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丈亭鎮(zhèn)初級中學 王春燕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對學生的理論實踐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而讓學生更加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并且能夠更好地運用在生活中,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科學教師也應該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不僅要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詳細地講解給學生,還要正確的去引導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科學,讓學生感到科學就在身邊,形成一種科學的認識,一旦學生真正領悟到科學的內涵,那么他們就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合理的運用在生活實踐中。初中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中涵蓋了很多知識,比如物理、化學等等其他學科的內容都有涉及到。老師應該關注并了解學生的生活,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有效的實現科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實現初中科學教學化應用的價值。本篇文章主要闡述的就是科學教學的生活化,將科學這一學科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到一起,不僅老師講解起來更加容易,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會增強,而且學生會將知識點記憶得更加牢固。
初中科學教學這一方面,如果老師將知識完全局限于課本,上課只是在講臺上講理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夠讓學生充分的理解所學的內容,也很容易造成學生對課堂產生厭倦感。相信大家都會遇到一種情況,不一樣的老師在講解同樣的內容時因為方法的不同,教學質量也會有差異。有的老師講課學生就可以做到全神貫注,而有的老師講課學生經?!傲锾枴?。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老師講課的方式和目的不同,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不能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忽略了理論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沒有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課堂上只注重講解知識點的內容或者是講解正確做習題的技巧等等,就會極大的降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會導致這樣的現象:學生考試答卷的成績都很不錯,但是現實中遇到問題時不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時,并沒有將理論知識合理的運用到生活實踐上。如果老師還是按照教材上的內容去實現教學目標,把教學內容只局限于課本當中,從不為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只注重教給學生課本中的知識和解題的技巧和過程,并不注重拓展學生的思維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也不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會造成學生與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聯系不緊密。老師們不僅應該教給學生教材中的內容,還應該給學生拓展課外的內容,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在課堂上,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講著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學生不僅理解起來非??斩捶α?,甚至經常會因為太過枯燥無法集中注意力,雖然很多人認為科學的探索過程就是枯燥乏味的,其實不然,很多科學方面的小實驗都非常有趣,而且會在無形之中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當老師在課堂上做了一個小實驗,學生們感到不可思議,那么他們就會想要知道出現這種實驗現象的原理,從而會對此實驗的內容記憶更加深刻。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依然秉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認為學生只要學好課本中的內容,就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發(fā)展。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所教學的內容具有局限性,也不會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引導學生拓展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導致學生只掌握了課本中的理論知識,但卻不會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那么試問,學這些知識的用處在哪里呢?教學生活化就是將理論知識建立在實際生活的背景上,使學生更加有興趣的去學習,讓學生不僅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整體的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和個人能力。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科學教學生活化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認真程度和樂趣。通過讓學生在生活中去感受和運用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和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避免學生出現“聽過就忘”的教學現象。如果在課堂上老師只是不停地傳授學生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學生很容易犯困或者“溜號”,提不起學習的精神?,F如今,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會將知識點與實際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結合在一起,學生不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還更愿意去思考,從以往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變成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當問題涉及到實際生活時,學生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和分析自己所經歷過的場景,去探索問題的答案。這時,學生不僅僅是回答課堂上的問題,同時也是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生有足夠的自主性去思考和探索,這也使課堂變得更加愉快并且貼近生活,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了思考和分析,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課堂也變得不再枯燥冰冷,充滿了探索的樂趣,同時也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課堂上的氛圍改變了,學生會更加喜歡學習科學這一學科,他們會對科學知識產生更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主動去探索。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都是與科學有關的,但是真正知道原理的人卻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只是將其歸為“生活常識”。比如我們日常喝的罐裝的可樂,在劇烈搖晃之后再打開就會往外面冒泡,但是如果劇烈搖晃之后轉圈敲一敲罐壁,再打開,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可能很多人知道這種方法,但是卻不知道這么做的原理,這就需要在科學中尋找答案。
