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文
麟趾金和褭蹄金是漢代黃金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前賢學者已對其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取得了豐碩成果。 隨著近代科學考古的開展,漢代鑄塊黃金接連發(fā)現(xiàn), 尤其是2015 年?;韬顒①R墓大量黃金的出土, 使相關研究更加深入,但也存在分歧和未解決的問題。 從學術觀點看,首先,名物之辯持續(xù)深入,但各家在定名和形制上未取得統(tǒng)一認識,未辨明漢武帝為何將其鑄造成這樣;其次,對麟趾金、褭蹄金性質(zhì)的認識還不全面, 多就某一點發(fā)論, 未深入考察其歷史背景,探析漢武帝將其更名的內(nèi)在動機并“班賜諸侯王”的目的;再次,關于麟趾金、褭蹄金的銘文含義解析還存在較大爭議, 學界雖觀點眾多,但多為推測性質(zhì),故仍需考證;最后,因上述三大問題的存在,關于麟趾金、褭蹄金文化意義的闡釋存在進一步探討的空間。 筆者草創(chuàng)此文,以就教方家。
麟趾金、褭蹄金是漢武帝在太始二年(公元前95 年)下詔更名鑄造并班賜諸侯王的黃金,自近代科學考古至今, 其研究隨考古的發(fā)現(xiàn)而展開。 為便于論述,參照張先得的分類[1],將西漢遺址考古發(fā)現(xiàn)中曾被定名為麟趾金或褭蹄金的鑄塊黃金按器型大體分為8 型。 (表1)
漢代鑄塊黃金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最早始于唐人顏師古,他在注《漢書》時指出:“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為麟足馬蹄之形以易舊法耳。 ”又基于“今人往往于地中得馬蹄金,金甚精好,而形制巧妙”的所聞,開馬蹄狀鑄塊黃金名馬蹄金之濫觴[2]206。 北宋人沈括與顏師古意見不同, 他撰文描述自己通過購買獲得的漢代鑄塊黃金:“襄、 隨之間, 故舂陵、白水地,發(fā)土多得金麟趾褭蹄。妙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極工巧。褭蹄作團餅,四邊無模范跡,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干柿,土人謂之‘柿子金’……一枚重四兩余,乃古之一斤也。 色有紫艷,非他金可比。 ”[3]對比表1 可知,他將“妙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極工巧”的鑄塊黃金定為麟趾金,其所指或含表列Ⅱ型、Ⅲ型、Ⅶ型、Ⅷ型等;將呈圓形的柿子金定為褭蹄金,當指表列Ⅰ型。
近代科學考古以來, 尤其是1949 年新中國成立后,相關研究大體可分成4 個階段,各家學者持論從認同顏或沈,到?;韬顒①R墓鑄塊黃金出土后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討。
第一階段:1949 年到20 世紀70 年代中期。趙人俊根據(jù)江蘇省墓葬內(nèi)所發(fā)現(xiàn)的隨葬圓餅形陶塊上的銘文“令”“一斤”和“令之金一斤”等提出Ⅰ型鑄塊黃金名麟趾金,開漢代鑄塊黃金的形制與定名討論之先[4]。1973 年,安志敏系統(tǒng)整理研究了1949 年后漢代遺址內(nèi)所發(fā)現(xiàn)的鑄塊黃金,將Ⅰ型至Ⅵ型統(tǒng)稱金餅并分成五式(Ⅱ、Ⅲ型合為一式),又從定名上把這五式分成兩類,認為浙江杭州老和山出土泥餅上“令”“令之”等文字可能是“麟趾”的簡寫,并進而推測Ⅰ型、Ⅳ型、Ⅴ型、Ⅵ型可能是麟趾金,Ⅱ型、Ⅲ型可能是馬蹄金[5]。由此可以看出,他應是將發(fā)現(xiàn)實物和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 年)黃金更名詔書相對應,同時對金餅的定義非常寬泛,各型間未做嚴格區(qū)分。
