叫稳ζ稹凹巍弊?,墨筆校語:“此字疑?!敝旃P校語:“原本是慕字?!笨赏浦P在先,朱筆在后。又周學(xué)汝、姚諶之墨筆校語,應(yīng)是伯叟自戴望所藏足本過錄。是抄卷三、四、五均有伯叟朱筆校記。第三冊卷三扉頁校記曰:“元卿從子高假《廣陽雜記》,付丹亭抄。抄未半,子高索去,元卿亦返越臺。此其所抄之弟三卷,于敝簏中檢出。度元卿歸,必重假子高本續(xù)成。為綴次如左,因得展觀,眼福良不淺也。戊辰四月望(1868),伯叟記。”6凌伯叟其他校記為:“戊辰九月廿二日,校于西天古剎之恒吉羊室,伯叟記?!保ǖ谌齼跃砣按司碛炞州^少,以原本正書故也。戊辰年九月廿九日,校于升州西天古剎中。上元凌伯叟記?!保ǖ谒膬跃硭哪拔斐绞率招!P潞竟?,鍵戶終朝。蛇蚓連綿,捫卷而讀。伯叟記?!保ǖ谖鍍跃砦迥┰浼磸堢?,丹亭未詳何人。據(jù)此可知,上海圖書館抄本乃張瑛分次借戴望藏足本交丹亭抄錄,復(fù)經(jīng)凌伯叟據(jù)戴氏原本纂校、增補而成1按:上圖原鈔本卷三原無而為凌伯叟增補于天頭之詞目,凡十三則(四十四、六十、一二五、一二六、一三四、一三五、一三六、一四〇、一四一、一四二、一四三、一五四、一七一)。,自戊辰四月十六至十月十三日校畢。戊辰為同治七年(1868),則其抄錄當(dāng)在同治四年(1865)戴望入金陵書局校書之后、同治七年四月之前。若將伯叟校語與前述長留閣抄本戴望、張瑛題識合觀,其人其時其地皆若合符節(jié),則上海圖書館藏抄本乃據(jù)戴望藏足本抄錄,由趙伯叟??焙?,復(fù)經(jīng)張瑛、丁士涵校訂刪存,遂成長留閣抄本。
丁士涵(1828—18942按:丁士涵之生年,因有丁氏續(xù)纂《丁氏宗譜》,故無異議;至其卒年,學(xué)者頗有爭議。今從柳向春說。詳見柳向春:《〈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讀后》,《古艷遇》,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第189頁。),字泳之,江蘇元和人。同治九年(1870)舉人,師從陳奐,精通小學(xué)。陳奐《師友淵源記》載,丁士涵父月波先生,“喜名人墨寶,不惜重資,必購得焉;而永之獨嗜經(jīng)籍,藏書亦富”3陳奐:《師友淵源記》,清光緒十二年(1886)錢塘汪氏函雅堂刻本,第33頁。。張瑛曾邀丁士涵共同參訂長留閣抄本,丁士涵抄本正是此時傳錄。功順堂本嘗以丁氏抄本參校,葉昌熾《甲申日記》載:“早晨到館,致丁泳之丈書,借《廣陽雜記》兩冊,較趙本多刪節(jié)處,非足本也。惟有王昆繩所撰《墓表》一篇可補。”4葉昌熾:《甲申日記》,《緣督廬日記》卷三,第397頁。趙本,指趙之謙據(jù)戴望藏足本所傳抄本,參下文。潘祖蔭《廣陽雜記跋》說:“劉繼莊氏《廣陽雜記》,舊題門人黃曰瑚輯者,皆刪本。德清戴子高藏有足本,書仍五卷,視刪本多十之四,節(jié)次頗不盡同。書中亦間有曰瑚按語?!?潘祖蔭:《廣陽雜記跋》,《廣陽雜記》,清光緒十年(1884)吳縣潘氏刻本,第41頁。所謂刪節(jié)本,即指丁氏抄本。潘氏又說:“然亦有刪本有之,而足本轉(zhuǎn)不載者。又刪本錄醫(yī)方極多,而足本僅寥寥數(shù)則,殊不可解,豈足本又經(jīng)人刪節(jié)耶?”然鄧實將其據(jù)丁抄傳錄之本與潘刻本比較后指出,丁士涵抄本與潘刻本“節(jié)次相同,惟字句間偶有一二稍異而已”6鄧實:《廣陽雜記跋》,《國粹學(xué)報》1908年第二卷第二期,第2頁。,并無潘氏所謂“刪本有之而足本轉(zhuǎn)不載者”的情況。是丁士涵抄本乃據(jù)長留閣本抄錄,且補入王源《劉處士墓表》。
半頁十行,行二十四字。今存五冊。冊一凡一百二十一則,自卷三(九十九)“母家,今去矣”至卷四(二十四)“采石幾有然犀亭……非好學(xué)深思”;冊二凡八十三則,上接卷四(二十四),至卷四(一〇七);冊三凡八一則,自卷四(一〇八)至卷五(九);冊四凡一二七則,卷五(十)至(一三六);冊五凡八十八則,卷五(一三七)至(二二四)。朱筆校語,或字上朱點,旁書朱文;或徑書于天頭;涉及文字校勘、詞目區(qū)隔、避諱格式改易諸端,則貼以浮簽說明。華東師大抄本,因闕卷三(九十九)以前內(nèi)容,無收藏、抄校者姓名、鈐印,未審出于何人之手?;季砦逶~目上戳印校語,作“疑耀卷”幾、“卷”幾、“刪”者,皆為張萱《疑耀》原文。據(jù)潘祖蔭跋語“其掇拾《疑耀》一卷,疑門人誤羼入者,則刪之”,與葉昌熾所“?!稄V陽雜記》樣本,其第五卷多襲《疑耀》語”1葉昌熾:《甲申日記》,《緣督廬日記》卷三,第401頁。,可斷定功順堂本實據(jù)華東師大抄本校正刪訂后刊刻,其校語當(dāng)出自葉昌熾之手。統(tǒng)計卷三、卷四、卷五今存詞目數(shù)量,皆與周星詒抄本相同(見表二),知其是據(jù)戴望所藏足本傳錄無疑。因此,華東師大藏抄本當(dāng)是葉昌熾所校之樣本,功順堂本實據(jù)此校正刪訂。
表二 《廣陽雜記》諸抄刻本存錄詞目數(shù)量表
