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娟,崔國慶
(1.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2.河南省畜牧總站)
2021 年新冠肺炎變異毒株頻現(xiàn),沖擊全球經濟復蘇形勢,貨幣政策與貿易受阻令全球谷物價格大幅上漲,糧價上漲至近十年高點,小麥漲幅最為明顯,部分國家因糧食價格飆升,引來劇烈的通貨膨脹。2021 年全球化肥價格上漲,玉米種植成本增加,同時乙醇汽油大量生產,再加上中國需求強勁,進口玉米超2 700 萬t,全球玉米需求緊張,CBOT玉米漲至八年高位,國內玉米價格創(chuàng)歷史新高。
2021年國內政策與市場博弈加劇,1季度玉米價格高位上漲,2季度國家監(jiān)管政策頻發(fā),調控政策緊跟其后,進口谷物增幅明顯,進口玉米不間斷投放,農業(yè)農村部制定發(fā)布飼料中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方案,小麥飼用替代量增加,彌補國內玉米供應偏緊局面。下游生豬存欄恢復性增長,豬料需求同比增加超40%,國內飼料需求增加,但玉米價格處于高位,飼料中谷物替代創(chuàng)新高,擠占玉米消費。原料成本高企,深加工企業(yè)同比下降,玉米工業(yè)消費受限。整體來看,2021年國內玉米市場供給增加,需求小幅偏弱,供需偏緊格局有所緩解,價格呈現(xiàn)前強后弱的走勢。
需求強勁,全球玉米期末庫存處于六年新低。12 月份USDA 數據顯示,預計2020-2021 年度全球玉米產量11.23 億t,較2019-2020 年度上調310 萬t,主要因美國產量上調1 249 萬t,而中國、烏克蘭、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產量小幅下調,抵消全球產量上調幅度,仍處于歷史第三高位;2020-2021年度全球玉米消費11.45億t,較2019-2020年度上調1 422萬t,其中,飼用消費上調884萬t,工業(yè)消費上調538萬t,處于歷史高位。因2020-2021年度美國期末庫存下降1 735萬t,阿根廷下降200萬t,全球期末庫存降至2.93億t,創(chuàng)六年新低,庫存消費率比至25.55%,處于七年低位。
預計2021-2022 年度全球玉米產量12.09 億t,較2020-2021 年度上調8 591 萬t,創(chuàng)歷史新高,因巴西上調3 100萬t,美國上調2 415萬t,中國上調1 188萬t,烏克蘭上調970萬t,阿根廷上調400萬t。2021-2022年度全球玉米消費11.77 億t,較2020-2021 年度上調3 105萬t。受中國、美國、歐盟、阿根廷需求增加提振,2021-2022年度全球期末庫存上調1 286萬t至3.05億t,庫存消費小幅回升,反映全球玉米偏緊局面逐漸緩解,但仍處緊平衡狀態(tài)。
2021年中國玉米產量創(chuàng)新高。2021年國內政策支持玉米種植面積增長,3 月初,農業(yè)農村部印發(fā)《關于做好2021年糧食穩(wěn)產增產工作的指導意見》,確保全年糧食面積只增不減,著力穩(wěn)口糧、增玉米、穩(wěn)大豆,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wěn)定在1.17億hm2以上,力爭玉米增加66.67萬hm2以上。由于2020 年玉米價格快速上漲,加上國家進一步提高玉米種植補貼,農戶種植玉米熱情較高,種植面積增幅明顯。2021 年玉米播種面積為4 332.4 萬hm2,較2020 年增加206萬hm2,創(chuàng)近五年高位;2021年的玉米總產量2.73億t,同比增加4.6%,創(chuàng)歷史新高;因局地不利天氣影響,今年單產下降0.4%(圖1)。
圖1 2010-2020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變化
2021年種植補貼雖增加,但種植成本增幅明顯,種植收益(租地)小幅下降。2021年黑龍江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上調450~1 020元/公頃。從種植收益來看,今年新糧開秤價同比增加,但地租成本增幅明顯,且種子價格小幅升溫,在玉米種植成本增加的情況下,自有地種植收益增加15%,而租地種植收益下降10%。2021年大豆價格雖大幅上漲,但單產不高,整體來看收益仍低于玉米。
