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吳舒潔
自20 世紀70 年代以來,海峽兩岸文學交流已經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發(fā)展歷程。無論是人員的往來互訪,還是研究視野與方法的相互借鑒,臺灣文學研究的推進離不開海峽兩岸學界的對話、碰撞與融合。近年來,在大陸高校與科研機構任職的臺籍學者日漸成為臺灣文學研究的重要生力軍,為臺灣文學研究在海峽兩岸的拓展帶來了新氣象。2021 年12 月3-5 日,由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辦的“臺灣文學研究的兩岸拓展”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舉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福建師范大學、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此次會議參會人員以在大陸工作的臺籍專家學者為主體,以臺灣文學研究為主要議題,大陸學界首次舉辦此類研討會。會議基于當前臺灣文學研究的前沿問題和話語敘事,設置了“兩岸文學文化交流50 年”、“文協(xié)”百年與新文化運動、“中國文學視野中的臺灣文學”、“臺灣文學研究的新問題與新視野”、“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兩岸的賡續(xù)與創(chuàng)造性轉化”等議題,展現(xiàn)了組織臺灣文學研究新隊伍、探尋研究新路徑的自覺。
研討會開幕式上,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首先發(fā)出倡議,希望海峽兩岸的研究者能夠合力編寫一部新的《臺灣文學史》。1990 年代,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的《臺灣文學史》受到海峽兩岸學界的好評,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的黃重添、朱雙一、徐學、何笑梅、許建生等學者均參與編寫。汪毅夫指出,廈門大學擁有編撰臺灣文學史的學術經驗與傳統(tǒng),又是大陸臺灣文學研究的重鎮(zhèn),有實力、有使命聯(lián)結起海峽兩岸學者共同編寫一部適應于新時代的《臺灣文學史》。汪毅夫認為,新的臺灣文學史應重點關注三個問題:一是重要作家的創(chuàng)作理念、文學觀念、政治立場的轉變等問題;二是臺灣現(xiàn)代作家作品版本(包括譯本與原著以及不同譯本)的比較研究;三是有大陸經驗的臺灣現(xiàn)代作家在大陸的文學活動及其發(fā)表的作品。
清華大學吳國禎是70 年代海外保釣運動的親歷者,他對于會議議題之一的“兩岸文學文化交流50 年”表示贊同,認為海峽兩岸的交流在1987 年之前已經出現(xiàn),其發(fā)起者正是保釣運動中的臺灣留學生們。他提出應該加強對保釣運動的研究,將保釣運動納入到臺灣歷史、海峽兩岸關系史、中國近代史的思考脈絡中來。文學在保釣運動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思想能動性,今天的臺灣文學研究也應擔負起時代使命,立足于臺灣社會、海峽兩岸關系、國家前途,為促進海峽兩岸人民的思想認同作出貢獻。
1921 年10 月17 日,臺灣文化協(xié)會在臺北成立,以文化運動為手段,推動殖民地臺灣社會的思想覺醒與反日斗爭。2021 年適逢臺灣文化協(xié)會成立百年,針對當前臺灣部分知識分子重構“文協(xié)”歷史表述,企圖割裂海峽兩岸文化共同體的話語操弄,此次會議特別設立“回望‘文協(xié)’百年”專場,以期對“文協(xié)”的歷史脈絡及思想定位展開探討,還原歷史真相。福建師范大學的徐秀慧詳細梳理了葉榮鐘史傳書寫中關于臺灣文化協(xié)會的內容,借此論證殖民情境下臺灣知識分子如何以內在于近代中國革命的視野,轉化乙未割臺后的遺民思想,并借鑒“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人民大眾為主體的啟蒙思潮,為殖民地臺灣尋求回歸祖國與復興中華民族之道。