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qū)崿F(xiàn)
(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浙江杭州 310009)
塘池是中國古典園林重要的組成元素,自然式塘池又是中小尺度山水造園中最普遍的水系形態(tài)。以當代疊山大師方惠的造園作品為例,系統(tǒng)討論中小尺度造園中自然式塘池與假山的關系。方惠認為中小尺度的園林可以把園看作是“山中之園”,而塘池則可視作“山中之水”。在此前提下,文章提出塘池理水在“以山定水”“以池承山”“山水互成”“山之余脈”“水之余音”5個層面的構(gòu)思和工藝?!耙陨蕉ㄋ笔怯缮降淖藨B(tài)和尺度決定水的形態(tài)和大??;“以池承山”是施工過程中先做旱池再疊假山;“山水互成”是以水體現(xiàn)山的深厚和高遠;“山之余脈”是把塘池的駁岸視作山的余脈來營造;“水之余音”是把園林水系與音樂相聯(lián)系,把塘池看作整個樂章的余音來處理。
塘池;假山;園林;中小尺度;方惠
中國古典園林是山水園林,掇山必理水,山水相映,生意盎然。中國古代多有以“池亭”“園池”代指園林。唐代長安城內(nèi)的宅園等,也多稱山池院[1]。池、水之重要,可見一斑。故而“塘池”是研究和傳承古典園林中除了“掇山”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元素,并且兩者往往是密切相關的。
塘池一般常見于中小型園林,或者大型園林的園中園中,有時候又和潭淵、溪澗、泉井密不可分,是最普遍的園林理水形式。從形態(tài)層面而言,塘池既有師法第一自然(原初自然)中土石相間的自然式形態(tài),也有師法第二自然(鄉(xiāng)村風景)的規(guī)則式形態(tài)[2],當然也有兩者結(jié)合,方曲相伴的。自然式塘池是中小尺度古典園林中最普遍的水系形態(tài)[3],大都與園林山石融合在一起猶如山中之水,或狹長,或開敞,有時池中還有島,島上又有山,山水相融,而成林泉之趣[4]。
以往的研究大多從汗牛充棟的文獻資料和現(xiàn)存案例中去分析理法和匠藝,但有時會停留在表象和理論層面而無法深入。筆者有緣參與東南大學朱光亞教授和當代疊山大師方惠老師的山水造園課題組,訪歷史名園,也參觀方惠老師近年做的園林,現(xiàn)場交流掇山與理水的理念與技藝,應約撰本文以淺析中小尺度山水造園中自然式塘池和假山的關系。
理水之妙,在于堆山之巧。中小尺度的園林完全可以把園看作是“山中之園”,而塘池則可以視作“山中之水”,這是作為疊山匠人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總結(jié)思考出來的樸素智慧,也是一種極具特色的營造理念與方法。造園伊始,“掇山”與“理水”就統(tǒng)籌思考同步推進,山的顧盼姿態(tài)決定了水的形態(tài),山的巍峨尺度決定了水的大小。堆山既成,則山中之水也自然而成。
筆者隨方惠走訪了一個正在進行中的園林項目——昆山璞園。這是一個毗鄰公共河道的私人別墅后花園,面積約100 m2。整個園林呈現(xiàn)庭院—塘池—假山的三層結(jié)構(gòu)關系(圖1)。假山已堆疊完畢,塘池業(yè)已成形,受場地面積所限,所疊假山不求高大而求逶迤連綿之勢,塘池形態(tài)總體跟隨山勢曲折狹長呈半環(huán)繞狀。在北邊建筑密集處稍呈規(guī)則狀,由北向南,山林之氣逾重,則自然之態(tài)逾顯(圖2)。這種塘池形態(tài)上的變化過渡傳承了中國古典私家園林中由住宅到庭院再到后花園的景觀序列,也體現(xiàn)了由喧囂到安靜再到自然的感官體驗過程[5]。
圖1 璞園平面圖Fig.1 Master plan of Pu Garden
圖2 場地速寫:璞園北側(cè)入口處塘池由規(guī)則式到自然式的變化Fig.2 Site sketch:the change of pond at the north entrance of Pu Garden
因場地所限,假山總體高度大概在4~5 m,通過局部下挖適當增加假山的相對高度,故塘池的寬度基本在2~3 m,在北側(cè)最寬處形成的水面也不過4 m左右。如此,以山抱水,以水環(huán)山,和諧相融。
