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楠楠
(信陽師范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情感交互對于聲樂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聲樂課堂中,許多聲樂專業(yè)教師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側重認知因素,著重于技巧訓練和曲目演唱,忽視情感交互在高校聲樂課堂中的重要性。有關高校聲樂教學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聲樂課堂中,教師普遍認為聲樂學習“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容易產生“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的心理,一味按照自己的心情隨意安排教學活動,忽視學生內心真正的情感需求,不顧學生對所教授知識的接受度和相關回應。高校聲樂課堂中存在有的教師在課堂中自己唱自己的,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整堂課基本都是教師在做范唱(只會唱,不會教);有的教師則很少做示范,讓學生一遍一遍地唱,不能給學生很好的聲音范唱(只會教,不會唱);這些缺乏師生情感交互的高校聲樂課堂會使得教學效率低下,導致學生的聲樂演唱不進反退,并陷入無限的惡性循環(huán)模式[1]163。究其原因,師生之間沒有形成親密感和信任感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诖耍疚闹荚诜治鲅芯科胀ǜ咝B晿氛n堂中的情感交互特點、實施策略,以及如何運用情感交互構建和諧的聲樂課堂,為高校聲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出一些參考。
情感交互是指情感的交流與雙向互動,是不同的個體處于不同的狀態(tài)下,情感因素對相對獨立的個體之間所產生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既可以是合作,還可以是感染,甚至是一種對抗與競爭等。情感交互應用在教學中則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主客體之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發(fā)揮情感、態(tài)度、評價等方面的作用,教師通過運用自身的感染力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影響,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教師所帶來的情緒,并對教學過程產生一定影響的一種狀態(tài)。
情感是由個體的主觀體驗、外部表情、生理喚醒三個部分構成,是以個體的體驗、愿望和需要等為中介的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2]62?,F(xiàn)代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以神經系統(tǒng)為中介的主體與客體因素之間的交互活動,能夠引發(fā)情緒體驗,產生認知活動,對激發(fā)條件引起廣泛的心理調整,導致身體產生各種與之相適應的行為。
在音樂美學領域,早已對情感與情緒進行了細致的區(qū)分[3]73。如《音樂美學教程》中指出,在音樂審美中,音樂直接引起的是情緒的體驗,而在聯(lián)想活動介入后才會產生情感體驗[4]105。另外,《音樂美學通論》中作者將“emotion”以及“feeling”這兩個詞都譯為“情緒”,情感這一概念具有較大的穩(wěn)定性和深刻性,較多用于表達感情的表現(xiàn)內容,而情緒則具有較大的情景性、激動性和短暫性,多用來表達感情的表現(xiàn)形式[3]325-336?!扒榫w”是一種指代心理活動的形式性的狀態(tài),而“情感”不僅是心理活動的“形式”,還包括了心理活動的“內容”。
情感交互應用在教學中可以對教學產生影響,其中包含以下三個層次:
第一,情感交互不僅包含教師與學生之間知識的交流,還應包含有情感的交流與互動。課堂教學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傳授其知識與技能,使其在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發(fā)展[7]34,同時還要兼顧知識傳遞和情感傳遞兩方面內容,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第二,教師應該具備積極向上的情感,這是積極的情感交互應用到教學時要非常注意強調的一點。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遞出應付、冷漠、消極等負面情感,那么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學生拒絕接受其傳遞的知識,甚至會有抵制狀況的出現(xiàn)[6]34。教師要擁有積極的、正面的情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出自己真正教學水平,使得課堂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第三,情感交互所要達到的教學主客體目標一致,教師要在積極情感的幫助下,使學生的情感和認知達到動態(tài)的平衡發(fā)展。教師和學生都應該積極發(fā)揮自身能動性,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通過積極的情感交互幫助學生從被動的“要我學”向主動的“我要學”轉變,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盡快達成,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在教學中得到雙贏。
教師如果可以充分利用情感交互,發(fā)揮情感交互的積極作用,那么教學效果勢必會事半功倍。情感交互應用在教學中既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認知因素,又要強調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因素,做到知情互促、知情交融,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得到優(yōu)化。
