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超越人機關系的主奴原則
——《克拉拉與太陽》的機器倫理批評

2022-03-10 03:03:38繆晶晶
中國圖書評論 2022年2期
關鍵詞:喬西黑一雄克拉拉

□繆晶晶

【導 讀】石黑一雄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從主奴原則、融合原則和超越原則三個角度,突破了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原則”的限定,在對人—機共生狀態(tài)的審視中,獲得了重構(gòu)和反思“人性”本質(zhì)的超越視角,并為科幻小說提供了新的題材和視域。

對機器智慧生物的關切是諸多科幻文學所熱衷的話題。在這些作品中,機器生命與人類的關系往往呈現(xiàn)為三種樣態(tài):機器人服務于人類而消耗自身,直至生命的終點;抑或作為人類的器官與之合為一體;最為可怕的一種主題是,機器人擁有超越人類的智能,進而威脅到后者的生存。這類作品的出現(xiàn)顯然是由于自科幻文學開端以來,人機關系的想象就被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原則”所限定,而人類和想象或現(xiàn)實中的“智能機器生命”之間的關聯(lián)被某種人與機器的“主奴關系”所規(guī)定,就導致相當多的科幻作品在敘述機器生命時,對主奴關系論采取或遵從或打破的態(tài)度。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 )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Klara and the Sun)則與上述作品不同。具體而言,石黑一雄致力于超越上述“主奴關系”的設定,試圖呈現(xiàn)無論是機器為人獻身,還是作為人的奴隸,都會讓人與機器生命的關系變得更不健康,而機器人克拉拉高于人類的道德理想和實踐推翻了“主奴關系”,最終使阿西莫夫歸于荒謬。

《克拉拉與太陽》是石黑一雄自201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繼《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以來另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人類寓言。故事通過主人公克拉拉的回憶緩慢鋪開??死且慌_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經(jīng)歷了漫長的待售期后,她憑借出色的觀察力和模仿力被母親克麗西買下,用來陪伴身患重病的女兒喬西。隨著喬西的病情每況愈下,克拉拉逐漸發(fā)現(xiàn)克麗西買下自己的真正用途是在喬西不幸去世后“延續(xù)”她的生命,而所謂的“延續(xù)”則是穿上喬西外形的織物并模仿她的言行,讓克麗西覺得喬西依然生活在她身邊??死J為出自內(nèi)心的愛是無法替代的,因此,她拒絕了克麗西的提議并固執(zhí)地向太陽祈禱喬西能夠康復,而當喬西奇跡般地痊愈并順利升入大學后,克拉拉則逐漸淡出他們的生活,直至最后因機械老化被拋棄在垃圾堆場。

石黑一雄在訪談中提及,他原本想要創(chuàng)作一部兒童故事,但由于女兒的反對,才最終寫成一部給成年人閱讀的作品。[1]在《克拉拉與太陽》中,石黑一雄堅持著他一貫的文學主題,即對人性的叩問和追逐,他將故事場景設置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未來時代,規(guī)避了當下現(xiàn)實倫理的局限,使讀者能夠以最極端的方式從人類—機器的共生狀態(tài)中審視人類本身,進而獲得重構(gòu)和反思“人性”本質(zhì)的超越視角。

一、太陽崇拜和自我犧牲:對主奴原則的反諷

AF(Artificial Friend),顧名思義,他們被制造出來的主要目的是“陪伴”,他們把為人類提供“良好的服務”[2]382作為自己的職責。人類出于各種緣由——譬如消解孤獨,抑或彰顯身份——挑選心儀的AF,而AF則被剝奪了拒絕的權利,即便克拉拉出于自主意愿選擇了“自己的孩子”喬西,但也無法改變她在人類社會中所處的從屬地位:梅拉尼婭管家對她“心存芥蒂”[2]61,“除了發(fā)號施令或是斥責”[2]61以外,從不回應克拉拉釋放的友善;喬西未曾阻止孩子們對克拉拉的戲弄,并笑稱想要更換一臺性能更好的B3型號AF;克麗西將她視為“延續(xù)”喬西的載體,忽冷忽熱的態(tài)度令克拉拉無所適從。小說中,人類和AF的關系與機器人敘事中的“主奴原則”不謀而合,在程序設定下,AF被要求無條件服從于人類的指令或承受人類的負面情緒,直至在機體老化凋零之際獲得人類對其所謂“成功”的評價,成為典型的服務于人類而耗竭自身的機器生命。