方惠的另一個項目揚州江海學院諧園位于學校的宿舍區(qū)內(nèi),面積約1 200 m2,假山基地正對大門,成為入口對景,周邊均為6層樓高的學生宿舍樓(圖3)。因為四周環(huán)境開敞,又無景可及,諧園只能自成體系。方惠在構(gòu)思造園時即把諧園當成一個大型的盆景來考慮,在綜合考慮造價的前提下,將主山定為7 m高,再加上4~5 m高的樹林,基本以12 m左右作為園林最高點,以中間偏左處為主峰,兩側(cè)次峰參差展開,展開面約30 m。從遠觀視角上(距大門入口處約40 m),諧園假山如同一個“屏障山”,主景觀面山勢逶迤,后方宿舍樓影影綽綽;從隔池觀山的“中觀”乃至進入山中的“近觀”視角上,則完全不見山后之樓,山的深遠和高遠之勢呼之欲出,已然從盆景進入了山林[6]。
圖3 諧園區(qū)位及總平面圖Fig.3 Location and master plan of Xie Garden
假山的高度和尺度既定,塘池的大小和形態(tài)也隨山就勢而成,山下塘池寬約20 m,進深約10 m,而在西側(cè)又蜿蜒進入山谷15 m,營造水深不盡之感,從而在空間尺度和視線關系上達到最合適的比例效果(圖4)。
圖4 諧園的假山和塘池Fig.4 Rockeries and ponds in Xie Garden
山水造園在設計初始是以山定水,在施工步驟上卻是以池承山,先做旱池再疊假山。20世紀80年代方惠參與修繕揚州片石山房和個園時,曾看到這兩個園林假山外圍的基礎都是一個方池,方池之上湖石拼疊形成曲曲折折的塘池形態(tài),從而領悟到“以池承山”的施工工藝。
古代是以三合土(石灰、黃土、沙石)兌糯米汁做池底[7],當代是以鋼筋混凝土+防水層+素混凝土做池底,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保證池底完整而不漏水。個園修繕時曾在糯米汁筑成的池底旁又用混凝土增加池底面積以延伸水系,導致后來兩者交接處經(jīng)常發(fā)生滲水現(xiàn)象,這也是“以池承山”時必須“統(tǒng)澆池底”的重要啟示。所以方惠在造園時不論塘池大小、形狀,假山質(zhì)地、高低,都是先做一整平的旱池,基礎與池底同時澆筑。池邊上翻以磚砌至水面高度,再用水泥砂漿粉刷。水池既定,所有的假山、疊石都在這個大池子里施工營建起來的。
璞園在實際施工時,方惠先在從建筑散水以外到公共河道的整個場地做了挖方和平整,并用混凝土做了整體的基礎大池底,再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疊山和理水(圖5-6)。當時園中尚未放水,細細查看,從假山最外側(cè)的邊緣到庭院的邊緣皆隱約可見整體澆筑的大池底和翻邊,以保證池底在山石不同壓強之下均不漏水。待到放水之后,水深石錯,藤蔓掩映,池底和翻邊就漸漸消隱了。
圖5 璞園假山山洞與塘池Fig.5 Rockery cave and pond in Pu Garden
圖6 璞園假山主峰與塘池Fig.6 Main peak and pond of rockery in Pu Garden
揚州江海學院諧園在施工之初也是做一個大池底,在池底后側(cè)擬做假山部分局部抬高,然后立主峰,再立陪峰,在山水交接和山石轉(zhuǎn)折之處做立石,互相呼應,拉出層次,最后用小石塊左右連接起來形成駁岸,塘池自然就形成了(圖7)。
圖7 諧園施工過程示意圖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Xie Garden
欲求山之高,先向水中深,塘池的另一個作用是體現(xiàn)假山的深厚和高遠。方惠提到:“石與山是有區(qū)別的,山是不盡的,有厚度?!比绾误w現(xiàn)山之深厚?常用的手法就是做石洞、石谷、石橋等,塘池的水淹過石洞,流入石谷,深遠和深厚之境自然而成。
璞園的假山后面即為公共河道,假山進深僅有短短的幾米,在極其有限的空間內(nèi),方惠充分利用塘池的“淹”和“流”,增加山的深厚?!把汀本褪巧绞胙突蛘呷陀谒校股襟w如同水中生長出來一般,形成深邃之感。而“流”就是水如同從山石的各個孔洞中流淌出來,從高處流至低處,其勢可大可小,可緩可急,形成瀑布、湍流、溪澗,最終匯入塘池之中[8]。水系曲折蜿蜒,從入口處潺潺而下,流過石澗溝壑,漫過石磯淺灘,從石橋下流出(圖8),最終匯聚在主峰之下,主峰因體量所限不能做過大和過深的山洞,人亦不可進入,但池水半淹,影影綽綽,頓時讓人感覺里面有無限的空間,假山也一下子變得深厚了。同理,江海學院諧園的塘池之水來源于西北角的山谷之中,繞水而行可入谷,依次可見次峰、汀步、崖壁、石磯等種種景象,從而求得深遠之意。