高校聲樂課堂中師生雙方會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復雜多變的情感。我們要了解教師上聲樂課時的情緒、學生上聲樂課時的態(tài)度、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學生對教師的感情等,只有對高校聲樂課堂中存在的不同情感現(xiàn)象進行全面、系統(tǒng)、深刻的認識,才能提高高校聲樂教學質量,獲得良好的高校聲樂教學效果。
高校聲樂課堂的特殊性體現(xiàn)在聲樂教學是教師對學生需要進行一對一的具體教學,教學程序分為“練聲”和“演唱”兩部分,具體教學方法是“示范”和“模仿”,教具是鋼琴。高校聲樂課堂的教學過程是教師依照學科內容或歌唱需要對學生進行基本功訓練,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在聲樂學習實踐中,逐步扎實基本功,熟練掌握演唱技巧并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7]8。高校聲樂課堂要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情緒、情感,教師要避免只是做一個好的“匠人”,教出來的學生“千人一聲”。
著名聲樂教育家鄒文琴老師說,聲樂教學并沒有統(tǒng)一規(guī)格,聲樂表演在舞臺上應該是五彩繽紛的,好的教師在教學時要會找出每個學生的特點,還原其最真實的嗓音。鄒文琴老師培養(yǎng)的學生有:韓紅、吳碧霞、雷佳、龔琳娜,她們的演唱風格各有千秋。高校聲樂課堂要百花齊放,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真情實感,讓他們用自己的歌聲來自然流露和真實表達。
教師在上聲樂課時的情緒從表面上看來是單方面的,并沒有和學生發(fā)生過多的情感交互,然而教師上課的情緒必定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8]97。教師可能某天因為一些個人原因心情不好,把壞心情帶到了課堂中,那么學生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學生經常得不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這樣會使她們更加膽怯和不自信,這將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給學生的心里留下一個較大的陰影。由于高校聲樂課堂的特殊性,聲樂教學活動實際上也是一種深層的人際交往,是在琴房這種特殊場合下的一種人際交往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之外還要有情感方面的交流,教師傳達出來的情緒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傳遞積極的、正面的情緒,使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更加積極樂觀,在這種情緒的幫助下使得學生的認知達到全面發(fā)展,從而幫助學生找回自信,更好地克服膽怯,通過努力學習專業(yè)技巧,提升其聲樂專業(yè)技能水平。
高校學生正處于情感富有張力的特定的年齡階段,他們的自尊心和獨立性明顯增強,獨立思考能力和社會情感也在進一步的發(fā)展。高校聲樂課堂中,專業(yè)教師在進行示范演唱時,學生會更多地從理性的角度來思考,通過呼吸方法、共鳴腔體、聲區(qū)位置、發(fā)音咬字等方面作比較,得出正確的判斷。學生在上聲樂課時并不會盲從專業(yè)教師所教的歌唱方法,而是會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有的學生在上聲樂課時刻苦學習,尊重專業(yè)教師的教學,為考研或找工作等目標積極奮斗;有的會對專業(yè)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個人的不同意見,表現(xiàn)出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有的甚至會全盤否定自己的專業(yè)教師,覺得專業(yè)教師并沒有使得自己的歌唱水平得到提升,申請調換教師,或者單獨出去找其他專業(yè)教師上小課[9]13。教師要靠自身不懈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教學水平,認真并且富有耐心的教學,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互,使學生與自己的默契程度逐漸提升,使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跟隨專業(yè)教師的腳步以知寓情,學有所獲。
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是教師對所教學生無條件的關心、理解、愛護和接納,是一種建立在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觀基礎上的一種無私的、偉大的職業(yè)情感[9]14。高校教師作為影響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人物,對學生的情感起到直接的激勵和感染作用。教師要把自己的心血、溫暖和關愛凝聚在學生們的身上,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機,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學藝先做人,做人德為先”,在高校聲樂課堂中,學生不光可以向自己的專業(yè)教師學習演唱技能,還可以向專業(yè)教師學習做人。教師將個人情感融入教學當中,這將影響到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學生的人格甚至都會因為教師的影響而得到重塑,教師的教學以及教師自己的人格和內在修養(yǎng)都會對學生一生產生深遠影響[6]36。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產生直接影響,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表演二度創(chuàng)造等能力都可以在積極的情感交互中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高校學生的年齡段大多是在18到22歲左右,這時候的學生思維較為成熟,社會情感得到充分發(fā)展。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既不能高估學生的自制力,放松對學生的約束力,又不能對學生過多的束縛,要注意把握一個度,及時有效地對他們進行指導。[9]14聲樂專業(yè)學生較其他學科學生心理方面有所不同,可能更具個性化。學生對教師的感情表現(xiàn)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對教師崇拜有加,敬畏不已,懂得感恩;有的學生對教師不信任,不尊重教師的辛勤勞動,認為教師對學生付出是理所應當?shù)模煌庀蚧顫姷目赡茉谏下晿氛n時和老師閑話連篇;內向膽怯的會在上聲樂課時不敢和老師多說一句話,也不進行任何多余的情感互動。高校教師應該具體了解所教學生的性格特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他們建立好良好的情感交互,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課堂教學應有的效果。