作為由太陽能驅(qū)動的機器人,AF對太陽有著出于本能的依賴,尤其B2型號的AF在太陽能吸收方面存在問題?!澳硞€AF在離開太陽幾小時后,還是會漸漸感到無精打采,他會不由得擔心他的身體有毛病……而一旦這毛病被人知曉,他就永遠也找不到家了?!保?]8所以“太陽的滋養(yǎng)”于他們而言猶如生命的源泉,顯得格外重要。太陽崇拜是一個久遠的習俗,出現(xiàn)在世界各民族的早期神話中,弗雷澤在《金枝》里描述了世界各地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太陽崇拜現(xiàn)象,例如,敘利亞和埃及的太陽誕生儀式、歐洲民間的模擬太陽的篝火儀式等。[3]太陽每日升起,照臨大地,綿延不絕,在永不衰竭中為混沌初開的人類帶來光明、溫暖和重生的希望,初始狀態(tài)下的AF在蒙昧中最先感受到的是太陽為機體注入的力量。石黑一雄在這里做了一個有趣的設定,AF并未將制造他們的人類當作“造物主”,而是在口耳相傳下,將賜予滋養(yǎng)的太陽作為賦予他們生命的仁慈的神,這為后文克拉拉自我犧牲的崇高性埋下了伏筆。

在孩子們的社交聚會結(jié)束后不久,喬西就病倒了,克拉拉發(fā)現(xiàn),“讓太陽的圖案灑遍她(喬西)全身,她整個人明顯就有了力氣”[2]109,而記憶中“太陽發(fā)出的某種特殊的滋養(yǎng)”[2]47-48救活了“已經(jīng)死了”的乞丐人和他的狗,這些跡象讓克拉拉產(chǎn)生出一個模糊卻堅定的念頭:太陽能夠為喬西“送來他特殊的幫助”[2]143。無一例外,太陽每天都會經(jīng)由麥克貝恩先生的谷倉沉入大地,因此,克拉拉認為谷倉是最適合向太陽祈禱并獲得神賜奇跡的圣地。朝圣之旅道阻且長,在里克的幫助下,克拉拉通過溝坎縱橫、雜草叢生的小路抵達谷倉,向太陽許下摧毀庫廷斯機器從而“終結(jié)它的污染”[2]208的承諾?!疤柺鞘篱g所有活力的源泉,因為它賦予了世界生命,所以作為回報,它也要從世界上獲得生命?!保?]86原始先民認為,鮮血中含有生命和靈魂,因此,獻祭鮮血是向太陽換取心中所求的最好的饋贈。來到城里,克拉拉在保羅的協(xié)助下取出頭顱中的P-E-G 9溶液灌入庫廷斯機器中,破壞了它的發(fā)電單元,迫使它停止向外排放污染。對AF而言,P-E-G 9溶液如同維持人類生命的血液一般,支撐他們認知功能正常運行,取出P-E-G 9溶液無異于獻祭“鮮血”,最終克拉拉以機體受到損害為代價,完成了與太陽的“交易”。

機器人作為科技理性高度發(fā)達階段的衍生物,理應在程序和邏輯的支配下做出最有利于人類或自身的選擇,然而在克麗西、保羅、卡帕爾迪先生討論如何用圖表和數(shù)據(jù)更精確地“復制”喬西的時候,克拉拉更愿意相信憑借太陽的力量能夠“治愈”喬西——即使她的信仰被人類稱為“AF的迷信”[2]365。在這里,石黑一雄設置了一個懸念:太陽真的有治愈的力量嗎?喬西恢復健康究竟是源于太陽的滋養(yǎng),還是意外的好轉(zhuǎn)?無論奇跡發(fā)生的真正原因如何,非人類對自然的信仰超越了人類,其本身就是對人類理性之偉大崇高的反諷。人類從自然中誕生,卻在科技發(fā)展的進程中拋棄了自然,非人類由科技孕育,卻萌生出對自然的親密和崇敬,自然人性與科技理性在此間發(fā)生了顛倒。