第二階段:20 世紀7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 1974 年,楊煥成對鄭州市郊區(qū)古滎公社古城村出土的4 塊鑄塊黃金進行了整理。[6]對比該文披露的照片和文字描述①據(jù)楊文描述,這4 塊鑄塊黃金都呈圓形,背面中間滴鑄不規(guī)則的隆起面,周邊有飾紋,正面中心呈凹形。分別重244.6 克、248.3克、248.5 克、250 克,約合漢一斤。, 這4 塊黃金應與表列Ⅱ型相類。 楊文將之定名為麟趾馬蹄金,未將麟趾金和馬蹄金的概念區(qū)分開。 1977 年,李正德等將西安發(fā)現(xiàn)的鑄塊黃金Ⅱ型定為麟趾金、Ⅲ型定為馬蹄金[7]。 首次把麟趾金和馬蹄金從金餅內(nèi)區(qū)別出來。 1980 年,王丕忠等將咸陽發(fā)現(xiàn)的鑄塊黃金Ⅱ型定為馬蹄金、Ⅲ型定為麟趾金[8]②對比該文所披露照片可知,馬蹄金底部近圓形,并非王文所描述的橢圓形,故該鑄塊黃金當為Ⅲ型。。 顯現(xiàn)出學界當時對馬蹄金和麟趾金的概念認識分歧很大。 1981 年, 劉來成將河北定縣40 號漢墓出土的Ⅰ型定名為金餅、Ⅶ型定名為馬蹄金、Ⅷ型定名為麟趾金[9]。 但或是因為Ⅶ型和Ⅷ型出土數(shù)量太少的緣故,未能引起學界足夠重視。 1985 年年初,黃盛璋定Ⅰ型名為餅金、Ⅱ型為麟趾金、Ⅲ型為馬蹄金,并認為Ⅰ型、Ⅱ型可統(tǒng)稱麟趾金,其發(fā)展源流為Ⅰ型到Ⅱ型,再到Ⅲ型[10]。 同年年末,張先得系統(tǒng)整理了表1 所列鑄塊黃金,并根據(jù)形狀的差別,分為九型,定Ⅲ型名麟趾金、Ⅳ型名褭蹄金、Ⅷ型名掐絲貼花鑲琉璃面馬蹄金、Ⅸ型名掐絲貼花鑲琉璃面麟趾金。他認為Ⅲ型和Ⅳ型為漢武帝太始二年黃金更名詔書中所提到的麟趾金和褭蹄金, Ⅷ型和Ⅸ型為象征祥瑞的馬蹄金、麟趾金形的工藝品[1]。 他雖然已從協(xié)瑞的視角認識麟趾金和褭蹄金概念,但依舊是從考古學研究方法上對發(fā)現(xiàn)的實物進行形名的對應,未區(qū)別褭蹄金和馬蹄金的概念。
第三階段:20 世紀80 年代中期至2015 年劉賀墓發(fā)掘前。 2000 年,徐進認為Ⅰ至Ⅵ型廣義上統(tǒng)稱金餅或餅金, 按形制可分為圓形餅金和蹄形金兩類,麟趾金是一個概稱,含Ⅰ型、Ⅱ型、Ⅳ型、Ⅴ型、Ⅵ型[11]。即從類型學上進行了較科學的區(qū)分,但名實之辯的闡釋依舊不足。尹夏清也從類型學上將Ⅰ型至Ⅷ型分成三大型,各兩亞型。定Ⅰ型、Ⅱ型、Ⅴ型、Ⅵ型為一型,按形體大小分為兩亞型;Ⅲ型、Ⅳ型為一型,按其底形狀不同分成兩亞型;Ⅶ型、Ⅷ型為一型,按其外觀前壁形態(tài)區(qū)別分為兩亞型。 其分型雖更細致和科學規(guī)范,但仍將三型統(tǒng)稱為金餅并認同徐文的分型。 此外,她未就名實之辯進行更深入的探討[12]。
第四階段:2015 年至今。劉賀墓鑄塊黃金出土后,學界大受震動。 據(jù)劉慧中等人的披露,劉賀墓出土Ⅰ型385 件,Ⅶ型48 件(按器形大小可分為兩型,大型17 件,小型31 件),Ⅷ型25 件,大大豐富了漢代鑄塊黃金尤其是蹄形金的實物資料[13]。相關新聞報道[14]、發(fā)掘簡報[15]及部分專家學者[16]將墓中出土的金器分為四類,定Ⅰ型名金餅、Ⅶ型名馬蹄金、Ⅷ型名麟趾金。楊君梳理了已發(fā)現(xiàn)的戰(zhàn)國秦漢時期鑄塊黃金,結合文獻和生物學知識,認為Ⅱ型、Ⅲ型為圓形中空金餅、橢圓形中空金餅,Ⅶ型、Ⅷ型為馬蹄金、麟趾金,又按器形大小將Ⅶ型分成兩亞型[17-18]。