2021 年國內政策與市場博弈加劇,國內玉米價格創(chuàng)新高。1季度國內玉米價格持續(xù)攀升,創(chuàng)歷史新高;2季度隨著國家監(jiān)管、調控政策發(fā)力,價格漲幅放緩;3季度在新糧上市前,價格明顯回落;4季度玉米價格創(chuàng)年內新低,但受降雪影響上量疊加基層惜售,糧價觸底反彈。2021 年全國玉米均價2 795元/噸,同比上漲29.1%(圖2)。
圖2 2017-2021年全國玉米價格走勢圖
截至12 月21 日,2021 年進口玉米共投放532 萬t,成交188萬t(圖3)。2021年6月,國家開始投放烏克蘭非轉基因進口玉米,7月美國轉基因進口玉米加入,8月投放頻次加碼,由一周一拍改為一周兩拍。雖然進口玉米拍賣量不足以對市場造成沖擊,但仍緩解市場偏緊形勢,若后期持續(xù)投放,將影響市場供應形勢,關注明年政策變化。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2021年1-11月谷物進口超5 600萬t,刷新近年進口高位。2021年1-11月中國累計玉米進口2 702.5萬t,同比增加198.9%(圖4),再次刷新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美國玉米進口1 958.9萬t,時隔六年,美國再次成為中國玉米第一進口大國。
2021 年1-11 月中國累計進口高粱870.6 萬t,同比增加103.9%。1-11 月中國累計進口大麥1 146.1 萬t,同比增加61.7%。2020年1-11月中國累計進口小麥880.1萬t,同比增加20.7%。2021 年1-11 月谷物進口超5 600 萬t,刷新近年進口高位(圖4)。
圖4 中國2011-2021年(1-11月)谷物進出口數據
期貨高價漲至2 930元/噸,創(chuàng)歷史新高。2021年玉米價格高位運行,特別是1 季度,企業(yè)備貨推動玉米現(xiàn)貨大幅上漲,期貨價格隨之攀升,市場看漲情緒發(fā)酵及CBOT玉米大幅飆升,1月15日,玉米期貨高價漲至2 930元/噸,刷新歷史新高。經歷2、3季度的震蕩回落,期貨價格隨之走弱,9月24日,期貨價格低價跌至2 429元/噸,創(chuàng)年內新低。4 季度天氣影響疊加基層惜售,玉米現(xiàn)貨堅挺,期貨價格隨之波動??紤]到玉米現(xiàn)貨漲至高位,供應偏緊雖然逐漸緩解,但市場仍處緊平衡狀態(tài),預計2022年期貨價格高位震蕩,運行區(qū)間在2 300~2 900元/噸。
2021 年國內玉米價格創(chuàng)新高,進口谷物價格優(yōu)勢明顯,中國采購力度加碼。2021 年1 季度玉米價格創(chuàng)新高,中國進口需求強勁,進口谷物隨之上漲。2 季度CBOT 玉米漲至八年高位,美玉米完稅價快速上漲,高價漲至2 850元/噸。5月份中國密集采購新作美玉米,美國玉米訂單激增;6月份因美國作物天氣改善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跌,美玉米完稅價高位回調。下半年,國內玉米價格雖震蕩偏弱,但較往年相比仍處高位,進口高粱、大麥價格優(yōu)勢明顯,飼料中谷物替代處于高位。
截至12月23日,進口美國玉米完稅價2 501元/噸,同比上漲18.7%,較6月底下跌11.3%。高粱進口價格2 750元/噸(圖5),同比上漲6.5%,較6 月底上漲0.4%;大麥進口價格2 500 元/噸,同比上漲10.1%,較6 月底上漲7.3%;進口谷物與南方港口國內玉米價格2 830元/噸相比,價格優(yōu)勢仍較為明顯,預計2022 年進口玉米大概率仍會超配額,高粱、大麥進口處于相對高位。
2021 年小麥價格漲至歷史高位,2022 年小麥最低價再次上調。2021 年疫情下居民囤貨意愿增強,食用消費升溫,同時國內玉米價格高位運行,小麥替代持續(xù)攀升,飼用消費增加,多重利多共振,2021年全國小麥價格持續(xù)攀升,年度均價2 551 元/噸,同比上漲8.65%,創(chuàng)歷史新高。另外,2022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再次上調,2022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 kg115元,限定麥收購總量為3 700萬t,最低收購價格較2021年上調0.04元/千克,為穩(wěn)定小麥種植面積,保護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國家持續(xù)釋放利好政策。