教學生活化促進了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幫助教師去適應新的教學觀念,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下,有許多教師會有惰性心理,不會培養(yǎng)自己的教學方式,不能夠及時地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只是一味的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去為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而進行生活化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去提升自己,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并且關注日常生活,將實際生活和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聯合起來,這樣在課堂上才可以舉出恰當的例題。教師需要不斷的研究和探索生活中的資源,創(chuàng)作自己的教學方式,這個過程也是老師自我提升的過程,對老師自身的要求也變得更高??茖W教學生活化是一種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很有效的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老師自身來說,老師的能力也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敢于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去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提升了老師個人的知識儲備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通常用傳統(tǒng)方法講解課堂知識,無趣且空洞,學生在上課期間會容易溜號和犯困,如果在課堂上加入了一定的日常生活現象,學生就會提升興趣。老師在課前可以準備一些比較實際的問題,讓學生們用科學的知識來解釋,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和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及時的反思,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
在上文中我們也提到過,科學是一門具有綜合性的學科,其中的知識點涉及面非常廣。學習是為了可以更好的生活,所以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演示一些小實驗,讓學生回到家中,在日常生活中去進行復習,用自己在課上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比如可以在課堂上變一個小“魔術”。準備一杯水,小半杯高分子樹脂,再準備一個空塑料杯。事先將高分子樹脂倒入空塑料杯中,然后在學生的注視下將水也倒入塑料杯中。最后可以叫一位學生來到講臺前配合,或者問“哪位學生敢將這杯水倒在頭上呢?”這樣還可以增加課堂實驗的趣味性,互動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有參與感。等到將杯子倒下來的一刻會發(fā)現沒有水流出來,看起來就像是結冰了一般。學生會感到很驚訝,那么這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己回家研究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老師給學生留的大多數作業(yè)都是教材課后題或者其他練習冊上面的題等等,這一類作業(yè)只能夠檢驗學生所記憶的理論知識是否牢固,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屬于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并不能幫助學生提高的生活實踐能力??茖W能夠讓學生真真切切地走入科學的世界,將科學與生活相結合,加深學生對這一門學科的理解。所以老師應該適當減少一些課本上的習題作業(yè),不要單單只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要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原則去為學生設置和開展一些課外實踐的內容。如果在周末短短的兩天時間內既留了書面作業(yè),還要留實踐作業(yè),那么會占用過多的學生的課外時間,加重學生的壓力和負擔。基于此,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合理的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作業(yè)進行安排。應該進行合理的時間分配,周末可以按照平常一樣只留書本上的課題,而生活實踐的作業(yè)留在暑假或者寒假這樣的集中的時間。這樣可以提高學生關于科學這門學科學習的有效性,讓學生長期放假休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科學的魅力??茖W是需要探索的,并且科學來源于生活,自然也要回歸于生活。當然,會有很多學生不喜歡自己去探索科學知識,所以就會對老師布置的實踐活動作業(yè)敷衍,草草了事,這樣根本無法提升學生對于科學這一學科學習的有效性,所以老師在布置實踐活動作業(yè)的同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探討一下完成實踐作業(yè)的過程感受。
在對初中生教學生活化的方法中,教師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生活化占有主導地位。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可以極大程度上的幫助初中生更好的學習,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教師方面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課堂上收獲的知識,并且在生活中對這些知識進行有效的運用。因此,對于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教師將現實生活當中的問題有效結合起來,再將現實生活的問題與課堂完美融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去。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層層遞進,要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增加了學習的樂趣,一舉兩得,教學效果顯著。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思想,創(chuàng)造學生的思維,而且可以使教學的內容貼近學生的內心對現實生活的情感,有效的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積累學生生活經驗的同時,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有效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也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傳統(tǒng)的課堂是單一的,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就需要課堂在具有多樣化的同時,要更加貼近日常生活,提高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再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實踐,讓學生能充分愉快的學習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得到很好的鍛煉。
老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科學知識,讓學生去了解科學知識,用科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們只有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才可以更好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老師們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內容,提高老師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科學知識的探索離不開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現象是可以用科學知識來解釋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沒有科學基礎,希望在往后的學習中,學生們可以認真探索,主動了解科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