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負載詞的英譯與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
——以哈金《李白傳》中的唐詩翻譯為例

2022-03-17 16:39:38殷夢琪唐書哲
南京曉莊學(xué)院學(xué)報 2022年2期
關(guān)鍵詞:哈金外國中華文化

殷夢琪,唐書哲

(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 外文學(xué)院,江蘇 徐州 221008)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雄奇飄逸,是中國詩歌文化的桂冠和明珠。關(guān)于李白詩歌的英譯作品已有很多,但是在近兩百年來的英語世界,卻沒有一本完整的李白傳記。鑒于此,美國華裔作家哈金(Ha Jin)創(chuàng)作了英語世界第一本關(guān)于李白的傳記作品《李白傳》(TheBanishedImmortal:ALifeofLIBai, 2019)。哈金以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生涯為主線,再現(xiàn)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文本中關(guān)于李白生平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敘述包含了大量的中國文化負載詞,主要分為自然生態(tài)、器物、社會三大類。作為新移民作家,哈金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明顯的翻譯色彩,他憑借自己對英漢兩種語言和文化的熟稔,將大量的中國文化負載詞翻譯成英文。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鄭德虎認為“中國文化負載詞承載著豐富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傳統(tǒng)文化的最為核心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1)鄭德虎:《中國文化走出去與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上海翻譯》2016年第2期,第54頁。。中國文化要想走出去,必須要充分發(fā)揮好翻譯這一文化傳播的橋梁作用。文化負載詞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其英譯是否能體現(xiàn)出中國特色是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要因素。哈金總體上以異化的策略來處理中國文化負載詞,靈活使用直譯、音譯、直譯加注解的翻譯方法,同時讓文化負載詞與文本敘事形成互動,為理解文化負載詞創(chuàng)造了語境。這一策略既保留了文化負載詞的中國文化內(nèi)涵,增加了語言的“陌生感”,又可以幫助英語世界讀者理解這些語匯和中國文化,促進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

一、 文化與文化翻譯

(一) 文化的定義

《大辭?!穼ξ幕亩x是:“廣義指人類社會的生存方式,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2)夏征農(nóng),陳至立:《大辭?!の幕侣劤霭婢怼罚虾^o書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頁。。廖七一認為“文化是指‘一個民族的全部活動方式’,包括服飾、飲食、生產(chǎn)、教育、法律、政治、風(fēng)俗習(xí)慣、歷史典故以及氣質(zhì)情感、思維模式、價值取向、宗教心態(tài)等諸多因素”(3)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頁。。愛德華·泰勒(Edward Tylor)對文化的定義被廣泛引用,他認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xué)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shù)、道德、法律、風(fēng)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xí)慣的復(fù)合體?!?4)Edward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2016, p. 1.可見,廣義的文化既包括一個民族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前者如建筑、服飾等,后者如習(xí)俗、信仰等。本文從廣義的層面上使用中國文化的概念,用它指代中國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在《李白傳》中,文化既體現(xiàn)在樂器、酒具等物質(zhì)層面,也體現(xiàn)在習(xí)俗、詩歌等精神方面。

(二) 語言、文化與翻譯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傳播的媒介。阿什克羅夫特(Bill Ashcroft)認為,“作為文化的語言是一個民族歷史經(jīng)驗的集體記憶庫,文化幾乎無法與語言區(qū)分開來,因為語言實現(xiàn)了文化的起源、發(fā)展、存儲和代際相傳”(5)Ashcroft, Bill, Gareth Griffiths, and Helen Tiffin: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3, p. 289.。詞匯作為語言的基本單位也和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作為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xí)語等,文化負載詞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6)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第232頁。。從文化記憶的角度來講,文化負載詞承載了一個民族共同的經(jīng)歷和體驗,是文化的跨時空傳播和維系民族共同體身份的重要路徑。

