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俊澤
“知遇之恩”這一成語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一回:“臣受先帝知遇之恩,夢寐之間,未嘗不設(shè)伐魏之策。”意思是:“給予賞識和重用的恩情。”本期讓我們跟隨作者看他是如何用獨特的視角描繪“知遇之恩”的。
1 很久很久以前,一座高山之上屹立著一棵大樹。一天,一陣狂風(fēng)將它的枝葉吹散,種子掉落在山下開始生根發(fā)芽。
2 奇怪的是,它長成了一棵禿樹,開枝卻不散葉。
3 它身邊的山石隆起又消退,??菔癄€,滄海桑田。
4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它仍然開枝卻不散葉。
5 一天,有兩條小魚游過它的身邊。小魚說:“這棵樹怎么一片葉子也沒有,真奇怪?!?/p>
6 又有漁夫泛舟劃過。他說:“這棵樹怎么一片葉子也沒有,真丑陋 ?!?/p>
7 直到有一天,一個人路過。他十分欣賞這棵樹,連連稱奇,在它的旁邊建起一座園林。曲水流觴,白云出岫,湖石掩映。
8 樹對這份知遇之恩感動不已,之后綻放了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