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晨明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的大型經(jīng)典文獻,《中國反腐倡廉發(fā)展史》近日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
《中國反腐倡廉發(fā)展史》全書共3卷、150萬字、3000幅插圖,甫一面世,便廣受關注,入選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重點推薦書目。
《中國反腐倡廉發(fā)展史》一書在客觀回顧中國古代反腐歷史的同時,著重以史為鑒,追尋歷代王朝興衰的歷史脈絡,以大量歷史資料揭示出歷史興衰:
商紂王酒池肉林,驕橫淫逸,斷送了數(shù)百年大好江山。秦始皇剛愎自用,驕橫暴政,秦帝國短命夭折,“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唐玄宗志滿意驕于太平盛世,居安忘危,終至安史之亂,“取之于馬背,失之于長袖”。乾隆帝“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晚年怠政,終使康乾盛世難于延續(xù),清朝統(tǒng)治江河日下……
還有,留下千古罵名的蔡京、父子齊貪的嚴嵩、清朝巨貪和珅……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縱觀歷史,我國古代大多數(shù)王朝,特別是那些曾經(jīng)興盛一時、歷時幾百年以上的王朝,一般都經(jīng)歷了一個建立、發(fā)展、繁榮、衰落、滅亡的周期。導致這些王朝最終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腐敗泛濫往往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反腐倡廉發(fā)展史》多角度、多側面地剖析各個朝代廉政概況,深入發(fā)掘我國古代反腐倡廉的歷史智慧,鮮明揭示了廉則興、腐則亡的歷史規(guī)律,用歷史的真實性、嚴謹性、科學性揭示出廉政的深刻內涵、基本要求、堅守廉政的有效途徑及反腐倡廉的重大意義,是一部具有新時代借鑒意義的歷史巨著。
古代先賢的廉政思想、君臣的廉政主張、文人的廉政箴言都充滿人生智慧,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啟迪著我們,更警示后人。
學習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主張墨子的“任人唯賢”,領悟諸葛亮的“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秉承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精神,以及海瑞的剛直不阿、包拯的鐵面無私……
《中國反腐倡廉發(fā)展史》一書,從先秦時期廉政制度的萌芽開篇到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橫跨五千年歷史長河,掌握大量歷史資料,歷數(shù)各個朝代的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楷模。借鑒我國歷代為政以德、禮法相依、德主刑輔、管權治吏、正心修身等歷史經(jīng)驗和廉政思想,既有穿越時空的厚重感,又有啟迪現(xiàn)實的生命力。
歷史深處的正義與光輝,照耀著我們前行的道路。
《中國反腐倡廉發(fā)展史》堅持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既尊重歷史事實,又反映時代精神;既繼承前人研究成果,又勇于進行學術創(chuàng)新;既講歷史上過去中國的反腐倡廉,又聯(lián)系新時代現(xiàn)實中國的反腐倡廉。讓清風正氣成為主旋律,讓廉政文化成為主內容。
該書立足總結歷史、服務現(xiàn)實、警示未來,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可讀性強,堪稱一部穿越歷史的映象劇,一曲蕩氣回腸的正氣歌,是一套供黨員干部普及學習預防職務犯罪知識的生動教材,也是值得珍藏的反腐歷史文獻。
《中國反腐倡廉發(fā)展史》敬告每個人,要把黨的宗旨深刻在心上,把對黨忠誠深植在心里,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落實“兩個維護”,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每一個共產(chǎn)黨人,都應該讀一讀《中國反腐倡廉發(fā)展史》。
(作者系中宣部理論局原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