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晨 黃竟芳
南京工業(yè)大學
蘇州緙絲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東方文化藝術中的瑰寶。緙絲技藝者所擁有并秉持的工匠精神也歷經(jīng)代代傳承。工匠精神是人們所追求的一種難得的忘我狀態(tài),對這種精神進行全面而深刻的認識,讓人們不僅在手工藝方面,更是在社會生活中,能夠更好地服務、 更好地滿足對精神的追求, 提高綜合素質以促進全面發(fā)展。
我國的緙絲工藝由來已久,其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突出的文化藝術底蘊及經(jīng)濟價值。在2006年便入選國家第一批非遺名錄中,2009年的時候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級非遺名錄中。
蘇州的緙絲工藝具有獨特且濃厚的裝飾美,起初主要注重實用功能,圖案大多為四方連續(xù)的紋樣,具有穩(wěn)定、平衡的韻律之美,當時大多用來包裝書畫及服飾等物件。史料記載,在宋代文人畫剛剛興起的時候,緙絲工藝就已經(jīng)成為當時審美的風潮。再到后期,緙絲這項工藝逐漸開始由實用性轉變?yōu)樾蕾p性,于是在當時的市場上涌現(xiàn)出大量的緙摹書畫,緙摹書畫在原始的緙絲工藝中新增了多種戧法,更多地追求不同顏色的暈染,使其過渡柔和;至元代,隨著市場審美及手工技藝的精湛,又在其中加入了緙金線,更增添了裝飾。這段發(fā)展歷程中,工匠們開始通過工藝技術傳遞我國書畫之美,順滑的緙絲絲線富有極其細膩的光澤,又勝于書畫之美。
緙絲自唐代起被人們所發(fā)現(xiàn)并使用, 一直到宋代,緙絲技藝才開始與書畫結合,勤勞的手工匠人制出許多富有觀賞性的緙絲, 這使緙絲完成了關鍵性的轉變,將手工技藝變成藝術作品, 賦予緙絲制品更大的欣賞和收藏的藝術價值。
而到了之后的元、明、清三代中,智慧的手工匠人們又開始對基于宋代緙絲的技藝加以改變,不斷努力地推陳出新, 將其在實用類與觀賞類中發(fā)揮優(yōu)勢。直至清末, 緙絲在當時還屬于奢侈品,百姓對這類緙絲制品開始減少需求量,導致緙絲手工藝人盈利越來越少,他們?yōu)橹\生計,不得不轉投他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政府的扶持,緙絲制品在市場上才有了短暫的回溫現(xiàn)象,但由于當時全國制作緙絲的匠人寥寥無幾,致使緙絲藝術的發(fā)展進程依舊緩慢。
任何一件工藝制品都是由其制作者在發(fā)揮其技藝的同時,對原材料特質的經(jīng)驗結合創(chuàng)作而生,在漫長的制作過程中,手工藝人一點點賦予了制品豐富的技藝、精湛的經(jīng)驗、濃厚的情感,在一針一梭地緙織中,傳遞著獨特的工藝織造之美。緙絲工藝的織造過程正是人與物結合的活動,其過程與結果都完美展現(xiàn)了“以和為貴”之美。
緙絲作為世界級非遺,歷經(jīng)代代傳承,成為東方藝術中的瑰寶。緙絲工藝作品除了對技藝水平有較高的要求之外,對藝術鑒賞與創(chuàng)作能力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以緙代筆”,通過技藝表達畫筆行云流水間傳遞的情感。運用空間調和的暈染過渡色調,可以將書畫作品中的豐富層次以及生動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不難看出,緙絲手工匠人這么多年專注做好、做精的精神不禁讓人嘆為觀止。
我國首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之一的王金山,他的一生可以說都貢獻給了緙絲技藝,嘔心瀝血研究緙絲技法,將書法表現(xiàn)中的用筆、畫意、筆意完全融入他那一把把精致而靈巧的木梭中,通過轉變傳統(tǒng)緙絲兩面如一的畫面為兩面相異的雙面緙絲,再后竟達到底、色、圖形各不相同的三異緙絲藝術品,不僅在表現(xiàn)上超越了古人,更超越了歷史記憶中給人的印象。