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xié)進會理事葉蔚南對日據時期蔣渭水、蔡惠如、李友邦、李偉光、謝南光等臺灣先賢的英勇抗日事跡進行了介紹,強調臺灣的文化啟蒙運動與民族革命、抗日政治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臺灣文化協(xié)會在臺灣非武裝抗日運動中的主力地位。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洪思音通過對《臺灣民報》的挖掘發(fā)現(xiàn),20 世紀20 年代,臺灣知識分子密切關注著大陸政局的激烈變動。隨著廢約運動的推進與國民革命的迅猛發(fā)展,臺灣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態(tài)度從疑慮觀望轉向熱烈期待,同時也逐步形成了反軍閥、反帝國主義的思想潮流,他們將臺灣抗日民族運動與祖國大陸的革命運動相聯(lián)結,尋求海峽兩岸的共同解放。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陳忠純進一步將民族革命問題延伸至30 年代,通過解讀《新東方》《新亞細亞》兩份刊物上關于“臺灣民族”問題和臺灣文化協(xié)會、臺灣民眾黨等組織活動的討論,陳忠純認為,在“民族自決”理論的影響下,海峽兩岸知識分子試圖將臺灣的民族解放問題納入中國民族革命的范疇內,以此推動臺灣民眾的反帝反殖斗爭。廈門大學歷史系的邱士杰通過解讀臺共、臺灣文化協(xié)會以及“大眾黨”戰(zhàn)略之間的關系,以“大眾黨”為中心論述“文協(xié)”的政黨化問題,并在連溫卿的實踐歷程中發(fā)現(xiàn)“文協(xié)”左轉的表象下蘊含的“臺灣文化”向“大眾文化”進而向“無產大眾”變化的脈絡。福建省社科院的陳美霞發(fā)掘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賴和以新文學實踐介入社會運動的史實,認為作為新舊過渡期士人,賴和精神并非“臺灣意識”可以全部涵括,細察賴和在“文協(xié)”中的積極活動,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主體精神乃是融合了遺民氣節(jié)、現(xiàn)代啟蒙與殖民抵抗的新型士人精神,批駁了當前臺灣的“本土論”論述對賴和精神的扭曲。廈大臺灣研究院的邵海倫關注日據時期文學在1970 年代被重新闡釋的相關問題,尤其是《夏潮》雜志對“文協(xié)”成員——賴和、蔣渭水、楊逵的“出土”,認為七十年代尋回日據記憶的工作,既是臺灣知識分子破除“反共意識形態(tài)”的先行部分,也是接續(xù)左翼反帝反殖民傳統(tǒng)的重要前提。
與會學者通過對“文協(xié)”成員文學創(chuàng)作與社會參與的考察,對“文協(xié)”組織路線與發(fā)展方向的分析,對“文協(xié)”歷史影響力的闡發(fā),一致認為必須回歸到日據時期的歷史語境中,將“文協(xié)”的歷史放置在20 世紀初中國革命的歷史脈絡中予以考察,才能呈現(xiàn)海峽兩岸文化運動的有機聯(lián)系。
改革開放以來,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逐漸受到重視,這一學科也逐漸進入了體系化、系統(tǒng)化的建制過程。它涉及到殖民主義的不同形態(tài)、戰(zhàn)后去殖民化、內戰(zhàn)冷戰(zhàn)雙重構造下的海峽兩岸關系,海外華人的離散與反離散問題,以及如何處理不同區(qū)域文學之間的關系問題,因此對舊有的文學史論述提出新的挑戰(zhàn)。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張重崗研究員以宏闊的視野,高屋建瓴地梳理了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學科的興起,回應了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的體制化建設問題,并且分別論述了臺灣文學、香港與澳門文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不同關注點。就臺灣文學而言,張重崗充分肯定了前行學者的成績,認為“大陸近四十年來的臺灣文學研究,在思潮文類、社團流派、報章傳媒和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礎上,疏通文學史的脈絡,拓展多元化的向度,在詮釋視野和方法取徑等方面取得了極大進展”。
