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天價彩禮何以可能:一種基于勞動激勵與消費機制的建構論闡釋

2022-03-25 04:07陳晶環(huán)
關鍵詞:彩禮勞動消費

陳晶環(huán)

(西南財經大學 社會發(fā)展研究院,四川成都 611130)

彩禮①彩禮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彩禮是男方所有結婚費用的總和,主要包括現(xiàn)金、禮物和勞務幫助、酒席費用等。狹義的彩禮是新郎或其親屬送給新娘本人或其親屬的禮品,包括錢財、物品,也包括以勞動形式提供的各種服務。彩禮的飆升主要是指男方必須向女方支付的財物總和在不斷增長。本文采用彩禮的狹義概念,對于彩禮的討論限于農村地區(qū)。作為婚嫁儀式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新中國成立后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進入2000年后,出現(xiàn)了“三斤一響”(三斤百元人民幣和一輛車)、“萬紫千紅”(一萬張伍元和一千張百元人民幣)、“前四后八”(先給四萬定金,再給八萬禮金)、“一動不動”(動產車子和不動產房子)等天價彩禮。它不僅成為農民生活的沉重負擔,影響國家扶貧成果的延展;還導致農村出現(xiàn)大量光棍、代際關系緊張、買賣新娘,甚至因彩禮大打出手,發(fā)生命案等后果,直接影響農村社會的穩(wěn)定與農民美好生活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彩禮如何演變?yōu)樘靸r彩禮這一問題值得關注。

對此,學者們嘗試從多元視角入手進行分析。西方學者提出婚姻償付論和婚姻資助論,并在此基礎上引申出繼承說、福利說、勞動價值說、競爭說、家庭意圖說、財產轉移說[1]。當前,我國學界對于計生政策作用下的人口性別比失衡和可能引發(fā)的地方性婚姻市場競爭加劇逐漸形成共識[2],對高額彩禮的理解衍化為四種觀點:婚姻市場調節(jié)機制說[3]、攀比說[4]、擇偶標準提高說[5]、綜合說[6]。這些學說對于理解彩禮的上漲具有解釋力,但同時也存在著局限性。一方面,相關解釋并未突破家庭和個人的范疇,圍繞彩禮所呈現(xiàn)的家庭和個體偏好背后很可能存在著某種共性的、結構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天價彩禮的產生與一定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因素有關,社會結構因素為天價彩禮的形成準備了整體環(huán)境,而社會文化因素則為天價彩禮的形成與運轉提供了社會心理基礎[7],因此彩禮上漲既是一種客觀發(fā)展的結果,也是主觀意義建構的結果,需要綜合看待。

與近代彩禮相關的描述最早出現(xiàn)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即“買賣婚姻的形式正在消失,但它的實質卻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實現(xiàn),以致不僅對婦女,對男子都規(guī)定了價格,而且不是根據(jù)他們的個人品質,而是根據(jù)他們的財產來規(guī)定價格?!盵8]這一論述首次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揭露出婚姻關系是一種生產關系,彩禮作為婚姻關系成立的重要標志則是生產關系的直觀表達,這意味著彩禮與生產關系中勞動、消費內容緊密相關,已有理論對此進行了論證。費孝通提出高額彩禮是男家對女家轉讓勞動力的補償,彩禮等于是將女方從女方家庭“買”來,是安慰女方家庭的報酬,即勞動補償說。在閻云翔看來高額彩禮是指新的款項的發(fā)明,子輩合謀以獲得更多父輩的財產,即財產轉移說。這兩個學說是解釋彩禮為何上漲的經典學說,但在宏觀機制轉型過程中面臨著解釋力不足的挑戰(zhàn)。