五卷,四冊。清光緒十年(1884)吳縣潘氏刻本。封面書名兩側(cè),鈐有“昌熾”“頌魯”“鞠裳手校”三枚篆印。首《劉處士墓表》,次《劉繼莊傳》,次正文,潘祖蔭跋殿后。正文避清諱,如“弘”字作“宏”,“玄”作“元”;每逢“上”字,另行書寫,“本朝”“朝廷” “清”“旨”諸字,前空二字格。半頁九行,行二十二字。單魚尾、黑口、四周單邊,上下粗線。葉昌熾曰:“《廣陽雜記》,劉獻廷繼莊撰,抄本,兩巨冊,十四萬字有奇……趙叔傳錄本?!迸俗媸a跋亦曰:“此本乃趙叔所詒得之子高者,屬葉鞠常先生以丁泳之本校之,增墓志一篇,其掇拾《疑耀》一卷,疑門人誤羼入者,則刪之?!?潘祖蔭:《廣陽雜記跋》,《廣陽雜記》,清光緒十年(1884)吳縣潘氏刻本,第41頁。是潘刻本《廣陽雜記》,乃以趙之謙所贈據(jù)戴望舊藏傳錄本為底本、丁泳之抄本為參校本。任校勘之役者為葉昌熾3按:葉昌熾,字蘭裳,又字鞠裳、鞠常,自署歇后翁,晚號緣督廬主人。原籍浙江紹興,后籍江蘇長川。清末著名金石學(xué)家、藏書家、學(xué)者。葉昌熾與張瑛、趙之謙、丁士涵、蔣鳳藻、潘祖蔭素善,所聞見秘籍甚衆(zhòng),故潘氏屬其刻《廣陽雜記》,并任??敝?。(1849—1931),《緣督廬日記》甲申(1884)閏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廿八日載其事4葉昌熾:《甲申日記》,《緣督廬日記》卷三,第396~407頁。。潘氏以卷五掇拾抄錄《疑耀》之詞目,為門人誤羼入者,故刪去。實則《功順堂叢書》本卷一、卷五皆有刪節(jié),而羅正鈞誤讀潘跋,乃有“近吳縣潘氏刻《雜記》足本,校以丁泳之本”5羅正鈞纂:《船山師友記》,第190頁。之說。
功順堂本印行,《廣陽雜記》自此始有刻本。定州王氏謙德堂《畿輔叢書》據(jù)之收錄6按:王灝(1823—1888)在張之洞、黃彭年等支持下,廣收畿輔先哲遺著,藏弆日富,因招黃國瑾、錢恂為之校定。先有《采訪畿輔先哲遺書目》之刻,后設(shè)局保定開雕,由王樹枏、胡景桂主持其事。書未刻完而王氏病歿。光緒丙午(1906),京師琉璃廠書賈就已刊者集資匯印,另刊總目,武進陶湘重為編訂印行?!剁茌o叢書未刻書目》中著錄有劉獻廷《廣陽雜記》。詳見王灝:《畿輔叢書目錄(未定稿)》,華東師范大學(xué)古籍部藏本,第20頁。。錢玄同說:“惟獨劉氏,自王昆繩與全謝山以后,除戴子高、趙叔、潘伯寅三數(shù)人外,未必有什么人知道他了。”7錢玄同:《以西歷一六四八年歲在戊子為國語紀(jì)元議(與黎錦熙羅常培書)》,《國語周刊》1933年3月18日,第七十七期。其說雖然可商,然于王、全、潘三人之外,提出戴、趙二氏,則為他人所未曾言及。民國初期,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以功順堂本在前,故據(jù)以排??;上海進步書局《筆記小說大觀》、上海文明書局《清代筆記叢刊》亦據(jù)功順堂本石印。
五卷,上下二冊,光緒戊申(1908)十月國學(xué)保存會印行,國粹叢編社發(fā)行。是本以鄧實錄自丁士涵的抄本為底本,經(jīng)黃節(jié)以功順堂本參校后,付梓刊行。鄧實曰:“此本予丙午秋(1906),鈔之杭州丁氏,以視潘刻本,節(jié)次相同,惟字句間偶有一二稍異而已。丁未春(1907),以示予友黃君晦聞,為手校刊之,并附潘跋于后。潘刻本在《功順堂叢書》中,購者頗不便。此單行本,流傳較易,繼莊之學(xué),當(dāng)日昌也。”1鄧實:《廣陽雜記跋》,《國粹學(xué)報》1908年第2卷第二期,第2頁?!稄V陽雜記》自此始有單行本。然先連載于《國粹叢編》,后刊行單行本,較潘刻本多鄧實跋。
表一 《國粹叢編》分期連載《廣陽雜記》表
綜觀諸抄刻本,自清初黃宗夏輯錄劉獻廷遺著成書后,至清末民初諸抄本、刻本紛出,《廣陽雜記》原本詳情已不可知。趙昱小山堂藏本為目前所知最早抄本。楊鳳苞藏抄本為戴望所得后,諸抄本皆以戴望藏本為祖本。長留閣抄本、周星詒抄本、上海圖書館藏抄本、趙之謙抄本,均據(jù)戴望所藏本抄校。長留閣抄本為戴望寫樣待刻稿,由趙伯叟校對后,復(fù)經(jīng)張瑛、丁士涵二人校訂,朱圈者存,無圈者刪;丁士涵抄本復(fù)據(jù)長留閣抄本傳錄。周星詒抄本,復(fù)據(jù)功順堂刻本校勘,蔣鳳藻為之校正亦不少。功順堂刻本,以趙之謙抄本為底本,以丁士涵抄本參校,任??敝壅邽槿~昌熾,其校訂之稿,即華東師大藏抄本。功順堂本實據(jù)華東師大抄本校正刪訂后刊刻。國粹叢編社本則抄自丁士涵本,復(fù)校以功順堂刻本?!稄V陽雜記》屢經(jīng)刪削,惟周星詒抄本最接近戴望所藏足本,其馀諸本或殘缺不全,或任意刪節(jié),皆非足本。為便覽之故,試將《廣陽雜記》二百馀年之傳抄源流,圖示如下:
劉獻廷《廣陽雜記》傳抄源流圖
《廣陽雜記》諸抄本,因傳抄者任意刪削,故詞目存錄數(shù)量各自不同。比較諸本詞目的刪存,可知其去取的標(biāo)準(zhǔn)。戴望所藏足本湮沒不傳,趙之謙抄本亦不知所蹤,要了解諸本存目情況,惟有周星詒抄本、上海圖書館抄本、長留閣抄本、華東師大抄本與功順堂本五種。
