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瀅
漢代在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上成就輝煌,種類豐富的鉛釉陶器,成為這一時期陶瓷的代表,反映了漢代物質(zhì)文化的方方面面。投壺從春秋戰(zhàn)國一直延續(xù)到明末清初,既是一種民族傳統(tǒng)禮儀,也是宴飲中娛樂賓客的一種投擲游戲,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解析西漢綠釉陶投壺及鉛釉陶器
在河南博物院6號展廳,靠近角落的一個玻璃展柜里,陳列著十幾件漢代的陶器,其中有一件深綠色的陶器(圖1),它通高26.6厘米,頸高13厘米,口徑只有4厘米;呈小口、長頸、鼓腹的造型,壺的底部有3個矮蹄形足。除底足外,壺通體滿施深綠色釉,釉色明亮;頸中部飾有一周凹弦紋,肩部和腹部各飾一周凹弦紋附加堆紋。經(jīng)專家考證,這是一件西漢晚期的鉛釉陶器,1969年出土于河南省濟源市泗澗溝八號墓。
漢代在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上成就輝煌,種類豐富的鉛釉陶器,成為這一時期陶瓷的代表,反映了漢代物質(zhì)文化的方方面面。鉛釉陶器是以鉛的化合物作為助熔劑,以銅和鐵作為著色劑,在800℃左右的溫度下一次燒成的低溫鉛釉陶器。在氧化氣氛中銅能使釉色呈翠綠色,鐵則呈現(xiàn)黃褐或棕紅色。由于燒成溫度較低,鉛釉陶器的胎質(zhì)不夠堅實,吸水率較高,釉層也容易脫落變質(zhì)。大量考古資料表明,鉛釉陶器只見于墓葬,應(yīng)是隨葬的明器。
漢代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使物質(zhì)生活奢華成為可能,厚葬之風盛行。1969年,河南博物院和新鄉(xiāng)市文化部門在配合濟源市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工程中,在南約2公里的泗澗溝和西約1公里的柿花溝,發(fā)掘了周、漢、唐、宋等時代的墓葬共計52座。泗澗溝八號漢墓出土了包括綠釉陶投壺在內(nèi)的40多件文物,有糧食加工工具和家畜、家禽陶塑模型,烹飪器陶塑模型,舞樂雜技陶俑等,是漢代“事死如事生”觀念的真實寫照。
投壺禮的溯源
據(jù)古籍記載,壺在古代既是盛水器,也是專用的盛酒器。早在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就有陶壺了。難道這件綠釉陶投壺是盛酒器?南陽漢畫像石中的一幅圖畫給出了明確答案。
圖中央放著一只壺(圖2),壺中插著兩支箭,壺前方放著一個盛著酒的三足酒樽,里面放著舀酒的勺子;壺的兩旁是兩個頭戴高冠、身穿寬袖長袍官員裝扮的人,他們一手捧箭,一手拿著一支箭做投擲狀,圖的最右邊有一個同樣裝扮的人正在全神貫注地注視他們;圖的最左邊是一位壯漢,被兩人攙扶著。經(jīng)專家考證,整幅圖畫描繪的是漢代士大夫宴飲時玩投壺以助酒興的場景。
投壺因投箭入壺得名,是一項與飲酒相結(jié)合的投擲游戲。投壺時,參與雙方在規(guī)定的距離內(nèi),輪流將箭依次投入壺中,投中多者為贏,輸者罰酒?!锻秹貓D》中最左邊的那位應(yīng)該是玩得太盡興了,已經(jīng)喝得酩酊大醉了?!稏|觀漢記》中記載:“取士皆用儒術(shù),對酒娛樂,必雅歌投壺。”雅歌投壺成為當時士大夫階層宴飲時的時尚。
宋代呂大臨的《禮記傳》中載道:“投壺,射之細也。燕飲有射以樂賓,以習容而講藝也。”據(jù)古籍記載,投壺最初并非游戲,而是由西周的射禮演化而來。射禮是西周時期流行于貴族階層的一項重要禮儀,注重培養(yǎng)貴族子弟立德正己、謙和恭敬、剛?cè)嵯酀膬?yōu)秀品質(zhì)。按不同等級可分為大射、賓射、燕射和鄉(xiāng)射,大射為天子、諸侯祭祀的禮儀,賓射為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相會的禮儀,燕射為貴族平時射藝比賽的禮儀,鄉(xiāng)射則是地方官為薦賢舉士而舉辦的禮儀活動。多數(shù)學者認為,投壺禮源于周代的燕射禮。
投壺禮的禮法、流程與意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百家爭鳴,士人階層更傾向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可能由于場地、人數(shù)有限,或者不會射箭等原因,由射改為投,投壺禮逐漸代替射禮成為貴族聚會樂賓時的常見禮儀?!抖Y記·大戴禮記》中對投壺的禮法、壺具、規(guī)則、技藝均有單篇著寫。