王嘉良大師,家族世代傳承緙絲織造技藝。作為全國唯一七代相傳緙絲世家的后代,在傳播緙絲文化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在其影響下,其孫女和孫女婿也紛紛加入,他們在緙絲這條傳承發(fā)揚的道路上,付出常人無法感同身受與堅持的那一份熱愛,當然他們也享受了緙絲的那一份獨特。
祖上曾為皇帝制作過龍袍,他在20年前也開始為故宮修補龍袍。他總是戴著老花鏡,拿著梭子坐在機器前專心織造。這是一個匠人對緙絲的鐘愛,堅守緙絲,矢志不移。同時,緙絲文化在《我在故宮修文物》央視紀錄片中走紅,人們第一次目睹稀世文物“緙絲”的光彩。這似乎是緙絲逐漸興盛的向標。緙絲精品——“緙絲蠟梅屏風”是由王嘉良親手織造,把暗香疏影的潔白無瑕和一身傲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泵坊ń厝徊煌幉粌H在于凌寒獨自開,還在于它有頑強的生命力。這和王嘉良在緙絲行業(yè)的形象很像,緙絲行業(yè)20世紀90年代遭遇“寒冬”,大批緙絲行業(yè)因此倒閉。在王嘉良的堅持下,他的傳統(tǒng)緙絲作坊逐漸屹立。這束梅花就像是在寒冬中的緙絲匠人王嘉良,也是任何在生活浪潮中積極向上的人。
反思目前緙絲技藝的發(fā)展路程,我們可以看出:首先,愿意堅持這份技藝傳承的手藝人的匱乏。其次,緙絲產業(yè)不斷出現(xiàn)“斷代”情況,復雜的工藝流程和織造技藝傳承難度極大,需要時間來檢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利益的促使等,愿意吃苦與研究中華傳統(tǒng)技藝的年輕人缺乏持久的毅力與耐心去堅持原有的熱愛,這表明了我國目前手作人“匠心精神”的不斷流失。
緙絲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卻遠不及“蘇繡”“宋錦”等遠近聞名。我們應該借鑒國內外弘揚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jīng)驗,結合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對現(xiàn)存緙絲技藝進行深入調查與系統(tǒng)整理,建立圖像數(shù)據(jù)庫,將緙絲優(yōu)秀作品與織造技藝進行全方位的記錄、總結和展示。對緙絲工藝的介紹不僅要從其歷史淵源開始挖掘,還要從藝術特色、工藝技法等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進行詳細介紹。
比如,在設立的緙絲藝術工作坊中,首先,追溯緙絲工藝的發(fā)展由來,結合藝術特色、工藝技法等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進行詳細介紹。其次,鼓勵高校開展與緙絲技藝相關了解與研究創(chuàng)新的各類藝術課程。呼吁更多有思想、感興趣的年輕人參與到緙絲技藝的傳承中來,促進古老的緙絲工藝煥發(fā)生機,創(chuàng)作出當下年輕人喜愛追求的時尚單品。
當然,我們更應該重視緙絲工藝大師中體現(xiàn)的工匠精神,發(fā)揚他們在保護緙絲技藝的傳承精神,我們也可以在各種平臺進行推廣宣傳,提高緙絲工藝曝光率,保護與宣傳對緙絲工藝的傳承。這項非遺藝術的保護,不僅是記錄匠人們的口述工藝流程,還可以將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做成紀錄片進行宣傳,從靜態(tài)的文本記載到動態(tài)的視頻,全方位詳細記錄,將緙絲工藝深厚的文化底蘊向全社會傳遞,傳播其高雅獨特的藝術價值,促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承擔起非遺傳承的責任,將東方韻味與當代審美潮流緊密結合,讓我們的后代從不同角度感知緙絲這一非遺藝術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