翻譯的文學(xué)派認為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zhuǎn)換,也要考慮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蘇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認為,翻譯應(yīng)以文化作為翻譯單位,翻譯時要充分考慮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進行跨文化的交流和轉(zhuǎn)換(7)廖七一等:《當代英國翻譯理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頁。。孫藝風(fēng)認為“文化翻譯的目的是要反映出不同的思維和認識世界的方式”(8)孫藝風(fēng):《文化翻譯》,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6年版,第3頁。。李建軍認為“在文化翻譯過程中,文化內(nèi)涵遠遠比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的載體語言本身重要”(9)李建軍:《文化翻譯論》,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頁。。在《李白傳》中,哈金就以中國文化為依歸,在翻譯中國文化負載詞的時候,充分注重負載詞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借助譯文與文本敘事的互動,為理解文化負載詞創(chuàng)造語境,使中國文化通過翻譯在時空上得到擴展,在異域得以暫時存儲,從而促進中國文化的域外傳播(10)羅選民:《文化記憶與翻譯研究》,《中國外語》2014年第3期,第41頁。。

可見,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對傳播中華文化和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關(guān)注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但由于文化負載詞有著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幾乎不可能在目的語中找到完全對等的表達。為了彌補這種文化差異,一般可采取直譯(音譯)加注解、直譯+意譯或意譯等方法。奈達(Eugene Nida)指出,翻譯在本質(zhì)上是對等問題,可以從生態(tài)、物質(zhì)文化、社會文化、宗教文化和語言文化五個方面實現(xiàn)語言和文化間的對等(11)Eugene Nida: Languages and Ethnology in Translation-Problem,WORD, 1945, 1(2), p. 196.。各民族之間的語言體系和文化體系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文化負載詞則能很好地表現(xiàn)出語言和文化方面的特色,文化負載詞的分類與文化的分類密不可分。因此,本文借用文化翻譯的相關(guān)理論,以奈達的文化分類為框架,將哈金《李白傳》中的文化負載詞分為自然生態(tài)、器物、社會三大類,探討哈金對這些文化負載詞的譯寫方法,并指出這一方法對中國文化域外傳播的啟發(fā)。

二、 《李白傳》中自然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的翻譯

自然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包括自然環(huán)境、地域特征等詞匯,《李白傳》中的自然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主要包括動植物、山川河流和地名三大類。動植物、山川河流等自然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因為各個國家的氣候、地理位置等而有所不同,且與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緊密交織在一起,承載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內(nèi)涵。

(一) 動植物

起折相思樹,歸贈知寸心。

I break a twig fromthe Lovesick Tree,

And send it along as a sign of my heart.

在植物學(xué)中,相思樹是豆目、豆科、相思子屬植物,常綠喬木,對應(yīng)的拉丁文名是Acacia confusa。但在這首詩中,相思樹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指能夠表達男女相思之情的樹,其主要作用是表達相思之情。因此,哈金在翻譯“相思樹”時,著重突出它所代表的中國文化含義,直接將其譯為the Lovesick Tree,外國讀者通過“l(fā)ovesick”這一關(guān)鍵詞,便能快速理解詩句所要表達的相思之情,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與詩人的思想感情。

蝘蜓嘲龍

Earthwormsdare to laugh at dragons

這里,李白借蝘蜓貶低官場中的一部分官員,用蝘蜓和龍作鮮明的對比。蝘蜓即為壁虎,“蝘蜓嘲龍”意為把蝘蜓比作龍,有隨意混雜、貶低一方之意。李白借用壁虎和龍的形體大小差異,以及龍在中國文化中威武高大的形象加強這一戲劇效果。東西方文化中,龍具有不同的含義,在中國文化中,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與圖騰,代表著權(quán)力與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龍則代表著邪惡與貪婪。但是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不斷深入交流,外國讀者對中華文化中龍的形象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這里哈金將龍譯為dragon,壁虎則譯為earthworm,即蚯蚓?!兑了髟⒀浴分杏幸粍t《蚯蚓與狐貍》的故事,借以諷刺說大話的人。將蝘蜓翻譯成earthworm,首先蚯蚓與龍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體型差異,同時,聯(lián)想西方寓言中蚯蚓的形象突出“嘲龍”的不自量力與可笑之處,讓外國讀者能體會到李白對于丑陋官場的憤懣與不滿,進而達到文化等效的作用。

(二) 山川河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The water ofPeach Blossom Pondis a thousand feet deep,

But it’s nothing compared to Wang Lun’s feelings for me.

