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張灣中心學校 魯 奎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素質認知等的不同,在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未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個體差異,而是通過統(tǒng)一教學,落實教學目標。為此,初中體育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促使學生都能得以發(fā)展。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體育的教學有了新的要求。教師需要充分認識不同類型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以及他們的身體素質以及對體育運動的適應情況。再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策略,開展分層教學。使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得到成長,更好地吸收體育知識,加強體育鍛煉,愛上體育運動。從而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積極配合體育教師,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確保全體學生的個性和潛力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展示。為讓初中課堂教學質量穩(wěn)步強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使他們理解個體價值的重要性,逐步樹立起自信心。某教育專家說過:“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粒沙子和兩片樹葉?!边@恰恰說明了個體差異的存在,也證明了學生都是有著明顯差別的個體。盡管在教學中的學生差異性顯著,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規(guī)律,教師要借助于皮亞杰的理論分析,需要在明確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探索出他們個體差異規(guī)律所在,尋找適宜的手段進行教育,讓學生更好地成長及發(fā)展。
初中體育中,因男生女生的個體差異顯著,所以開展的各項活動也需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教師需判斷學生的認知水平,保證落實的相關教育工作,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男女的性別差異影響了他們的身體素質、柔韌性、協(xié)調性等多個內容。而體育教學也針對男女性別的差異,制定了不同的教學內容。例如,在田徑測試項目中,男生為1000米,女生為800米。男生需要測試引體向上,而女生需要測試仰臥起坐。而在其他項目的體育教學中,雖然向男女同學共同開放,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能很明顯地體會到他們之間的差異。例如,籃球教學。除去興趣這一因素外,男生的體力耐力會比女生好很多,因此他們更愿意去鍛煉學習。而女生更加傾向于羽毛球、排球、健美操等一系列的活動。
學生在學習體育活動技巧的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一認知水平可以劃分為慢熱型、快速型、不適應型和遺忘型。慢熱型的學生接收知識相對緩慢,學習能力比較差,但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也能掌握各項體育技能,并有所突破和提升。他們的長久性和耐力十足??焖傩偷膶W生指的是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一些學生對體育運動還有一定的天賦。他們的學習速度快,學習能力強。不適應性學生指的是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他們的耐力體力不足以支撐他們開展體育鍛煉。體育測試的成績也十分不理想。遺忘型指的是學生雖然很努力地學習,但是知識很快被遺忘,學習效果也并不理想。
初中體育工作的開展,應該緊密結合分層教學原則,這對學生的發(fā)展均有較大的幫助,使他們可以大幅度地提升自身主觀能動性,優(yōu)化體育教學的模式,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促使初中體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有利于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個體間身體素質的差異對他們學習鍛煉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在體育課堂中教師應開展分層教學,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例如,上述中提到的男女生差異,體能的差異是阻礙學生體育鍛煉的一大因素。學生的運動天賦不一樣,學生個體差異加大。體育教師應從這一方面入手,合理地劃分層次,根據(jù)運動強度,運動目標和制訂不同的運動計劃。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鍛煉,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后,不同程度的學生也能得到可觀的變化。讓他們建立對體育鍛煉的自信心,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同時也為教師各項計劃的落實提供了支持。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籠統(tǒng),主要根據(jù)大數(shù)據(jù)來確定了中學生體育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jù)這一目標制定教學計劃,也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從而限制了很多學生的發(fā)展。例如,針對所有的女生開展800m的訓練和測試,訓練強度一樣,要求一樣,但是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一些學生無法通過測試,久而久之就失去了運動的興趣,影響了教學效率。而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制訂對應的教學方案,做好因材施教,能有效改變現(xiàn)狀。也能推動更多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融入,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師也可以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學生科學傳授不同的鍛煉方法,充分展現(xiàn)他們的天賦和才能。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教師開展總結工作,分析其中的優(yōu)缺點,彌補問題,使其更加貼合學生需求。這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能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
在初中體育分層教學中,所謂的因人而異原則就是結合學生對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掌握情況,將同一層次的學生歸納到一類,實現(xiàn)分類教學和考核的目標。如田徑訓練項目中,女生和男生就應該合理地分割開來,相應的強度以及考核標準也需適當進行劃分,女生的標準可以適當寬松一些;若是身體素質相對理想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額外訓練,讓他們的體能得到鍛煉,身體素質得到有效強化。對身體素質不理想的學生,應適當放寬要求,可以讓他們在經(jīng)過特定時間段的訓練后,逐步恢復至正常標準,倡導他們在課后積極地鞏固身體素質。