隨著臺灣文學日趨多元化,女性文學、科幻文學、自然書寫等新類型層出不窮,文學與社會的互動性關聯(lián)愈加豐富,臺灣文學研究也展現(xiàn)出問題視野與理論方法的多樣化和跨學科性。地方書寫是近年來臺灣文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多篇會議論文運用空間研究、記憶研究、接受美學等文化社會學方法,對臺灣文學中的地方書寫進行了分析。福建師范大學的徐紀陽以“花蓮”書寫為切入點,認為花蓮作家具有在地視角,發(fā)掘了花蓮文化多樣、兼容的文化特質,并通過強化地景書寫、還原地方移民史為花蓮形象重新編碼,并植入全新的地方意涵,促進了花蓮地方觀的重構再造。福建師范大學的簡逸光從接受美學的角度闡釋了地景文學與讀者反應的關系,通過對蔣勛的散文、朱點人的《秋信》等文本的地景描寫分析,認為地景書寫可觸動讀者的回憶與想象,藉此獲得閱讀的樂趣與心靈的慰藉,構建起“讀者想象的平行宇宙”。廈大臺灣研究院的劉奎將視點集中于五、六十年代金門、澎湖等地的戰(zhàn)地詩歌,認為戰(zhàn)地詩人發(fā)掘了前線獨特的精神氣質、道德姿態(tài)、社會批判性和反戰(zhàn)意識,并以此為資源批判后方的臺灣社會。前線詩人的非戰(zhàn)心態(tài)激發(fā)出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再發(fā)現(xiàn),從而對當局的戰(zhàn)爭形成歷史性與現(xiàn)實性的雙重批判。文化社會學的跨學科方法在集美大學黃明慧的研究中有著更精微的體現(xiàn)。她以臺北明星咖啡館這一著名空間作為分析場域,借用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勾連爬梳了流亡俄僑與本土作家之間的聯(lián)系,外來與本土的文化在此形成一種平衡,從而為臺灣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提供契機。
文學研究的拓展仍然需要建立在扎實的文本細讀之上。四川大學的歐陽月姣通過對當代臺灣著名作家駱以軍的小說《明朝》的文本細讀,以及與《三體》《匡超人》等文本的對讀,認為駱以軍用“降維”和“微縮”等概念來重新演繹了離散經驗,串聯(lián)起古典的明朝、當下的臺灣、與未來的“明朝星球”三個互為隱喻的意義世界,以此指涉當代臺北人的存在狀態(tài),即“永劫回歸”的體驗。集美大學的呂明純通過對瞿筱葳的《留味行》、胡頎的《餐桌上的家鄉(xiāng)》、陳怡如與沈岱樺合著的《漬物語》等文本的對讀,發(fā)現(xiàn)當代臺灣女性文化書寫不再堅守對于文學性的執(zhí)念,而是更多地承載社會科學知識,朝著公共性議題過渡。女性創(chuàng)作者的自我認知和實踐管道日趨多元,她們的創(chuàng)作議題涵蓋壯游旅行、環(huán)??範帯⑿乱泼裾J同塑造等,性別視角的介入,為社會參與和政治空間的建構提供了另類的維度。
左翼文學與左翼思想在臺灣文學史上形成了寶貴的批判性傳統(tǒng),面對左翼聲音在島內被壓抑與忽略的現(xiàn)實,多篇會議論文或從理論中建構,或從史實中探微,力圖進一步拓深臺灣的左翼文學傳統(tǒng),為思考當前海峽兩岸的政治文化狀況提供思想資源。廈大臺灣研究院的朱雙一闡釋了左翼革命者林書揚對民族主義、民族共同體及其凝聚力等問題的論述,并與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及譯者吳叡人的相關論述進行對讀,發(fā)現(xiàn)林書揚將“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體現(xiàn)了“共同體”意識,提供了一種將左翼聲音與民族主義相結合的可能途徑,既具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又還原了中國曾經作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語境,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指向性。