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內容摘要】: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使用拓寬了我們數學教師的教學視野,為我們有效落實《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提供了載體。本文在充分鉆研“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對教學中活用主題圖進行了總結:“必須先正確認識主題圖,用心地領會主題圖的內涵,在此基礎上進行靈活地使用,才能真正發(fā)揮主題圖的最大價值,使它真正有效地服務于我們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主題圖 ? 活用 ? ?策略
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遵循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關注并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內容豐富、畫面生動、色彩鮮艷。最吸引學生的是一幅幅色彩鮮艷的主題圖,生動有趣的故事,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這不僅給枯燥、單調的數學賦予了生機,讓數學變得可親,拉近了數學與生活、數學與學生的距離,更為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出發(fā),通過熟悉的情境進行數學探究,從而感受數學知識的含義,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如何有效地活用主題圖呢?
我認為:必須先正確認識主題圖,用心地領會主題圖的內涵,在此基礎上進行靈活地使用,才能真正發(fā)揮主題圖的最大價值,使它真正有效地服務于我們的課堂教學。
1、 一、正確認識主題圖
新教材的編寫注重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以現(xiàn)實生活為背景,力求形成“問題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和運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方法,感受數學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應深入領會教材內涵,研究和挖掘教材中豐富的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材的使用價值。
因此,教師應該深刻、透析地理解主題圖的數學內涵。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聯(lián)系自己身邊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學知識的含義,經歷數學知識產生過程,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數學意識、問題意識。從課程理念和教材設計的角度來看,主題圖具有兩大特點:
(1)1.具有趣味性。
主題圖的設計能遵循兒童的心理特征和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提供了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富有兒童情趣的主題情境。例如一年級上冊第25頁減法的認識主題圖,這是一幅小朋友喜歡的“辦家家”趣味游戲場面(圖中三個小朋友走開了一個,三個千紙鶴“小明”取走一個都可以用“3-1=2”這個算式)。這些情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童話、游園活動、運動會等。這些主題情境在學生面前展開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生活畫卷,學生覺得很有趣味,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熱情,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2.具有思想教育性。
許多主題圖不但給我們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創(chuàng)設觀察、探究的空間,同時具有思想教育與數學知識完美統(tǒng)一的特點。例如,一年級上冊第18頁“第幾”的主題圖,這是一幅常見的排隊購票圖。除了數學知識以外,還包含著關于講公德、守紀律、有他人、有序規(guī)則等思想和情感教育的內容。因此,教學中還要結合主題圖適時向學生進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教育,使學生明白自覺排隊購物是一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如果教學中忽略了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這一任務,再好的教學也是不完整的。
2、 二、靈活使用主題圖
要用好主題圖,教師不僅要正確認識主題圖,領會它的內涵,也要考慮怎樣靈活使用,才能達到優(yōu)化主題圖,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下面幾點有效的做法。
(1)1.合理把握主題圖的呈現(xiàn)方式
“主題圖”蘊含的數學理念,并不僅僅在于“主題圖”的表現(xiàn)形式,更在于主題情景的呈現(xiàn)過程。教材主題圖作為一個包含豐富的數學信息場景,教師的呈現(xiàn)方式對“主題圖”的教育教學價值的體現(xiàn)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主題圖的呈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將主題圖分層展示:
挖掘出主題圖中的隱含數學問題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如果將學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復雜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會讓他們東拉一句,西扯一句,無所適從。教師可以按各個場景層次出示,每出示一個場景,引導學生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合理安排是“主題圖”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的關鍵,為學生的探索過程提供思維表象,激勵學生探究的熱情,促使學生生活經驗不斷數學化的關鍵。
(2)“主題圖”故事化、用故事串起主題圖:
故事是低年級兒童最感興趣的學習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繹“主題圖”情境,會引發(fā)學生驚奇、新鮮、親近的兒童情趣,有利于產生積極的情感,幫助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順利掌握新的學習內容。教材中許多以擬人化創(chuàng)設的“主題圖”情境,都可以編成童話故事。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我編了一個兒童故事,以動畫出現(xiàn)。星期天小猴到外面玩,口渴了小猴就回家,但媽媽不在家里,小猴就拿起盤子的桃子吃。師引導:盤子有幾個桃子?可以用什么數字表示?(演示小猴吃桃)小猴可喜歡吃桃啦!吃了一個,兩個,還吃了盤子里最后的桃子。師問:你看到了什么?盤子里有幾個桃?用什么數字表示?學生很快在故事情境中,認識了“0”的意義。
(2)2.恰當選擇“主題圖”的呈現(xiàn)時機:
數學知識以“主題圖”的形式編寫,通過畫面場景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對于“主題圖”的呈現(xiàn)時機的把握,成為我們課堂教學的問題之一。一般來說,教師會選擇在課始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提取有效數學信息再進行新知識的教學。但是,恰當選擇“主題圖”的呈現(xiàn)時機會使得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適當把握,也要靈活地處理呈現(xiàn)的時機,使其充分體現(xiàn)出主題圖所蘊涵的內涵和價值。
總之,我們要以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來思量、分析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以拓寬我們的教學視野,為我們在教學中有效落實新課標理念。對主題圖進行靈活地、創(chuàng)造地使用,努力把靜態(tài)的教材資源轉化為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活動的動態(tài)的活動資源;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逐步體現(xiàn)教師角色的轉換。
參考文獻:
(1)《深挖、活用---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主題圖的利用》周春妹
(2)《小學一年級數學主題圖運用的實踐與探索》黃紅萍
(3)《數學新課程解讀》的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