辛德勇基于歷史文本的闡釋對名物之間的對應進行了探討, 提出不能將褭蹄金稱馬蹄金, 因為后者會淡化甚至模糊褭蹄金象征祥瑞的寓意[19]。 趙明也認為不能將褭蹄金和馬蹄金的概念相混,并定Ⅰ型為麟趾金,定Ⅶ型、Ⅷ型為褭蹄金, 又據(jù)其口部不同的花絲紋樣命名為套珠紋褭蹄、橢圓底褭蹄和素絲紋褭蹄[20]。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1]和張燁亮等[22]都對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鑄塊黃金進行了形制描述并按銘文或按重量進行了分類,張燁亮等認為Ⅰ型應名金鈑或金版,Ⅶ型、Ⅷ型名褭蹄金、麟趾金。
通過對上文學術史的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1949 年至劉賀墓發(fā)掘前, 相關研究成果呈現(xiàn)兩大特點:其一,研究者以考古學者為主,研究方法也以考古學方法為主。 其二,從研究成果看,在形制與定名上,名物之辯的闡釋不足,主要探討考古發(fā)現(xiàn)實物與名的對應關系,呈現(xiàn)出名稱、定義不清晰和泛稱的特點。 如沿襲顏師古或沈括的觀點,對馬蹄金、褭蹄金概念不做區(qū)別;對麟趾金概念的泛化等。 此外,王獻唐先生用其深厚的國學功底,通過對歷史文本的深度闡釋,對麟趾金和褭蹄金的研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可惜未引起學界的足夠關注[23]1413-1496。 劉賀墓發(fā)掘后,有部分歷史學者開始介入,學界基于歷史文本的闡釋開展了較深入的名物之辯,如楊君等已將Ⅶ型、Ⅷ型與漢武帝黃金更名詔書內(nèi)的麟趾金、褭蹄金較明確地對應上,辛德勇等已較嚴格地區(qū)別開馬蹄金和褭蹄金的概念,命名也更清晰規(guī)范。 學界已總體形成了以?;韬顒①R墓出土的馬蹄狀鑄塊黃金 (Ⅶ型)名褭蹄金、截斷面呈梯形鑄塊黃金(Ⅷ型)名麟趾金的主流意見,但分歧仍未消弭。
筆者認同學界將Ⅶ型、Ⅷ型定為漢武帝太始二年黃金更名詔書中所稱褭蹄金、 麟趾金的觀點,褭蹄金不能稱馬蹄金。 學界已對此從考古類型學方法上進行了較好的論證, 故此處不再贅述。 下擬從歷史文本的建構和闡述視角分析漢武帝將麟趾金、褭蹄金鑄成這般的原因,以繼續(xù)論證該觀點。
漢武帝在太始二年三月下詔:“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洼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 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蹄以協(xié)瑞焉。 ”應劭指出:“獲白麟,有馬瑞,故改鑄黃金如麟趾褭蹄以協(xié)嘉祉也。 ”顏師古說:“武帝欲表祥瑞, 故普改鑄為麟足馬蹄之形以易舊法耳?!盵2]206即漢武帝是仿麒麟的腳趾鑄造麟趾金和仿天馬的蹄鑄造褭蹄金以“協(xié)瑞”。
“獲白麟”指漢武帝在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在雍郊祀時“獲一角獸,若麃然”。 這只角獸被“有司”認為是上帝對漢武帝“肅祗郊祀”的“報享”, 因此上帝 “錫一角獸” 給漢武帝, 其乃是“麟”。 漢武帝聽后極為認同,把它進獻“五畤,畤加一牛以燎”,進一步認為這頭“麟”是上天賜予漢的“符命”。 為此,他“賜諸侯白金”,向天下“風符應合于天地”[2]1219,以展示漢在他的治理下獲得了和“三代之符”一樣的政權法統(tǒng)。 此外,漢武帝還為之作《白麟之歌》,歌詩為“朝隴首,覽西垠,雷電,獲白麟。 