據(jù)統(tǒng)計,周星詒抄本存錄詞目最多,共計一千一百零五則,其中卷一計三百三十五則,卷二計一百七十二則,卷三計一百九十五則,卷四計一百七十九則,卷五計二百二十四則。上海圖書館抄本,存目共九百七十六則,卷一計二百九十八則,合并者七則;卷二計一百六十五則,卷三計一百九十一則,合并者四則;卷四計一百七十六則,合并者三則,一分為二者一則;卷五計一百四十六則;合并者一則。長留閣抄本,詞目共存九百六十四則,無圈擬刪者凡四百零五則,卷一計一百九十一則,卷二計五十七則,卷三計六十則,卷四計四十六則,卷五計五十一則;朱圈擬存者凡五百五十九則,卷一計一百零一則,卷二計九十九則,卷三計一百二十九則,卷四計一百三十三則,卷五計九十七則。華東師大抄本,今存詞目凡五百則,其中卷三計九十七則,卷四計一百七十九則,卷五計二百二十四則。功順堂本,存錄詞目凡九百六十則,其中卷一計三百一十一則,合并者二則;卷二計一百七十三則,合并者一則;卷三計一百九十一則,合并者四則;卷四計一百七十一則,合并者八則;卷五計一百一十四則,合并者一則。表示如下:
若以周星詒抄本為參照,則長留閣抄本、華東師大抄本、功順堂本均存在闕錄、擬存、擬刪三種情況。以卷五為例,長留閣抄本闕目七十六則中,華東師大抄本擬存、功順堂本存者二十則;華師大本朱點擬存、功順堂本刪者二十三則;華師大本擬刪、功順堂本刪者三十三則,卷五,功順堂本較長留閣多二十則。長留閣抄本擬存者九十七則中,華東師大本擬刪、功順堂本卒刪者四十則,華東師大抄本擬存而功順堂卒刪者二則。功順堂本收錄長留閣擬存詞目僅五十五則。長留閣抄本卷五擬刪者五十一則中,華東師大抄本擬存、功順堂本卒存者三十八則。按:長留閣抄本卷五有十一則未收入功順堂本。周星詒抄本、上圖抄本、長留閣抄本、華東師大抄本,皆同出戴望藏足本,而諸本的詞目存錄,相差竟如此懸殊。據(jù)華東師大抄本刪訂而成的功順堂本,卷五詞目共九十三則,較之長留閣抄本一百四十八則已少五十五則,而與周星詒抄本相差幾近一倍。由此,近代諸家抄本對詞目的刪存去取,是何種情形呢?筆者參閱相關(guān)史料,試析如下。
潘祖蔭最先提出,《廣陽雜記》有足本與刪節(jié)本兩種類型。其內(nèi)容皆為五卷,“然亦有刪本有之,而足本轉(zhuǎn)不載者。又刪本錄醫(yī)方極多,而足本僅寥寥數(shù)則,殊不可解。豈足本又經(jīng)人刪節(jié)耶?”其說見前。置此勿論,則羅常培據(jù)潘祖蔭說而提出《廣陽雜記》流傳至今不知經(jīng)過幾度刪削的說法1尹耕(羅常培):《劉繼莊的生平及其學(xué)術(shù)概要》,《齊大學(xué)刊》1933年第二期,第58頁。,并非無理。
潘氏推測其因說,“蓋繼莊此書,初亦隨手札記,未有定本,后人傳寫,或詳或略”,絕無標(biāo)準(zhǔn),“遂多同異”,故“悉心求之,當(dāng)以足本為善”。然其刊刻功順堂本時,卻未遵守“以足本為善”的標(biāo)準(zhǔn),刪削詞目甚多。至于凡“其掇拾《疑耀》一卷,疑門人誤羼入者,則刪之”的作法,似乎亦有取舍的標(biāo)準(zhǔn)。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其一,劉獻廷行醫(yī)為生,于醫(yī)術(shù)自然精通,故所錄醫(yī)方極多,而去取者從其學(xué)術(shù)取向和致用觀點出發(fā)去取,亦為常理;其二,《廣陽雜記》為門人所輯,疑門人誤羼入者,則刪之,去取者欲使其更為精當(dāng),故刪去其認為的不實之目。
張瑛與丁士涵校訂戴望的長留閣抄本時,雖分存錄與擬刪兩類,但并未明確提出其有刪存的標(biāo)準(zhǔn)。細考張、丁二氏擬刪的詞目,或認為劉獻廷游記見聞有悖乎常情者,或認為考證未能翔實精密。乾嘉以降,尤尚考據(jù),治經(jīng)考史,主張精密,迥乎前人,去取原由及標(biāo)準(zhǔn)與此關(guān)聯(lián)甚大。
諸抄刻本中,明確提出刪削標(biāo)準(zhǔn)的是周星詒。周氏抄本《廣陽雜記》卷五末跋語曰:“此卷考證,故訛舛極多,可刪也?!敝苄窃r指出,劉獻廷本卷涉及考據(jù)的詞目,考證未精,訛舛極多,宜刊落不錄。同時的李慈銘亦說:“《廣陽雜記》……糅雜無序。偶一考古,大率淺謬?!?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11頁。趙烈文認為,《廣陽雜記》“……雖甚奇異可喜,尚覺其蕪雜。蓋后人為之結(jié)集,非其手稿,故不能精當(dāng)也?!?趙烈文:《能靜居日記》(四),岳麓書社2013年版,第1909頁。所論認為非其手稿,為后人結(jié)集,故不精當(dāng),此說亦符常理。
潘祖蔭功順堂本,擬將抄錄張萱《疑耀》的詞目悉數(shù)刊落,蓋以其非出自劉獻廷之手。然劉氏著作多亡佚,《廣陽雜記》乃弟子輯錄劉氏遺文而成,其文字皆劉氏遺著中本有,并非為門人誤羼入者。故司馬朝軍駁斥其說,曰:“卷五有周季貺跋,云:‘此卷考證,故訛舛極多,可刪也?!窨迹奘啊兑梢窋?shù)十條,或注明,或不注明,頗起后人之疑竇。潘祖蔭以為門人誤羼入,概予刪之。門人輯錄先生遺著,豈敢如此作偽?潘氏未免過于武斷,似不足為憑?!北緛硭嬉延幸龘?jù),然其又說:“況且獻廷為清初之人,又不以考據(jù)名家,晚年隨意漫錄,特別青睞張萱之書,亦未可知。”1司馬朝軍:《續(xù)修四庫全書雜家類提要》,商務(wù)印書館2013版,第388~389頁。前后不一,且為擬測之辭,亦非探本之論。且依潘氏的去取標(biāo)準(zhǔn),卷五(五十五)《天王天皇考》,本為劉氏節(jié)錄之文,與原文略有出入而已。長留閣抄本此目無圈,擬刪不錄;華東師大藏抄本未言刪去,而功順堂本存之。如非劉氏之文宜悉數(shù)刪去,則此目亦應(yīng)刊落。此類詞目,亦不在少數(shù)。
