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海納百川:我們要繼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2022-03-17 23:59:54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人妖孔子文化

富 金 壁

(哈爾濱師范大學 文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中華文明是綿延數(shù)千年的古老文明,這個文明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而成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部分,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思想道德體系和價值觀。千百年來,它已經(jīng)植根于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應該了解這一點。

筆者以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要點,有如下犖犖大者:

一、進步的社會理想

《禮記·禮運》記載了孔子(前551—前479)的社會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p>

這是孔子在兩千五百年前提出的理想社會原則:“天下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共有,選舉賢能的人為公眾服務,講求誠信和睦。人們不自私,而搞好社會福利,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兒童得以成長,受到教育,使孤兒、寡婦、獨身老人與殘疾人都不致生活無著、流離失所。社會財富要為公眾造福,而不浪費;大家都能為公益事業(yè)、他人盡力,而不一定為己。社會不存在陰謀,盜竊、欺騙、害人事件也不發(fā)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叫天下大同?!睉撜f,這些原則體現(xiàn)了社會公平和正義,啟發(fā)并影響了歷代有志改革社會的政治家,為之思索,為之探尋,為之奮斗。一百多年以后,古希臘的思想家柏拉圖(前427—前347)在《理想國》一書中也提出了類似的關于理想社會的觀念。

二、民主的理念

《古文尚書·五子之歌》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薄稇?zhàn)國策·趙策》記載,趙國有個女主趙威后,她問齊國使者:“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齊使者很不高興,嗔怪她是“先賤而后尊貴”。趙威后回答:“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她認為人民比君王更重要,因為前者是本,后者是末,本末不能倒置。雖然封建社會的某些開明統(tǒng)治者想到人民的重要,主要還是因為考慮到自身的利益;但認識到人民的主體地位,畢竟還是民主思想的萌芽。這比認為君王的權威與地位高于一切、君王可以無視人民的思想,畢竟要進步得多。孟子(約前372—前289)甚至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又說“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只有天下人都樂于他的政治,他才能成為天子。還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君王如果殘害仁人義士,那他就不是君王了,而是“獨夫”,人人可以誅殺他,這不叫弒君。民主色彩就更強烈、更鮮明。這就影響了歷代的政治家、思想家,為人民反抗專制的斗爭提供了思想武器。唐代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又把官員比作被百姓出錢雇傭的仆役,則幾乎是現(xiàn)代民主國家“納稅人”與“公仆”的理念了。

三、主張行仁政、以德治國及處理國際關系,反對殺戮、戰(zhàn)爭

行仁政而反對暴政,是孔子、孟子一貫的主張,孔子有名言:“苛政猛于虎也?!泵献右辉俸粲踅o農民以“五畝之宅、百畝之田、雞豚狗彘之畜”,要求執(zhí)政者“不違農時”,以保證百姓有起碼的溫飽生活。秦始皇式的暴政是有識者歷來所堅決批判反對的,因為殘暴的政治必然導致民不聊生、民族分裂、社會動蕩。這其中的是非利害,又為中外歷史事實、成敗興衰所不斷證明。

老子(春秋末期人,長于孔子)有名言:“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闭f戰(zhàn)爭危害農業(yè),帶來饑荒。《左傳·隱公四年》說:“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闭f戰(zhàn)爭發(fā)動者必遭毀滅之災。中國古代的政治家明確地反對戰(zhàn)爭,主張“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用搞好德政教化使敵方向往、歸順。即使戰(zhàn)爭不可避免,也要盡量爭取“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謀攻》),以避免雙方的損失。

對國內人民,反對靠殺戮、鎮(zhèn)壓制止對抗與犯罪,而主張讓執(zhí)政者行善修德以引導百姓向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就是說,要用官員本身的道德示范作用來影響、帶動百姓,百姓自然向善?!睹献印芬舱J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边@些都是進步的內政外交的政治理念,涵義深遠。