爰五止,顯黃德,圖匈虐,熏鬻殛。辟流離,抑不詳,賓百僚,山河饗。 掩回轅,鬗長馳,騰雨師,灑路陂。 流星隕,感惟風,籋歸云,撫懷心”[2]174,較詳細地說明了“獲白麟”時的具體情況,并點出這頭白麟之所以是漢的“符命”,是因為它“爰五止,顯黃德”。 顏師古注《漢書》指出:“爰,曰也,發(fā)語辭也。 止,足也。 史稱白麟足有五蹄。 ”[2]1068即白麟的腳有5 個腳趾,與黃德之數(shù)相合,彰顯出漢朝的德運是“黃德”,也就是“土德”。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漢“正歷,以正月為歲首。 色上黃,數(shù)用五,定官名,協(xié)音律”[2]199,即在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 年)黃金更名詔書之前確立了漢德。 是此,筆者認同王獻唐之說①王獻唐認為此詩寫作年代應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確立漢德之后,麒麟腳趾有5 個,與黃德之數(shù)相符。筆者認為,這首詩的初創(chuàng)時間或應較早,有可能為元狩年間(公元前122—前117 年)所作,今所見的定稿或是于太初年間協(xié)樂時進一步修改完成。 漢文帝時賈誼便已指明漢應為土德,且有黃龍之應,此事后雖因為新桓平之事而罷,但漢為土德之說并非新論。 此外,漢武帝即位便欲“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而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祭祀太畤時便已色上黃,故史書明載漢確立其德為黃德固然是在太初元年,但漢為黃德之論并依黃德行事在漢武帝時期或早即有之。,漢武帝仿麒麟腳趾鑄造麟趾金的根本出發(fā)點和依據(jù)即源于此,其目的是為了“顯黃德”[23]1422-1426。
史書記載“渥洼水出天馬”一事發(fā)生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 年)秋,即“馬生渥洼水中”。漢武帝為歌頌紀念此事,作“《天馬》之歌”[2]184。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十一月冬至,漢武帝在甘泉宮立泰畤,在親自舉行“郊見,朝日夕月”的禮儀后下詔書稱“朕以眇身托于王侯之上……渥洼水出馬,朕其御焉”,又引《詩》“四牡翼翼,以征不服”來表達自己將要“親省邊垂,用事所極”[2]185。 進而描繪出一幅漢武帝騎著渥洼水中所出的天馬征討四夷,踏碎匈奴的雄偉激昂畫面。 至太初四年 (公元前101 年),漢取大宛汗血馬歸來后,漢武帝再次以《天馬》為題寫下“天馬來兮從西極,經(jīng)萬里兮歸有德。 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24]1178的詩句。 其中“歸有德”“降外國”和“四夷服”等表明漢武帝認為其御“渥洼水出馬”“以征不服”的目標基本得以實現(xiàn)。 故而,“渥洼水出天馬”應是代表漢武帝的赫赫戰(zhàn)功,漢武帝仿天馬之蹄鑄造褭蹄金是為了彰顯這一雄偉的事業(yè)。 褭蹄金之所以會依天馬之鑄造,筆者認為,其一方面或是循麟趾金之例[23]1447;另一方面或與傳聞中的天馬之蹄堅利無比、踏石有痕有關②關于天馬,應劭曰:“大宛舊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髆出,如血。號一日千里。”顏師古曰:“蹋石者,謂蹋石而有跡,言其蹄堅利。 ”見《漢書·武帝紀》“汗血馬”注。,能展現(xiàn)出陽剛威武之氣,進而從藝術上呈現(xiàn)漢武帝御天馬所建立的赫赫戰(zhàn)功, 亦與今日視霍去病墓“馬踏匈奴石像”的藝術形象而聯(lián)想出那個時代的非凡功業(yè)相類。