至于葉昌熾的評論,雖與潘、周、李諸人相近,觀點卻截然不同。葉氏《甲申日記》曰:“校《廣陽雜記》樣本,其第五卷多襲《疑耀》語,《疑耀》為明博羅張萱著,同時為李卓吾盜刻七卷,今獻莊復(fù)襲之。此書并非奇作,吾不解諸君何以喜之也?!?葉昌熾著,王季烈編:《緣督廬日記鈔》卷三,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版,第401頁?!兑梢芬粫?,為張萱所著,李贄曾冠以己名,付梓刊行3《浙江省第十一次呈送書目》載:“《疑耀》七卷,舊題明李贄著。案四庫考為張萱撰?!眳俏孔嫘S啠骸端膸觳蛇M書目》,商務(wù)印書館1960年版,第134頁。。后世學(xué)者,多視為剽竊之舉。明末清初,顧炎武著《日知錄》,秉持“博學(xué)于文,行己有恥”理念,凡古人先我而有之文,悉數(shù)刪落,學(xué)術(shù)風(fēng)氣煥然一新。。
惜原著者與抄錄者皆已作古,且所輯所編所抄均出于后人之手,能有善本存世,說明當(dāng)時的學(xué)者就以為此書有抄存的價值,殊為不易。如“周星詒每云,國初人撰述甚苦,凡此別子、別史之屬,乾隆未編《提要》以前,求之甚難,故史學(xué)亦今人成書易于前人云”4蔣鳳藻:《心矩齋尺牘》,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1941年鉛印本,第12頁。。據(jù)周氏之說,不僅可以釋葉昌熾之疑惑,而且可以證諸家任意刪節(jié)之非;并進而涉及《廣陽雜記》一書的性質(zhì)問題。
綜觀近代諸抄刻本,其刪節(jié)理由雖然不一,但或多或少受乾嘉以來的治學(xué)觀念和方法影響,亦受傳抄者個人的學(xué)術(shù)取向和術(shù)業(yè)專攻等影響。因此,不同的傳抄者都有自已刪存去取的衡量標(biāo)準(zhǔn)。咸豐以前,《廣陽雜記》的抄傳情況未詳,但尚有足本流傳,而未聞有刪節(jié)本;同治以降,《廣陽雜記》諸抄刻本,反多刪削,而足本竟湮沒不傳。
劉獻廷為清初著名學(xué)者,學(xué)兼漢宋,主張經(jīng)世致用。他說:“為學(xué)先須開拓其心胸,務(wù)令識見廣闊為第一義。次則于古今興廢、沿革、禮樂、兵農(nóng)之故,一一淹貫,心知其事,庶不愧于讀書。若夫?qū)ふ抡洌患家荒?,所謂雕蟲之技,壯夫恥為者也?!?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一二九),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12頁?!皩W(xué)者識古今之成敗是非,以開拓其心胸,為他日經(jīng)濟天下之具也。乃以此等糞穢瓦礫填塞心胸,牢不可破,求其磊落軒天地者,又胡可得邪!”6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八十五),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98~199頁。其鑒于明末那些空疏的學(xué)風(fēng),主張明體達用,不專治章句之學(xué),而力倡經(jīng)世實學(xué),與顏李學(xué)派同調(diào),為明清之際經(jīng)世主張的代表學(xué)者之一?!稄V陽雜記》所載,博涉多端,尤多經(jīng)世實學(xué)的內(nèi)容,故歷來主張經(jīng)世致用的學(xué)者,多重其書。
鴉片戰(zhàn)爭之后,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等,一反乾嘉時期饾饤瑣碎的考據(jù)學(xué),倡導(dǎo)經(jīng)世致用,力主與時變革,故道咸之際,經(jīng)世實學(xué)漸為世所重。同光時期,周星詒、蔣鳳藻適逢其會,任官施政,崇尚實學(xué),與清初劉獻廷之學(xué)極易產(chǎn)生共鳴。戴望傾慕顏李學(xué)說,又治常州今文經(jīng)學(xué),倡導(dǎo)經(jīng)世致用之學(xué),晚年好讀《廣陽雜記》,引劉獻廷為知己,故謀刻《廣陽雜記》不遺馀力。《廣陽雜記》卷四(一七九)載述以膽礬冶煉精銅之法,時在福建辦理洋務(wù)的蔣鳳藻讀后,不禁大為驚喜:“近余辦理東沖厘差,詢據(jù)船戶,云:‘天下所用之礬,莫不運自福寧之砂埕一處????!w砂埕山土,以器煮之,即成礬,天地生成之利云。今見此書,礬有化銅之法,然則福寧一郡,不僅產(chǎn)鐵且亦產(chǎn)銅處矣。所惜者,不得采取善法以富斯民為可恨耳?!?劉獻廷:《廣陽雜記》周星詒鈔本,卷四末蔣鳳藻案語,《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第一一七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648頁。可見劉獻廷著述在清代同光時期逐漸為世所重。
