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克錦
應美國的要求,洪都拉斯警方在胡安·奧蘭多·埃爾南德斯卸任總統(tǒng)18天后的2月15日,用腳鐐手銬將其帶離住所—民眾認為,他果然被美國拋棄。
洪都拉斯作為美國后院國家之一,由于經(jīng)濟蕭條、黑幫橫行、社會動蕩,每年有成千上萬人逃往美國,是美國南部邊境難民危機的重要“貢獻者”?,F(xiàn)年53歲的埃爾南德斯曾在美國學習,2013年競選總統(tǒng)成功,2017年連任成功。兩次選舉,對手都指責他舞弊。
埃爾南德斯知道洪都拉斯對美國的依賴,也知道美國政府關心非法移民和禁毒。有華府圈內人士向媒體透露,埃爾南德斯非常會做,他到訪華盛頓時,會請重量級參議員身邊人吃飯,并“看人下菜”:如果對方對禁毒感興趣,他會描述自己如何努力“抓捕毒販”;對方關心反腐,他就談透明制度建設;對方提及民眾生活,他會說自己“熱愛人權”。
在特朗普執(zhí)政時期,埃爾南德斯更在非法移民問題上下力氣,甚至還讓洪都拉斯成為“安全第三國”,就是那些想從墨西哥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可以先到洪都拉斯,在那里等待難民身份核實。這當然有些諷刺,但特朗普很高興,直夸洪都拉斯是有價值的伙伴,埃爾南德斯值得信賴。
但這只是一面。另一面,美國司法機構和媒體早就盯上埃爾南德斯,特別是他的弟弟安東尼因涉嫌暴力販毒在邁阿密被捕,于2019年8月被定罪后,赫爾南德茲本人“保護傘”的行為也暴露。美國聯(lián)邦紐約南區(qū)檢察官辦公室對其發(fā)出多項指控。美國的媒體也去洪都拉斯采訪,發(fā)現(xiàn)赫爾南德茲在家鄉(xiāng)有豪華莊園;記者還發(fā)現(xiàn),洪都拉斯不少民眾對埃爾南德斯深惡痛絕。
拜登政府上臺后,副總統(tǒng)卡瑪拉負責中美洲事務。據(jù)說就任不久后,卡瑪拉聽取了關于埃爾南德斯涉嫌毒品交易的報告,說“我們現(xiàn)在就把他抓了吧!”助手提醒她美國一般不會向中美洲后院國家的在任總統(tǒng)下手,卡瑪拉這才作罷。
其實,美國也曾向中美洲小國現(xiàn)任領導下手。比如1989年底,老布什政府就下令兩萬多美軍入侵巴拿馬,將巴拿馬實際最高領導人曼努埃爾·諾列加“捉拿歸案”。
有意思的是,和埃爾南德斯差不多,諾列加也曾受美國青睞。軍人出身的諾列加從1950年代一開始,到1980年代他做到國防軍總司令,一直和美國中情局打得火熱;美國有很多見不得光的交易,都通過諾列加做“中間人”,對中美洲其他國家施加影響。但1980年代末,諾列加也向古巴等國提供情報這件事被挖出來。美國隨后指控諾列加走私毒品、敲詐勒索,并出兵將其捉拿。諾列加經(jīng)審判在美國坐牢,后來轉回巴拿馬服刑。這次如果洪都拉斯法院可以引渡,埃爾南德斯同樣極有可能在美國坐牢。
從諾列加到埃爾南德斯,有媒體感慨美國政府“過河拆橋”。但也有分析認為,這實際上是美國缺乏長遠戰(zhàn)略的體現(xiàn)。這種觀點認為,美國政府在中美洲總是為了一些眼前利益,比如對付一些不聽話的拉美國家、應對難民危機、打擊毒品交易等,在一些國家支持那些本身就很糟糕的領導。這些領導往往會引起他們本國人的反感,這導致美國人在出了問題后,又翻臉不認人,要逮捕和審判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