李白登船離開涇縣時,縣令汪倫邀請村民聚集在水邊,為李白送別。李白深受感動,便當場做詩,留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桃花潭是長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湛清碧綠,上下天光。隨著這首詩歌的流傳,桃花潭也獲得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成了表達友誼和離別的一個典型意象。在翻譯桃花潭時,哈金并未直接音譯,“Peach Blossom Pond”這一譯文本身就具有美感,加之桃花在西方文化中代表著浪漫與美好,保留桃花的原始意象,直接譯為“peach blossom”,外國讀者能夠聯(lián)想到岸邊姹紫嫣紅的灼灼桃花之景,體會到李白深深的不舍之情,同時了解到桃花在中華文化中的獨特含義。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飛。

The water of theBa Riverif flowing like arrows,

The boats are darting away as if in flight.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Going up the river, we enterWu Mountain,

Where hills hold the gray sky in between.

縱觀李白一生的經(jīng)歷,如果以山川河流為線索,那巫山和巴水一定是重要的一環(huán)。巴水指重慶東面長江水曲折三回,形如巴字,故稱巴水。巫山之名源自上古時代今山西晉南一帶的宗教神話“巫咸山”,雖然兩者的名字都有來源,但是若解釋其名字的具體內(nèi)涵,對于詩歌的整體理解并沒有太大作用,所以哈金直接將其譯為Wu Mountain和Ba River。對于從小學(xué)習(xí)李白詩歌的中國人來說,巫山和巴水所承載的文化記憶并不陌生,當我們讀到這些詩詞時,我們能體會到李白不同時期的心境與情緒。然而對于外國讀者來說,他們比較熟悉的中國的山川河流是長江、黃河、泰山等,是這些已被多次英譯介紹到國外的地方,對巫山和巴水可能知之甚少。但是《李白傳》中,詩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與李白的生平和全書的內(nèi)容緊密交織在一起,無論是李白離開蜀地途徑巫山,還是四處游玩泛舟巴水,哈金在之前的敘事文本中已提到了巫山巴水所處的大致方位,而后自然引出李白在此地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翻譯與文本的敘事形成互動,從而讓外國讀者對中國的山川河流有進一步的認識,并且能夠確切地知道這些山河的名字,加強對中國地理文化的了解。

(三) 地名

在翻譯詩歌中的地名時,一般采取直譯、音譯或意譯的方法,若地名源于某個典故、有特殊含義或地名本身富有美感,則可以譯出地名的內(nèi)涵。通過查閱其他譯者的詩歌英譯版本,發(fā)現(xiàn)很多會將地名省譯或者進行意譯。而《李白傳》中哈金在英譯詩歌時,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詩歌中出現(xiàn)的地名,哈金都采取音譯的方法一一翻譯,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國語言文化與民族特色,避免中國文化被強勢文化所同化,掌握文化傳播的話語權(quán)。如果只是單獨的詩歌翻譯,將地名一一譯出可能會給外國讀者的閱讀造成障礙,因為外國讀者對這些地名并不熟悉,對地方與地方之間的距離遠近也沒有概念。但是,《李白傳》中并沒有單獨設(shè)置一個章節(jié)專門介紹李白的詩歌,而是以李白的生平為依托,順理成章地引出詩歌。因此,在異化的翻譯策略下,音譯是最能體現(xiàn)中華文化特色的方法。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The autumn moon is rising, halfway out of Emei Mountain,

Its shadows floating on the Qiang’s currents.

Tonight we leftQingxi, heading for the Three Gorges,

And I miss you, but have to sail down toYuzhou.

李白告別峨眉山,泛舟沿平羌江而下,一路景色靜謐清麗,李白突然產(chǎn)生思鄉(xiāng)的愁緒,沿清溪流向三峽,最終到達渝州,雖然滿懷思鄉(xiāng)之情,卻再也無法看到故鄉(xiāng)的月色。清溪——三峽——渝州,地名的轉(zhuǎn)換標志著時間的流動,也暗示著空間的轉(zhuǎn)移。四句詩連用五個地名,并自然巧妙地將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這首詩出現(xiàn)在《李白傳》的第四章:《離蜀》(Leaving Sichuan),在此之前哈金已大致介紹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說明了李白意欲離開四川,前往中原,在拜訪了峨眉山后,出發(fā)前往三峽。李白的經(jīng)歷加上哈金的介紹,讀者再稍作理解,便可大致繪制出李白此行的路線圖。哈金將五個地名全部譯出,讀者好似是與李白共乘一舟的同行者,進而體會李白的思鄉(xiāng)情愫。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Hovering clouds can always block the sun,

And the absence ofChang’angives me grief.