勞動補償說提出女方婚嫁導致了女方家庭勞動力的損失,彩禮是對女方家庭的補償,并由女方家庭所有,這一內容在如今的農村發(fā)生了變化。一方面“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觀念有所弱化,女方在婚后依舊與原生家庭保持密切互動;另一方面彩禮不再是女方父母的私有財產[9],其歸屬向核心家庭轉移。因此,彩禮對女方家庭補償?shù)囊夂兴趸?,那么彩禮是補償了什么呢?婚嫁市場中的女性在數(shù)量“稀缺”優(yōu)勢下,更有機會選擇處于中上層的男性,而處于劣勢的農村男性只能通過高額彩禮來彌補差距,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因此,天價彩禮逐漸具有彌補男性個體之間(城市男青年與農村男青年、富裕農村男青年與貧困農村男青年)勞動收入差距的內涵。勞動收入差距的形成不僅受個體因素影響,也與新中國成立后勞動激勵機制緊密相關。當以國家施恩(階級剝削和壓迫制度的消滅、終身就業(yè)保障、社會福利制度等)和國家承諾(未來的幸福理想和美好藍圖)來刺激勞動的熱情與積極性[10],以精神榮譽作為對個人積極勞動的回報時,個人獲得的勞動收入有限,成員之間難以形成較大貧富差距,彩禮補償性質較弱。當勞動激勵采用物質激勵時,以物質收入作為對社會成員積極勞動的回報,個體收入增加的同時,產生了個體之間的勞動收入差距,尤其是存在城鄉(xiāng)差距的背景下,彩禮的補償作用凸顯。因此,勞動補償說,本文將之解讀為勞動收入差異的補償說。

財產轉移說強調彩禮是新郎為謀得家產所采取的轉移財產的方式,以此支持小家庭生產,這一內容也有所變化。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由生產社會向消費社會過渡,原有的以“勞動”為核心的社會評價標準被“消費”所替代[11],刺激農村青年生成消費需求。消費和認同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12],消費需求不僅包括物質需求,也包括向城市生活標準和城市身份靠近的認同需求。因此,彩禮成為支持農村青年生活消費和身份認同的重要來源。這一轉變不僅受個人消費觀念影響,也與消費激勵機制緊密相關。1949年后我國的消費機制由抑制消費向刺激消費轉變,享樂消費的觀念取代了克己消費,追求物質生活成為一種合理的生活追求[13]。當父代還在遵守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時,子代開始形成對消費的認可。財產轉移說,本文將之解讀為消費轉移說。

勞動和消費是生產關系的一體兩面,1949年后勞動激勵與消費機制的轉型總是相伴相生。因此,這兩個學說共同構成了彩禮上漲的理論框架(圖1)。1949年后勞動激勵和消費機制的演變,即神圣化勞動激勵向物質化轉變,抑制消費向刺激消費轉變,為彩禮上漲提供了客觀的物質基礎和主觀的心理基礎。一方面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個體收入和消費差距的擴大,為天價彩禮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物質激勵和刺激消費帶來的“物質主義”取向,構成了天價彩禮生成的心理條件。從新中國成立后勞動激勵機制和消費機制轉型來探究彩禮上漲的宏觀動力,既能夠呈現(xiàn)彩禮上漲的歷史脈絡,形成歷時分析與共時分析相結合;也能夠呈現(xiàn)宏觀機制對圍繞彩禮所形成的社會互動和認知的作用過程,形成宏觀層面與微觀層面相結合;同時也能夠說明彩禮上漲中社會心理和物質基礎的轉變,形成主觀視角與客觀視角相結合,有助于更加深刻和綜合地理解天價彩禮的形成。