圖8 璞園塘池之水流過石橋Fig.8 The water in Pu Garden’s pond flows across the stone bridge
方惠的另一作品——上海鮮花港假山以大瀑布為居中景觀,瀑布中心垂直線對準主中軸線,山體沿水體岸邊向兩邊呈扇狀均衡伸展疊造,最終形成環(huán)抱狀。為追求總體的動態(tài)均衡,大瀑布左側(cè)是大面的匹狀直落,右側(cè)分幾股參差跌落,左側(cè)主山峰稍低而與瀑布平行靠后,右側(cè)主山峰稍高并靠前,從而形成層次變化和動態(tài)對稱。然后,左側(cè)主峰延展出峽谷、石橋等,右側(cè)山峰綿延為山洞、山道等,水系由高到低跌落而下,曲曲折折流出峽谷、淌過石橋、跌落山洞、縈繞山道,匯成大大小小的塘池,形成深遠之趣。而再退遠一點來看,外圍湖面一平如鏡,倒映著整座假山,更增添了山的高遠之境(圖9)。
圖9 鮮花港假山和塘池遠觀Fig.9 Far view of rockery and pond in Flower Harbor Garden
自然界中塘池駁岸大多是天然的巖石或黏土,亦或是火山爆發(fā)后形成的天然巖層,從廣義來說是池在山中[9]。造園師法自然,方惠認為亦可把塘池的駁岸看作是大山的余脈。上文已提及疊山先造池,而后再用山石拼疊包起池邊磚墻或者在池內(nèi)幾個一組交錯勾連,形成山石駁岸。
郭熙在《山水訓》中指出:“山大物也,其形欲聳撥,欲偃蹇,欲軒豁,欲箕踞,欲盤礴,欲渾厚,欲雄豪,欲精神,欲嚴重,欲顧盼,欲朝揖,欲上有蓋,欲下有乘,欲前有據(jù),欲后有倚,欲上瞰而若臨觀,欲下游而若指麾,此山之大體也?!盵10]此處“偃蹇”“箕踞”“顧盼”“朝揖”均是相對于主次山峰余脈起伏蜿蜒互相呼應,時而潛行地下,時而勾連映帶,這些勾連之處就是塘池曲折高低的駁岸。
上文所述鮮花港的假山與水系互相交錯,由高到低,形成大小不一的淺水和深池,這些塘池的駁岸或為石磯、或為汀步、或為立石,高高低低,顧盼生姿,與主峰、次峰遙相呼應,渾然一體,讓人感覺雖在水邊游走,仍然是沒有離開山林之境(圖10)。
圖10 鮮花港塘池駁岸Fig.10 Pond revetment of Flower Harbor Garden
在尺度極小的梅廬小云岫項目中塘池駁岸與假山的關系更加清晰。整個園林在圍墻交合處立起主峰,寓意截取山之一角,主峰逶迤轉(zhuǎn)折,似乎穿墻而來,形成山洞和蹬道之后山脈又綿延向前,一側(cè)靠墻起起伏伏,立石更多更高一些;另一側(cè)靠庭院,考慮到游賞和步行的需要,豎向上更平整一些,只是在水中有較大的立石,在收尾處有小塊的立石。這兩側(cè)山脈圍合的空間就是塘池所在,山脈也就自然成為了塘池的駁岸(圖11)。
圖11 梅廬小云岫塘池駁岸Fig.11 Pond revetment of Mei House Garden (photoed by GU Kai)
塘池的另外一種駁岸和池底的形式是淺灘[11],也可視為山脈蜿蜒起伏的最低平之處,是《山水訓》中所講的“東南之山多奇秀……以漱濯開露之所出,故其地薄,其水淺”[10],璞園中段的塘池就呈現(xiàn)低伏的淺灘狀,薄薄一層水面流經(jīng)光滑的山石,人可以濯足其上,平添一分親水的意趣(圖12)。同樣的手法當代另外二位園林學者劉敦禎和陳從周在修復南京瞻園和上海豫園時也都有應用[12](圖13)。
圖12 璞園中段塘池淺灘駁岸Fig.12 Revetment of shoal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Pu Garden
圖13 豫園得月樓北側(cè)塘池淺談駁岸Fig.13 Revetment of shoal on the north of Deyue building in Yu Garden
《山水訓》描寫“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環(huán),欲肥膩,欲噴薄,欲激射,欲多泉,欲遠流,欲瀑布插天,欲濺撲入地,欲漁釣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挾煙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輝,此水之活體也”[10]。把自然界中水的形態(tài)刻畫得精細而生動。而這種生動的形態(tài)在園林再現(xiàn)時又增加了聲音層面的感官體驗,而塘池就是水之余音。典型的例子如無錫寄暢園的八音澗,以黃石壘砌石澗,惠山之泉水,由西到東,水聲淙淙,如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悅耳,故以名之,最后匯入到錦匯漪,余音裊繞[13]。
