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
(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
表演元素訓練是戲劇表演課中的核心內容,每一個合格且出色的戲劇演員必然經(jīng)過大量而長期的表演元素訓練,并且表演元素的訓練會貫穿其藝術生涯的始終。對于表演上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因為,每一個作品中的角色形象都不相同,對于角色的塑造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演員能夠根據(jù)劇本要求呈現(xiàn)不同的角色形象。表演元素訓練是演員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也是戲劇表演課程中的重要內容。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表演的技巧,培養(yǎng)演員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解放演員作為人的天性,與角色融為一體。所以,在戲劇表演課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很重要,既要結合戲劇表演課程的要求來進行表演元素訓練課程的有效設計,同時也要結合當下學生的思維與行為特征來對表演元素訓練的有效實施路徑與方法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表演元素的興趣,推動學生對于表演元素學習的理解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表演水平,為戲劇藝術的發(fā)展輸出更多高素質人才。
一名合格的戲劇演員意味著能夠隨時根據(jù)作品要求進入角色,而在成為合適的戲劇演員之前,有一段很長的訓練之路要走,尤其是對表演元素的訓練。表演元素訓練是戲劇表演課程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名戲劇演員需要掌握的基本功,由于角色是經(jīng)由劇本而設計出來的,盡管也是由生活演化而來,但還是與生活有一定的差異性。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即使將生活中的語言習慣、行為習慣原封不動地搬到舞臺上,多數(shù)人仍然會有不適、別扭的感覺,這就是天性。由于人的天性使然,當詮釋別的角色時,即使是熟悉的場景與情境仍然會覺得緊張、別扭、不適應。而表演元素的訓練,能夠有效地解放天性,能夠幫助演員很好地克服緊張、局促的情緒,放松自己,融入角色,并漸入佳境,成為角色,當演員與角色融為一體時,就能夠用自己的意識激發(fā)下意識,從而進行收放自如的表演,實現(xiàn)角色的精準塑造,此時,呈現(xiàn)給觀眾的,就是真實且自然的表演狀態(tài),能夠更好地將觀眾代入劇情中,跟隨角色的喜悲而發(fā)生情感上的變化。而不至于因為演員別扭的表演而產(chǎn)生出戲的感覺,解決天性是演員需要具備的基本功,不僅僅對于戲劇表演角色塑造上十分有利,同時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夠幫助學員自如地控制自身的情緒與行為,成為高情商的人。
一名好演員的自我提升之路是漫長的,同時也是循序漸進,通過日積月累才能形成的。要提升,必然要建立在良好的基礎之上,而表演元素訓練就是實現(xiàn)演員自身修養(yǎng)提升的必由之路。對于戲劇表演來說,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塑造方法,而無論何種角色,都需要演員具備良好的感知能力,能夠感受角色的情感起伏與變化,有良好的想象力,盡管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所有演員都有著戲劇角色中的相同經(jīng)歷,所以,在角色的呈現(xiàn)上,就需要發(fā)揮良好的想象力來對角色進行詮釋。此外,還需要演員具有很好的觀察力,能夠觀察到角色在不同的階段所出現(xiàn)的變化,并對這種變化進行精準的把握。而表演元素訓練就是對演員的注意力、觀察力、模仿能力、想象能力等,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綜合性的訓練。通過有效的訓練,演員就能夠在角色中實現(xiàn)真聽、真看、真感受,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想象力得到不斷拓展,模仿能力得到飛躍式的提升,這些過程,就是演員自身修養(yǎng)不斷提升的過程。