圖1 分析框架

本文的主要資料來源于政府文獻和田野調查。一方面通過工作介紹信獲得河北省婦聯(lián)、河北省檔案館的相關資料,以及查閱河北省地方志的記錄。另一方面采用判斷抽樣法選取了河北省經濟條件存在差異的三個村莊:A村莊(梨樹種植示范村)、B村莊(靠近縣城,無特色農業(yè)經濟與工業(yè)園區(qū))和C村莊(位于山區(qū),人均耕地少)。主要涉及的訪談對象為已婚青年及其父母,通過關鍵守門人的介紹,參與如舞龍會、過年走街①地方民俗:在農歷新年期間由幾個村莊的娛樂隊(包括舞蹈隊、戲劇隊等)組成,到不同村莊進行高蹺、腰鼓、大頭娃娃、河北梆子等傳統(tǒng)習俗活動的表演。、婚嫁等集體活動,認識和選取37個訪談對象,以深度訪談、焦點座談和參與式觀察的方式獲得調研資料。

一、神圣化勞動激勵與抑制消費機制對彩禮的建構

1.愛國勞動和節(jié)約消費(1949-1965年)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迅速擺脫貧窮落后的面貌,實現(xiàn)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目標,“愛國增產,厲行節(jié)約”成為當時的主旋律[14]。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在總路線的指導下,通過自上而下發(fā)動勞動競賽鼓勵農民參與勞動,提出“隊隊競賽,社社爭榮,挑戰(zhàn)應戰(zhàn),干勁沖天,把萬斤競賽的紅旗插到生產隊”,并評選與表彰“先進生產者”“勞動模范”。其中,針對農村婦女的勞動激勵活動尤為明顯。1956年河北省民主婦聯(lián)向全省農村婦女發(fā)出“學習‘三蘭’積極參加農業(yè)增長競賽運動”,甚至拔高到“拔白旗,插紅旗”的政治高度,鼓勵女性參加種糧勞動并賦予勞動以神圣性。通過以精神榮譽作為對個體積極勞動的回饋,從集體和愛國角度提升了勞動的意義。神圣化勞動激勵使得村民收入有限且村民之間收入差異小,彩禮不具備補償性,因此沒有大幅增長,并呈現(xiàn)出較強的儀式性特征。

在資源匱乏的年代,抑制消費和神圣性勞動激勵總是相伴相生。1953年一五計劃提出“實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擴大積累”,即“先生產,后消費”,明確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1958年二五計劃提出職工和農民的平均收入五年內將增加25%~30%,遠低于一五計劃提出的33%[15],這意味著政策取向上繼續(xù)重積累,抑制消費。1960年,“先治破、后治富”“先生產、后生活”的提出,把解決人民的吃穿用問題作為“修正主義”進行批判[16],以節(jié)約從簡為核心對農民消費觀進行塑造。同時,采取管控的方式對物資進行分配,限制了消費范圍,如1950年國家計劃調撥物資為8種,1952年增加到55種。在這一階段,無論是國家所塑造的消費觀,還是消費品數(shù)量,都難以支持彩禮的上漲。

2.積極生產和艱苦樸素(1966-1977年)

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這一時期勞動的神圣性更加凸顯,并兼具革命性。在農村以“農業(yè)學大寨,勞動大呼隆”為口號,一方面繼續(xù)開展“三八紅旗手”“女能手”“五賽五看”(賽收脫,看進度;賽出勤,看干勁;賽管理,看全苗;賽勞動,看貢獻;賽團結,看風格)等勞動競賽,以神圣化方式鼓勵農民參與勞動生產。另一方面?zhèn)€體勞動收入受到限制,如滄州地區(qū)11個縣有2000多個為城市加工的社隊集體副業(yè)項目,束鹿縣田家莊大隊經營的使每人每年多收入200元的染房都被視為“資本主義尾巴”而予以割除。而針對女性開展的“鐵姑娘、紅大嫂”戰(zhàn)斗隊等政治動員式的勞動激勵,不僅嚴重影響了農村婦女的身心健康,也沒有根除父權制思想,這也為改革開放后彩禮的飆升埋下了伏筆。伴隨著持續(xù)的合作化和集體化運動,神圣化的勞動激勵促使農民形成為國家、為社會主義勞動的共識,個人收入受到排斥,彩禮難以有所增長。