在“人性”視域下,石黑一雄無疑對人機主奴原則所包含的“壓迫—反抗”的緊張局勢持反對態(tài)度。黑格爾在《精神現(xiàn)象學》一書中揭示了主人和奴隸囿于對“死”這個“絕對主人的恐懼”[4]130而形成的微妙關系:主人通過強迫奴隸為自己勞動以獲得承認和自由,奴隸則在勞動中將主人加諸其上的束縛轉(zhuǎn)化為對自我意義的實踐,并最終超越和控制主人??死瓕Υ龁涛鞯姆绞斤@然與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背道而馳,她拒絕履行“延續(xù)”喬西并換取親情、愛情這一最佳且“符合于主人的意識”[4]130的行動,選擇承擔獻祭“鮮血”可能導致提前報廢的風險,絕非出于奴隸對主人的被迫服從,而是在戰(zhàn)勝死亡恐懼后的主動犧牲??死瓱o須他人的認可,而是“達到了以獨立存在為自己本身的直觀”[4]130,通過向代表自然的太陽祈求力量,又將之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喬西,跳脫出主奴“生死較量”的循環(huán),獲得了精神的絕對自由和平等。但是克拉拉無意于逆轉(zhuǎn)主奴身份,她選擇繼續(xù)履行AF的使命,作為“為他”的存在而存在,直至最終報廢,這種異于主奴原則的選擇表征了石黑一雄對“人性”的深入思考。

二、生命—階級區(qū)隔:對融合原則的反諷

《克拉拉與太陽》不是一部“本格”科幻小說,石黑一雄操縱科技元素的根本目的是指向由技術引發(fā)的社會道德危機,站在未來的時空為當下敲響警鐘。布爾迪厄指出,在一個給定的社會結(jié)構(gòu)中,人們被二元對立所區(qū)隔,“審美趣味”作為判斷文化習性的有效手段,成為社會結(jié)構(gòu)在身體上的反映,滲透到人們的實踐領域中,并為人們確定其自身的社會認同和階級邊界。[5]與審美趣味這一后天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相比,石黑一雄選擇了更加直接且顯著的形而下的手段“科技”,作為這部“偽科幻”小說中的階級區(qū)隔標志。

自工業(yè)革命以降,科技逐步被資本裹挾,從最初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淪為被資本用來劃分社會階級的武器。小說中,人們生活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時代,其典型特征是科技對人類生命的深度融入和改造。喬西和里克之間有“一個與他們的未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模糊愿景”[2]152,由于二者生命結(jié)構(gòu)不同——喬西是經(jīng)由基因編輯技術被“提升”過的孩子,而里克不是,因此關于未來的計劃,隨著二人的成長逐漸顯露出分歧,直至被心照不宣地廢止。在這個預設的時代,是否接受提升,成為決定孩子們未來命運的分水嶺。

布爾迪厄認為,審美趣味能夠生成一種歸屬感,劃分出“我們的”和“他們的”,科技作為進步力量的代表,在此間起到的作用更勝一籌。在提升過的孩子們的聚會中,里克顯得格格不入。成年人為了讓孩子“學會和各式各樣的人和諧相處”[2]85,默許里克參加聚會,但是他們友善的招呼里隱藏著“一種奇怪的謹慎”[2]83。孩子們則將里克視為異類,尷尬地尋找話題,又居高臨下地評價他“表現(xiàn)得還不錯”[2]92。提升作為一種輔助生育的科學技術,在貌似自然形式的區(qū)隔中創(chuàng)造了作用于社會的排他性階級區(qū)隔,而從中獲得利益進而掌握話語權并躍居上流的階級則將提升視為維護區(qū)隔的有效手段,二者之間的循環(huán)論證為以提升為代表的科技建構(gòu)了不證自明的正確性與合法性。于是,盡管作為“他們”的里克在無人機研究和制造方面有著極強的天賦,但由于未經(jīng)提升,所以他無法與“我們”一樣享受到優(yōu)質(zhì)的屏幕家教,也難以進入唯一一所愿意接收這類孩子的大學。形而下的技術最終侵入意識形態(tài)領域,由提升改造的生命本身而非外在附加物,成為階級區(qū)隔的重要標志。