四、主張愛人、博愛

很多民族、宗教都勸人向善,教人愛人,但理論各有不同。西方人說:“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边@很感人,但要借助于上帝。而孔子主張推己及人:你自己不愿意遭受痛苦、凌辱,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就是他的著名觀念“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痹龠M一步,你追求幸福,也讓別人得到幸福,這就是孔子的另一個著名觀念“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比俗龅健八 ?,就是善良人;做到“忠”,就是賢人;如果以愛人、助人為己任,就是仁人。從愛己到愛人,由“恕”而“忠”,是一個飛躍:從自私的庸人變成了高尚的仁人。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經(jīng)》亦謂“博愛”,這就是不靠宗教而勸人向善的理論,是東方的智慧。

五、主張成為以天下人福祉為己任的高尚的人——士與君子

孔子對學生談自己的志向,他要為社會上不同的人群謀幸福:“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笨鬃訉W生曾參主張,士要以愛人為己任,奮斗終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禮記》要求志士仁人樹立人生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北宋學者張載概括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即為世界樹立正義的理念,為人民的生命、生存負責,傳承深奧珍貴的民族文化,開創(chuàng)永久的太平盛世。這種高尚的價值觀為歷代知識分子樹立了道德標準,也造就了社會的中堅力量——士與君子。應該說,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并闡述的士與君子以天下為己任的價值觀、世界觀,是對中華傳統(tǒng)道德乃至普世價值的巨大貢獻。

六、注重個人品德知識的修養(yǎng)與完善

《禮記》規(guī)定大學(古代叫太學)的宗旨是“明明德,親民(讀為新民;民,人),止于至善”,即確立美德,更新人格,達到最完美。而方式則是《禮記·中庸》所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學風、作風,則是“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其日新不倦的奮斗精神,即是《周易·乾》所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包容萬眾的廣闊胸懷,即是《周易·坤》所提倡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以此激勵士與君子效法天地的特質,奮發(fā)自強,溥惠人類。

七、強調仁義重于生命

中國古代的先哲闡述志士仁人的生死觀,是為仁義可以舍棄生命。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泵献右灿蓄愃频脑挘骸吧辔宜?,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種思想鼓舞了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激勵其為正義事業(yè)英勇獻身,成為一種可貴的民族精神。南宋丞相文天祥就義后,妻子收尸,衣帶中有遺言:“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睔v史上文天祥的例子不是個別的,許多烈士取義成仁,踐行了這種民族精神。

八、在人際關系中堅持真理,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即是對人對事,提出正確意見,以糾正不正確的,使達到正確與更完美,而非一味地隨聲附和??鬃踊卮鸺究底訂柸绾胃阏?,說:“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言外之意,因為統(tǒng)治者帶頭不正直,別人才不正直。又針對其憂慮盜賊猖獗,說:“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钡扔谥苯幼l責執(zhí)政者因貪婪引起盜竊案件多發(fā),而公然為被迫犯法的小民鳴不平。這都是孔子堅持“和而不同”的典型例證。又足以證明,孔子在君主專制下,對于執(zhí)政權貴的胡作非為與無能,敢于昌言怒罵,塑造了可貴的正直的民族性格。

九、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提倡較為清醒的科學態(tài)度

《論語·先進》記載:“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唬骸粗?焉知死?’”應該說,關于鬼神和死亡之事,孔子當時自己也不甚了了。但他認為人比鬼神重要,生比死重要,于是便以斥責口氣,教子路先努力去研究、踐行人事,了解、充實人生;而不要重視鬼神與死亡這類虛無縹緲、與人生關系不甚切近的事物。在科學不發(fā)達、迷信盛行的古代,這種“敬鬼神而遠之”的態(tài)度無疑是比較合理的。