影響臺灣歷史進程的諸多人物在部分島內學者的研究中被塑造成“臺灣民族”建構論的起點與先鋒,對歷史的扭曲論述亟待糾正,歷史的縫隙與遺漏也迫切地需要填補,正如汪毅夫所言,臺灣文學史的敘事,既需要“正本清源的立論”,也需要“撥亂反正的駁論”。閩南師范大學的張立本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1960 年代陳映真與“在臺地下黨”產生關系的微證據,認為通過隱蔽、綿密的人際關系,陳映真與幸存者接觸,并有思想交流的可能,這條“在臺地下黨”與左翼文藝連接的細微線索提示了60 年代臺島思想狀況的另一種隱蔽想象。福建師范大學的高維宏考察乙未割臺后林季商脫離日本籍的行為及其相關經濟活動,重新肯定了林季商抗日的民族大義行為,有力批駁了部分學者所言“林季商是為了經濟因素脫籍”的說法。重慶工商大學的周之涵從1970 年代臺灣校園里的民主抗爭與政治革新運動中發(fā)現(xiàn),保釣運動之后臺灣社會左翼思潮萌動,雖然此類論述尚未形成系統(tǒng)性、理論性的批判力量,但已經開始質疑帝國主義意識形態(tài),呈現(xiàn)出新興的臺灣文化精英的某些特別的訴求。雖囿于特殊政治環(huán)境,這些需求最終都以落空告終,但客觀上影響了1970 年代以后的臺灣政治的革新與社會思潮的轉變。
臺灣文學是中國文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文學研究需要放置在中國文學的整體脈絡中加以考察。當前的臺灣文學研究關注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臺灣的接續(xù)與傳承,與會學者從作家作品傳播論、閩臺文化淵源關系、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傳承等角度強調臺灣文學的中華民族敘事。廈大臺灣研究院的張羽與苗昱菲梳理了“冰心在臺灣”傳播的三條路徑,分別是《臺灣民報》對冰心文學的介紹、日本漢學家倉石武四郎譯介《寄小讀者》、光復后冰心小詩進入臺灣,認為冰心代表了一條與魯迅的啟蒙、救亡主題不同的思想脈絡,啟發(fā)了臺灣人重新省視“東方文明”,使得臺灣人在被殖民侵略的心靈廢墟中重新看到了愛與美的希望,冰心小詩對臺灣詩歌的主題與形式產生了深遠影響。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張期達論述了楊牧散文的“虛構敘事”與“斷簡新編”,認為楊牧接續(xù)了五四文學的傳統(tǒng),也留下了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的文學范式。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吳秉勛、楊于萱以小見大,從閩南語流行歌曲《羅漢腳》中回溯早期閩粵移民者冒險渡臺的苦難史,在人員的遷移中發(fā)現(xiàn)了文化的跨域流動與閩臺的文化親緣。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鐘永興關注到了海峽兩岸中文系開設儒學課程的情況,論述中華儒學與人文院系的融合情況,探討儒學課程在海峽兩岸中文學系中的現(xiàn)行面貌,提出中文學科具有傳承中華文化、文學、思想之重任,同時回應當前“新文科”建設的時代要求。
為了增進海峽兩岸學者的交流與對話,此次會議特別設置了圓桌討論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由會議的召集人——廈大臺灣研究院的吳舒潔主持。吳舒潔首先介紹了會議的緣起和目的,特別指出會議海報的背景圖來自臺灣畫家莊索的畫作。莊索往返海峽兩岸,為祖國赤誠奉獻的經歷,恰切地呼應了本次會議的主旨。