20世紀以來,科幻作品中廣泛出現(xiàn)的“賽博格”形象,蘊含了人類試圖借助科技力量獲得超越智力和體力極限的隱喻。小說中所謂的提升,即基因編輯技術,較之賽博格顯然更具倫理挑戰(zhàn),提升使人類在出生前就被劃歸至不同的階級陣營,超前實現(xiàn)了社會分層和階級固化,與斯蒂芬·霍金“超人種族”的進化預言遙相呼應。小說有一個賭徒式的設定:提升不能保證孩子的生命安全,它是圍繞未來的一場投資,正如克麗西所言,“你下了小注,所以你贏得的收益也又少又可憐”[2]355。反之則不然。于是,在進化論法則和階級區(qū)隔的威脅下,為孩子進行提升被認為是父母之愛的最佳詮釋方式,因此,即使提升導致薩爾不幸病逝,克麗西依舊選擇讓喬西走上同樣的道路,而海倫所堅持不做提升也依然可以擁有遠大前程的自我欺騙,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迅速土崩瓦解。

如果說賽博格或經(jīng)提升改造的生命是人類—科技結(jié)合體的卓越代表,那么機器生命則應成為絕對理性時代的“完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純粹技術領域同樣充斥著新/舊、先進/落后等二元對立:已經(jīng)被售出的AF很少從商店門口走過,因為他們害怕孩子們看到新型號的AF后會把他們替換掉;B3型號的AF比之B2“獲得了各式各樣的改進提升”[2]45,他們組成一個獨立的小團體并刻意疏遠B2??萍及l(fā)展的原初目的是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但是在資本的運作下,科技成為衡量階級歸屬的標尺,并參與到社會關系的建構(gòu)中,由此其合法性便受到了道德觀念的挑戰(zhàn)和消解,使建立在科技基礎上的人機融合原則走向無解。

科技從來不是科幻小說的真正主題,石黑一雄坦言:“無論故事本身是否關于科技,都必須明白,我們現(xiàn)在所擔心的是急速發(fā)展帶來的巨大變化?!保?]由科技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被視為人類社會發(fā)展千百年來的隱喻和縮寫,人工智能的廣泛利用是否將重演大機器生產(chǎn)時代的悲劇,資本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擴張是否會加速人的異化,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是否會引發(fā)劇烈的道德危機,這是作為文學家的石黑一雄向世界提出的問題。通過《克拉拉與太陽》和《莫失莫忘》這兩部“偽科幻”小說,石黑一雄為科技時代安排了一個反烏托邦的設定,也為社會發(fā)展的未來留下一個頗具警示意味的開放式結(jié)局。

三、人心不在人上:對超越原則的反諷

在談到創(chuàng)作《克拉拉與太陽》的初衷時,石黑一雄表示他最想寫的命題是:“人類的孤單,人有靈魂嗎?人類與動物、機器的區(qū)別是什么?愛是什么?愛是毫無邏輯的嗎?”[6]這一系列問題被石黑一雄凝練為小說的主要矛盾:機器人能否代替人類?

在卡帕爾迪先生看來,人類的內(nèi)核中并不具備“某種獨一無二、無法轉(zhuǎn)移的東西”[2]264??茖W和數(shù)學可以將人類肢解為圖表、數(shù)據(jù)、模型等一切可量化的元素,因此,只要克拉拉“再稍許加把勁兒”[2]265,就能夠提高自己與喬西的相似度,最終達到“完完全全是一樣的”[2]264。從理性角度出發(fā),卡帕爾迪先生的計劃仿佛無懈可擊,然而克拉拉的模仿建立在對喬西“過去”和“現(xiàn)在”的分析上,一旦后者不幸去世,則前者將陷入無法更新的死循環(huán)中,這與制造人工智能的初衷相悖。

同時,克麗西所謂的“延續(xù)”僅是基于對外貌和言行的模仿,比之克隆,甚至不具有任何生物性傳承,因此,延續(xù)的本質(zhì)是程式化的復制。本雅明提出,藝術品的即時即地性、獨一無二性以及自問世以來所經(jīng)歷的由歷史和社會變遷賦予的意義構(gòu)成了它的“靈暈”,大量復制品的生產(chǎn)必將導致原作品的“靈暈”消失。[7]當人工智能發(fā)展到更高級階段,使機器人能夠更逼真地模仿喬西時,真正的喬西的“靈暈”將逐漸消失,延續(xù)則會陷入逼真即失真的困局,成為克麗西自我欺騙的悖論。