在“文革”時期,消費受到了極大的遏制。在消費觀念上,享樂欲望的“污名化”“問題化”與“標簽化”建立了對享樂消費進行道德制裁的話語機制,任何個人的超越平均水平的消費水平和消費風格,往往會招致他人妒忌,并招致單位批評[13]?!皩幰獰o產階級的草,也不要資產階級的苗”“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憶苦思甜”等口號反映了當時農民消費觀。在消費品供給上,1967年中央提出“節(jié)約鬧革命”,各地取消了農村集市貿易,主要農副產品由國家統(tǒng)一收購,許多供不應求的商品實行憑證定量購買。人們消費什么、消費多少、如何消費,并不完全是個體層面上的事情,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政策和制度安排的約束[13]。在抑制性消費機制下,彩禮的存在合法性受到質疑,更難以實現(xiàn)上漲。

3.彩禮的儀式化和革命化

在神圣化勞動激勵和抑制消費的約束下,彩禮表現(xiàn)為較強的儀式性和革命性。在20世紀50、60年代,滄州市修羅村彩禮不論質量高低,吃食類取四的偶數(shù),稱“四色禮”;穿戴必須兩套以上的雙數(shù),意為“好事成雙”[17]。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相應的彩禮是《毛澤東語錄》《毛澤東選集》,女方若是以各種形式索要彩禮,則會被冠上“賣女兒”的罪名。“文化大革命”后期,彩禮又重新回到農村禮俗中。在河北省,“農村女青年結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要彩禮”,通常是“山區(qū)比平原嚴重,生產、生活條件差的比生產、生活條件好的嚴重”,且彩禮名目繁多,除現(xiàn)金外還包括自行車、縫紉機、糧食、衣服等,有的甚至還要給老人買壽衣、棺材。由于相關資料較少,無法收集更多內容,但從已有的文字記錄中可以發(fā)現(xiàn),“文革”后期彩禮之風復燃,但并沒有復燃起傳統(tǒng)文化的儀式性寄托,逐漸開始世俗化。

A村73歲的宋大爺年輕時是生產隊小隊長,結婚時給女方的彩禮是成雙的衣服、鞋、被子和茶缸,其中兩床新被的布料是托親戚勉強買到。他老伴說“東西少,都不好買,買點東西也恨不得是一個子兒分成兩個花,都窮著吶,哪兒來的錢?……都是看著人差不多,成分不差就行?!盉村一位大娘在20世紀70年代結婚的彩禮是一袋白面和兩個茶缸,“那時候不像現(xiàn)在看這么多,(未婚男性)都在生產隊掙工分,講奉獻,(條件)都差不離兒,能吃飽飯就粘①粘:地方方言,表示可以、認同的意思。了?!薄岸疾畈欢唷笔悄觊L女性在談到擇偶和彩禮時的一致性描述。無論是村干部,還是普通村民,個人收入水平相近,難以形成攀比,加上物品的匱乏,天價彩禮難以實現(xiàn)。

改革開放前神圣化激勵和抑制消費的開展,一方面使得農民收入有限,消費品匱乏,客觀條件上農民難以承載高額支出;另一方面在當時社會中形成了以不計回報與自我犧牲為特征的“奉獻文化”和以節(jié)儉為特征的“苦行文化”的“聯(lián)姻”[13],農民將踐行這種文化作為自身準則,彩禮難以上漲,并呈現(xiàn)出簡化的特征。改革開放前勞動激勵與抑制消費機制對彩禮的建構作用見圖2。

圖2 改革開放前勞動激勵與抑制消費機制對彩禮的建構作用

二、物質化勞動激勵和刺激消費機制對彩禮的建構

1.勞動致富和適度消費(1978-1999年)

