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瀾波
李普曼開創(chuàng)的兒童哲學從思維教育開始,引發(fā)了對傳統(tǒng)教育的反思,希望教育能夠培養(yǎng)出獨立的、有思想的人,最終構建一個理性的社會。如何達到這個愿景,當下的學術界豐富了對兒童哲學的理解——
第一,philosophy for children,即為兒童設計的哲學教育計劃,這是李普曼設立兒童哲學的初衷,以兒童思想為基礎,研究“關于兒童的思想”“對于兒童思想改進的問題”,借此增益其推理能力。
第二,philosophy with children,即伴隨兒童的哲學。因為兒童天生愛智慧,所以不強調有嚴謹?shù)慕滩模菑囊詢和癁橹行牡挠^點與視野中開展成人和兒童的互動,使成人和兒童都能從中有所收獲。
第三,philosophy by children,即關于兒童的思維方式和思考特質。馬修斯認為兒童哲學始于兒童生活中的困惑,而且兒童天生具有質疑精神,他們的思維是散點式的,不會按照成人事先規(guī)劃好的路徑去思考。因此,成人應該和兒童進行平等對話,向兒童學習,聆聽他們的聲音,做到“欣賞兒童”。
無論是哪種意蘊,我們發(fā)現(xiàn),對兒童哲學的理解都包含著“兒童是獨特的”“成人要尊重兒童”“以兒童的問題、想法、活動等為中心”的深刻命題和價值取向。
教育價值取向的轉變需要在學校教育中變革課堂結構,這樣的課堂結構應以尊重兒童思維獨立性為基本價值理念、以學科知識為載體、以思維培養(yǎng)為目標、以兒童智慧發(fā)展和道德發(fā)展為目的。北京市朝陽區(qū)垂楊柳中心小學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初步形成了“楊柳·童心”的課堂文化,主題班會、道德與法治、語文、數(shù)學等課堂都發(fā)生了革命性變化。
目標的轉向:由學習知識轉向培養(yǎng)思維、發(fā)展道德智慧
傳統(tǒng)教學以學習知識為目標,把兒童當成一個可以塑造的對象進行灌輸。兒童哲學則主張以知識為載體,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目前在培養(yǎng)兒童思維方面,兒童哲學具有四大要點,被稱為P4C,分別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即用推理來檢驗觀點、信念和行為是否正確,它幫助學生思考自己為什么這樣想、別人為什么這樣想,并在這樣的思考中作出判斷;創(chuàng)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即通過提出假設或者運用想象力,表達新的或者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關懷性思維(care thinking),即培養(yǎng)對他人的同理心和尊重,在團體探究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他人的感受;協(xié)作性思維(cooperative thinking),即在團體探究中學會與人合作,參與者不僅互相進行心靈和理性的碰撞,還會在碰撞中促進思考進階,甚至可以達成共識、發(fā)展智慧。
比如在語文兩個課時的教育活動中,P4C的培養(yǎng)和語文學科知識目標可以實現(xiàn)有機融合。從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批判性思維開始,在學生了解課文故事發(fā)生背景之后,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在小組內交流為什么提出這個問題。有些問題在小組討論中能夠得到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小組推薦到全班一起探究討論。經(jīng)過對問題的澄清和討論,最后選擇一個最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每個小組以學習單的方式呈現(xiàn)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本身體現(xiàn)了協(xié)作性思維和關懷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對這些答案進行分析、歸納和整理,形成學生經(jīng)驗之上的新的共識和認同,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其中得以培養(yǎng)。
結構的重塑:由師生問答轉向團體探究和對話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通常是以教師提問為出發(fā)點,圍繞知識的學習建構課堂流程。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和團體探究一直是課程改革的理念,但它們只是作為一種范式出現(xiàn)在課堂中,尚未找到團體探究的科學路徑,也未實現(xiàn)思維教育的有機融合。團體探究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個過程?!昂⒆觽兣c教師圍坐一圈,共同閱讀和聆聽。孩子們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自己的問題,然后進行討論。這個小組定期在思考圈內相見。他們的提問變得越來越頻繁,問的問題越來越深入。同時,他們的討論也變得更有條理、更專注、更富有想象力。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過程被稱為團體探究?!泵绹鴮嵱弥髁x哲學家皮爾士認為,探究活動可以有一定的程序,通過團體探究和對話討論的方式完成合作,以達到共同思考的目的。
團體探究的流程與語文課堂教育有機融合之后,我們看到,語文兩個課時的教育活動中,流程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了解課文背景—學習生字詞—閱讀課文—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分享澄清選擇問題—團體探究—分享研究成果—全班討論歸納—回顧和反思。小學低中段的語文課堂,可以多用一些時間講解生字詞。在提問、討論和探究的過程中,課堂結構調整為:先是小組探究,然后是全班一起探究。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一個兒童哲學的探究團體,其實就是一種社會化的教室。這個探究的過程就是一個“人類思維進而獲致觀念的過程”,即道德品質發(fā)展和形成的過程。
關系的重建:由教學關系轉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現(xiàn)行教學方式中,學生是受教育者,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主導實施者、知識的傳授者。在兒童哲學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功能發(fā)生了顛覆性改變:教師不再是權威,即使他對于所要討論的話題具有權威性,但為了幫助兒童學會思考,教師需要去權威化,通過扮演不同角色來完成教育目標。
團體探究的流程與語文課堂教育有機融合之后,師生的角色發(fā)生了轉變。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是問題的提出者、解答者,是探究時的傾聽者、追問者,是學習的伙伴。對于教師而言,第一,教師是組織者,需要全面掌握教材的內涵與外延知識,并組織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討論。第二,教師是協(xié)助者,需要提供一些思考的工具,如學習單、小貼士、贊同和反對的圖標等,協(xié)助學生學習如何思考。第三,教師是引導者,教師在學生進行討論時加以引導,營造適宜討論和對話的空間、氣氛,組織相應的程序和內容等。第四,教師是調節(jié)者,當學生之間的討論發(fā)生了情緒上的沖突,或者討論的內容偏離了主題,教師可以用“你先冷靜一下,然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我想你表達的是A,可是我們需要表達B,你認為自己所表達的A與B有什么關系嗎?”等話語來調節(jié)討論的內容和節(jié)奏。第五,教師是提問者或者討論的促進者,當兒童在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能力不足的情況時,或者兒童無法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抑或討論的內容還可以再深入時,教師可以用“你表達的是不是這個意思”“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大家可以再想一想某某一詞的意思”“大家對這兩個小組的學習成果有什么發(fā)現(xiàn)?”等話語來推進討論的深入。第六,教師是觀察者和學習者,在兒童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觀察和傾聽,關注兒童怎樣思考,并且向兒童學習,發(fā)現(xiàn)他們的思維特點。第七,教師是關懷者,無論在團體探究的建設還是在探究對話的過程中,都要關懷團體中的每一位兒童,建立與兒童的合理關系,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
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塑造靈魂,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育人,是當前深化中小學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