據(jù)古籍記載,投壺的用具有矢、壺、算、中、馬、觴、瑟、鼓等。投壺最初用的壺為宴會上的酒器,后出現(xiàn)了專用的壺,壺頸長7寸,腹長5寸,口徑約2.5寸,容量為5升,壺中盛有紅小豆,避免投進去的箭反彈出來。投壺所用的箭叫矢,一般用柘木或棘木制成,矢的長度以“扶”為單位,每4寸為1扶(約13.3厘米),按照投壺位置的不同,人們把矢的長度分成2尺、2.8尺、3.6尺三個標準,分別適用于室內(nèi)、廳堂及庭院。除此之外,還有算、中和馬。算是用以計算投中的次數(shù),中是盛算器,馬是勝利的籌碼,每勝一局立一馬。
投壺活動參與者眾多,參與者主要有主、賓、司射、司正、酌者、弦者等。司射負責策劃、統(tǒng)籌、主持投壺活動的全過程,一般由主人的親信擔任;司正負責投壺者所獲的算和馬;酌者負責為輸?shù)囊环秸寰?;弦者指的是鼓瑟的人。現(xiàn)場為活動奏樂的人為樂工,樂工的首領(lǐng)被稱為大師,會根據(jù)投壺活動進行的節(jié)奏、形勢等帶領(lǐng)樂工調(diào)整音律,如果場面比較輕松,就帶領(lǐng)樂工演奏比較輕快的音樂;如果場面比較緊張,就帶領(lǐng)樂工演奏低沉的音樂。此外,還有一些觀禮人,主人把觀禮人劃分為主黨和賓黨,主黨主要是一些未成年人和執(zhí)事者,賓黨主要是成年人、庭長等。
投壺活動不僅用具考究,參與者眾多,禮節(jié)也較為復(fù)雜。投壺前,主人先向賓客發(fā)出盛情邀請,賓客同意后,主人命人拿出壺與矢,主人親自將矢遞交給賓客,賓客需向主人行三拜之禮,主人也要行禮回拜。然后,司射將投壺所用的工具——矢、壺、中、算準備好,賓主就位。由司射宣布投壺規(guī)則,并令樂工奏樂,樂曲沿用射禮的瑟曲《貍首》,遺憾的是《貍首》現(xiàn)已失傳,今可用《鹿鳴》代替。奏樂一般奏五遍,第一遍為序曲,第二遍之后需要擊鼓,射禮用全鼓節(jié),投壺則簡化為半鼓節(jié)。
擊鼓后投壺活動正式開始,主賓將矢擺放在身前,按照順序取矢輪流投出。如果投中,司射就把放在中里的算取出一個放在固定的地方,表示計分。如果賓客中,算放在中的右側(cè);主人中,算放在中的左側(cè)。樂曲進行到第五遍時,會停止奏樂擊鼓,投壺者需要將手中的四支矢全部投完,至此一局結(jié)束。司射需計算出雙方的成績,贏者可獲一馬,輸者被罰喝酒。在古代酒很珍貴,說是罰酒,其實更多的是勸慰和補償。在罰酒時樂工要停止奏樂,罰酒結(jié)束后重新奏樂開始第二局。三局進行完,三局兩勝者為勝利的一方,落敗一方會將自己贏的馬贈予勝利一方,表示對其勝利的祝賀。勝利一方也會為自己和落敗一方斟酒,雙方共同舉杯暢飲,至此投壺活動結(jié)束。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投壺活動能夠避免酒禍,達到愉悅賓客的功效;也有助于培養(yǎng)人際間的敬讓之禮,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功效。是一種從容安詳、講究禮節(jié)、溫文儒雅的競技運動。
投壺的發(fā)展歷程
據(jù)《左傳·昭公十二年》載“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記錄了公元前530年,晉昭公即位,大宴四方賓客,席間邀請賓客投壺以助酒興的事件,這是關(guān)于投壺最早的文獻記載。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出土于山東莒南大店春秋莒國墓的陶投壺為現(xiàn)存最早的投壺實物(圖3)。隨著時代發(fā)展,投壺的禮儀性逐漸消逝,增加了娛樂性。在漢代,人們?nèi)サ魤貎?nèi)的紅小豆,將矢的材料由拓木改為竹子,使投入壺中的矢反彈躍出,可以抓住重投,這樣可以連投百余次,這種技藝謂之“驍”。據(jù)《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時曾有一位投壺高手名為郭舍人,他可以“一矢百余反”,“每為武帝投壺,輒賜金帛”。
魏晉時期投壺的壺口兩旁增添兩耳,在技藝上多了許多名目,如“依耳”“貫耳”“倒耳”“連中”“全壺”等,增加了投壺的觀賞性和藝術(shù)性。此時,投壺和我國古代的足球、圍棋,都已東傳到朝鮮半島。
宋元時期,司馬光對投壺的娛樂化趨勢頗為不滿,他便以“禮”的眼光,對投壺的名稱和計分規(guī)則做了修改,著有《投壺新格》一書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到了清末,隨著西方現(xiàn)代體育的傳入,投壺退出了歷史舞臺。
投壺從春秋戰(zhàn)國一直延續(xù)到明末清初,從宮廷貴族的專利到市井街頭喜聞樂見的運動,風靡了兩千多年,既是一項漢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也是一種宴飲中娛樂賓客的投擲游戲,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