綜上,?;韬顒①R墓中出土Ⅶ型、Ⅷ型黃金應名褭蹄金、麟趾金,褭蹄金不能簡稱馬蹄金。 麟趾金之所以會鑄造成這般形狀,是因為麒麟有五個腳趾,與土德之數(shù)相符,彰顯著漢德,代表漢政權獲得了接續(xù)三代的法統(tǒng)。 褭蹄金之所以會制造成這樣,原因或有兩點:其一是要和麟趾金相匹配;其二是天馬為漢武帝坐騎,寄寓著他征服四夷的壯志,天馬之蹄堅利無比,能彰顯漢武帝御天馬所建立的赫赫軍功。
學界對麟趾金、褭蹄金性質(zhì)的認識,主要以其功用分成兩派。 王獻唐認為漢武帝太始二年更名的黃金可分為麟趾、褭蹄兩品,都是金幣,乃協(xié)土德之瑞[23]1415。楊君認為麟趾金、褭蹄金是漢武帝發(fā)行的新形制虛值貨幣,目的是為了掠奪社會財富,彌補財政虧空。 因不合于經(jīng)濟規(guī)律,所以在貨幣史上曇花一現(xiàn)[17]。 辛德勇認為:“像楊君這樣借助新出土的金幣來認定麟趾金和褭蹄金的真實面目,固然是海昏侯墓室新發(fā)現(xiàn)對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價值,但?;韬钅故页鐾恋镊胫航鸷脱櫶憬饘v史研究更大的價值,應該是通過論定麟趾金和褭蹄金的名實關系而梳理清楚戰(zhàn)國秦漢間各種類型金幣的源流演替關系。 ”[19]多數(shù)學者如戴志強等[25]、劉慧中等[13]、王顯國[26]和黃今言[27]等認為麟趾金、褭蹄金不是貨幣,是紀念幣性質(zhì)的協(xié)瑞之物或工藝品, 主要用以賞賜、饋贈或祭祀等。
筆者認同學界主流觀點,即麟趾金和褭蹄金都不是貨幣,乃漢武帝特制的協(xié)瑞之物。 于其時,有重大的政治價值,用意深遠;于今日,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乃中國古代政權法統(tǒng)建設之文化象征物。
如上文所引太始二年黃金更名詔書, 因為“有司”借這三件祥瑞向漢武帝建議黃金“宜改故名”, 所以漢武帝采納并更之 “為麟趾褭蹄以協(xié)瑞”。 學界多借此結合發(fā)現(xiàn)實物發(fā)論,進而對漢武帝所改黃金的名和形的認識產(chǎn)生分歧。 日本學者關野雄開改名不改形制之說,安志敏[5]、黃盛璋[10]等認同。 王獻唐從歷史文獻的闡述上指出,漢武帝所改包括名和形。 金幣仍通稱黃金,麟趾金和褭蹄金為新形制的金幣, 是依其形而命的專名??梢赃_到名實相符,顧名思義,且能讓人知曉它們是圣帝明王的“瑞應”。 這次的改制,為中國古代金銀貨幣有專名之始,“只為協(xié)瑞,不以斂財”,麟趾應重于褭蹄,它們的幣值依其重量換算。 這一制度只行于一時,不久便復用以前的黃金制度[23]1417-1421。 海昏侯劉賀墓的黃金出土后,王獻唐的部分觀點得到印證。 多數(shù)學者現(xiàn)認為該詔書改了黃金的名稱和形制,其中辛德勇認為這是一種具有特殊緣由和重大政治象征意義的新創(chuàng)制[19],惜未進一步深入解析。
對比表1 所列諸型黃金,Ⅶ型、Ⅷ型與其余諸型黃金明顯存在區(qū)別。 其不僅在制造工藝上更加講究,還在裝飾上尤為考究。 據(jù)劉慧中等[13]、黃希等[28]、楊一一等[29]、楊小林等[30]、張燁亮等[22]、劉晟宇等[21]的研究,麟趾金、褭蹄金制作規(guī)整,通體拋光,十分華麗。 其口沿處花絲種類有:趕珠絲、螺絲、碼絲、鞏絲、正花絲、反花絲、麥穗絲、立扁素絲等, 制作方法采用了花絲工藝中的掐、 攢、填、焊技法等,其內(nèi)采用置于內(nèi)壁四只抱抓上包鑲的方式鑲嵌,有透閃石軟玉、蛋白石、鉛鋇玻璃和疑似高鉛玻璃等4 種類型的貴重材料。 如此精致,在華美中呈現(xiàn)莊重,在典雅里彰顯華貴,故其所耗費的成本自然會極高。 把它們和文獻記載中的漢武帝所特制的“白金三品”相比較,自然就可明白它們不可能是作為一種虛值貨幣來使用的。所以筆者認為,漢武帝這般費心勞力地制作麟趾金和褭蹄金,必然是有更深層的內(nèi)在動機,寄寓了他特殊的情志。