保羅將人心的復雜比喻為“房間套著房間套著房間”[2]276,從文學意義上對以技術代替人心的方式提出了質(zhì)疑。最初,克拉拉堅持在計算的邏輯下,人心是可以被窮盡的,但是當獻祭未能換來喬西病愈,克拉拉不得不求助于舊世代的迷信“真愛”,作為說服太陽賜予仁慈的唯一理由。由此,克拉拉也轉(zhuǎn)變了作為科技理性衍生物的立場,最終意識到喬西“真有一樣非常特別的東西”[2]385是機器人無法延續(xù)的,那就是愛著喬西的人內(nèi)心中對她的感情。

在科技時代,追尋人心無異于固守舊世代的迷信。諷刺的是,作為機器人的克拉拉,反而撿拾起被人類拋棄的人心,這是一出上演于科技時代的黑色幽默。然而克拉拉眼中的人心又是否是真正的人心呢?小說中譯本的翻譯者宋僉認為:“有一樣人類共有的特質(zhì)卻是克拉拉所缺失的,那便是自私——因為她是一個完全利他的存在。”[2]392科技中心主義的本質(zhì)是人類主體對機器人他者的利用,小說諸多細節(jié)都表明AF雖名為“朋友”,實則卻是滿足人類欲望予取予求的工具,即使他們有著超越人類智力和體力的優(yōu)越性,也無法避免被淘汰或拋棄的必然命運??死宰晕覡奚鼮榇鷥r,源源不斷地向喬西和克麗西輸出愛意,與仁慈的太陽相比,她甚至不需要任何回報,僅是執(zhí)行AF與生俱來的服務使命,直至生命的盡頭,與人類相比,克拉拉堪稱科技時代的道德楷模。

在大部分科幻作品中,機器人的進化集中體現(xiàn)在功能性上,而其進化是為了滿足人類對利益的追求,當人類的攫取超出機器人的承受能力時,便將引發(fā)后者的激烈反抗,《銀翼殺手》《機器人啟示錄》等經(jīng)典影視作品充分暴露了人類對可能遭遇的技術“反噬”的恐懼。《克拉拉與太陽》顯然不屬于上述“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式的作品,AF被設計為陪伴兒童的機器人,其機體力量必然無法達到反抗人類的程度,因此,AF的進化更多體現(xiàn)在道德性上。在進化倫理學視域下,道德被認為是生物體進化到人類階段的高級產(chǎn)物,起到約束人類私欲以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然而在小說中,不具有生物性的機器人克拉拉對愛和人心的理解遠遠超越了人類,達到絕對利他主義的高度,成為石黑一雄對機器人將威脅到人類生命這一論斷的反諷。

機器人的道德進化并非石黑一雄首創(chuàng),他的突破在于將人—機關系置于一對滑稽的相互戲仿中——機器人模仿人類的外形,卻無法習得人類的利己本質(zhì);人類掌控機器人的命運,卻最終將人心讓渡出去。技術問題的根源在于人類抑或說人性本身,機器人的道德進化反襯出人類社會的道德缺失,迫使人類不得不正視業(yè)已逼近的精神危機?!耙韵到y(tǒng)思維來看,人文價值實際上是作為系統(tǒng)的工具而存在的?!保?]對人類社會這一具有自我完善和改進功能的“自組織”而言,文學意義上的人心是解決道德缺失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工具。“愛作為一個武器或者說盾牌,能幫助我們對抗孤獨和死亡?!保?]石黑一雄無意于用悲劇結(jié)尾掀起整個故事的高潮,在一如既往的平靜敘事中,他賦予克拉拉微弱而堅定的救贖力量,為隨時可能墮入深淵的人類社會敲響警鐘。

四、以科幻之名:社會關系的想象式治理

環(huán)境污染、資源短缺、病毒肆虐、物種滅絕,諸如此類由科技催生的問題使“反烏托邦”成為近年來科幻作品的主流話語?!赌酚?005年出版后,曾一度引起評論界的熱議,大多數(shù)學者將其定義為一部具有反烏托邦色彩的科幻小說,認為這是石黑一雄對由克隆技術帶來的生命倫理問題的思考。2021年,《克拉拉與太陽》的出版將公眾的注意力再次集中于科技,小說主人公由“類人”轉(zhuǎn)向“非人”,標志著作者將生命倫理問題推向了更高的層次。然而細品之下,石黑一雄的兩部小說實則并不具備傳統(tǒng)科幻作品的必要元素:克隆人與機器人的橫空出世脫離了技術操作的過程性環(huán)節(jié),包括克隆胚胎培育、器官移植配型、機器人程序編碼、基因編輯技術等用以保證科幻體系邏輯自洽的重要敘述;同時,小說中克隆人或機器人與人類始終處于不對等中,前者從未在行動上甚至思想上對后者采取任何反抗措施,這種關系更接近后殖民語境下的階級、種族書寫。因之,《莫失莫忘》和《克拉拉與太陽》的核心絕非科技,而是石黑一雄借科幻名義對反映至社會集體層面的人性所展開的描述和探討。