戰(zhàn)國時的荀子(約前313年—前238),就有了更為科學清晰的認識,他在《天論》中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彼踔撂岢隽恕叭搜钡挠^念:“物之已至者,人妖則可畏也。楛耕傷稼,耘耨失穢,政險失民,田穢稼惡,糴貴民饑,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謂人妖;政令不明,舉措不時,本事不理,夫是之謂人妖;禮義不修,內外無別,男女淫亂,則父子相疑,上下乖離,寇難幷至,夫是之謂人妖:妖是生于亂,三者錯,無安國。其說甚邇,其災甚慘。”荀子所謂“人妖”,就是人禍。回顧中國及世界歷史,這種“人妖”(人禍)不勝枚舉,害人之烈,委實超過任何已知的“天災”不啻十倍百倍。這種比較科學的自然觀、天人觀無疑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

十、強調執(zhí)政者個人素質、個人能力在國家政權中的重要作用,重視精英人物的養(yǎng)成與選擇

這個認識在《禮記·中庸》中是這樣表述的:“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奔词钦f,正確的治國方略只能靠具有高尚品德、高度智慧與治國才能的政治家去貫徹實現(xiàn);無其人,正確的治國方略就實行不了——這就強調了領袖、精英人物對社會、人民的重要作用:其人若優(yōu)秀,國家必興盛,人民必富足,社會道德必高尚;其人若平庸,國家必停滯,民氣必萎靡,社會道德必淪喪;其人若為奸雄或暴君,社會必有亂,人民必怨懟,社會道德必崩潰,而國民必遭慘烈之人禍。

在君主專制的中國古代,統(tǒng)治階層明白君主的重要作用,為了治理好國家,避免慘烈的人禍,也防止大權旁落,他們早就注意培養(yǎng)明君?!抖Y記·大學》就是對君王進行道德與施政教育的文章。它教帝王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并強調“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其最后一句,意思是,執(zhí)政者自己所愛好的(如奢華或放蕩)與其命令下屬的(如節(jié)儉或自律)相反的話,下屬是不會服從的——其實,下屬不但不會服從,反而會效尤而變本加厲。故此,國家用法律及言論自由對領導人加以監(jiān)督,要“把權力鎖在籠子里”。

以上數(shù)端,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觀念,數(shù)千年來傳承不絕,為海峽兩岸與世界華人所共同信仰尊奉。魯迅先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抨擊的,是舊道德、舊文化中的糟粕,而并不完全否定傳統(tǒng)文化與舊道德。茲舉三例以證之:一,魯迅雜文《拿來主義》,主張對舊東西 (如大宅子)“占有,挑選”,非不敢沾邊,也絕不“放一把火燒光”,“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倍?,《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文稱贊柔石“無論從舊道德,從新道德,只要是損己利人的,他就挑選上,自己背起來”,可見他不完全否認舊道德。三,他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濒斞杆澲?,正是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歷代知識分子、志士仁人,他本人當然也是傳統(tǒng)文化與新文化聯(lián)手造就的此類民族精英。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進步的世界文化、普世價值息息相通,相得益彰,又有其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這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世界文化重要部分的原因。所謂文化自信,此之謂也。

故曰:海納百川,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以古為今用,有研究、學習、繼承的重要價值。

猜你喜歡
人妖孔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誰遠誰近?
孔子在哪兒
如果孔子也能發(fā)微博
聰明語文(2013年4期)2013-05-20 05:36:22
THEME STORY CROSSING THE GENDER LINES
滿街都是人妖晃
視野(2009年9期)2009-06-12 05:18:30
閑話人妖
意林(2009年8期)2009-02-11 11:09:10
阿城市| 天镇县| 沂南县| 门头沟区| 龙胜| 黄平县| 临澧县| 溧阳市| 中西区| 天峨县| 阿拉善左旗| 平凉市| 井冈山市| 独山县| 体育| 潜山县| 蕉岭县| 台北市| 昌平区| 泗阳县| 定陶县| 庐江县| 佳木斯市| 定襄县| 三都| 邛崃市| 封开县| 密山市| 彩票| 蒲城县| 仙桃市| 嘉定区| 姚安县| 临泉县| 县级市| 甘南县| 花垣县| 拉孜县| 永顺县| 丹巴县|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