方惠傳承這種文化,將其應用于現(xiàn)代工程技術并進行開拓創(chuàng)新。因為古代沒有水泵,也沒有水循環(huán)等技術,所以在水量和水壓有限的條件下,營造水瀑、水澗是比較難的,最大的可能是下雨天從屋面上匯聚的雨水傾瀉而下形成落瀑之景,甚至專門有“坐雨觀瀑”之說。哪怕是八音澗以惠山泉為活水,在36 m長、0.6~4.5 m寬的石澗中也很難保證有充足的水量能持續(xù)發(fā)出“八音”之聲,可能在豐水期的某些日子才會有“八音悅耳”的聲景觀。
現(xiàn)代的工程設備和技術可以彌補這種遺憾。方惠在造園時常常把塘池和疊瀑、溪澗融合在一起而成為一個整體的水系統(tǒng),由高處出水口的潛流暗涌,到層疊的瀑布雷鳴而下,至中游溪澗的琤瑽跌落,再到淺灘處的低聲輕吟,最后匯聚到塘池中余音裊裊,猶如一曲音樂有前奏、高潮、間奏、尾聲,起承轉(zhuǎn)合,引人遐思。大園者如上海鮮花港,“瀑布插天”“濺撲入地”,似琵琶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圖14);小園者如昆山璞園,“柔滑回環(huán)”“多泉遠流”,曲調(diào)轉(zhuǎn)為“小弦切切如私語”,最終“大珠小珠落玉盤”都匯入塘池之中,余音不絕,水波瀲滟。
圖14 鮮花港水系形態(tài)剖面示意圖Fig.14 Profile diagram of water system form of Flower Harbor Garden
這里有二個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其一是高處出水口的漫水營造。先做一小型淌水池,水源注入池中,待水滿之后整體漫出池沿形成瀑布,從而保證瀑布的自然跌落形態(tài)和出水均衡性,切忌直接用水管從出水口噴射而出,稱之為“天落水”。其二是低處水洞口的涌水營造(圖15)。塘池與假山的交接處為營造水源不盡之意,常常疊石為洞,池水半淹。這時需把水管埋在池底,出水口距石壁5 cm左右,水流撞擊石壁后回旋上升,從而形成石洞之中暗流涌動之效果。
圖15 鮮花港出水口淌水池Fig.15 Drip pool of water outlet in Flower Harbor Garden
中國造園的掇山理水文化和技藝源遠流長,師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14]。當代造園的研究和實踐既要從文化層面、藝術層面解讀史料和現(xiàn)存古典園林,也要從匠藝的傳承和發(fā)展層面進行挖掘和研究。而實際上,中國近代以來社會動蕩而造園衰頹,掇山理水技藝漸趨失傳,至今優(yōu)秀的、熟諳傳統(tǒng)造園技藝又工作在第一線的疊山匠人寥寥無幾[15]。
圖16 水洞涌水剖面示意圖Fig.16 Schematic diagram of water inflow section of cave in water
方惠透過表面看到實質(zhì),在實地考察中理解“以山為大”“以少勝多”的真諦,“欲求山之高,先向水中深”“高石壓低石,先做趟水口”這些做法也暗合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論和自然界的規(guī)律。
塘池只是傳統(tǒng)山水造園中的一環(huán),窺一斑而見全豹,中國優(yōu)秀的園林藝術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被挖掘、研究、傳承和開拓。從傳統(tǒng)工匠的視角展開討論和研究在當下倡導“工匠精神”和“文化復興”的語境下顯得尤為可貴和必要。
圖片來源:圖1改繪自顧凱提供的璞園模型平面,圖3改繪自參考文獻[6],圖9由邵健提供,圖11由顧凱提供,其余圖片均為作者自攝和自繪。
致謝:
文章寫作過程中得到朱光亞、方惠二位老先生的熱情指正和顧凱老師的熱心幫助,在此一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