王獻唐認為,麒麟、天馬和黃金都是彰顯黃德的祥瑞,漢武帝鑄造麟趾金和褭蹄金是為了協(xié)土德之瑞[23]1414-1415。 其立意甚高,對理解漢武帝進行黃金更名的內(nèi)在動機有較大的幫助。 但同時,筆者也認為,其論還可做進一步補充說明。 王先生將麒麟、天馬和黃金這三者都解釋為土德的佂應,固然有著中國古代文化視閾內(nèi)的傳統(tǒng),但卻也模糊甚至是抹殺了三者間的區(qū)別。 尤為關鍵的是,麒麟乃是被漢武帝視為與“三代之符”相同的漢之符命,而天馬和黃金并未被漢武帝等時人認作漢之符命,所以它們在性質(zhì)上并不相同。 祥瑞在史書中多有記載,乃是一種吉祥的征兆;而史書所載被明確作為一個中國古代王朝的符命之物,每朝僅一件,它代表著一個新生王朝的政權為天命所授的法統(tǒng)。 因此,要了解天馬和黃金的特性,還應繼續(xù)深挖當時的社會背景,從歷史原境中認識其原本面貌。
史書對“渥洼水出天馬”①“渥洼水出天馬”的具體史實記載最早見于司馬遷筆下,但頗簡略,不過數(shù)語勾勒。 《史記·樂書》載:“又嘗得神馬渥洼水中,復次以為《太一之歌》。 ”《漢書·武帝紀》載此事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 年),“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 秋,馬生渥洼水中”。一事的記載非常簡略,文字里并未透出神異。 趙培引李裴注“暴利長欲‘神異此馬,云從水中出’”認為,此事恰好與漢初德水呼應, 乃漢武帝將此事作為祥瑞的主因,褭蹄金是與漢初德水相合的協(xié)瑞之物[31]。 其實,“馬生于水中” 之事在漢武帝時期最早發(fā)生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即“馬生余吾水中”[2]176。故此,筆者認為漢武帝將“馬生渥洼水中”作為祥瑞應與其他原因相關,此說值得商榷。 饒建偉認為褭蹄金體現(xiàn)了漢武帝驅逐匈奴、創(chuàng)造盛世的功績,具有神意和皇權交織在一起的宗教祭祀功能[32]。其論可采。 一方面,天馬之事發(fā)生于元鼎年間,彼時漢朝正在建立國家祭祀體系,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3 年),確立“太一”神為國家最高等級祭祀對象;另一方面,由于連年對外作戰(zhàn),漢朝自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后開始陷入天下馬少的貧乏狀態(tài),導致14 年內(nèi)竟無力“復擊匈奴”。 漢武帝為此連年推出多項政策,以期恢復天下馬匹數(shù)量。 但從史料的記載來看,其收效在獲“渥洼水中所出馬”一事發(fā)生前并不理想。 或正是緣此,漢武帝在元鼎四年(公元前111 年)獲得一匹自帝國西部疆域來的野馬后,便將之神化為天馬,一來這與“神馬當從西北來”[24]2404的卜辭相合,有利于現(xiàn)實社會之需要。 二來這既能借此展示出漢武帝對馬的重視, 為后續(xù)相關政策提供社會環(huán)境;又能借“太一”神將之化成祥瑞,寄寓他“渥洼水出馬,朕其御焉……親省邊陲,用事所及”的雄偉壯志,昭示出如他詔書中所描繪出的“征服四夷”之美好愿景,進而激發(fā)天下蓄養(yǎng)馬匹的積極性。 所以,天馬寄寓著漢武帝的雄心壯志,代表著他所建立的赫赫軍功!
