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軍,唐夢雪
(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南充637002)
在近現(xiàn)代文學史上,王國維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思想來解讀《紅樓夢》和討論相關(guān)藝術(shù)、人生問題。[1]1904年,王國維在其主編的《教育世界》第8—10、12、13期連載了《〈紅樓夢〉評論》,后收入1905年出版的《靜庵文集》。全文分“人生及美術(shù)之概觀”“《紅樓夢》之精神”“《紅樓夢》之美學上之價值”“《紅樓夢》之倫理學上之價值”“余論”五章,共計14 000余字。
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直接化用了叔本華、康德等人的哲學、藝術(shù)思想,融合了中國人熟悉的佛家理念和莊周哲學,自覺運用系列美學概念、結(jié)合文本展開理論論證,形成了結(jié)構(gòu)完整的學術(shù)論文——相對于傳統(tǒng)文學批評過于零碎的感悟式評點而言,這無疑具有劃時代的超越性價值,完全可以視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的開山之作。[2]
自然,他對《紅樓夢》的解讀也遭到了一些后來者的反思和批判,其中葉嘉瑩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不可先認定了一家的哲學,而后把這一套哲學全部生硬地套到一部文學作品上去。而靜安先生不幸就正犯了此一缺點。因此在《〈紅樓夢〉評論》一文中,他雖有極精辟的見地,卻可惜全為叔本華的哲學所拘限,因而遂不免有許多立論牽強之處。”[3]王氏解讀《紅樓夢》的確有其偏頗之處,但葉嘉瑩以及諸多學者的批評也沒有抓住王國維行文思路的關(guān)鍵。表面上看起來,王國維是“先認定了一家的哲學”,而后把“這一套哲學”套到要解讀的文學作品上去。但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為什么是“這一套哲學”而不是別一種哲學,王國維在論文中描述的人生感悟是否就是叔本華原汁原味的人生哲學的“套用”?評論文章的行文順序是否與思想觀念閃現(xiàn)在論者頭腦中的次序完全對應(有無可能先寫出來的并不是論者先想到的)?對這些問題的探尋,可以更真切地把握王國維的立論思路和他解讀《紅樓夢》的思維“原點”。
王國維對《紅樓夢》的解讀并非生硬地套用叔本華等人的理論,而是源自其真切的人生體驗,源自他對人生根本問題的哲理化思考。這里所說的“體驗”是“經(jīng)驗中見出深義、詩意與個性色彩的那一種形態(tài)”,“體驗與深刻的意義相連”。[4]在《〈紅樓夢〉評論》中,王國維借用了西方的哲學思想與美學觀念,同時也融入了他自己對這些思想觀念的個人化理解,甚至可以被視為是某種程度上的“誤讀”。但也就是在這樣的“誤讀”中,融入了他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并在這些經(jīng)驗中蘊含了“深刻的意義”,使之成為一種人生“體驗”。而所謂“生硬地套用”理論者,是罔顧作品實際,也對借用的理論缺乏真摯的生命體認,削文本之“足”適理論之“履”。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當不屬此列。
首先,王國維之接受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有其人生體驗。在讀叔本華之前,王國維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人生苦痛:其一,3歲喪母,養(yǎng)成了他內(nèi)向憂郁的性格,“體素羸弱,性復憂郁”5283,以至于其父在日記中以恨鐵不成鋼之心態(tài)說他“作事言談,從不見如此畏縮拖沓。少年毫無英銳不羈,將來安望有成”[6];其二,曾被稱為“海寧四才子”之一的他卻數(shù)次失敗于科場;其三,向往新學,卻因家貧而無力去國外留學;其四,雖然得到羅振玉的資助留學日本,卻因生病,只半年而返;其五,在通州師范學校失敗的從教經(jīng)歷(1903年)。這種種的不如意加劇了他對人生的悲觀感受,若是一個本身資質(zhì)平平、胸無大志之人遭受了這樣一些失敗,或許還能夠以“命該如此”之類的言辭來安慰自己;但偏偏當時的王國維是一個天賦極高而又有著強烈求知欲的青年。因此,他在接二連三地遭受挫折之后的內(nèi)心苦痛是常人所不能夠理解的。在這樣的心路歷程中,他越來越親近于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
其次,王國維對《紅樓夢》的解讀有具體的文本依據(jù)和獨特的闡釋理路。其一,以主人公賈寶玉的來歷為解讀全書的綱目,認為正是被棄用的補天石有了“靈性”,產(chǎn)生了“生活之欲”,才有了賈寶玉在人世間的痛苦經(jīng)歷;其二,指出金釧、尤三姐等人“求償其欲而不得”屬于“非解脫”,區(qū)分了惜春、紫鵑式的“解脫”與賈寶玉式的“解脫”,認為前者是“宗教的”,后者是“美術(shù)的”,從而論證了賈寶玉是能夠揭示全書主旨的主人公;其三,認為寶黛愛情超越了“?;笾|(zhì)”(1)王國維所謂“眩惑”,大致是指刺激人產(chǎn)生“生活之欲”的作品之特質(zhì),比如“諷一而勸百”艷情小說。的男女之欲,從而呈現(xiàn)出“壯美”特質(zhì)。在這樣的闡釋過程中,王國維并沒有照搬西方理論,而是以文本為依據(jù),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得出了獨具個性的一系列結(jié)論。