情感交互目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并運用到高校聲樂課堂中去,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可以運用情感交互教學營造一種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幫助的親密教學氛圍,從而使得師生關系更加愉悅和諧。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其養(yǎng)成活潑、開朗、積極進取的良好心理品質,這樣不僅能夠緩解部分聲樂學生在高校聲樂課堂上緊張、焦慮等一些比較常見的不良情緒,而且還能夠增加其學習聲樂的趣味性,把聲樂學習變成一件開心快樂的事情,用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在和未來。首先,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是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聲樂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在教學之初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嗓音條件、歌唱能力、接受能力、表現(xiàn)能力等,其次,教師還要全方位熟悉掌握學生的個性、愛好、氣質、興趣、特征等。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安排合適的曲目,將與學生嗓音條件、內在性格相適應又具有針對性的作品布置給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7]18。在高校聲樂課堂中,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互,加大師生互動,提高高校聲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1.增強積極的情感交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營造一種自由活潑、民主和諧的氛圍,教師應走到學生中去,關心學生、理解學生。通過增強積極的情感交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聲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專業(yè)技能習得上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進而提高聲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如果教師不求上進,工作不夠熱情,對工作持消極應付的態(tài)度,教師的漠不關心、教管不嚴,導致學生在聲樂課堂上消極應付、演唱作品不能脫譜,一學期只唱會一首曲子甚至大學四年渾渾噩噩度過,這些都是消極的情感交互對學生產生的后果。因此,作為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自身要認真鉆研教學,在高校聲樂課堂上精神飽滿,對學生關愛有加,帶動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高校聲樂課堂教學活動中去。筆者作為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在課堂上,尤其是每學期開學第一節(jié)課都會和新生進行簡單聊天,放松她們的警惕心,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通過輕松愉悅的簡短閑聊對她們的性格特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再開始練聲和歌唱,通過聲音去了解學生的嗓音特點。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才能夠加強全面的了解學生,讓師生間有效互動,實現(xiàn)有效教學。
2.適當調控消極情感,始終保持飽滿熱情
高校聲樂教師也是凡人,也會有七情六欲。但是由于教師這種職業(yè)的崇高性和特殊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調控,避免把這些不良情緒帶到課堂中,以免對教學造成不良影響。高校聲樂教師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要對消極情緒加以控制,降低壞情緒帶來的干擾。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教師是一種情感豐富的人,他同樣感受著喜悅、憂愁、激動和憤怒。問題在于,要讓兒童感到教師這些人之常情之中,包含著正直,有道理?!盵8]97作為一名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應該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專業(yè),熱愛教學,在高校的聲樂課堂中要學會調控消極情感,始終積極向上、充滿激情和感染力,從而調動學生的演唱積極性,使得聲樂課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需求
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在聲樂教學中,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儲備,遵循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做到因材施教,教學有法。如果遇到反應快、聰明伶俐的學生,要注意少表揚他,可能他已經聽多了夸獎,滿足自身擁有的一流的先天嗓音條件,但是要知道,不努力訓練基本功也許并不如先天嗓音條件沒他好的人;如果是面對謹慎敏感,性格靦腆的學生,要注意教學中的用語也要先進行試探,在他所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再提出自己的教學要求;碰到反應遲鈍的學生,可能會對授課內容接受度不高,這時教師要耐心講解,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多鼓勵和引導學生和老師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遇見活潑開朗,求知欲強的學生,教師要給予積極有效的反饋,合理引導學生真實的表達自己的見解。高校聲樂課堂要“融情于教”,激發(fā)學生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聲樂演唱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得學生樂在學中。
