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
2022年2月26日早上8時許,烏克蘭基輔的一棟平民住宅樓遭到炮彈襲擊。
1.2月21日,烏克蘭東部城市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居民撤離至俄羅斯羅斯托夫州。
過去一段時間,全世界都在關(guān)注俄烏沖突。身處戰(zhàn)爭風(fēng)暴眼的烏克蘭,不時升起炮火與硝煙,恐慌和不安充斥著這個擁有4400萬人口的國家。富人拋售豪宅,搭乘私人飛機連夜離開烏克蘭;而驚慌失措的平民卻被迫和家人分離,只因18歲至60歲的男性公民被要求留在境內(nèi)為支援戰(zhàn)爭作準備。婦孺老人別無選擇,和丈夫、父親、兒子告別后,就要匆匆踏上逃離祖國的旅途。
成千上萬烏克蘭民眾逃離的畫面,訴說著戰(zhàn)爭的殘酷:挺著大肚子的準媽媽,提著行李獨自走向國境線;帶不走的寵物,在街頭漫無目的地游蕩;邊境口岸上被拋棄的汽車蔓延數(shù)公里;還有被炮火擊中的樓房和人員的死傷……
這些心碎和混亂的場面,很容易讓人忘記烏克蘭的美麗面貌。這片土地上誕生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是歐洲大陸上面積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國家;黑土地肥沃,是“歐洲糧倉”;歷史悠久的古建筑遍布首都基輔;南部城市敖德薩,則是馳名世界的旅游勝地和文化熔爐。數(shù)百年來,烏克蘭族、俄羅斯族、保加利亞人、猶太族等100多個民族遷入敖德薩混居,才讓敖德薩發(fā)展成今日的百萬人口城市。
如今,戰(zhàn)爭的陰影掩蓋了烏克蘭往日的光彩,過去的寧靜不知何時才能恢復(fù)。唯愿戰(zhàn)爭盡早結(jié)束,在戰(zhàn)亂中哭泣、無助的平民能夠早日重新綻放笑容。
2.2月24日,烏克蘭哈爾科夫市中心發(fā)生爆炸,數(shù)百人在地鐵站里躲避。
3.2月24日,波蘭梅迪卡,過境的烏克蘭難民夫婦。
4.2月25日,基輔,群眾躲在防空洞內(nèi)。
1.2月25日,基輔,一枚火箭擊毀了市民的家。
2.2月25日,烏克蘭難民抵達羅馬尼亞的錫雷特邊境口岸。
3.2月24日,基輔,車站前吻別的夫婦。
4.2月24日,基輔出城方向有嚴重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