在這一階段,國家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進經濟發(fā)展。林毅夫等人提到改革開放最初的實踐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勞動激勵機制,以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經營積極性,提高社會勞動生產效率[14]。改革開放后,神圣性激勵難以再發(fā)揮作用,“廣開門路、勞動致富”的口號進入到農村勞動領域。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打破了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分配機制,同時鼓勵農民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進行農業(yè)和副業(yè)勞動生產,提高個人收入。如1985年,河北省科技廳在農村開展“學文化、學科學技術”活動,鼓勵農業(yè)與第三產業(yè)結合;1988年提出“科技興冀,科技興家”的口號,開展“短、平、快”(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來改善農民收入。這一時期國家發(fā)展與個人發(fā)展相結合,個人“致富”成為可能并得到肯定,農民收入的增長為彩禮上漲提供了物質基礎。

在消費方面,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的節(jié)約生產的口號難以再發(fā)揮作用。一方面在于“文革”期間的殘酷斗爭,剝離開目標與理想上的神圣面紗,口號式和理想式的動員難以再令人信服;另一方面國家所描繪的理想生活并沒有實現(xiàn)[10],這使得當時所面臨的管理問題不僅是如何將建設中心轉移到經濟上,還要尋找到取代抑制消費的其他消費機制。對此,國家不僅調整積累與消費的比例,提高消費品的供給量,也放松了對消費的話語控制和政治評價,追求物質生活不再被貼上“貪圖享樂,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等政治化標簽[13],在生活層面上人們開始追求物質主義對理想主義的取代。消費合法性的具備為彩禮的上漲提供了話語支持和意識空間,彩禮開始呈現(xiàn)出貨幣化的特征。

2.勞動去農化和享樂消費(2000-2020年)

2000年后,我國由經濟建設向社會建設轉變,國家鼓勵農民尋找農業(yè)之外的收入來源,勞動去農化特征明顯。相關政策對農民進城由嚴格限制(部分行業(yè)對農民開放)、污名化處理(“盲流”)、收容派遣轉變?yōu)榉e極開放的態(tài)度(新型農民工),農民都搶著去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打工[18]。勞動的非農化帶來農民勞動收入增加,但也形成了區(qū)域差異和農民之間的收入差距,由此造成低收入人群在婚姻市場上處于劣勢,依賴于彩禮來彌補差距。同時,物質化激勵所帶來的生計方式和收入水平的改變帶來了農村未婚青年擇偶時間和心理的變化。長期在外務工的未婚青年只有在過年期間才能回到家鄉(xiāng)相親、確定婚事,流動所造成的較短時間接觸導致未婚青年依賴于勞動收入和彩禮來擇偶和確保成功,由此進一步推動了彩禮的上漲。

伴隨著城市化和市場化的深入發(fā)展,國家在意識層面開始奉行經濟主義或GDP主義[19],在社會層面上造成的后果是將勞動的意義轉化為消費,甚至將生活的意義轉化為消費。消費與享受不僅成為一種可接受的生活理念,更是受到廣告、商業(yè)促銷制度和消費信貸制度(即借貸制度和信用卡制度)的強力渲染和肯定,消費在農村也逐漸獲得生存空間。一方面,城市中心主義的城市化將一切設定為向城市看齊,包括婚禮儀式、婚后生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天價彩禮是以城市消費為標準的結果。另一方面,城市化往往帶來商品化,市場進入到農村中,農民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難以自給自足,必須依賴于市場提供的商品[20],導致農村“一切似乎都已商品化和商業(yè)化了,包括嬰兒誕生、老者逝去、祖宗文化、歷史遺產,還包括天災人禍、生活方式、戀愛婚姻……,甚至救人撈尸也都商業(yè)化”[21]。城市化和商品化帶來“光是制造出令人滿意的肥皂還不夠,還必須誘導大家洗澡”[22]的消費機制,導致消費的必要性和意愿性增強,農村青年不得不或者也期望從上一代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彩禮從儀式性、神圣性向貨幣化、世俗化轉變,成為子代家庭消費的重要來源。