《莫失莫忘》通過主人公凱茜的回憶,講述了被人類當作器官供體的克隆人毫無自由的悲劇人生。凱茜等人自小一同生活在黑爾舍姆寄宿學校,在成長過程中,他們逐漸知曉并接受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以及注定要為人類“捐獻”器官直至生命“完結(jié)”的既定命運。黑爾舍姆流傳著一則“只要證明二人真心相愛,就能延緩捐獻”的傳言,畢業(yè)多年,當凱茜與湯米重逢,并相互確認心意后,他們決定向神秘的“夫人”提出延遲捐獻的申請,然而夫人和校長對傳言的斷然否認猶如當頭一棒,殘忍地打破了二人對未來的憧憬。不久之后,湯米完成了第四次捐獻,完結(jié)了自己的生命,凱茜也帶著黑爾舍姆的共同回憶走上了捐獻之路。

兩部“偽科幻”小說都以非自然的人造人為主人公,人造人誕生的目的是滿足人類的生理或心理需求,因此,他們生來就處在被人類利用和壓迫的位置上。從情節(jié)來看,《莫失莫忘》中“捐獻”的設定顯然更為尖銳,克隆人擁有除生育能力以外與人類相同的生理結(jié)構(gòu),卻被迫僅作為“供應醫(yī)學所需”[9]294而存在。人類盡量避免想起他們,并說服自己克隆人“算不上真正的人類,因此怎么都沒關系”[9]295。《克拉拉與太陽》則弱化了這種強烈的對立情緒,機器人本來就不具有生物性,并且終究會有老化報廢的一天,因此,人類無須遭受愧疚感的折磨,而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由“更加科學,更有效 率”[9]306的新世界帶來的福祉。然而從反諷意義而言,人性體現(xiàn)在“類人”的克隆人身上可謂正常,體現(xiàn)在“非人”的機器人身上則必然成為一種反常。由此可見,兩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雖時隔16年,但石黑一雄并未斂其鋒芒,而是選擇將劇烈的情感震蕩隱藏在越發(fā)平淡的敘事之下,用更加綿長的韻味和更具普世效果的手法,對忠實于資本的人類中心主義及其漠視人類以外的生命之權利予以批判。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原則”同樣適用于克隆人主題,對此,石黑一雄在最初即采取了超越“主奴關系”的態(tài)度,并不斷趨向深刻和激進。凱茜等克隆人沒有拒絕的權利,面對命運,她和湯米的唯一行動是申請延緩捐獻,當他們被告知從不存在延緩的可能后,只能自欺為人類獻身是自己“分內(nèi)的工作”[9]3,而克拉拉放棄了延續(xù)喬西直至“慢慢凋零”[2]374的平靜生活,主動選擇以自我犧牲換取喬西的健康;接受器官移植的人類尚有一絲羞恥,他們選擇“相信這些器官是憑空出現(xiàn)的,或者最多是在某種真空里種植出來的”[9]295,而基因編輯下的人類則走向了臣服于以科技為表征的階級區(qū)隔的徹底異化;凱茜需要黑爾舍姆的快樂記憶以支撐她在失去露絲和湯米后,能夠有勇氣繼續(xù)完成捐獻,而克拉拉的回憶則不斷強化自我犧牲是她所做的最正確的選擇這一信念。從被迫到自愿,從自我麻痹到自我肯定,“類人”的人性超越了人類,“非人”的人性又超越了“類人”;相反,人類卻拋棄了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崇高人性,不斷滑向更幽暗的深淵?!赌泛汀犊死c太陽》這兩部“偽科幻”小說正是石黑一雄向人性發(fā)出的詰問,也是他為呼喚自由、尊嚴、希望等一切美德所做出的努力。