飼用小麥替代處于高位,4季度開始下降。2020年國內玉米價格快速上漲,2021 年高位運行,小麥-玉米倒掛自2020年11月開始,長達11個月后,在今年10月份才由負轉正。2021 上半年玉米價格再創(chuàng)新高,農業(yè)農村部制定發(fā)布飼料中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方案,小麥替代量持續(xù)增加,下半年隨著玉米價格回落,特別是進入9 月份玉米價格季節(jié)性回落,而小麥價格在疫情助推下強勢上漲,據了解,4季度,在玉米主產區(qū),大型飼料企業(yè)配方重新從小麥和稻谷調整成玉米,在小麥主產區(qū),小麥使用比例仍保持高位,全年來看小麥在飼料中消費量有望達到3 200萬t左右(圖6)。
圖6 2017-2021年小麥在飼料中消耗預估
2021年國內玉米價格高位運行,原料上漲帶動深加工產品跟漲,但產品上漲幅度不及原料漲幅,企業(yè)盈利受限,開工率同比下降,玉米工業(yè)消費下降。但是,4季度限電限產等影響,企業(yè)開機率回升緩慢,庫存下降,推動深加工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企業(yè)盈利明顯增加,開工率升至年內高位。
開工率:2021年全國淀粉企業(yè)開工率61%,同比下跌4 個百分點,酒精企業(yè)開工率46%,同比下跌10 個百分點(圖7)。
圖7 2017-2021年深加工企業(yè)開工率
價格:2021 年全國淀粉均價3 349 元/噸,同比上漲25.7%;全國酒精均價6 631元/噸,同比下跌14.1%。
加工利潤:2021年1季度,原料上漲帶動淀粉、酒精價格創(chuàng)歷史新高,淀粉行業(yè)利潤向好。4月玉米價格高位運行,深加工產品跟漲幅度較小,下旬淀粉行業(yè)步入虧損通道(圖8)。4 季度“雙限”政策,加上玉米價格反彈推動深加工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企業(yè)由虧轉盈,東北淀粉企業(yè)利潤處于近五年高位,12 月企業(yè)庫存增加,酒精、淀粉價格偏弱,利潤收窄。
圖8 2017-2021年東北深加工盈利走勢圖
2021 年生豬產能超預期恢復,據博亞和訊自有數據跟蹤統(tǒng)計測算,2021 年末生豬存欄3.50 億頭,同比增加22.79%;能繁母豬年末存欄3 788 萬頭,同比減少9.72%。生豬存欄基本恢復至正常年份,豬價快速下跌,2、3 季度處于深度虧損期,隨著仔豬補欄成本的下降以及豬價的回調,外購養(yǎng)殖生豬出欄重新盈利,全年來看虧損超500元,自繁自養(yǎng)盈利在312元/頭左右。2021年商品代蛋雞存欄降至9億羽,產業(yè)趨于緊平衡,雞蛋價格高位運行,蛋雞養(yǎng)殖轉入盈利,但高飼料成本壓縮盈利空間;同時高成本抑制補欄積極性,2021 年雞苗補欄不及預期。2021 年白羽肉雞出欄量高達54億羽,雞肉產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而雞肉需求恢復低于市場預期,雞肉價格震蕩偏弱;全年商品雞養(yǎng)殖小幅虧損,屠宰企業(yè)持續(xù)虧損,種雞場小幅盈利。
根據中國飼料工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全國工業(yè)飼料總產量26 817萬t,同比增長13.8%。其中,豬飼料產量11 740 萬t,同比增長44.9%;蛋禽、肉禽飼料產量分別為2 885萬t、8 195萬t,同比分別下降9.2%、5.9%。
綜合來看,國內飼料產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生豬存欄恢復性增長,豬料需求同比增加超40%,禽料需求雖穩(wěn)中小降,但國內飼料需求明顯增加,因玉米價格處于高位,飼料中谷物替代擠占玉米消費,玉米飼用消費下降。
2022 年國內玉米市場供應仍保持多元化格局,國產玉米、進口谷物、小麥稻谷替代等多方供給,但市場仍處于結構性緊平衡狀態(tài)。12 月27 日,農業(yè)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2022年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總的考慮是穩(wěn)口糧、穩(wěn)玉米、擴大豆、擴油料。政策支持,2022年國內玉米產量仍處于高位,加上進口谷物步伐不停,玉米市場供應保持增加,未來玉米市場供求關系逐漸進入新的再平衡的過程。預計2022 年玉米價格仍處高位,但突破2021年初歷史高位的概率不大,同時大幅下跌的空間也有限,全國玉米均價在2 500~2 900元/噸區(qū)間調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