史書雖未載“泰山見黃金”的具體經(jīng)過,但透過其記載不難發(fā)現(xiàn),漢武帝時期的泰山與黃金之間通過封禪有種神秘的關聯(lián),這與李少君、公孫卿等方士的宣傳有密切聯(lián)系。 李少君向漢武帝說:“祠灶皆可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 ”首次把黃金和封禪聯(lián)系起來,并以古代圣王黃帝為例,將其作用神化為可以成仙不死。 漢武帝聽后“始親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為黃金”[2]1216-1217。 元鼎四年,公孫卿借寶鼎之事向漢武帝獻“鼎書”,把漢武帝得鼎與“黃帝故事”建立關聯(lián),稱武帝得鼎“與黃帝時等”,“漢興復當黃帝之時”,“漢之圣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寶鼎出而與神通,封禪。封禪七十二王,唯黃帝得上泰山封”,“漢主亦當上封,上封能仙登天矣”。繼續(xù)兜售封禪與成仙的故事。又說:“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 鼎既成,有龍垂胡須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 ”令漢武帝神往,發(fā)出“嗟乎! 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躧耳”[24]1393-1394的感嘆。 漢武帝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 年)三月在河東郡祭祀后土,并下詔,稱“朕禮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為黃金”[2]198,在黃金與首山間建立關聯(lián)。 聯(lián)系上文李少君和公孫卿所述成仙的方法,“祠灶”“化黃金”“黃帝鑄鼎于首山”以及“封禪”,可以勾勒出一幅漢武帝效法黃帝的登仙法門圖。 同時,也揭示出“泰山見黃金”應與“首山黃金”相類,或是漢武帝在元封六年(公元前105 年)至太始二年(公元前95 年)間某次修封泰山時的祥瑞。 據(jù)史書記載,漢武帝在太初三年(公元前102 年)[2]201和天漢三年 (公元前98 年)[2]204修封了泰山。 而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年)夏,天下大旱,本該積極謀劃救災的漢武帝卻聽信公孫卿“黃帝時封則天旱,乾封三年”之說,下詔稱:“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靈星?!盵24]1400說明漢武帝此時已癡心于效法黃帝不能自拔,內(nèi)心對成功封禪寄寓希望。 此外,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五月,漢“正歷,以正月為歲首。 色上黃,數(shù)用五,定官名,協(xié)音律”,基本完成了應天改制的系列舉措。 因此,筆者認為“泰山見黃金”一事可能發(fā)生在太初三年,因為這時離“乾封三年”的時間較近,漢朝已基本完成應天改制,黃金的出現(xiàn)既能趁熱打鐵,極大地滿足武帝內(nèi)心的渴望;同時也將黃金和黃帝故事及封禪緊密關聯(lián)起來, 一方面繼續(xù)巧妙地證明了漢武帝已成功封禪,另一方面則投射出漢武帝成仙有望的虛影。
韋正認為麟趾金、 褭蹄金是漢武帝升仙的象征物,帶著原始思維和巫術的色彩;漢武帝將麟趾金、 褭蹄金班賜諸侯王,“在蘊含著武帝對升仙企盼的同時,也暗示著武帝給諸侯王們的一個許諾,那就是帶領他們一起升仙”[33]。辛德勇則認為:“麟趾金和褭蹄金的制作與漢武帝的升仙欲望或許存在相當程度的關系, 但這并不等于說漢武帝會直接用這兩種金器象征其飛升于天的行為。 ”[19]60筆者認同辛說。彼時,儒者如倪寬等認為封禪最主要的意義是“昭姓考瑞,帝王之盛節(jié)”[2]2630,“接千歲之統(tǒng)”[24]3295,成功封禪代表了漢政權合法性直接接續(xù)三代的法統(tǒng),開萬世之新基。 此外,以漢武帝之薄性,能升仙則“視去妻子如脫躧耳”。 真到升仙時,他還會想著眾諸侯王? 絕無可能! 所以,漢武帝鑄麟趾金和褭蹄金的內(nèi)在動機主要還是從政治角度出發(fā)。 黃今言認為,漢武帝鑄麟趾金和褭蹄金之舉“是面對社會矛盾,為了粉飾太平,挽救危局,以增強王侯對皇室的歸附力,穩(wěn)定民心,鞏固統(tǒng)治秩序”。 將麟趾金和褭蹄金“班賜諸侯王”是為了賞勉,以“使他們世為漢代‘藩輔’‘保國安民’,悉心執(zhí)政”[27]。 筆者認為,黃今言之說有一定的道理。 漢武帝將麟趾金和褭蹄金“班賜諸侯王”確有一定的懷柔目的,但更重要的目的或與元狩四年獲麟后“賜諸侯白金”并“風符應合于天地”相類,是為了夸耀自身的赫赫軍功,宣揚和展示漢的天命正統(tǒng)。