再次,王國維更多的是借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來闡發(fā)他自己的人生體悟和讀《紅樓夢》的感受,而不以介紹原汁原味的叔本華哲學為要務。我們不能簡單地以行文的先后順序來理解作者的思考路徑。雖然王氏先以第一章談“人生及美術(shù)之概觀”(此處“美術(shù)”等同于現(xiàn)今之“藝術(shù)”),后面才逐次談到《紅樓夢》的主題及其悲劇精神,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是先想到了叔本華、康德等西哲之思想學說,然后才覺得可以用《紅樓夢》來加以印證。在王國維作于《〈紅樓夢〉評論》之前的一些詩歌作品里,比如《病中即事》《蠶》等,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與《紅樓夢》中的悲劇精神相契合的一些表達。根據(jù)這些事實,不妨推論:王國維先有情動于中的悲劇意識,對《紅樓夢》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然后才聯(lián)想到自己讀過的西哲之書可以用來對《紅樓夢》的精神世界加以解說和印證。[7]
最后,基于上述原因,我們討論王氏對《紅樓夢》解讀的偏頗之處,就不宜老是糾纏于他對叔本華的“誤讀”[8],或是西學方法與中國文學對象的“錯位”諸如此類的問題。因為這樣的思考方式是側(cè)重于考察西方的理論框架是否跟作品實際相符合的問題,還是以西方理論或方法之“矛”去投中國文學作品之“盾”。我們應該轉(zhuǎn)變思路,用批評者的生命體驗和理論思維之“矢”去射文學作品實際之“的”;西方的理論與方法只是眾多射“的”之“矢”的“箭頭”,而批評者自身的生命體驗和理論思維才是推動中“的”的最終原動力。具體到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其偏頗之處在于用一己之體驗(“欲與生活與苦痛,三者一而已矣”)代替了具有多種可能性的人生意義,然后又用這單一的人生體驗(或哲理感悟)去規(guī)整豐富多彩的小說世界,從而確立《紅樓夢》的主旨就是:“實示此生活、此苦痛之由于自造,又示其解脫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也?!盵1]9雖然他也結(jié)合作品對“解脫之道”的內(nèi)涵有較細致深入的探討,對《紅樓夢》作為“徹頭徹尾的悲劇”“悲劇中之悲劇”之美學價值多有闡發(fā),沾溉后人,其澤甚遠;[9]但總體上看,王國維對《紅樓夢》的解讀難免顯示出“片面的深刻”之特質(zhì),我們固然要高度肯定其難以低估之批評史價值,但其“片面性”之缺失也毋庸諱言——這里僅僅就其總體缺失而言;至于王氏論文中一些缺乏學理性的具體論斷則不再贅述。
對批評王氏《〈紅樓夢〉評論》的普遍觀點進行反思的意義在于:不能把《〈紅樓夢〉評論》的缺點等同于當前學界的一種“食洋不化”、用理論套作品的不良風氣,應該看到兩者的本質(zhì)區(qū)別。王國維是帶著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找到了一種可以給他提供精神慰藉的人生哲學,他對《紅樓夢》的評論更多地帶有“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10]之特質(zhì),他思考的路徑是:首先有自己的人生體驗與《紅樓夢》以及叔本華哲學的契合,然后才借用西方學說對《紅樓夢》加以闡發(fā);西方學說只是思想材料,而不是標舉自己理論時髦的利器。
王國維的這種解讀作品的運思方式,大致契合“體驗美學”之要義。體驗美學,“關(guān)注‘體驗’生成的基礎(chǔ),即‘生命本真意義’所在,因為‘體驗’即是對生命本真的體認?!盵11]王國維本身是內(nèi)斂型人格,在留日期間及回國后的幾年之內(nèi),對哲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自述“自是始決從事于哲學”[5]283,應該就是指撰寫《〈紅樓夢〉評論》前后的時段。因此,他是帶著對生命本真的體認,融合了自己對人生問題的思考,在借助中西方哲學思想解讀《紅樓夢》的過程中,形成了獨屬于他自己的體驗美學。這樣的體驗美學也滲透在他此后的代表作《人間詞話》中,他對李煜詞的評價、他提出的“三境界”說、他關(guān)于詩人對宇宙人生“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的精辟論說……都超越了一般性的人生“經(jīng)驗”的感悟,上升到形而上的哲思層面,成為一種“反思式觀照”。這也是王國維美學思想超越一般詩話詩論的深層原因。
反觀當下的文學研究,常見到兩種傾向:一是“理論套作品”,二是主動放棄理論探索或厭棄“西方話語”?!袄碚撎鬃髌贰钡淖龇ǎ菫閯?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為理論而理論,為了使自己的評論或研究看上去更“高大上”而填塞一些西方理論、學說;其結(jié)果無非兩種:要么理論和作品是強行牽連的“兩張皮”,要么就是中國的文學作品或文學現(xiàn)象僅僅是證明了西方理論顛撲不破的“真理性”,證明了西方哲人的高大和偉岸——手段和目的完全顛倒。所謂“強制闡釋”即是針對此種現(xiàn)象而言[12]。
主動放棄理論探索或厭棄“西方話語”的現(xiàn)象,是因為痛感中國文論的“失語”,也因為受到解構(gòu)思想的影響,相當部分研究者自動放棄了理論的形而上思考,對生命本真之思的體驗美學也就此遁形,史料整理、資料收集成為學術(shù)研究的陽關(guān)大道,文學理論難以“理直”而“氣壯”。(5)我們并非歧視史料整理,也對“上窮碧落下黃泉”地搜集史料的學者充滿誠摯敬意;但是,若學界唯尚史料整理,而輕視乃至回避研究者的本真體驗和理論提升,如此學術(shù)生態(tài)同樣堪憂。當前,要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在以“中”為主的基礎(chǔ)上,廣泛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分。對于西方理論話語,我們不必避諱,要以“沉著,勇猛,有辨別”的姿態(tài)“拿來”,[13]方為真正的自信?;赝麣v史是為了更好地展望未來,重新審視王國維以及與之類似的前輩學者“體驗美學”的形成過程,珍視其批評史價值,或許可以成為我們求實問道、堅守學術(shù)之本的一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