“今之學(xué)者,率知古而不知今,縱使博極群書,亦只算半個學(xué)者。然知今之學(xué)甚難也。農(nóng)政一事,今日所最當(dāng)講求者,然舉世無其人矣。即專家之書,今日甚少。”2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三十四),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22頁。與此偏于考古的學(xué)風(fēng)不同,劉獻廷既已博覽群籍,“于是慨然欲遍歷九州,覽其山川形勢,訪遺佚,交其豪杰,博采軼事,以益廣其見聞,而質(zhì)證其所學(xué)”3王源:《劉處士墓表》,劉獻廷:《廣陽雜記》,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頁。。在參與編修《明史》《一統(tǒng)志》期間,“每日必出,或兼旬不返,歸而以其所歷,告之萬(斯同)先生,萬先生亦以其所讀書證之,語畢復(fù)出”4全祖望:《劉繼莊傳》,《鮚埼亭集》卷二十八,《全祖望集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27頁。。劉獻廷注重人事的同時,致力于探尋“天地之故”,研求自然規(guī)律。如因緯度殊異,導(dǎo)致“諸方之七十二候各各不同。如嶺南之梅十月已開,桃李臘月已開……而吳下梅開于驚蟄,桃李放于清明”5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一二三),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51頁。,“長沙府二月初間,已桃李盛開,綠楊如線,較吳下氣候約差三四十日,較燕都約差五六十日”6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二十五),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66頁。。但清初歷書仍沿襲古代文獻《月令》的記載,與實際節(jié)氣與物候不符。劉獻廷主張對“南北諸方,細考其氣候,取其確者”,重新制定節(jié)氣物候表;倘能“以諸方之北極出地為主,定簡平儀之度,制為正切線表”,即根據(jù)北極星的高度和地平線的交角,求得各地緯度,再畫出各地經(jīng)緯線,則“節(jié)氣之后先,日食之分秒,五星之凌犯占驗,皆可推求”7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一二三),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50~151頁。。關(guān)于《廣陽雜記》的記載和主張,現(xiàn)代氣象學(xué)家、地理學(xué)家竺可楨以為頗具現(xiàn)代科學(xué)精神8竺可楨:《北宋沈括對于地學(xué)之貢獻與紀(jì)述》,《科學(xué)》1926年第十一卷第六期,第803~804頁?!,F(xiàn)代地理學(xué)家侯仁之則認為,《廣陽雜記》所說是“一種科學(xué)的見解”;劉獻廷跳出“傳統(tǒng)的窠臼而開始預(yù)見到一個地理學(xué)的新方向”,是歷史上“第一個為地理學(xué)明確規(guī)定了探討自然規(guī)律的新任務(wù)”的學(xué)者。9侯仁之:《劉繼莊的地理思想》,《步芳集》,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58~59、63頁。劉獻廷因“悟風(fēng)水相逆而成雨”的道理,主張調(diào)查“諸方山之向背,水之分合,支流何向”“則風(fēng)土之背正剛?cè)狒哧幥缭餄裰鳎挚纱蔚诙笾?0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一二三),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51頁。,以便于各地因地制宜,有利耕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鑒于糧食生產(chǎn)不足容易導(dǎo)致荒年的問題,又建議推廣高產(chǎn)量作物番薯的種植:“閩中有番薯,似山藥,而肥白過之。種沙地中,易生而極蕃衍,饑饉之歲,民多賴以全活。此物北方亦可種也?!?1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五(一三八),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51頁。興修水利,治理西北旱災(zāi),尤為劉獻廷所重:
西北非無水也,有水而不能用也。不為民利,乃為民害,旱則赤地千里,潦則漂沒民居,無地可潴,而無道可行,人固無如水何,水亦無如人何矣。元虞奎章奮然言之,郭大史毅然修之,未幾亦廢。有明三百年,更無過而問之者矣。予謂有圣人出,經(jīng)理天下,必自西北水利始。水利興而后天下可平,外患可息,而教化可興矣。12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八十二),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97頁。