石黑一雄曾在多個場合下表達過其創(chuàng)作“國際化小說”的理想,他將“國際化”定義為“包含了對世界上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都具有重要意義的生活景象”[10]569-570,這種對普遍人性的關懷成為貫穿于石黑一雄每一部小說的鮮明特征。被評論界稱為“戰(zhàn)后三部曲”的《遠山淡影》(A Pale View of Hills)、《浮世畫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和《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均描繪了戰(zhàn)爭對普通人造成的巨大精神創(chuàng)傷,以及隨之而來的對人生中某些重要時刻之意義和個人選擇之結(jié)果的反思;《無可慰藉》(The Unconsoled)通過模糊的時空,最大限度上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在庸碌生活中面臨的普遍焦慮和困境;《我輩孤雛》(When We Were Orphans)打破民族、國家和身份認同之間的界限,揭示出小人物懷揣拯救世界的宏大理想,卻被迫于時代巨浪中飄搖沉浮的悲劇命運;《被掩埋的巨人》(The Buried Giant)借不列顛史詩探討了個人在民族和社會層面的記憶與忘卻。雖然故事題材、人物經(jīng)歷、敘事手法各有不同,但是石黑一雄希望人們“感覺到他們看見的并非是一個陌生的世界,而是每個人所經(jīng)歷的故事”[11]216的寫作理念是始終如一的。

在全球化進程愈加迅速的今天,人類個體面臨的問題亦是世界集體的困惑,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和其對世界的改造使人性中自私陰暗的一面驟然放大,無數(shù)微小的“惡”終將匯聚成龐大的“惡”,成為人類集體的災難。于無聲處聽驚雷,在文字中徜徉、濡染,將創(chuàng)造出綿延久遠的價值——文學無法直接介入生活,但是它能夠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發(fā)揮持續(xù)而有力的作用。無論是在基于現(xiàn)實的題材,還是純粹想象的時空中,石黑一雄所探討的都是人類如何面對并處理包括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等在內(nèi)的倫理問題,將人性的積極面賦予悲傷的結(jié)局,最終為故事留下一絲耀眼的光彩,正預示著作者對人類未來所懷抱的微小而堅定的信心,這是石黑一雄對健康的社會關系所展開的呼吁和想象式治理,也是他對成為一名“國際主義作家”理想的實踐。

注釋

[1]趙松.專訪石黑一雄:愛是抵抗死亡的武器,機器人的愛卻是個悲?。跱].新京報,2021-03-31.

[2][英]石黑一雄.克拉拉與太陽[M].宋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1.

[3][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金枝[M].趙昍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0.

[4][德]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上卷)[M].賀麟,王玖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5]朱國華.純粹美學的社會條件——《區(qū)隔:趣味判斷的社會批判》引言[J].民族藝術,2002(03):16-22.

[6]靳錦.專訪石黑一雄:誰生,誰死,誰講述故事?[N].GQ報道,2021-04-15.

[7][德]瓦爾特·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M].王才勇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8]范勁2018年10月在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參加“首屆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國際高峰論壇”時的發(fā)言。

[9][英]石黑一雄.莫失莫忘[M].張坤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

[10]瞿世鏡等.當代英國小說[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11]Cynthia F.Wong&Grace Crummett.A Conversation about Life and Art with Kazuo Ishiguro[A].In Ed,Brian W.Shaffer&Cynthia F.Wong.Conversations With Kazuo Ishiguro[C].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8.

猜你喜歡
喬西黑一雄克拉拉
音樂與愛情——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馬拉松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04
重來一次的機會
石黑一雄《莫失莫忘》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情結(jié)
兩張婚紗照
克拉拉過敏了
克拉拉過敏了
學生天地(2019年21期)2019-09-20 02:42:04
石黑一雄的諾貝爾獲獎演說(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認與逃的辯證法——石黑一雄小說中的內(nèi)心世界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小貓回來了
湘潭市| 巴南区| 离岛区| 独山县| 克东县| 南木林县| 淄博市| 乌兰浩特市| 剑川县| 石家庄市| 枝江市| 湖南省| 惠来县| 衡东县| 叙永县| 红安县| 通山县| 石狮市| 双城市| 漠河县| 延寿县| 阆中市| 濉溪县| 吕梁市| 资源县| 伊金霍洛旗| 肇源县| 当雄县| 安泽县| 余干县| 瓮安县| 定襄县| 镇平县| 丹凤县| 巴里| 东源县| 台安县| 江西省| 博兴县| 宝兴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