3.彩禮的貨幣化和世俗化

改革開放后,在物質化激勵下個人收入有所提高,彩禮也出現(xiàn)了大幅度的上漲,消費品的豐富使得彩禮所包含的內容也更加多元。閻云翔在他的研究中指出:“70年代末期經濟改革以來,與結婚有關的花費都直線上升。1986年對中國農村的一項調查表明,1980年到1986年間村民收入增長了1.1倍,而彩禮花費卻漲了10倍?!盵23]河北省地方民謠①河北省地方民謠—彩禮不多十大件:姑娘結婚不要錢,彩禮不多十大件,自行車子帶冒煙兒,縫紉機帶鎖邊兒。收錄音機帶唱片兒,手表帶著星期天兒。冰箱彩電洗衣機兒,全要日本東芝牌兒。席夢思床組合柜兒,三用沙發(fā)要一對兒。也記錄了80年代的彩禮飛漲。90年代后,居家類的彩禮開始向裝扮類的彩禮轉變,三金一響(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huán)、摩托車)開始流行。2000年后彩禮也開始飆升,由三萬一千八百元(三家一起發(fā))、四萬八(四平八穩(wěn))漲到六萬八千元(又順又發(fā))、八萬八(發(fā)發(fā)發(fā))、十萬(十全十美),再到近兩年河北省農村出現(xiàn)的三斤三兩(三斤三兩的百元人民幣)、一動不動(動產車子和不動產房子)、萬紫千紅一片綠(一萬張五元和一千張百元,以及部分五十元人民幣)。

彩禮日益顯著的貨幣化特征凝聚了補償和消費功能。一方面,婚姻市場中的處于劣勢地位的男性不得不提供高額彩禮以彌補其劣勢[24]。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越貧困的地區(qū)、家庭所需支付的彩禮越高。較富裕的A村的彩禮標準在13~16萬,而村莊經濟水平較低的A村,彩禮標準在16~20萬。另一方面,彩禮具有強大的消費代際支持功能。A村吳老伯在其小兒子結婚時提供了16.8萬的彩禮和一輛14萬的汽車。16.8萬的彩禮一次付清,并以嫁妝的形式回到新婚家庭中,14萬的汽車是貸款購買,車由兒子和兒媳開,老兩口每月支付貸款。至于為什么買車,小兒子說主要是送媳婦回娘家,在吳老伯的老伴看來“娘家就在隔壁村還用車啊”?;楹笮煽陔p雙辭了工作,對此,吳老伯的老伴頗有微詞:“這倆孩子現(xiàn)在就靠那彩禮錢兒活呢。門口有個賣肉夾饃的小攤,人家(我兒子)隔兩天就去買,一個就是七塊錢,一吃就是倆,有時候還買仨……這不懷小人兒(懷孕)了,倆人一去縣醫(yī)院檢查就去逛超市,哪回不買個二三百的東西??!”兒子對此也頗有微詞,覺得母親“事兒多,市里頭(的人)還有頓頓在外頭吃的?!毕M機制轉變生成的消費理念使得彩禮具有新的使命,彩禮成為支持消費和自我認同的重要資源。

在物質化勞動激勵和刺激消費的影響下,多勞多得和享樂消費具備了合法性,勞動的“奉獻文化”與消費的“克己文化”讓位于“致富文化”和“享受文化”。彩禮的儀式性意涵逐漸被世俗性意涵取代,彩禮成為彌補收入差距和滿足消費需求的重要來源。改革開放后物質激勵與刺激消費機制對彩禮的建構作用見圖3。