更有甚者,劉獻廷“欲取天下水道,依《水經(jīng)注》體例為一書,以川水為經(jīng),支水為注,分合起止,悉以見在者為據(jù)”“貫串百川”,并標(biāo)上全國陸路、驛站、關(guān)塞、物產(chǎn)、“古今沿革、城池、里至、堤防等”,繪制全國水道陸路關(guān)塞物產(chǎn)一體圖,1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一百六十九),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60、123頁。使人無須遠足即可知天下形勢,進而“斡旋氣運”“利濟天下后世”2王源:《劉處士墓表》,《廣陽雜記》,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2頁。。無怪乎梁啟超將其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顏元并稱為“清初五先生”,且“以為以繼莊學(xué)顧、黃、王易,以顧、黃、王學(xué)繼莊難”3梁啟超:《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新民叢報》1904年第三卷第五期,第56頁。。
晚清以來,《廣陽雜記》日益得到學(xué)者們的重視。如劉獻廷對內(nèi)陸各地井鹽的記載,包括陜甘交界的灰鹽堡,秦州鹽井,云南崐陽瑯井、姚州白鹽井、楚雄黑鹽井,川北鹽、川東鹽等,都詳細考察其產(chǎn)地及開采情況,并比較其品質(zhì)的高下,4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一(三二七至三三〇),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50~51頁。頗利于社會調(diào)查與經(jīng)濟資源開發(fā)。至于甘肅涼州一帶,“夏五六月間常有暴風(fēng)起,黃云自山來,風(fēng)亦黃色,必有冰雹,大者如拳,小者如栗,壞人田畝?!寥艘婞S云起,則鳴金鼓,以槍炮向之施放,即散去”。雖語涉不經(jīng),但卻啟發(fā)了現(xiàn)代科學(xué)家探索人工消雹方法并獲成功,故而劉獻廷的記載被譽為世界上關(guān)于“人工消雹方法”的最早記錄5北京大學(xué)物理系《中國古代科學(xué)技術(shù)大事記》編寫小組編著:《中國古代科學(xué)技術(shù)大事記》,人民教育出版社1977年版,第124~125頁。。
甲午戰(zhàn)爭之后,維新變法呼聲漸高。一些有識之士認為,非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個問題發(fā)生,則漢字形體之難識難寫是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當(dāng)時主張制新字者,有宋衡、譚嗣同、梁啟超諸人。言論鼓吹,漸成事實,于是有沈?qū)W、蔡毅若、盧戇章、邢島、王照諸人各制音標(biāo),以期代用漢字?!?錢玄同:《錢玄同文集》(三),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頁。切音主張隨之勃興。劉獻廷晚年著《新韻譜》一書,提出改良反切、統(tǒng)一語言的觀點,并計劃以其新制字母調(diào)查各地方言。其書雖已亡佚,而梗概之法載于《廣陽雜記》中:“宇宙音韻之變遷,無不可紀(jì)。其法即用余《新韻譜》,以諸方土音填之,各郡自為一本,逢人即可印證。以此法授諸門人子弟,隨地可譜,不三四年,九州之音畢矣?!?劉獻廷:《廣陽雜記》,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50頁。全祖望撰文立傳紹述在前,梁啟超連續(xù)作文贊揚在后,劉獻廷創(chuàng)制拼音以統(tǒng)一各地語言的主張,遂廣為人知。梁啟超還把劉獻廷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顏元合稱為“清初五先生”8按:梁啟超先后撰文表彰劉獻廷,最早為《沈氏音書序》(《時務(wù)報》1896年第四期),影響最大者為《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新民叢報》1904年第三卷第五期)與《清代學(xué)術(shù)概論》(商務(wù)印書館,1924年版)。。至此,劉獻廷以《新韻譜》提倡各地語言統(tǒng)一、方言調(diào)查而聞名。章太炎、劉師培,亦從劉獻廷、龔自珍的著述中獲得啟發(fā),致力于漢語方言研究。章氏撰成《新方言》一書,從而拓展了現(xiàn)代漢語方言研究的新領(lǐng)域。鄧實以潘刻《廣陽雜記》收于《功順堂叢書》,卷帙浩繁,不便讀者,遂刊印單行本,讀者由此益眾。殆至民初,錢玄同、羅常培等人相繼撰文,稱贊劉獻廷以《新韻譜》為語言統(tǒng)一、方言調(diào)查的設(shè)想,尊其為語言統(tǒng)一和方言調(diào)查的開先河者。嗣后,學(xué)者紛紛撰文研究劉獻廷之生平與學(xué)術(shù),《廣陽雜記》亦隨之洛陽紙貴。嗣后,則是刻本蜂出。