長安是唐朝首都,日即象征著帝王,“浮云蔽日”暗示著皇帝被奸佞小人所包圍,朝政已經(jīng)腐敗。李白報國無門,自覺失意、哀愁。許淵沖先生的譯文版本是:As floating clouds can veil the bright sun from the eye, Imperial Court now out of sight saddens my heart??梢钥闯?,詩中并未直接翻譯長安,而是將其處理成“imperial court”,可能是考慮到外國讀者對于長安的歷史地位不清楚,因此直接譯為朝廷,便于讀者的理解。但是在創(chuàng)作這首詩時,李白已經(jīng)47歲,在長安當官不過兩年的時間,朝廷上下萎靡不振,自己也受到了排擠。敗走京城后,李白再次出游,來到金陵。經(jīng)歷過仕途上的打擊與不順,李白曾經(jīng)的滿腔熱血所剩無幾。感慨良多之余,李白寫下這首詩歌,自知再也無法回到長安這一政治中心,這樣的失敗讓李白感到格外痛苦。若外國讀者一直認真閱讀《李白傳》,跟隨著李白坎坷的仕途經(jīng)歷,讀者一定不會對詩中所提到的長安感到陌生,也會理解“不見長安”為何會使李白惆悵。所以哈金直接將長安進行音譯,這樣可以了解到長安對于李白的一生有何重要性,同時也能使得外國讀者了解李白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My friend is sailing east, away from Yellow Crane Tower,

Through the March blossoms he is going down toYangzhou.

孟浩然啟程準備去揚州,李白去江邊送行,而后創(chuàng)作出這首詩。通過查閱比較有代表性的英譯版本,發(fā)現(xiàn)龐德(Ezra Pound)和許淵沖先生并未翻譯揚州這個地名。龐德的譯文版本是: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Ko-jin goes west from Ko-kaku-ro。許淵沖先生的譯文版本是: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owers Yellow Crane,F(xiàn)or River Town when willow-down and flowers reign。二人都未直接翻譯揚州,這樣做可以減少外國讀者理解詩歌的難度,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傳達出獨特的異域文化,喪失了文化傳播的作用。哈金將揚州直接翻譯成Yangzhou,首先符合漢語拼音的規(guī)范,能最精準地傳遞地名信息,幫助外國讀者正確認識與了解中國的城市;其次,外國讀者可以通過哈金的譯文感受到異域國家的城市所具有的獨特意蘊,對中華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器物文化負載詞的翻譯

器物文化負載詞包括日常用品等詞匯。李白的詩歌中多次出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的樂器,加之李白嗜酒,酒具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李白詩歌中的樂器通常反映出中國特有的邊塞風(fēng)情,酒具體現(xiàn)出古代技藝的精巧。器物文化負載詞凝聚著中國古人獨一無二的智慧,也能間接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以及思想觀念。因此,器物文化負載詞的英譯也是一個重點。

(一) 樂器

蜀僧抱綠綺

The monk in Shu holds hislute.

綠綺是一種古琴樣式,同時也是古琴的別稱。古琴是中國傳統(tǒng)的撥弦樂器,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根據(jù)《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lute(琉特琴)有從琴體延伸出的琴弦,弦張于琴體及琴頭之間的頸上(12)高蕾:《中國樂器英文譯名初探》,《中國音樂學(xué)》2001年第2期,第141頁。,所以將古琴翻譯成lute還是有些偏差的。zither與古琴倒是更相似,其結(jié)構(gòu)特征是弦直接平行張掛于琴體表面,弦長接近琴身長度。但是無論選擇哪種譯名,都有一些不妥。綠綺或古琴屬于中國特有的樂器,帶有獨特的中華文化色彩與文化意義。不管是譯為lute還是zither,都會丟失古琴所承載的文化特點與內(nèi)涵,無法達到文化等效的作用。

羌笛何須怨楊柳

Thebarbarian fluteshouldn’t blame the trees.

歸來笳鼓競

Now we are back,flutesand drums are competing.