綜上,麒麟乃漢之符命,代表漢政權的法統(tǒng);天馬寄寓漢武帝的雄心壯志, 代表其赫赫軍功;黃金具有不朽的特性,在投射漢武帝求仙欲望的同時, 見證了漢武帝在泰山成功封禪的盛典,是強化漢政權法統(tǒng)的證物。 三者結合在一起,或可象征著政權、法統(tǒng)和軍功的不朽。 麟趾金、褭蹄金不是貨幣,為漢武帝在太始二年所特制,是漢武帝時代重要的物質(zhì)文化象征和中國古代政權法統(tǒng)建設之文化象征物。
麟趾金和褭蹄金的底部鑄或貼有 “上”“中”“下”銘文,學界對其含義提出了多種假說。 戴志強、李君等認為,其為不同作坊的代號,是記作坊所在地的方位[25]。 陳靜靜認為,“中”“下”銘文的麟趾金和馬蹄金應與其本身厚薄度、重量即黃金純度有關,“上”“中”“下”反映了墓主人身份的特殊性,“上” 代表著皇權,“中” 代表著藩國王權,“下”更低一級[34]。 劉東瑞認為,其可看作麟趾金和褭蹄金原來(入土前)儲存的位置[35]。 許寧寧認為,其與皇家“有差”的賞賜規(guī)則有關[36]。 辛德勇認為其可能是麟趾金和褭蹄金用于不同祭祀場合或先后次第的標志[19]。 張燁亮等通過對麟趾金和褭蹄金的實測認為,雖然這些黃金因“部分鑲嵌物朽蝕嚴重及部分鑲嵌物的缺失已無法對有“上”“中”“下” 銘文的器物重量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比較”,但可初步確定其為區(qū)別重量的標識[22]。
筆者認為,上述諸解除戴說有一定合理性外,其他都存在一定問題。 黃今言[27]、楊君[17]、趙慧群等[37]學者已就此進行了說明,故此不贅述。 而張燁亮、李文歡之說雖有實測數(shù)據(jù)的依據(jù), 但矛盾之處也明顯。因此,“上”“中”“下”銘文的內(nèi)涵還要從新的角度進行分析。
從銘文與麟趾金、褭蹄金器型的對應關系來看,除其中一塊無銘文外,“上”“中”“下”在大小褭蹄金和麟趾金上都位于器物底部,且均無明顯區(qū)別,所以筆者認為“上”“中”“下”應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理解,其含義可能與器物的工藝技術和重量等無關聯(lián)。 向斌[38]和郭志鴻[39]分別從書法角度對“上”“中”“下”銘文進行了研究,認為其具有美術字的特征,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此外,與其他漢代器物銘文相比,“上”“中”“下”銘文很突出,不像是簡單的物勒工名,更符合一種藝術的表現(xiàn),故其或有所特指,可能還是與協(xié)瑞有關系。如上文所述,麒麟為漢符命,彰顯黃德。 而在漢人的思維認識里,“黃,中之色”。 循此將黃金見于泰山、 麒麟發(fā)現(xiàn)于上林苑和天馬出于水三者相比較,其地形相對位置恰可與“上”“中”“下”相對應。 所以漢武帝將銘文書于其上,或是與仿其形鑄麟趾金、褭蹄金相類,也是協(xié)瑞,以期使人一睹即明此乃“瑞應”之物。
麟趾金和褭蹄金為漢武帝在太始二年所特制之物,其所協(xié)之瑞有麒麟、天馬和黃金等,其名源于其所仿之形,其形和所用材質(zhì)與所協(xié)之瑞有關。 麟趾金之形仿麒麟的腳趾, 是因為麒麟為漢的符命,其足有五趾,合漢黃德之數(shù),代表了漢獲得天命法統(tǒng)。 褭蹄金之形仿天馬之蹄,一方面或是要與麟趾金相匹配,另一方面或是因為天馬乃漢武帝“以征不服”的坐騎,其蹄堅利,陽剛威武,代表著漢武帝的赫赫軍功。 黃金或是漢武帝于太初三年修封泰山時所發(fā)現(xiàn),其雖然與漢武帝對成仙的渴望有一定的關系,但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漢已成功封禪,對強化漢政權的法統(tǒng)有積極作用。 三件祥瑞合在一起,以黃金為材質(zhì),鑄成麟趾金、褭蹄金或又象征著“政權法統(tǒng)和軍功”的不朽。 又,麟趾金和褭蹄金制作精美華貴,其銘文“上”“中”“下”不似物勒工名,更符合一種藝術的表現(xiàn),應與協(xié)瑞相關,或指黃金、麒麟和天馬被發(fā)現(xiàn)地形的相對位置。所以,麟趾金和褭蹄金不是貨幣, 其不僅是漢武帝時代的重要物質(zhì)文化象征,更是中國古代政權法統(tǒng)建設文化的象征物。 這既是麟趾金和褭蹄金的性質(zhì),也是其主要的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