至此可見,至清代道、咸、同、光以來,學(xué)者在抄傳《廣陽雜記》時,任意刪削,無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但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導(dǎo)致《廣陽雜記》在漫長的抄傳過程中形成存目懸殊的不同版本,儼然形成考據(jù)與經(jīng)世兩種不同的評價體系。
劉獻廷將生平著述與藏書悉贈黃宗夏,宗夏于獻廷病歿后,整理老師遺著,至今可考者有《離騷經(jīng)講錄》《廣陽雜記》《廣陽詩集》9參見周敏秋:《劉獻廷〈左傳快評〉新探》,《貴州文史叢刊》2022年第三期。。三者之中,最富條理者為《離騷經(jīng)講錄》,其次為《廣陽詩集》,惟《廣陽雜記》最無條理,為后世所詬病。宗夏長期隨劉獻廷問學(xué),既為獻廷高弟,又博覽群書,才氣過人,且盡得獻廷遺書,其整理的《離騷經(jīng)講錄》與《廣陽詩集》富有條理,何以《廣陽雜記》反而蕪雜無序?其中是否別有寓意,因文獻不足,惟有多聞闕疑。然而,后世學(xué)者往往據(jù)抄刻之刪節(jié)本來論定《廣陽雜記》一書的體裁,提出語錄說、札記說(隨筆漫錄)、日記說、小品文說四種。
楊賓《劉繼莊傳》稱:“其弟子雜錄其語若干卷,名曰《廣陽雜記》?!?楊賓:《劉繼莊傳》,《楊賓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頁。楊賓為劉獻廷好友,黃宗夏亦與楊賓交往頻繁,其撰《傳》時是否親見宗夏輯纂的原稿,不得而知,但其意似以《廣陽雜記》為獻廷語錄?!峨s記》載有獻廷語錄,如卷一記錄獻廷與宗夏論《易》《老子》《詩》語(一八〇、一八一、一八二);卷二與宗夏論“重瞳”(三十五);卷三與宗夏論隱居(六);卷四與宗夏論世風(fēng)(八十九),論城市興衰(九十一),述生平主張(九十五),論地理(一〇一),論西周分封制(一〇八)。然此種詞目,數(shù)量極少,且不類語錄體,反近日記體。
全祖望嘆劉繼莊為“薛季宣、王道甫一流”,蓋慨其著書等身,而流傳者稀,僅馀雜著《廣陽雜記》傳世耳。趙烈文則以《廣陽雜記》為“遇事必書”的“隨筆”,且是“后人為之結(jié)集,非其手稿”,故“體例不純”“不能精當(dāng)”。潘祖蔭與趙烈文看法相同:“蓋繼莊此書,初亦隨手札記,未有定本?!绷簡⒊⒘_常培從潘說,皆以《廣陽雜記》為“涉筆漫錄之作”2梁啟超:《清代學(xué)術(shù)概論》(八),商務(wù)印書館1924年版,第38頁。杏邨《劉繼莊及其著述》發(fā)揮前人之說:“《廣陽雜記》……全書雖然只有數(shù)卷,但內(nèi)容方面,關(guān)于天文、地理、六書、音韻、戰(zhàn)記、醫(yī)藥、方技等,都兼收并載,無所不包,足夠當(dāng)?shù)蒙稀s記’兩字的稱謂?!?杏邨:《劉繼莊及其著述》,《和平日報》1948年11月6日,第五版。司馬朝軍亦認為《廣陽雜記》是劉獻廷“晚年隨意漫錄”之作。參見司馬朝軍:《續(xù)修四庫全書雜家類提要》,商務(wù)印書館2013版,第388頁。;蔚之嘉則以為,《廣陽雜記》不過是“一種凌亂札記”3蔚之嘉:《二百年前大思想家劉獻廷之生平與其學(xué)說》,《國立中山大學(xué)文史學(xué)研究所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三期,第15~21頁。?!稄V陽雜記》中摭拾明末清初佚事、官制,訪求遺老,摘錄前賢著作之目極多,均屬札記性質(zhì)?!吧献猿聡?,下至奇聞瑣事,無所不載,閱之令人忘倦。”4《商務(wù)印書館七月份出版新書》(廣陽雜記),《申報》1919年8月11日第16695號,第一版。惜其事出有因,未能以類編次,故翁長松在《清代版本敘錄》中,視之為“隨手記錄之作”,稱其“是一部隨筆札記集”5翁長松:《劉獻廷與〈廣陽雜記〉功順堂本》,《清代版本敘錄》,上海遠東出版社2015年版,第303頁。,不啻為替札記說下一斷語。
羅常培認為,“《廣陽雜記》大部分是康熙庚午(1690)以后的日記”6心恬(羅常培):《劉繼莊的音韻學(xué):統(tǒng)一國語,調(diào)查方音》,《國語周刊》1932年第三十三期。周有光《劉獻廷和他的新韻譜》亦主日記說:“他的學(xué)生輯錄他的殘篇,主要是1690年以后的日記,編成《廣陽雜記》,從其中可以窺見他的學(xué)說的一斑?!?北京市語言學(xué)會編:《語言論文集》,商務(wù)印書館1985年版,第261頁。,最早提出《廣陽雜記》的寫作時間和內(nèi)容來源。王勤堉根據(jù)《廣陽雜記》撰寫劉獻廷年譜,“輯錄既竟,乃知先生《雜記》所及,多系康熙丁卯以后事,其時先生已四十矣”7王勤堉:《劉繼莊先生年譜·后記》,《浙江圖書館館刊》1935年第四卷第四、五號,第53頁。,進一步證實羅氏的觀點。《雜記》載劉獻廷自述,“中年以來,苦多忘失,庚午孟夏(1690),始有日記”(卷四·一一三);與友人韓圖麟論道教養(yǎng)生說時,“予因出壬申正月十八日《游南岳日記》,共讀一過”(卷三·四十四);黃宗夏按語亦說“見先師日記”(卷三·一二〇)。凡此皆說明,《廣陽雜記》部分內(nèi)容確是從日記中輯錄,且數(shù)量不在少數(shù)。