羌笛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唐代邊塞詩中,是少數(shù)民族所用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樂器。羌在中國古代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古代漢人對居住在中國西部眾多土著游牧部落的泛稱。笳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也稱胡笳。羌笛和胡笳都是中國特有的樂器,一般會直接進行音譯,翻譯為qiangdi,hujia,但是對于沒有接觸過中國文化或?qū)χ袊鴺菲鞑皇呛芰私獾耐鈬x者來說,直接音譯會讓讀者不明所以,很可能會影響閱讀。將其進行簡單化處理,譯為flute,外國讀者便可知曉這是一種樂器。同時barbarian意為異族的,也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種樂器屬于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哈金的處理方法有助于傳播中國的詩歌文化,但可能會犧牲掉一部分介紹中國樂器的機會。如果想促進中國音樂的國際化,中國特色樂器的音譯則起著關(guān)鍵作用。如果一直采取模糊處理或者意譯的方法,久而久之會淡化中國古典樂器的文化特點與內(nèi)涵,不利于在西方世界建立中國音樂的文化體系。

(二) 酒具

葡萄美酒夜光杯

Grape wine is poured ingleaming cups.

夜光杯,用玉琢成,當美酒倒入杯中,放在月光下,杯內(nèi)明若水,似光彩熠熠。gleaming表達出夜光杯的外在特點,突出了夜光杯的美感,外國讀者在讀到此句詩句時,腦海中便可立馬浮現(xiàn)出夜光杯發(fā)出熠熠光輝的畫面,其美感躍然紙上。哈金的處理方法讓名字優(yōu)美,材質(zhì)樣式精巧的中國特色酒具被外國讀者了解,當外國讀者讀到“gleaming cups”時,便會想深入了解夜光杯的具體信息,從而引起外國讀者了解中國特色酒具,甚至是中國酒文化的興趣,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

四、 社會文化負載詞翻譯

社會文化負載詞包括社會習(xí)俗、婚喪嫁娶、宗教文化等。唐朝經(jīng)濟文化繁榮,李白又是漂泊一生,所見所聞頗多。李白一路上的見聞經(jīng)歷,讓書中出現(xiàn)不少社會文化負載詞。社會文化負載詞與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經(jīng)濟有關(guān),通常需要借助注釋幫助讀者理解。哈金采取直譯、直譯加注解的翻譯方法,使得譯文與前后文本相輔相成,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

干謁:ganye-meeting with officials for patronage and opportunities

行卷:xingjuan-presenting one’s writings, essays, or poems to an officials

干謁詩是古代文人為推銷自己而寫的一種詩歌,類似于現(xiàn)代的自薦信。一些文人為了求得晉升的機會,往往通過寫一些干謁詩表露自己的心跡。行卷,唐代習(xí)尚,應(yīng)舉者在考試前把所作詩文寫成卷軸,投送朝中顯貴以延譽。干謁、行卷帶有濃烈的中國特色,是完完全全中國古代文化的產(chǎn)物,在國外文化中沒有完全對等的表達,如果將其翻譯成國外的某個詞語,一來意思與內(nèi)涵肯定多多少少有所偏差,二來起不到介紹與傳播中華文化的目的。哈金采取音譯+注解的翻譯方法,首先產(chǎn)生語言上的“陌生化”效應(yīng),使得外國讀者直接受到異域文化的沖擊,然后通過后面的注釋進一步了解這些文化負載詞的具體內(nèi)涵,確保準確傳達文化背景信息。

揀骨葬:the burial of scraped bones

書中提到,李白的好友吳指南去世,李白一時無法將朋友的靈柩運回老家,他決定暫且將朋友的靈柩停在洞庭湖側(cè)。三年之后,李白返回此地為之下葬,發(fā)現(xiàn)其遺體“筋體尚在”,李白于是拿刀剔骨,仔細清洗骨頭,然后放入袋中帶走,并將其葬在鄂東即現(xiàn)在的武漢附近。李白這種做法是一種古老的葬禮方式,叫揀骨葬,這種葬法曾流行于中國的南方地區(qū)。由于文化、宗教、哲學(xué)等方面的差異,中西方的喪葬文化也大相徑庭。雖然隨著文化的不斷交流,外國讀者會了解一些基本的中國喪葬儀式或習(xí)俗,但是,對于中國古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葬禮,外國人可能知之甚少。外國讀者在初次接觸到“the burial of scraped bones”時,一定會感受到異域文化的沖擊,之后便會產(chǎn)生興趣主動了解異域文化。如今在提倡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代背景下,哈金在書中簡要介紹“揀骨葬”,讓外國讀者對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喪葬習(xí)俗有初步的了解,引起西方讀者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興趣,在西方世界架構(gòu)起更全面的中華文化體系。

李白乘船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I, Li Bai, get on a boat, about to leave——

Suddenly I hearTa-geperformed on the bank.

