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詩召
(福建省福鼎市茂華學校,福建福鼎 355299)
教育首先是喚醒靈魂,造就人格的事業(yè)。如果過于注重分數(shù),“僅僅灌注知識”,而“不貫之以理想”,最后沒有幫助學生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這種教育就是百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批評過的“非所以施于人類”的“機械之教育”[1],從事這種教育的教師也就是不合格的。
當然,衡量教師是否合格,分數(shù)肯定也是要看的,升學率也是要顧的。但只看分數(shù),只顧升學率,終究是目光短淺。學生考試分數(shù)、升學人數(shù),不全等于教育質(zhì)量,因為教育的本質(zhì)首先在于育人,在于塑造人格。學生分數(shù)高、升學率高,不等于教師就合格、就優(yōu)秀。只抓這兩個“數(shù)”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也不是本色的教育,它是被夏丏尊先生諷之為“一味襲蹈時下陋習”的“淺薄粗疏”[2]的教育;只想著這兩個“數(shù)”的教師,不是真正合格的教師,他是被夏丏尊先生斥之為“目的但在地位薪水”的“壞的”教師,現(xiàn)在可稱之為一心利用學生分數(shù)以求自己爭先晉位的精致利己主義教師。
就是把學生分數(shù)作為衡量教師的一個指標,也決不能不考慮生源差異。深受我國道家思想影響,倡導“非指導性教學”的美國現(xiàn)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教育家羅杰斯明確提出“沒有人能教會任何人任何東西”[3]。事實也證明,學生任何學習任務的完成都主要靠自己,而非其他任何人所能替代。這樣說,絕不意味著教師無所作為,也絕不是忽視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幫助作用。評聘教師,不僅要看學生考試分數(shù)和升學率,更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綜合考查教師教育理念是否科學,能否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形成健全人格。必要時應科學組織學生代表參與評議教師是否科學施教,做到“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兼顧,既要看教師能不能讓學生有提質(zhì)增效不虛此行的“獲得感”,又要看教師能不能讓學生有降壓減負健康成長的“幸福感”。一位真正合格的教師,絕不會以減負為借口,過分放縱學生而忽視健康成熟人格的培養(yǎng);也絕不會以“都是為你好”為由過于注重分數(shù)而忽視健康成熟人格的培養(yǎng)。
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融化在德智體美勞等方方面面,各學科教師都要充分認識該學科在立德樹人造就人格方面的獨特作用。
例如,體育課或體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增強體質(zhì)鍛煉意志樹立規(guī)則意識等,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最先與最后”的思維品質(zhì)。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仍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保ā度A蓋集·這個與那個》)目前,我們在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永爭第一”思想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如何面對困難逆境暫時落后乃至失敗的思維品質(zhì)的教育。
例如,語文學科更是培養(yǎng)健康成熟人格的大課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更要重視課程的隱性價值”“堅持立德樹人”“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不能要求教師把大量時間用于做題操練”??墒悄壳埃Z文教學的“題海戰(zhàn)術”機械操練使語文的人文情懷育人功能喪失殆盡,學生幾乎成了麻木不仁的“做題機器”。但同時也有堅守語文規(guī)律的教師,不搞題海戰(zhàn)術機械操練,同樣可以讓學生考取好分數(shù),從而獲得核心素養(yǎng)和考試成績雙豐收。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工作不是一句口號,它體現(xiàn)在教師具體教育教學活動的言行舉止中。一個要教育好別人的人,最有效的辦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一個教師如果沒有文化自覺,不能首先完善自己的人格,就不可能幫助學生提高人生境界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
有一位班主任老師,經(jīng)常在班級群里提醒家長配合他的工作關心孩子,每周末都特別強調(diào)家長監(jiān)督孩子完成他布置的學科作業(yè)。有一次是這樣的:各位家長,快期末了,天氣也越來越冷了,請及時給孩子送來添加衣物和營養(yǎng)品,千萬不要讓孩子因身體原因影響考試成績和班級榮譽。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情真意切,但他是真情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呢,還是真情關心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呢?是真情關心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呢,還是真情關心自己的地位薪水呢?學生及家長心中慢慢都會有數(shù)的。如果學校多是把榮譽稱號授予缺乏文化自覺,過于注重分數(shù),而忽視學生健康以及成熟人格培養(yǎng)的教師,長此以往必然要破壞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使教育內(nèi)卷化惡性循環(huán)越來越嚴重,其不良后果要比搞建設只抓形象工程,搞經(jīng)濟只抓GDP嚴重得多。
國之大計,教育為本。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給青少年什么教育,就可知道這個國家這個社會以后會怎么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說:“在教師的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盵4]所以,只有合格的教師,才有優(yōu)質(zhì)的教育;只有優(yōu)質(zhì)的教育,才有優(yōu)秀的人才;只有優(yōu)秀的人才,才有優(yōu)秀的國家和社會。然而真正合格的教師,首先是師德師風高尚自覺幫助學生形成健康成熟人格的人;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首先是人格健康成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几叻稚虾么髮W,特別是對老少邊窮地區(qū)的孩子來說,是自己的夢想,又是全家的期望,我們必須重視。但是這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徑,更不應該是最主要的人生目標,健全的人格修養(yǎng),應對成長道路上的種種考驗,解決成長道路上的實際問題,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健康優(yōu)雅地生活,才是一生的成績,我們更應該重視。
所以,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什么家庭什么學校,我們都不能忽視尊重自然貼近生活的教育,都不能忽視熱愛親人感恩社會的教育,都不能忽視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教育,都不能忽視直面挫折堅強樂觀的教育,都不能忽視法治觀念公序良俗的教育,都不能忽視平等友愛責任擔當?shù)慕逃?,都不能忽視民族團結美美與共思想的教育……,因為這不僅直接關系到每個人每個家庭的今天,更關系到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明天;不僅關系到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今天,更關系到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明天。在這方面,蔡元培先生的《中國人的修養(yǎng)》對當下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仍有指導意義借鑒價值。如果不重視這一點,我們的教育就會辦成不能施于人類的機械教育,那么我們的努力奮斗又有什么實際價值呢?