圖3 改革開放后物質激勵與刺激消費機制對彩禮的建構作用

縱觀1949年后勞動激勵機制和消費機制的演變可以發(fā)現(xiàn),順應著國家治理需求和方式的轉變,勞動激勵機制和消費機制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內容與社會意義,由此建構出不同的社會關系與社會規(guī)范,傳統(tǒng)的婚禮習俗也隨之受到影響(表1)。在神圣化激勵向物質化激勵轉變的過程中,彩禮表現(xiàn)為對處于收入劣勢的農村男性青年的彌補,彌補其與優(yōu)勢男性的收入差距。在抑制消費向刺激消費轉型的過程中,高額彩禮具備了滿足核心家庭婚后消費需求的功能。在物質化勞動激勵和刺激消費的作用下,彩禮呈現(xiàn)出勞動收入補償和消費支持功能,并隨著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升而不斷上漲。

表1 彩禮的變遷與勞動激勵、消費機制的調整

三、結 論

有學者提出學術研究的意義不在于發(fā)現(xiàn)和批評荒謬,而在于發(fā)掘和解釋荒謬背后的邏輯[25]。當然,彩禮本身并不荒謬,本文所要闡釋的荒謬在于彩禮如何成為天價彩禮。通過梳理1949年后彩禮的變遷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彩禮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上漲,并在2000年后飛速上漲。彩禮的上漲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和經濟發(fā)展的結果,也與國家勞動激勵和消費機制緊密相關,因為“國家對其他所有一切擁有最終的權力?!盵26]

勞動激勵機制和消費機制對彩禮的推動作用,首先表現(xiàn)為兩種機制轉變帶來個體在物質上量的變化,即收入由少到多,消費品由匱乏到豐富,以及不同家庭、個體之間收入和消費差距的出現(xiàn),為彩禮上漲提供了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兩種機制轉變帶來公眾在觀念認知上的變化,即對勞動和消費的認識從一種理想主義走向理性化,構成了彩禮上漲的心理基礎。在神圣化激勵和抑制消費時期,勞動和節(jié)約被闡釋為“為國家和集體”,個體的收入和消費難以被認可,依賴于收入和消費存在的彩禮受到社會的排斥。在物質化激勵和刺激消費時期,勞動意義被闡釋為“為己”,個人收入具有合理性。消費受到肯定并成為一種社會標準,農村青年通過各種消費行為體驗時尚生活的方式來滿足認同的需要[27]。收入和消費獲得了正當性與合法性,索要彩禮不僅不再受到批判,還形成了攀比競爭之風。在勞動激勵機制和消費機制作用下彩禮衍生了新的內涵,一方面彩禮是婚姻市場中的談判工具,以高額彩禮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和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彩禮是一種期望與來源,以滿足消費和自我認同的需要。天價彩禮成為“民眾利用糾纏于文化、象征資源之中的政治經濟轉型來弄懂他們生活意義”的一種途徑[28],并非總像一般所批判的那樣意味著“買賣婚姻”[29]。

伴隨著彩禮的上漲和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關注社區(qū)文化和個體差異,同時不能放棄對宏觀社會結構的考量。從勞動激勵機制和消費機制變遷來分析彩禮上漲的成因,既是從個體角度來審視宏觀社會變遷,也是從宏觀社會視角來理解個體行為。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體驗具有二元性、兩極化的特點[30],農民個體在宏觀變遷過程中感受著兩面性,一方面他們歸屬于鄉(xiāng)村共同體,與鄉(xiāng)村有一定的經濟社會關系,另一方面希望對接城市價值觀,獲得學習工作技能,融入地方文化[31]。彩禮作為農民兩面性感受的直接呈現(xiàn),處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理想與現(xiàn)實、城市與鄉(xiāng)村碰撞的復雜環(huán)境中,所處的社會和理論語境都在發(fā)生變化,需要我們一一厘清,才能推進彩禮在更大范圍內的討論與反思。

猜你喜歡
彩禮勞動消費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我,結婚不要彩禮
彩禮逐年漲,男娃不敢養(yǎng)——農村“天價彩禮”已成脫貧障礙
“新青年消費”,你中了幾條
熱愛勞動
天價彩禮
消費輿情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