踏歌,中國傳統(tǒng)舞蹈,在唐代尤為風(fēng)靡盛行。它是一種群舞,舞者成群結(jié)隊,手拉手,以腳踏地,邊歌邊舞,能夠很好地展現(xiàn)當?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以及民族特色。在翻譯過程中,如果想介紹異域文化,那么異化的翻譯策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此,為了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哈金直接將踏歌音譯為Ta-ge,通過前文的介紹以及結(jié)合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外國讀者能夠了解踏歌在送別客人或朋友時的文化意義。

仙:xian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對“仙”的翻譯主要有celestial being,immortal,fairy, god or divinity。中國的仙主要是追求長生不老,《釋名·釋長幼》中提到:“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13)劉熙:《釋名》,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43頁。。可以看出“仙”是后天的,是人修煉而成的,是遷入山中長生不老的人。仙的幾個翻譯版本都不能準確表達出其概念與含義,god,immortal等詞更多地代表上帝,或神(特別是羅馬、希臘神話中的神),西方文化中的神與人存在著天然的差別,二者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神可以限制人類的自由,甚至可以向人類施加痛苦與災(zāi)難。西方世界的上帝也具有絕對的權(quán)威,一切皆由神創(chuàng)造和安排。不論是上帝還是神,都與人類有著嚴格的界限,且擁有著可以支配人間的能力。那么李白想在嵩山中尋到這位仙,如果譯為god或immortal,因為西方文化中人神之間的關(guān)系,外國讀者難以理解李白這一行為。如今,隨著中西文化的不斷交流以及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越來越多的中國特色詞匯進入了西方的語言體系中,“仙”的翻譯豐富了西方的語言詞匯,同時帶給讀者新奇的閱讀體驗,保留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傳達出中華文化的真正魅力。

五、 結(jié)語

哈金的《李白傳》作為英語世界近兩百年來的第一本李白傳記,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國文化負載詞,作家總體上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同時考慮英語國家讀者的文化習(xí)俗,靈活使用直譯、音譯、直譯加注解的翻譯方法來處理這些文化負載詞,同時讓文化負載詞和文本敘事形成互動,讓讀者通過敘事和語境來理解文化負載詞的內(nèi)涵。這一方法能夠在幫助西方讀者理解中國文化負載詞的同時,保留文化負載詞的內(nèi)涵,促進中國文化的域外傳播和中西文化的互動融合。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代背景下,文化負載詞的英譯將會使得中華文化以嶄新積極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以異化翻譯策略與文本敘事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呈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文化走出去行之有效的一個路徑。哈金的《李白傳》中介紹中華文化的翻譯方法不僅呼應(yīng)時代背景與國家政策,同時也能在西方世界建立更全面系統(tǒng)的中華文化體系,為作家和譯者們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

猜你喜歡
哈金外國中華文化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哈金
青年作家(2021年1期)2021-05-22 01:42:54
你的過去在你臉上——哈金訪談錄
青年作家(2021年1期)2021-05-22 01:42:54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信封里的頭發(fā)
THE BOAT ROCKED BUT THE EARTH DIDN’T MOVE
外國公益廣告
中外文摘(2017年16期)2017-07-31 23:35:58
外國如何對待官員性丑聞案
中華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路徑建構(gòu)
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傳承和發(fā)展
盐津县| 新邵县| 河间市| 三河市| 墨江| 五指山市| 连江县| 本溪| 于都县| 崇信县| 昭觉县| 安远县| 万盛区| 辽阳市| 靖安县| 巫溪县| 贵阳市| 镇巴县| 方山县| 丹东市| 二连浩特市| 潼南县| 高密市| 临颍县| 白山市| 宽城| 宽甸| 酉阳| 连城县| 三江| 博爱县| 凤山市| 青阳县| 东莞市| 屯门区| 舞阳县| 府谷县| 广河县| 内丘县| 伽师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