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寮步宏偉初級中學 黃文韜
東莞教育進入品質教育發(fā)展階段,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閱讀教學,是構建語文品質課堂,打造品質語文教研組的有效途徑之一。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育,能夠切實推動學習者整體語文意識的培養(yǎng),推動初中語文教育的現(xiàn)代化改革發(fā)展。初中語文名著閱讀“1+N”教學模式側重探究,將教讀、自讀與課外閱讀活動結合,并千方百計調動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提高中學生的課外知識和閱讀技巧,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育已勢在必行。
1+群文閱讀是構建初中語文名著閱讀“1+N”內容之一,強調獨立研究和聯(lián)合探究的過程,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給予學習者思維的空間和表現(xiàn)不同觀念的平臺。教材中許多名著看似簡單,其實卻有著相當繁復的構造和邏輯,而“1+群文閱讀”可以梳理引導學生仔細地分析文字的脈絡構成,并透過對各個要素間的關系優(yōu)化來深化閱讀效應,從而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而提高閱讀質量。
“1+習作訓練”指的是通過設置恰當?shù)慕虒W任務,驅動教師完成習作和名著閱讀二者的正向轉化。例如,教師在進行文學名篇《西游記》課堂教學中,引入《三國演義》,讓學生通過閱讀豬八戒和關云長的有關劇情和人物具體刻畫的章節(jié),找到兩者之間的差異。老師們需要把握其中可提供轉化的機會教學點,并精心設定驅動任務,以啟發(fā)學生探究興趣,從而用閱讀教學推動習作訓練。
初中語文老師在調動學生名著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名著閱讀能力的過程中,也需要適時開展實踐性名著閱讀活動。其一,老師們可以不定期地組織學生名著閱讀朗誦會,并逐步培育學生的審美趣味。其二,開展名言摘抄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每天摘抄自己最感興趣的名著中的好詞好句,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震撼學生心智。其三,開展閱讀分享活動。學生以小組形式分享讀后感,分角色演繹作品中的經(jīng)典章節(jié)、典型人物。
從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視角分析,名著閱讀數(shù)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1+N”的教學中,唯有豐富閱讀模式,引導學生遷移閱讀尋求規(guī)律,才能有質的突破。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電影、說書、收音機、電臺等各類有聲資料,體會名著的聲音美、旋律美、形象美,增強欣賞名著的樂趣。
“1+N”的教學給學生展示了大量名著閱讀,學生的鍛煉時間、知識的積累、技能的訓練自然成倍增加。“1+N”教學還強調讓學生學會閱覽不同的文章類別、轉換名著思維,由單向轉為多元。名著閱讀材料范疇廣泛,可以是文學類文本、實用性文本,或者是非連續(xù)性文字,為多種多樣的文本類型提供了真實的讀寫情境,通過多次閱讀鑒賞實踐學會各種文本類型的鑒賞方式。
教師應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閱讀需要,精心設計和安排開展緊密貼合學生名著閱讀需要的實踐活動。例如,老師可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實踐活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背誦、跳閱、精學、泛閱、分角色閱讀等技能;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課堂教學,如角色扮演、比賽實踐、創(chuàng)意思維導圖等;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研討活動,如同伴研討、班級協(xié)作研討、教師集體探討等。
總之,隨著“雙減”的逐步深入以及“新課標”的實施,語文教學勢必從校本課程和國家課程的結合中,尋找到更高效的出路,這樣全新的語文教學方法,將有利于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