在圓桌討論中,汪毅夫和吳國禎作為臺籍前輩學者,再次發(fā)出呼吁,只有正視歷史與現(xiàn)實才有解決臺灣問題的可能性,海峽兩岸的臺灣文學研究者應攜手共同為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作出貢獻。廈大臺灣研究院的鄧孔昭認為,當前臺灣島內的輿論宣傳對臺灣民眾的認知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是目前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無論是文學研究還是歷史研究,都應直面當下臺灣社會的真實矛盾,正視海峽兩岸民眾的認同問題。朱雙一也指出,臺灣與大陸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臺灣人民先后經歷了異民族殖民統(tǒng)治和處于“冷戰(zhàn)”“內戰(zhàn)”交疊構造下而與祖國大陸長期分離,因此其認同問題格外復雜。在海峽兩岸人民互信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國家與民族認同意識是解決海峽兩岸問題的鑰匙,在這一過程中,語言、文學、歷史等需要積極發(fā)揮建立身份認同的作用。
張重崗研究員結合“兩岸文學文化交流50年”的議題,認為保釣運動為我們進入臺灣研究提供了歷史的窗口。他指出,保釣運動具有多重意義,它不僅是一場維護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愛國運動,也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的起點與開端;保釣運動向中國統(tǒng)一運動的轉向以及與之相關的多重政治訴求與路線,與今天島內的某些政治主張仍具有相似性,因此建立對歷史問題的正確認知也是回應現(xiàn)實問題的途徑。同時,“保釣運動”的興起與衰落影響著海內外華人對自我生存、社會狀況和世界局勢的理解,由此產生的保釣文學也從不同角度呈現(xiàn)了保釣運動價值的諸多意涵。
臺籍學者徐秀慧分享了自己赴大陸工作的心路歷程,指出當前臺灣的歷史教育深刻扭曲了臺灣青少年的身份認同意識,這也是促使她決心舉家遷往大陸的重要原因。徐秀慧認為,大陸的臺灣文學研究視角全面、內容豐富、觀點獨到,學術水平很高,她強調臺灣文學研究應注重歷史的脈絡,在脈絡中重新認識和發(fā)掘臺灣文學的價值,呈現(xiàn)海峽兩岸思想文化的有機聯(lián)動。廈大嘉庚學院的吳秉勛、鐘永興也結合自身在海峽兩岸的生活與工作經歷,認同徐秀慧的觀點并補充道,當前臺灣的歷史教育使青少年喪失了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這已經成為阻礙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與會學者從整個中國的視野出發(fā),結合切身的真實體驗,從文學議題拓展至思想文化、認同政治、社會融合等當前海峽兩岸關系中的焦點問題,打開了本次會議的討論維度,充分體現(xiàn)了文學研究的現(xiàn)實關懷。
臺灣文學研究的推進離不開海峽兩岸學界的對話、碰撞與融合。此次學術研討會的順利召開,為在大陸工作的臺籍學者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為凝聚臺灣文學研究的新生力量、促進海峽兩岸學者的溝通對話提供了良好的開端。與會學者在中華文化的傳承、左翼批判視野的深化、海峽兩岸文學的交流等議題上秉要執(zhí)本,研究對象既包括文學文本,也涵蓋文化交往、空間地理、語文教育等跨文化現(xiàn)象??鐚W科的理論和方法拓展了臺灣文學研究的視野,展現(xiàn)了臺灣文學研究路徑的突破。臺灣問題的復雜性要求文學研究需正視歷史、回應現(xiàn)實。回顧50 年來海峽兩岸文學文化交流,可以發(fā)現(xiàn),臺灣文學研究既需要在歷史源流中鉤沉,也必須積極與時代共振,在中國、東亞、世界的相互參照中展開思考。本次會議是海峽兩岸學者探索共同研究課題、建構跨學科研究視閾的初步嘗試,在海峽兩岸學者的攜手并進中,臺灣文學研究也將積極發(fā)揮文學認識現(xiàn)實、改造社會的功能,挖掘和繼承海峽兩岸文學以中華民族復興為己任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推動臺灣研究的正確歷史觀與共同體意識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