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云
在國慶節(jié)的板報評比活動中,我們班的板報獲得了年級組第一名。這是自高一建班以來,我們班在學校板報評比活動中獲得的第一張獎狀。結(jié)果宣布后,大家紛紛把羨慕的目光投向小林,因為這次板報小林付出很多。
德育處劉老師對我說:“這次,你們班的板報真有特色,布局合理,字跡規(guī)范工整,獲得第一名實至名歸。這次可改寫了你們班的歷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呀?”我忙解釋:“這次板報從設(shè)計到書寫,大部分工作都是小林完成的,他是我新近發(fā)掘的板報人才。”
小林,高高的個子,戴著一副近視眼鏡,學習成績一般,行為習慣較好,在班里默默無聞。真正了解到他的優(yōu)點,還是源于一次和班長的閑聊。
那天,班長小強向我匯報完工作后,并沒有急于離開辦公室,而是和我聊起同學的情況:“老師,小林從小就在區(qū)少年宮學習書法,對書法很感興趣,每天都會練字,字寫得規(guī)范工整,我們都稱他為‘書法小王子’。小朱對電腦很感興趣,堪稱電腦高手,不僅能制作精美的課件,制作‘美篇’,還能制作網(wǎng)站。小牛是個體育健將,愛好多項體育運動,曾在市、區(qū)組織的運動會獲獎,如200米短跑、跳遠……”
說起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小強如數(shù)家珍。粗粗一算,班上竟有二十幾個學生有突出的興趣特長,這是班級管理不可多得的人力資源。聽完小強的介紹后,我一直在想:如何發(fā)揮學生興趣的作用呢?一時沒有想出良法,我決定向大家求助。
我馬上召開班會,說明我的意圖。經(jīng)過一番研討,同學們提議可以聘用這些有興趣特長的學生為特殊的班干部,利用他們的興趣輔助班級管理。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決定“按方抓藥”,實現(xiàn)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我統(tǒng)計了有興趣特長的學生,最終選了6名學生參與班級管理,他們也紛紛表示愿意參與班級管理。就這樣,小林成了宣傳委員助理,負責板報的書寫;小朱成了團支部書記助理,負責利用“美篇”宣傳班級;小牛成了體育委員助理,協(xié)助體育委員開展工作……
這一批班干部入職前,我舉行了隆重的就職儀式,親自給6名同學頒發(fā)證書,讓他們面對班規(guī)宣誓,增強他們的使命感。為提高工作效率,我還對他們進行短期崗前培訓。一時間,小林成了班級名人。我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把每期板報都設(shè)計好、書寫好,打造成班級的一張靚麗名片。同時,我希望他在學習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發(fā)揮正面作用,影響和帶動更多學生。
此外,小朱擔任團支部書記助理后,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開展班級活動,如演講比賽、拔河比賽和社團活動,每次活動,他都會用照相機抓拍精彩的活動瞬間,從中挑選最有創(chuàng)意的3~5張照片作為“美篇”的素材。隨后,素有“班級小作家”之稱的小杰負責撰稿,小朱進行圖文加工。班級活動的“美篇”制作出來后,我會發(fā)布到家長群和年級工作群,讓更多家長和教師第一時間獲悉班級動態(tài)。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學生卻給我滿園春色。有了興趣指引,班級不僅班風正、學風濃,還成長起來了一批有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的班干部。(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天津市薊州區(qū)燕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