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
打開這幅遼西走廊畫卷,以醫(yī)巫閭山為起點,自東北向西南,直至山海關,次第展開。“遼西形勝”的錦州,坐擁醫(yī)巫閭山、北普陀山、奉國寺等自然與人文盛景;以興城市為核心的走廊中段,建立起集島、泉、城、山、海為一體的海濱風景區(qū);而最后的走廊西端,則留下了明朝抗擊命運的宏偉建筑,九門口與山海關。
這些景觀,既高度概括了遼西走廊的地理、地形面貌,更是囊括了其中的文化與歷史精髓,蘊含著一個個名傳千古的故事。
遼西形勝者,當屬錦州風光。
這座位于松嶺山下的雄城,不僅自然景色秀麗,更是從遼、金兩代起,便積累下厚重的人文底蘊。這在遼西走廊,獨樹一幟。
醫(yī)巫閭山位于錦州市北鎮(zhèn)市境內,作為遼西走廊的標志性地點,醫(yī)巫閭山在我國北方聞名已久,從隋唐起,更是被封為天下“五大鎮(zhèn)山”的“北鎮(zhèn)”,從此聲望日隆。據記載,歷朝歷代共有7位皇帝12次登山冊封,其中乾隆皇帝前后登上醫(yī)巫閭山3次,甚至還在山下的北鎮(zhèn)廟專門建造下榻休息的寢宮;而元、明、清其余帝王登基時,哪怕不登山,也都要照例到北鎮(zhèn)廟進行祭祀。
如今的醫(yī)巫閭山,屬于國家森林公園,以雄奇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深厚的人文底蘊,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作為松嶺山脈的部分,醫(yī)巫閭山海拔在200米~800米之間,峰巒疊嶂,綠野綿延。整個醫(yī)巫閭山分為東、西、南、北四大主要游覽區(qū),再以山上的寺院為中心,又細分為10大景區(qū),共計100余個景點,若想完整地游覽一遍,至少需要3天時間。
在所有景點中,最著名的當屬望海堂、道隱谷、觀音閣、白云觀、遼代蕭太后蠟像館等。望海堂建于主峰望海山之上,據載是遼太祖長子、東丹王耶律倍的讀書處,這里視野絕佳,天氣好時甚至可以遠遠眺望到渤海,故而得名;道隱谷俗稱大石棚,在望海山西南側,是石壁外斜刺而出的一塊屋檐狀巨石,形成一個可容納數百人的天然石窟,在側面的山巖上,題寫有唐代詩人王維的千古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觀音閣曾為清安寺,清初改名至今,建有前殿、后殿和兩座配殿,閣中保存著乾隆皇帝題刻的“圣水盆”石刻以及詠觀閣石刻……
繼續(xù)游走于醫(yī)巫閭山,可謂處處是景:群山起伏間,險峰怪石林立;古樹千姿百態(tài),傲然挺立;激湍從懸崖峭壁飛泄而下,形成條條瀑布倒掛,宛如九天垂懸的白色匹練;有時林中云霧繚繞,有時草坪花海怒放,宛如闖入人間仙境;再一細看,還有修建于各朝代的亭臺樓閣,星羅棋布的摩崖碑刻,莊重威嚴的古剎殿堂,如是種種,不一而足。
醫(yī)巫閭山最重要的是政治象征意義,相比之下,錦州的另外兩大景觀——北普陀山和奉國寺的宗教性質更為凸顯。
北普陀山位于錦州市近郊,號稱“南望滄海,北望太極”,是觀音菩薩在北方的顯化道場,是一處洞天福地、人間圣境,素有“遼寧第一洞天”“關外第一佛山”之美譽。北普陀山的開山歷史可追溯到唐朝,武德元年時,山上已經開始修建寺宇,世人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稱之,香火旺盛。到了尊崇佛教的遼代,皇帝耶律倍更是常居此山,后有高僧請示遼太后,才正式定名“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有石堂松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烽臺夕照等諸多景觀。滴水觀音是遼西地區(qū)最大的觀音站像,高達25米,通身潔白如玉,面容平靜微微帶笑,令人心生安寧。山上還有建于北魏年間的禪寺,禪寺東側有500羅漢坡,500尊栩栩如生、造型各異的羅漢整齊而列,如同眾星捧月一般將佛祖庇護在中央,一派西天極樂世界的莊嚴氛圍。
錦州義縣的奉國寺,更是名動天下。作為我國現(xiàn)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在我國古建中地位極高,建筑學家梁思成曾發(fā)表關于此寺的學術報告,稱其“千年國寶、無上國寶、罕有的寶物,奉國寺蓋遼代佛殿最大者也”。