因此,我特別想說,學生自殺事件、弒親弒師事件時有發(fā)生,以及不少地方高考升學率很高、名校人數(shù)很多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卻很低,或者即使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低但人民生活幸福指數(shù)不高的怪現(xiàn)象,恐怕和我們教育目的不端正,“過于注重分數(shù)”而嚴重忽視培養(yǎng)孩子和學生形成健康成熟人格的畸形教育有些關系吧。我堅定地認為,教育學生首先“做一個溫暖善良的人”的教師,比那些拼命教導學生“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教師,教育學生胸懷理想懂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教師,比那些一味教導學生“努力走出農(nóng)村(大山)”的教師,更得教育精髓更有教育智慧,更能培養(yǎng)有益于家庭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社會有益于國家的人。那些不僅能為學生今天考慮,幫助學生升入理想學校,又能為學生一生著想,自覺幫助學生形成健康成熟人格的教師更合格更優(yōu)秀,人民和國家,時代和未來更需要這樣的教師。
孔子重視塑造宰予人格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宰予大白天在課堂上睡覺,孔子雖嚴厲批評他“朽木不可雕也”,但并沒有放棄他;不但沒有放棄他,反而給予他更多關注;不僅關注他的學問,更關注他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在孔子看來,健康成熟人格的養(yǎng)成重于學問技能的訓練,所以孔子多次及時對宰予的不當言行或思想進行嚴厲批評或循循誘導(見《論語》“八佾”“公冶長”“雍也”“陽貨”等篇)。后來宰予能成為“孔門十哲”之一,和孔子十分重視學生健康成熟人格的教育思想密不可分。
蔡元培先生也認為,決定學生一生的不是分數(shù),而是健全的人格。在1912年他就指出,體育為首德育為本的“五育”是養(yǎng)成健全人格的必需。盡管他所說的“五育”和新時代“五育”有所不同,但他的“人格教育”思想對當時和當今的教育都有極為深刻的影響。1917年,蔡元培先生又更加明確地強調(diào):“德育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鼻也徽f民族社會和國家,單從最現(xiàn)實的個人與家庭角度講,一個人如果靈魂里沒有了溫度,缺少了善良,沒有健康的人格,即便從農(nóng)村走到了城市,從山區(qū)走向了廠區(qū),甚至由藍領變成了白領,他的人生也不會有更大的價值,他的家庭也不會有更大的幸福。我們要明白:成年人的幸福,人一生的幸福,是和他童年時期青少年時期形成的健康成熟的人格密不可分的;而很多社會問題是由人的心理問題人格問題造成的,特別是青少年時期留下的問題。當前大中小學生中有嚴重焦慮抑郁心理甚至有自殺等其他極端傾向的比例驚人,絕不是危言聳聽?!熬染群⒆印保议L責無旁貸,教育工作者也要當仁不讓啊。
對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甚至極端行為,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各方面首先都不應相互指責,而應反求諸己。社會教育大環(huán)境出了問題,政府部門要反思要改革,不能讓“榜樣”的宣傳或宣傳的“榜樣”帶偏了方向;家庭教育小環(huán)境出了問題,家長要反思要改進,不能因為孩子小就覺得一切都有理。無論是社會教育出問題還是家庭教育出問題,都不是學校教育出問題的借口和擋箭牌,不能一到關鍵時候就難取證,以“都是為你好”為由推卸本該承擔的責任。學校不是“工廠”,教室不是“車間”,老師不是“工人”,學生不是“機器”。有校長或老師會說,環(huán)境使然,身不由己。請問:同是地級市里的國家級省級重點中學,為什么唐江澎校長能把學校辦得那么充滿活力?同是貧困山區(qū)學校的老師,為什么蘭會云老師的學生那么健康快樂?同是高考科目語文,為什么有老師不搞題海戰(zhàn)術機械操練,卻能讓學生考試成績和核心素養(yǎng)都有大收獲?答案是,境界。我始終認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校長和對學生最能起潛移默化作用的教師,應該有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保ā秹?jīng)·行由》)的本心覺悟,應該有神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保ㄍ希┑纳硇男逓?,應該有鄭燮“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竹石”精神,要咬定教育立德樹人造就人格的根本任務不放松。不僅關注學生今天面臨的分數(shù)問題,還應該關注學生一生健康成長,培養(yǎng)他們在明天一生的生活道路上成為永遠“不失其性命之情”(《莊子·駢拇》)的真人,人格健康成熟的善人。人民“止于至善”(《大學》第一章),國家才能“保合太和”(《周易·乾·彖》)。
蔡元培先生曾明確地指出人格教育和愛國的關系,他說:“造成完全人格,使國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謂愛國矣?!苯逃休d大道,教育任重道遠。一位教師如果不能自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不能自覺幫助學生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就不可能成為真正合格的教師,更不可能成為當之無愧的優(yōu)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