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信息技術的高度覆蓋,世界范圍內的藝術交流越來越頻繁,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并且,對于戲劇表演這門獨特的藝術形式來說,并沒有一成不變的規(guī)律可循,一個好的演員,不僅僅是角色的塑造者,更是一名創(chuàng)造者。而創(chuàng)造的前提首先是建立在對表演元素有良好的認知上,以及演員天性的解放上。在表演元素訓練中,會通過大量的集中的訓練,比如對感官進行訓練、對肌肉進行訓練、對情緒的收放進行訓練以及對行動力的訓練、模仿能力的訓練。通過大量的訓練,能讓演員找到更適合自身的表演方式,比如有些演員通過呼吸的調整就能夠達到解放天性、消除緊張的效果。而有些演員在模仿訓練中能夠創(chuàng)造出新的角色詮釋形式,尤其是通過有效的表演元素訓練,能夠讓每一個演員對于激情與爆發(fā)力的呈現(xiàn)形式都不同,能夠形成不同的表演風格,這其實就是演員創(chuàng)作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過程。
在表演元素訓練中,首先要從基礎訓練開始,基礎訓練的目的在于解放演員的天性,消除緊張與不適感。眾所周知,在戲劇表演中,不同的表情、情緒的變化等,都會對劇情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或是緊張,或是激烈,而演員在呈現(xiàn)這些表情或是情緒變化時,自身的肌肉與肢體一定會有所變化的。所以,在表演元素訓練中,通過消除緊張與松弛肌體來傳遞角色內心變化,讓角色的情感自然而然且真實地流露出來。所以,在基礎訓練中,以消除緊張感、解放天性為主要的訓練目標。當演員處于松馳狀態(tài)時,就能夠更深入地體驗到角色的內心變化??梢酝ㄟ^幾個方面進行練習:一是利用游戲的形式,比如搶椅子,以搶椅子的形式推選出一名“領袖”,之后跟著領袖的動作進行動作,消除學生的緊張感;二是采取木偶練習法,想象自身是一個木偶,被線操作的部位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比如,手被向上提起,當木偶線斷裂時,手逐步還原,同時,頭、頸、肩以及大、小腿同步松馳,最后癱倒,實現(xiàn)全身的松馳;三是可以采用放大練習的形式,以及縮小練習的形式,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練習,感受肌肉從緊張到放松的全過程,并通過反復的練習做到能夠隨時隨地控制身體以及肌肉的變化。
在戲劇表演中,除了表情之外,還有很多動作表演,而且在進行表演實習時,多數(shù)學生都會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所以在心理上比較緊張,而且由于緊張往往還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進行有效想象的問題。所以,針對這種情況,為了實現(xiàn)有效的表演元素訓練,可以采用無實物練習的方法來幫助初學者穩(wěn)定情緒、堅定信心。無實物練習能夠讓學習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尤其是每一處微小的表演細節(jié)上,在沒有實物輔助的前提下,學習者的注意力更集中,想象能力得以很好地調動出來。比如,在一些洗衣服、包餃子、做飯、輔導孩子學習等表演項目上,學習者會不自覺地與生活情境中的一些場景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調動面部表情,或是肢體動作,使得表演更加形象、逼真。
在戲劇表演中,除了表情、語言、情緒,還會配合有大量的肢體動作。在戲劇表演中的動作呈現(xiàn)既要符合劇本的劇情要求,又要符合現(xiàn)實邏輯。所以,要求是不能只是為了動作本身而動作,而是要契合生活的真實性,比如我們坐著時,是為了休息,抑或是聽人訴說,又或是在等待某人某事的到來,還是為了觀察周圍的變化等等,要基于這個目的去進行相應的動作訓練,才能精準地表達劇情的走向。所以,在一些動作練習中,可以以真實的生活場景為原型,來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比如在進行開門動作的練習時,開門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急著回家給孩子喂奶,還是下班回家放松休息,以及回家取東西,不同的情況下,表演開門者的動作、腳步聲的輕重都會有細微的差異的,幫助學生了解、想象這種差異,并在表演元素訓練時實踐這種差異,就能很好地呈現(xiàn)與之相應的表演效果。