奉國寺始建于遼開泰九年(1020年),乃是號稱“釋迦牟尼轉世”的遼圣宗帝耶律隆緒下令,在其母蕭太后的封地中所建的一座皇家寺院。奉國寺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達6萬平米,歷經遼金元三代鼎盛時期,香火旺盛,地位超絕;但自明清以來,多次遭受地震等災害,除最主要的大雄寶殿外,大部分殿堂、建筑被毀,后屢經修繕,加上清代所續(xù)建的六角鐘亭、四角碑亭、無量殿、西宮禪院、牌坊和小山門,才得以保存現(xiàn)今規(guī)模。
大雄寶殿是奉國寺的核心建筑,是我國古代遺存的最大佛殿,更是所有古建中最大的單層木結構建筑,被譽為“中國第一大雄寶殿”,代表著11世紀中國建筑的最高水平。大雄寶殿筑于3米高的臺基上,高達21米,建筑面積1829平方米,為五脊單檐廡殿式,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氣勢磅礴。更重要的是,佛殿內還擁有世界上最古老、規(guī)模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主供的須彌座上,迦葉佛、拘留孫佛、尸棄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七佛”并列端坐,通高均在9米以上;佛前有14尊2.5米高的脅侍菩薩,雖姿態(tài)各異,卻無不寶相莊嚴。此外,殿內還有明清建立的倒坐觀音,以及漫天羅漢和菩薩……穿越千年時光后,這些塑像仍然保存完好,色調絢麗,光彩奪目。
西出錦州,沿著山海間大道前行,便來到遼西走廊的中段,興城市。這里是走廊的核心腹地、中部咽喉,擁有明朝建立的軍事古鎮(zhèn),以及波瀾壯闊的海景風光。
遼圣宗統(tǒng)和八年(990年),隨著錦州城的建立和穩(wěn)固,以及傍海道的深入開發(fā),遼國對遼西走廊的控制持續(xù)向西延伸,并在走廊中部建立了興城縣。后經金、元兩朝,時至明宣德三年(1428年),為了加強對遼西走廊以及東北方向的控制,明朝廷將興城改名為“寧遠”,并建起軍事衛(wèi)城,使其成為一座邊關重鎮(zhèn)。
在建立寧遠城的過程中,設計者為了強化軍事作用,建造得十分堅固精良:城墻的墻基以青色條石鋪就,內部壘疊巨石,以黃土夯實后,再在外部砌上堅硬青磚;建好的寧遠城略呈正方形(是我國唯一一座方形衛(wèi)城),城墻高8.8米,周長3200米,設有東南西北四門,城上各有兩層樓閣、圍廊式箭樓,并設有專門的坡狀道路;城墻四角各筑有高大的炮臺,用以架設大炮;城門外筑有半圓形的甕城環(huán)衛(wèi),城內正中有一座鐘鼓樓,可觀四方。
后來發(fā)生在這里的戰(zhàn)役,使得這座重鎮(zhèn)和相關人物名傳史冊。明晚期,崛起的女真族在遼西走廊掀起戰(zhàn)爭,天啟六年(1626年),名將袁崇煥鎮(zhèn)守寧遠城,努爾哈赤率13萬大軍圍攻,被威力巨大的“紅夷大炮”擊中,于4月后身亡。翌年,繼位的皇太極統(tǒng)軍再攻寧遠,仍被擊退。這就是史記的“寧遠之戰(zhàn)”。但兩年后,立下大功的袁崇煥率軍護衛(wèi)京師,反被崇禎帝下令逮捕入獄,編排罪名直接以極刑處死,實際上加快了明王朝滅亡的步伐。
數個世紀后的今天,從曾經的古城,到軍事重鎮(zhèn),再到今天的興城市——儼然坐擁得天獨厚的資源,足以在遼西走廊畫卷的中段,添加筆墨濃厚的一筆。1988年,集島、泉、城、山、海為一體的“興城海濱風景區(qū)”形成,并被譽為“第二北戴河”,吸引著八方來客。
其中“島”是指覺華島,“泉”是指溫泉,而“城”,自然是曾經的寧遠衛(wèi)城,民國時期再度改回原名的興城古城。古城內有雄偉壯觀的鐘鼓樓、袁崇煥將軍蠟像、城隍廟、寧遠驛站、興城民俗博物館等,白日里,可以登上城墻,觸摸古老的戰(zhàn)爭痕跡,遙想戰(zhàn)爭的激烈和殘酷;晚上,古城亮起精心設置的燈光,既不影響其本身的古香古色,又平添無盡的夢幻氛圍,令人神往。
“城”之后,“山、?!睘樽罱^?!吧健睘槭咨?,位于興城市東南,因三峰佇立、形似人頭而得名,海拔300余米,擁有近海地帶絕對的海拔優(yōu)勢。沿山門登入,一路森林茂密,小溪潺流,還有各種亭臺樓閣、古建廟宇掩映其中。峰頂有觀景亭,還遺存有古烽火臺,說明古時這里是重要的瞭望哨點,以峰頂的絕佳視野,若是天氣晴好,可以看到海岸線外極遠?!昂!睘楹I浴場,海灘綿延10余公里,有綠蔭遮蔽,亭臺樓閣掩映其間,還有“三礁攬勝”的景觀。站在岸邊眺望,廣闊大海一覽無遺,海浪時而溫柔繾綣、水清沙幼,時而大濤洶涌、橫拍礁石,而遠處夕陽垂落,將天邊燒得一片通紅……不知古人見到這樣的一幕,是否會心生無盡豪情?