4.教學過程中,情感交互要注意一視同仁
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指導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但是情感交互卻要做到一視同仁。高校教師要積極尋找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面對演唱水平較高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克服驕傲,使其歌唱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升;面對演唱水平較差的學生,要鼓勵其不拋棄不放棄,多多給予關心和支持,重點幫助他們克服恐懼心,建立自信心。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要懷著博大的胸襟深入地走進每一名學生的內心,針對不同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措施,啟發(fā)學生自我提升,最終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提高聲樂演唱水平。[9]20
高校聲樂課堂是需要一對一的具體教學,教學過程首先是聽一下學生對歌曲的演唱,然后對出現(xiàn)的聲音問題進行正確的示范,并給學生具體講解如何運用腔體進行歌唱。這時學生就會根據(jù)教師的示范和講解進行模仿和演唱,與此同時教師會精神集中的聽辯學生所發(fā)出的聲音是否達到了要求,是否與教師預期的效果相近或一致,并認真指導學生找到正確的發(fā)聲方法進行演唱。由于高校聲樂課堂具有特殊性,在課堂講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多種情況:1.學生理解不透某些體驗或感覺時會向聲樂專業(yè)教師進行咨詢,并尋求示范和講解;2.學生能夠理解某些概念但卻做不到那種效果,達不到教師描述的那種感覺時會跟教師進行在深入交流,模仿教師演唱的歌唱感覺,并請求老師給予引導和指正;3.當教師聽到學生的發(fā)聲狀態(tài)不對但學生卻自我感覺良好時,教師會制止學生,并與其交流,讓學生及時調整狀態(tài),學會聽辨正確的歌唱感覺,這樣即使是單獨在課下進行練習時,也能夠保持清晰的頭腦。經過這種反復地聽辨、調整和演唱,師生之間情感交互與配合密切,無形中達到了高校聲樂教學中隱性的互動[8]10(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聲樂教學中的互動
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和學生在高校聲樂課堂上的教與學是一個相互學習、協(xié)同合作的一個過程,除了關注高校聲樂課堂中教學個體認知的因素以外,還要利用積極的情感交互因素來促進學生對于聲樂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在專業(y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的情感交互,往往能激發(fā)學生相應的體驗,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唱的發(fā)聲狀態(tài)和情感表達。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始終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用自己的愛心和激情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和期望。教師要準確地理解學生的心理,及時用眼神和言語將溫暖和鼓勵傳遞給學生,給予他們安全感。高校聲樂課堂中積極的情感交互可以提高聲樂教學的有效性,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可以增加學生的歌唱興趣。完美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溫暖的、輕松的、愉悅的,而成功的教學依賴于真誠理解、彼此信任的師生關系,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要努力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得到全面發(fā)展。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做到知情合一,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也要求學生要給予相應的積極響應,努力去實現(xiàn)情感的積極交互。教師和學生要在更為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下,為高校聲樂課堂的教與學而共同努力。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高校聲樂課堂教學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重視積極的情感交互的作用,只有培養(yǎng)起師生之間積極的情感交互,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不斷增強,學生的聲樂專業(yè)學習興趣才能得到提高,聲樂演唱水平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提升[10]33。對于高校聲樂專業(yè)學生而言,他們應該在專業(yè)教師的積極督促下,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課下進行刻苦訓練;對于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而言,應當尊重、欣賞、關愛聲樂專業(yè)學生,認真教學,耐心講解。相信通過師生間共同努力,一定會構建更為和諧愉悅的聲樂教學環(huán)境,最終提高高校聲樂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