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超
《桃花扇》和《長生殿》作為清代戲曲的經典作品,本期兩篇文章圍繞二者展開經典性的再思考。戲曲作品在流傳過程中,既有自身價值的完美呈現,又有各類“衍生品”的參與賦值,其中包括序跋、題詞、譯介等形式,從不同角度完成對戲曲價值的重新發(fā)現和再度認可。
圍繞文本批評而生成的序跋、題詞等資料,一直被視為文學批評的重要內容,受到歷來學者的關注與研究,最為突出的前有蔡毅《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匯編》,后有郭英德、李志遠《明清戲曲序跋纂箋》。戲曲序跋文獻被不斷發(fā)掘與纂編,使其從戲曲文本脫離出來形成獨立研究,其文獻價值、歷史價值、文學價值、美學價值等也被重新發(fā)現,代表性著作如羅麗蓉《清人戲曲序跋研究》、李志遠《明清戲曲序跋研究》等。
序跋、題詞在展現出自身的批評價值的同時,還參與到戲曲作品的流傳過程,成為作品不斷被接受的“推手”,也是完成經典生成的重要“助手”?!堕L生殿》所演繹的李楊愛情故事,是古代戲曲較為常見的題材,已經成為經典故事得以流傳。而要完成經典戲曲的定性,還需經歷舞臺演出的考驗與文本批評的臧否,其中序跋、題詞的價值就被凸顯出來。作者張建雄梳理《長生殿》創(chuàng)作、接受與傳播的歷史軌跡,來重現其經典性的構建過程,挖掘序跋、題詞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具體體現在三個層面:對李楊故事的創(chuàng)造性改編、對經典話語體系的重新建構、對藝術價值與經典情節(jié)的提煉品評,而這又與題詞作序者的時代與性別、身份與動機各異,對其內容及文化指向的充分探討,也為戲曲文化學的研究提供經典案例。
戲曲文本的傳播范圍與接受程度,同樣是助推其經典生成的重要因素。自上世紀初開始,西方戲劇被不斷引入國內,中國古典戲曲也開始遠播海外,開啟了中西文化在戲曲領域的互譯與互動。然而,與《紅樓夢》等經典小說在海外的“盛名”,以及西方經典戲劇在國內的“適應”相比,中國古代戲曲的“出門”則要坎坷得多。
中國古典戲曲作品的“西漸”,伴隨著國外漢學家和華裔學者的“譯入”和國內學者的“譯出”,他們從各自文化背景和翻譯視角出發(fā),通過譯介的傳播方式對戲曲經典的生成實現他域思考。此際,海外代表有伯奇、宇文所安等,國內代表有張光前、許淵沖等,他們共同推動古典戲曲作品實現多語種版本的呈現,為海外傳播與多元接受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中,美國漢學家白芝英譯《牡丹亭》與霍克斯英譯《紅樓夢》獲譽較高,二者共同代表了戲曲小說翻譯的最高成就。而白芝還與陳世驤、阿克頓合譯清代另一部戲曲作品《桃花扇》,是全球范圍內的第一個英文全譯本,具有劃時代意義并應引起學界重視。作者李震選取“譯者行為批評”的本土譯學理論,是對西方“譯者主體性”觀點的借鑒與跨越,雖然也是基于譯者主體為中心展開批評,但是弱化了“能動地改造”和“過度地變動”原文。所以,“譯者行為批評”牽涉到“譯內”和“譯外”兩個維度,前者基于“忠實”原則對原文和譯文進行研究,后者基于“影響”因素對文本接受進行研究。這也打破了傳統(tǒng)的二元對立的研究路數,代之以一種動態(tài)的“求真-務實”評價模式,從而構成白芝別具一格的翻譯策略。
可見,白芝借助英譯《桃花扇》等古典戲曲作品,在“務實”的基礎上尋求中國文學的“真色”,既生動再現中國作家的特有情感表達,又有效兼顧海外讀者的閱讀期待視野,這種積極探索的成功“路數”有助于中國文學有勇氣“走出去”,同時又有信心“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