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山東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qū)青島路中學)
教育信息化理論和技術的應用,一是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技術構成,利用智能化、數字化、多媒體化的教學技術,實現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推進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二是聯(lián)系教學模式,突出課堂教學的開放性、交互性、選擇性,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展現,引導初中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學習,促進初中生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育信息化理論和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結合,要注重發(fā)揮信息技術教學作用,使初中數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地展現在初中生面前,引導初中生能夠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有效理解及掌握。關于教育信息化理論與技術融入初中數學教學的方法,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當前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工作開展,突出表現形式為微課、PPT、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運用,為初中生學習數學知識打造了一個動態(tài)化的數學課堂。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結合,利用聲音、圖片、視頻資料,對學生的視覺、聽覺帶來了感官刺激,使初中生融入數學情境中,對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進行直觀化學習,加深數學概念、相關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及掌握。
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開展,要注重聯(lián)系現實生活,使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讓數學教學能夠追根溯源,方便初中生加深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及掌握。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目的就是讓數學和生活進行聯(lián)系,使初中生結合自身生活,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理解。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學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讓數學知識直觀化地展現,有助于使初中生深入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究及思考當中。對此,教師要聯(lián)系信息技術的作用,依托情景深入地開展數學知識學習及思考,使初中生的數學能力、素養(yǎng)在信息化情境下得到升華。情境創(chuàng)設與初中數學教學的結合,要緊扣教材的內容,并借助信息技術搜集生活情境,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地引導。
例如,在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生活中的全等圖像、圖形進行展示,如漂流的剪紙窗花等,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數學課堂,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使初中生對“全等”的內容進行了解。接下來,聯(lián)系全等三角形的特征,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引導,使初中生對全等三角形成立的條件做好直觀化的把握。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為初中生創(chuàng)設逼真的教學情境,并將生活元素融入數學課堂中,拉近數學學科與初中生的距離,發(fā)揮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數學知識進行更好地學習及理解。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數學學習資源進行挖掘,使初中生有一個廣闊的學習視野,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學習。教學資源的利用,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利用信息技術獲取教學資源,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目的。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結合,實現一元向多元方向轉變,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吸引初中生的眼球,使課堂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并且對于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對信息化平臺進行運用,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并且使教師和學生的視野不單單局限于課堂和教材,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
例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一體機進行數學教學,通過調取網絡資源庫,對名師的教學經驗進行把握,對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進行運用,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得到扎實的開展,為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提供更大的方便。同時,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使初中生真正地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如結合教育信息化理論的運用,教師可以引導初中生利用數學學習資源庫對初中數學習題進行搜集,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運用,培養(yǎng)初中生數學解題能力。在登錄資源庫之后,引導初中生對數學典型題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對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地培養(yǎng)和鍛煉,又如,對數學教學資源的利用,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制作微課教學視頻或是數學典型題的講解視頻,將微課利用微信傳給學生,使初中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視頻資料,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
教育信息化理論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做好創(chuàng)新,借助于信息化評價,使數學課堂教學能夠與時俱進,提升教學質量。教學評價就像是課堂的方向盤,為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開展指明正確方向。教育信息化理論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聯(lián)系信息化教學特點,采取信息化教學評價,對初中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情況做好科學評價,及時反饋,使初中生能夠對自身學習中的問題做好把握,并做好改進。
例如,在開展信息化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如構建全過程、全面化的信息化評價模式。在教學評價時,構建信息化評價系統(tǒng),對初中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情況進行記錄。如對學生日常的表現、課堂測評、月評、期中測評、期末測評數據進行統(tǒng)計,之后通過對測評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初中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情況。信息化評價系統(tǒng)的設計,要突出開放性,學生可以通過登錄測評系統(tǒng),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對自身最近階段的進步情況做好把握。
通過利用信息化評價,突出教學評價的發(fā)展性,并通過大數據分析,為初中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提供參考及借鑒,使初中生明確自身學習中的問題及不足,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教育信息化理論指導下,教師要注重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進行有效地結合,為初中生創(chuàng)設一個逼真的教學情境,使初中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開展異彩紛呈的教學活動,并開展過程性評價,對初中生學習及理解數學知識提供指引,充分地發(fā)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促進數學知識的內化,使數學教學能夠趕上教育信息化之春風,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