《廣陽雜記》上海進步書局本某氏跋語曰:“先生鼎滄桑之后,吳云南、鄭臺灣行間遺事,目擊耳聞,兼及二氏之學(xué),音韻、詩詞均能道所心得,措詞亦繁簡得宜,極似唐宋小品,非明人所能夢見。”1劉獻廷,《廣陽雜記》卷首,上海進步書局1919年版。其視《廣陽雜記》與唐宋小品文為同一類型,與上述諸說相比,近于札記說;但卻由此延伸出《廣陽雜記》歸屬類別的新問題。
揆諸上海進步書局跋語所說,似以歸入子部小說家類為宜。事實上,晚清時期藏書家已有將《廣陽雜記》歸入子部小說家類者。周星詒的《周氏傳忠堂書目》卷三“子部·小說家”中,《廣陽雜記》赫然在目。2周星詒原輯,羅振常重編:《周氏傳忠堂書目》,蟫隱廬1936年版,第25頁。蔣汝藻《鐵華館藏書目》《蔣香生家藏書目》,《廣陽雜記》入子部3詳見《鐵華館藏書目》《蔣香生家藏書目》,南京圖書館編:《南京圖書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五十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版,第272、408頁。,其下并未細分類屬,然蔣氏盡傳周氏之學(xué)及其藏書,或宜同入小說家。與周星詒的分類不同,《清史稿·藝文志》將《廣陽雜記》與顧炎武《亭林雜錄》、王夫之《黃書》諸書列入子部“雜家類雜說之屬”,司馬朝軍《續(xù)修四庫全書雜家類提要》從其說。
劉獻廷晚年著述,除《新韻譜》《日記》《友譜》諸書外,尚著有《日知錄》。《廣陽雜記》卷三(三十五)載:“徐玄扈先生有《農(nóng)政全書》,予求之十馀年,更不可得。紫庭在都時,于無意中得之,予始得稍稍翻閱。玄扈天人,其所著述,皆迥絕千古。然此書先生未竟之稿,而方國維、方岳貢重為編輯者也,故讀之不能暢。人間或一引先生獨得之言,則皆令人拍案叫絕。意欲摘其數(shù)十則,錄于《日知錄》內(nèi),而卒不暇也?!薄度罩洝放c《日記》二者,正是《廣陽雜記》的主要來源,故札記說和日記說二者,最能得《廣陽雜記》性質(zhì)之真。古人讀書,喜作札記,清代學(xué)者成就尤鉅。梁啟超《清代學(xué)術(shù)概論》嘗論析道:
大抵當(dāng)時好學(xué)之士,每人必置一“札記冊子”,每讀書有心得則記焉?!圃浿再|(zhì),本非著書,不過儲著書之資料,然清儒最戒輕率著書,非得有極滿意之資料,不肯泐為定本,故往往有終其身在預(yù)備資料中者。又當(dāng)時第一流學(xué)者所著書,恒不欲有一字馀于己所心得之外。著專書或?qū)F?,其范圍必較廣泛,則不免于所心得外摭拾冗詞以相湊附,此非諸師所樂,故寧以札記體存之而已。……由此觀之,則札記實為治此學(xué)者所最必要,而欲知清儒治學(xué)次第及其得力處,固當(dāng)于此求之……各家札記,精粗之程度不同,即同一書中,每條價值亦有差別。有純屬原料性質(zhì)者對于一事項初下注意的觀察者,有漸成為粗制品者臚列比較而附以自己意見者,有已成精制品者意見經(jīng)反復(fù)引證后認為定說者,而原料與粗制品,皆足為后人精制所取資,此其所以可貴也。要之,當(dāng)時學(xué)者喜用札記,實一種困知勉行工夫,其所以能綿密深入而有創(chuàng)獲者,頗恃此,而今亡矣。4梁啟超:《清代學(xué)術(shù)概論》(十七),商務(wù)印書館1924年版,第91~93頁。
梁氏所論極是,以之審視《廣陽雜記》,最相吻合。無論是李慈銘批評《廣陽雜記》“糅雜無序,偶一考古,大率淺謬”,還是翁長松稱贊《廣陽雜記》“大部分內(nèi)容仍不失為考證之助,而且其識見甚新穎可喜,其厚今、求實之說為當(dāng)時不可多得之高論”5翁長松:《劉獻廷與〈廣陽雜記〉功順堂本》,第303頁。,皆基于札記體的優(yōu)劣處立論。
明季遺事,傳聞之多,紛如亂絮,諸家各本一說,莫衷一是。劉獻廷早年行蹤遍及南北各地,留心稗聞野史;晚年兩度入京,陰抄史館秘籍?dāng)?shù)千卷,欲承繼司馬遷之遺緒,著《明史》長編,藏諸名山,傳之后世。惜年未五十而卒,纂述未就。稽考《廣陽雜記》全書,既有讀書時簡略之考證、悉心之摘錄、獨至之心得,又有旅次中見聞之記載、景物之描繪,札記、日記特點皎然??梢姡稄V陽雜記》正是黃宗夏輯錄劉獻廷晚年著述《日記》《日知錄》、讀書札記而成。其輯纂雖顯散漫,條理亦未經(jīng)仔細疏理,然細析其史源,一為游覽旅次之見聞,二為官書奏疏之記載,三為親友耆舊之訪談,四為私家著述、稗官野史之抄撮。凡此數(shù)端,無不反映劉獻廷留心史事、搜集史料之勤勉。戴名世與劉獻廷同懷著史之志,寓京時目睹獻廷為搜求史料左右奔走,嘗感慨道:“繼莊衣食不遑給,而奔走拮據(jù),出金數(shù)百購求遺書,凡繼莊之所為者,其力既已勤矣,而其志亦已苦矣!”1《送劉繼莊還洞庭序》,戴名世撰,王樹民編校:《戴名世集》卷五,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137頁。周星詒深知“國初人撰述甚苦”,故其抄本中不敢任意妄刪,而周氏抄本存錄的若干條目,如卷一詳細抄錄二十一史總目(一百),又全文抄錄康熙二十九年(1690)御史徐樹谷《請修國史疏》(一百五十),顯然是劉獻廷為修史而抄錄的材料,惜其他抄刻本皆刊落不載,后世讀者不得而見,遂令劉獻廷之不少著述湮沒無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