表演是傳達,是將作品內涵進行精準的詮釋。而作品情節(jié)往往都會有特定的情境,這種情境可以通過道具輔助呈現(xiàn),也可以利用燈光進行輔助呈現(xiàn),但都離不開演員的表演詮釋。不同情境對角色的影響是顯性的,比如在作品中,不同的天色會影響角色的情緒,比如陰雨天往往與抑郁不快的情緒聯(lián)系在一起,晴朗天往往與喜悅的心情聯(lián)系在一起,也就是說,環(huán)境會對角色的情緒變化起到一定的隱喻作用,在表演訓練中就需要借助“假設”引伸出相應的情境,并做出規(guī)定的動作訓練。除此之外,什么地方也是情境引伸的重要內容,在室內、在屋外、在鬧市、在安靜的咖啡館、在人潮洶涌的街頭,不同的地點需要不同的肢體、表情來呈現(xiàn)。在戲劇作品中,每一個情境、每一個鏡頭變換都是有目的的,所以,在表演元素訓練中,也要結合什么目的來進行情境動作的延伸訓練,比如是為安慰、為了得到、為了獲得愛情、為了顯示權威、為了哄人開心、為了給人下馬威等等。要結合情境三要求進行相應的練習:一要注意動作要真實、自然,有一定的生活依據(jù),不夸張,比如,急著回家給孩子喂奶,那么開門時的動作一定是急切的;二是要逐步發(fā)展,要有一個過程的醞釀,而不是一步到位,這樣會顯得過于突兀,同時,逐步發(fā)展也有利于劇情的展開與鋪墊,而不至于與后續(xù)劇情的高潮相沖突;三是要展開恰當?shù)乃囆g想象,在兼顧生活真實性的同時,兼具藝術的浪漫性。
感覺表演是呈現(xiàn)劇情的重要部分,所謂感覺是指人的聽覺、味覺、嗅覺、膚覺等,表演創(chuàng)作中有感覺沒感覺是表演優(yōu)劣、深淺的重要標志。只有掌握好了外部的感覺,才能逐步深入地掌握內部的生理感覺、心理感覺、微妙的情緒感覺和情感感覺。在感覺表演練習中,要真實,細節(jié)要到位,肢體語言要配合,表情要豐富,要有生活感與細節(jié)感。比如,聞到食物香味時的滿足感、與愛人相擁時的幸福感以及看著孩子成長時的寵溺感,感覺表演練習要有簡單的規(guī)定情境,要能夠合理地展開藝術想象,同時還要運用情緒記憶進行練習輔助。
在戲劇表演中,基于劇情的需要,抑或是突發(fā)情況的變故,不乏需要進行即興表演的環(huán)節(jié)。即興表演考驗的是演員的應變能力與創(chuàng)作能力。這是表演元素訓練中的重要內容,即興表演訓練可以通過命題表演練習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就指定的題目,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想像能力以及表現(xiàn)力與創(chuàng)造力。即興表演練習以生活經(jīng)驗或是情境為基礎,來調動學生的感官與情緒。即興表演練習還可以借助環(huán)境的配合,比如學校、公園、超市等,同時還可以借助道具,比如自行車、雨傘、信物等。同時,即興表演也可以采取單人練習或是多人配合練習的形式來進行,還有模仿練習,比如模仿某些特定的人物,通過模仿練習,培養(yǎng)演員細致的觀察力、外部表現(xiàn)力、捕捉性格特征的能力。
綜上所述,好的戲劇作品,除了劇本、舞臺、道具、燈光之外,與演員的表演能力息息相關。毫不夸張地說,在一部戲劇作品中,角色才是作品的靈魂,而藝術源自生活,許多戲劇作品中的角色就是以生活為原型而進行演繹和具象化的。在戲劇表演中,演員對于角色的塑造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尤其是對角色的解析上,需要演員具備豐富的感受能力,感受到角色的悲喜,感受到角色的情感變化,才能更好地塑造并成就角色。而一切,都建立在良好的表演元素訓練基礎之上,簡單來說,利用表演元素訓練來培養(yǎng)演員的感受力與表現(xiàn)力,通過對角色情感特征的精準把握來塑造角色,從而更好地營造劇情氛圍,更好地表達作品的意義和情感,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所以,在戲劇表演課程的教學實施中,首先教師對表演元素訓練內容進行科學的設計,并結合當前學生的思維行為特征來實施訓練活動。作為學員來說,要持續(xù)學習,堅持探索與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與反思,實現(xiàn)表演上的進步,將自身情感與戲劇角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所塑造的角色更好地為作品服務,為戲劇表演錦上添花,更進一步襯托、深化戲劇所蘊含的思想和內容,帶給觀眾更好的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