明朝末期,朱家的掌控力逐漸向中原收縮,前線也隨之西進,直至明軍退出走廊,死守門關。而明軍賴以死守的地方,最終被后世確認為遼西走廊的真正西端——即九門口,以及山海關。
九門口,全稱“萬里長城九門口”,位于葫蘆島市綏中縣,為明長城的重要關隘。九門口長城的特殊之處在于,這條全長1704米的長城,其中有97.4米是橫跨在九江河水面,乃我國獨一無二而的“水上長城”。
據文獻記載,九門口所在位置,古時曾名“一片石”,是一條連接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在北齊(479-502年)就開始在此地修建長城。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讓徐達修建薊鎮(zhèn)長城,其中就囊括一片石路段。由于一片石地勢險要,兩側山脊蜿蜒,谷地中有河流(九江河),因此采用了特殊的修建方法,讓長城直接跨越水面,如同一座大型的橋體一般,橋下設置9個橋孔,使河流暢通無阻。但這種方法也有問題,就是無法像陸地上一樣在城墻上開城門。最終,徐達等人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走水路,轉而從岸邊的山體中挖掘一條長達1027米的地下通道,一端起自長城內的軍校場,另一端則隱秘通向關外。
于是,特殊的水上長城形成了:山谷兩側有城墻依山勢起伏,延伸到谷中河岸后,則有一條橫跨水面的“城橋”相連,橋面上哨樓、烽火臺整齊排列,橋下則有9座寬5米、高10米的城門(橋洞)通水,形成“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下流”之勢,“九門口關”由此得名。此關修建后,成為遼西走廊的軍事爭奪焦點: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與吳三桂在這里展開著名的“一片石之戰(zhàn)”;時值近代,直奉兩派軍閥在此廝殺;解放戰(zhàn)爭期間,人民解放軍也曾于此浴血奮戰(zhàn)。
經受大量戰(zhàn)爭,九門口長城受損嚴重。近年來,專家在此考古發(fā)掘出各個時期的大量文物,葫蘆島市也進行保護、修建,最終復原了其500年前的模樣,并作為長城的一部分,成為世界遺產。登上九門口,只見河谷中地勢起伏,雄偉的長城沿山脊蜿蜒連綿,河面的城橋堅實優(yōu)美,水面波光粼粼,一派動人景致。
九門口東南15公里外,就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山海關古稱“渝關”,始建于隋開皇三年(583年),三面靠山,向東南可直達海邊。明初,徐達認為渝關的位置仍非“控扼之要”,便將其移建至東部,改名為“山海關”。山海關不僅是一座關城,更是一套完整的城防體系。從地圖上看,在燕山與渤海夾擠的最薄弱處,存在一片平原,而山海關便囿于這片平原的中間位置,但它通過修建長城向兩端延伸:一端朝向大海,將海岸線直接隔斷;另一端在平原上蔓延,直抵山腳,并繼續(xù)沿山脊線爬升,這樣一來,就相當于將整片平原——即遼西走廊的西端完全阻攔。而在城墻的后方,便是廣袤的華北平原,中原王朝的北方將再無險可守,可謂扼住遼西走廊西端的真正“咽喉”。
由于山海關的關鍵性,加之在東北方向敵我實力的此消彼長,建成后,歷任明朝皇帝仍繼續(xù)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其進行源源不斷的改進和加固,前后耗時兩百余年,最終形成“七城連環(huán)、萬里長城一線穿”的龐然大物。
當然,后續(xù)的故事無需多言,山海關并沒能挽救明朝,也沒能挽救后來的清朝,以及任何一個企圖以其為依托來抵擋時代浪潮的政權……如今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處飽經滄桑的歷史文化遺址。登上山海關,這是一座周長約4千米的古城,城墻與兩翼的長城相連,城墻高14米,厚達7米,巍峨厚重,城墻上屹立著烽火臺、瞭望塔、箭樓、炮樓等多種軍事設施。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有一座高大的城門,城門上有城樓,內有甕城,居高臨下,哪怕戰(zhàn)場瞬息萬變,依然可以一目了然……以古代的軍事角度看來,確實堪稱固若金湯。
走下山海關,再訪“老龍頭”。
老龍頭,即山海關長城延伸至海中的城樓,由于其形似龍首探入汪洋大海而得名。據說山海關長城本沒有伸入海中,曾經戚繼光鎮(zhèn)守此地時,擔心敵軍趁??菟藭r從海灘潛入關內,才動用兵力將城墻直接擴建至海水中。老龍頭上還有一座澄海樓,高14米,有兩層,號稱“長城連海水連天,人上飛樓百尺巔”,若登高遠眺,視野絕佳。清朝一統(tǒng)后,老龍頭失去了軍事防御功能,成為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觀海攬勝的絕佳去處,并在此留下大量的詩作佳篇。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時,老龍頭遭到破壞,直到1984年才得以重建,如今每年游人如織。
站立于老龍頭,浪潮洶涌,拍擊在城墻之上,發(fā)出陣陣轟鳴,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