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歷史很少長篇累牘地去記錄小人物。其實,小人物并非沒有智慧,只是他們沒有機(jī)會。
《史記》中卻記錄了不少小人物的大智慧。
劉邦從一介布衣到開國皇帝,也是一個小人物走向人生巔峰的故事,他最初低下的出身,為他后來的成功增添了諸多光彩,讓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光芒四射。
很多人都知道劉邦,但知道陳恢的人的確不多。陳恢首倡“和平解放”!
劉邦西入秦關(guān)時,率兵繞過宛城,直取武關(guān)。張良勸告劉邦:沛公就是再急著入關(guān),也不能放過宛城。秦兵目前力量尚十分強大,又據(jù)守險地;如果我們不拿下宛城就直接西進(jìn),宛兵在后,? “強秦在前”,這是危險之道。劉邦一聽,連夜率兵從另一條路回軍,并且更換旗幟,免得宛城守軍認(rèn)出自己。天亮之時,劉邦已率兵將宛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南陽郡守一聽又有大軍圍城,立即崩潰,要自殺。南陽郡守的門客陳恢對他講:不急,現(xiàn)在就死,死得太早。于是陳恢翻城求見劉邦:我聽說足下有約“先入咸陽者王之”,如今你留下來要攻打的宛城,是一個大郡的郡政府所在地,下屬有十幾個縣城,百姓多,積蓄多。大家都認(rèn)為降必死,必然會死守城池。如果您全力進(jìn)攻,將會有重大傷亡;要是率兵繞過宛西進(jìn),宛兵追隨在你的身后,你將失去先入關(guān)王之的約定。為您考慮,不如“約降”?!凹s降”之后,封原郡守駐守本地,帶上他的士兵西進(jìn)。這樣,尚未攻打的那些縣城聽到這種解決辦法,會爭著大開城門歡迎您,您的西進(jìn)將一定是一路暢通無阻。
劉邦一聽,好辦法啊!立即采用陳恢建議的“和平解放”策略,封南陽郡守為殷侯,封陳恢千戶。然后,率兵向西,一路所遇秦縣全都望風(fēng)而降。
“和平解放”政策有效地瓦解了秦帝國的政權(quán)及軍隊,加速了劉邦向西入秦關(guān)的進(jìn)度,但是,給劉邦提出明智建議的陳恢是一位小人物。劉邦后來在與項羽過招的四年中,屢屢使用“和平解放”這一手,收效極佳!
另一位幫助劉邦的小人物叫作“三老董公”,三老董公給了劉邦一面“正義”之旗!
劉邦收復(fù)三秦后,率軍到達(dá)洛陽附近的新城(今河南伊川),遇到了一位鄉(xiāng)間主管教化的基層吏員——三老董公。他攔住劉邦,大訴義帝之死一事。
項羽大封諸侯前,先將懷王熊心奉為義帝,然后把義帝遷到南方,又下令截殺義帝。漢二年(前205)冬十月,九江王黥布在郴地(今湖南郴州)殺死了義帝。
董公大講義帝被殺,一下子提醒了劉邦。劉邦當(dāng)即失聲痛哭,宣布三條政令:第一,全軍將士為義帝舉行隆重喪葬;第二,自己連續(xù)三天哭祭義帝;第三,昭告天下,項羽殺死義帝“大逆無道”!他要跟各位諸侯王一塊兒除掉西楚國擅殺義帝的罪人。劉邦明白,董先生為自己獻(xiàn)了一件大寶,一件難得的、及時的珍寶!還定三秦時自己打著“懷王之約”的旗號,名正言順;這次東征又可以打著為義帝報仇的旗號,這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這面大旗是正義之旗,自己的軍隊也就是正義之師了。
劉邦明白,天下人對義帝被殺很在乎,將會一致譴責(zé)項羽殺義帝的做法。緊緊揪住此事,公開聲張,大力撻伐,牢牢占領(lǐng)道義上的制高點,擁有一面正義大旗,可以從政治上打壓項羽。
劉邦明白,高舉正義之旗是制勝法寶。義帝被殺自己早就知道了,劉邦對項羽殺義帝是什么態(tài)度史書無載。項羽不殺義帝,自己誅滅項羽后,會匍匐在義帝面前稱臣嗎?絕無可能!老子奪了天下,也會步項羽后塵,搬掉自己頭上義帝這座大山,不同之處只在于搬山的手法不會像項羽這么笨拙,但是自己當(dāng)皇帝的夙愿絕不會因為義帝而改變,項羽提前做了自己將來要做而又十分棘手的事。
這位董公并非大人物,史書中只記錄了他的姓,是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小人物,但是,他給了劉邦一面“正義”的旗幟!
劉邦身邊的大謀士如張良等,誰都沒有想到這面正義的旗幟。
劉邦從彭城大敗之后在滎陽阻擊項羽歷盡艱辛,一直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誰能幫助劉邦結(jié)束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呢?
袁生! “袁生”是指姓袁的先生,史書中亦未載其名。張良、陳平這些大謀士對改變劉邦滎陽被動挨打的局面束手無策。這位袁先生頗有頭腦,提出了一個調(diào)動項羽的辦法。古人說:“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贝_實如此。
劉邦回到關(guān)中,征調(diào)士兵準(zhǔn)備再次東出函谷關(guān)和項羽一決高下。袁生攔住漢王說,楚、漢兩軍在滎陽會戰(zhàn)已經(jīng)多年,漢軍常常處于劣勢。我建議大王南出武關(guān),項羽一定會率兵南下。大王到達(dá)南陽后,深挖溝塹,堅守不戰(zhàn),讓滎陽、成皋的軍隊得到休息;再派韓信等以趙地為中心,聯(lián)合燕、齊,形成對楚軍的包圍。大王再殺回滎陽。這樣,楚軍的對手多了,力量分散,漢軍得到休整。再與楚軍決戰(zhàn),一定可以大敗楚軍。
劉邦明白,袁生之謀是大戰(zhàn)略。袁生不讓自己再出函谷關(guān),而要南走武關(guān),兵發(fā)南陽,牽著項羽南下,拉長項羽的后勤補給線。再讓韓信聯(lián)合燕、齊諸國,逼得項羽四面應(yīng)戰(zhàn),此時劉邦再兵發(fā)滎陽。這和只在滎陽與項羽貼身糾纏相比,高明多了。于是劉邦立即改道武關(guān),兵出南陽郡??上瘛霸边@樣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小人物”,史學(xué)家未載其名,至今我們不知道他叫什么。
項羽聽說漢王到達(dá)宛城(今河南南陽),果然率兵追來,劉邦堅守不戰(zhàn),拖住項羽。此時,彭越在項羽的后勤補給線上做起了大文章,他渡過雎水,攻擊楚軍糧道。楚軍派出項聲、薛公迎戰(zhàn)彭越,被彭越打得大敗。糧道被斷,項羽受到嚴(yán)重威脅,不得不從宛地撤兵,“東擊彭越”,派終公堅守成皋。結(jié)果,項羽一回援,劉邦立即打下滎陽。
大人物是凡人,小人物也是凡人。凡人就不免有思慮不周之處。大人物有時肯定會有其想不到的地方,小人物也會富有政治智慧。只是大人物往往歧視小人物,因此,大人物往往因此而坐失良機(jī)!其實,小人物有了條件,也會成為大人物!比如劉邦,原來是個小人物,但是,遇到秦末大起義,折騰了七年,終于折騰成了大人物。
(摘自《歷史從未走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