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義瓏
潼 關①
〔清〕譚嗣同
終古②高云簇此城,
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③大野猶嫌束,
山入潼關不解平④。
【注釋】
①潼關:關名。今陜西省潼關縣北,為古代東西往來的要隘。②終古:自古以來。③河流:指奔騰而過的黃河。④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
【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七歲的譚嗣同從湖南瀏陽赴甘肅蘭州父親任所途中,經過陜西潼關,在這里飽覽了一番北國山河的壯麗風采,由衷唱出了這首贊美之歌。
【賞析】
譚嗣同生活的年代,是一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代,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空前高揚的時代。我們透過少年譚嗣同這首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山水絕句,感受到他想要沖破束縛,強我中華的豪情壯志,我們仿佛聽到一個迅速臨近的新時代的腳步聲。
詩的首句以一種遠景式的遙望,展現(xiàn)潼關一帶蒼茫雄渾的氣象。緊接著,第二句以輕捷、有力的筆調,將“秋風”“馬蹄聲”引入詩中,不但以聽覺形象補充了前一句所帶來的視覺形象,進一步渲染出潼關一帶獨具的氛圍,而且打破了原先畫面的靜態(tài),給全詩增添了一種動感。對于久處書齋的文弱書生來說,蕭瑟秋風也許是惹人傷感的凄涼之物,但對胸懷大志、亦文亦武的詩人來說,秋風中那矯健的馬蹄聲卻更能催動豪情。他在壯闊的天地間策馬馳騁,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極大的自由。
接下來的三、四句,則轉從河和山方面來寫。潼關地處陜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點,南鄰華山群峰,東望豫西平原。詩人立馬城關,眼見黃河從北面高原峽谷奔騰怒吼而來,到懸崖腳下猛然一轉彎,奔向平坦廣闊的原野,但氣勢卻不見緩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緊;而那連綿不斷的山峰,在關東并不怎樣惹眼,剛入潼關便突兀而起、聳入云天,一座座爭奇斗險,唯恐自己顯得平庸!所謂大河“猶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黃河、華山的磅礴氣勢在詩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應,反映著這位少年詩人豪邁奔放的激情和沖決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這愿望,這激情,同當時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變革圖強的社會潮流,是完全合拍的。這里的詩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詩人。因為詩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審美愉悅中,詩人已與高山、大河進入了同一狀態(tài),彼此相融,渾然不分。而這“猶嫌束”“不解平”的黃河、高山,即是詩人傲岸不羈雄奇磊落胸懷的寫照,是詩人特有的沖決一切羅網(wǎng)、奮發(fā)昂揚的心態(tài)的外化。
坐擁千里山川
潼關 ?古道
你帶著瀏陽河的波濤
打馬而來
天色蒼茫
萬古高聳的云山
簇擁著這座古城
秋風 ?呼嘯
吹散了細碎的馬蹄聲
和所有的繁雜
靜對莾莽大河沖向山谷
那連綿不斷的秦嶺山脈
養(yǎng)活遠方的長路和河流
奔騰不止的不僅是生命豪情
還有一世的煙火
坐擁千里山川
活成秋天一縷高陽
照耀人間低處的冷暖
劍膽琴心
——《坐擁千里山川》創(chuàng)作手記
在瀏陽乃至中國的歷史上,維新志士譚嗣同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偉丈夫,他為戊戌變法慷慨赴義的壯舉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譚嗣同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劍膽琴心”的雅號。在“譚烈士專祠”里,有一幅譚嗣同攝于南京的照片,他外穿月白色長衫,內著玄色武士裝,左手叉腰,右手持劍,濃眉俊目,閃閃似電,有一種立如山岳、傲視死神的凜然正氣。譚嗣同短暫的一生中,兩劍三琴陪伴他度過了不少蒼茫歲月。梁啟超稱譚嗣同“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涤袨樵涍@樣贊揚譚嗣同: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為己任,以救中國為事,氣猛志銳。由此可見,譚嗣同的歷史地位之高。
山水本無情,只不過是大自然的景觀,為何在譚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壯懷激烈的舉動?當時的中國正是一個被列強隨意欺凌的軟弱無力的國家,譚嗣同對此深感憤慨。滿腔熱情渴望為民族為國家爭取光榮的譚嗣同,面對北方的壯闊山水,感覺跟自己的那種沖破羅網(wǎng)、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和改造國家命運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這位英氣勃發(fā)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jiān)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云濤里。
吟動人詩篇,品詩中深情,這首詩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撼。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于是,便寫下了《坐擁千里山川》這首詩來詮釋譚嗣同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