初中體育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但是因為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所以有的教師極易在教學中過度傾向于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常常忽視了身體素質不佳的學生。教師要在教學中采取普遍培養(yǎng),分層訓練的方式,確保初中體育教學成果更加顯著,達到相對理想的成效。比如,廣播體操就是極具代表性和普適性的訓練項目,并且符合陽光運動、健康運動理念。在相應的項目練習中,需要保證教學時間和教學質量,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分析,以普遍培養(yǎng)學生身體柔韌性和技能掌握為基礎,在后期落實好分層訓練,讓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加入體操方隊的訓練。通過這樣的普遍培養(yǎng)和分層訓練,使每一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同時也能讓表現(xiàn)理想的學生獲得一定的認可和關注,肯定他們的付出與努力。
初中體育教學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得到有效的鍛煉,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高度重視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提升。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體系中,雖然已經(jīng)有專門的體育學校承擔著相關的職責,但是初中學校仍然要做好基本的工作。初中體育教學中可以適當激發(fā)學生的潛力,促使他們在多個體育項目中發(fā)揮出自身的能力,教師還需依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等,選擇他們擅長的項目進行深入培養(yǎng),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在關注體育特長生的發(fā)展時,學校還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征得家長的同意,根據(jù)學生長遠發(fā)展定位展開定向培養(yǎng)。此類具體的實踐機制,能將學生的體育潛質充分顯現(xiàn)出來,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激發(fā)他們對體育的熱情,樹立終身體育的信念。在該類實踐原則的支撐下,文化課成績一般的學生擁有了發(fā)展的空間,同時也能樹立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踐行了因材施教和人盡其才的原則,推動國家初中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
在分層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分析,根據(jù)他們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完成有序分層的同時,也讓教學目標和內容合理分層,應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體育的主人,在開展各項活動時體現(xiàn)出主觀能動性。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需要充分認識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做好對學生的分層工作。首先教師可以制作一個調查問卷發(fā)放給學生,要求學生認真回答。并回收調查問卷,統(tǒng)計學生的答題情況,然后在課堂中開展體育測試,統(tǒng)計好學生的成績,根據(jù)這兩次的內容來確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身體素質以及對體育鍛煉的喜好。
根據(jù)上述的分層情況來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針對A1層次的男學生,可保持他們的訓練強度,講解一些運動計劃,并開展定向培養(yǎng),充分挖掘學生的運動天賦;針對A2層次的女學生,在保持體能訓練的同時,深入講解體育運動的各項技巧,可開展一些技巧的重復性訓練,鍛煉她們的肌肉記憶;針對B1層次的男學生,制定遞進性的體育訓練計劃,逐步加強他們的體能訓練,提高身體素質。在專業(yè)技能方面,要求他們掌握一些簡單動作,并逐步深入;而對B2層次的女學生,主要是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確保他們的身體素質能夠支撐各項體育運動,滿足體育鍛煉的需求。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可要求A1層次的男學生深入學習一些技術,開展超強教學,鍛煉他們的防守和進攻能力;A2層次的女學生,需要鍛煉一些基礎的籃球技法,以加強自身的肌肉記憶;B1層次的男學生練習運球和投籃,以提高命中率為目標;B2層次的女學生需要根據(jù)籃球運動的需求練習蛙跳、上板動作、投籃等一系列內容。通過不同層次內容的學習,使他們有所突破,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yǎng),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目標。
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實現(xiàn)課堂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A1層次的男學生有著一定的運動天賦,因此教師可以組建小組鍛煉他們開展競技比賽。糾正他們的動作,使他們逐漸專業(yè)化;針對A2層次的女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模擬訓練法。帶領學生學習一些優(yōu)秀員的訓練方法,強化她們的運動技能;對B1層次的男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將體育運動與游戲相結合,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不斷提升他們的運動技能水平;而針對B2層次的女學生,教師可采用循序漸進激式勵法。例如,她們的800米測試成績并不理想。教師可以按照200米一個階段進行劃分。引導這部分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不斷提升訓練強度,提高800米的測試成績。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務必遵循分層教育教學的原則。首先要基于初中學生的基本體能進行分類。筆者建議將初中學生按照身體素質體能分為三個類別:優(yōu)等的身體素質體能、中等的身體素質體能和欠發(fā)展的身體素質體能,在體育與健康的實踐課程中對以上三種優(yōu)等、中等的和欠發(fā)展的體能素質的學生進行不同類別的教育內容和課堂教學目標指導。然后要遵循初中學生的性別分類,由于性別的特點,初中男學生體力發(fā)展迅速,在教學中可以進行單杠、俯臥撐等鍛煉,而女學生可以進行仰臥起坐和羽毛球等。最后是依據(jù)初中學生的自身需求和興趣愛好,根據(jù)他們對體育項目的不同喜好的程度開展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體育項目,幫助學生發(fā)展特長。只要遵循以上三個分類標準對學生進行基于個體差異的體育分層教學,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將會得以提升。
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的評價機制中鮮有基于個體差異的體育分層教學理念,遵循統(tǒng)一的主要標準。這樣的評價標準導致一些體能低下的學生會產(chǎn)生畏懼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消極情緒,嚴重的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影響他們的成長。因此在體育實踐工作中要探索出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采取分層評價方式,針對性地實施體育課程評價,進而提升初中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還能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教師在實施這一教學方法時,首先要考慮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將學生劃分為多個不同的層次,然后根據(jù)這些層次來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一步步推進教學計劃,促進學生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