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那房間,連空氣中的塵埃都散發(fā)著世間最珍貴的家的味道。
——題記
無論是那老上海的香膏,還是那淡淡的衣料香,又或是那陽光的輕芬,都記錄著世間的每分每秒,是愛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上了初三,搬了家,最后一次回到兒時的小屋。推開門,空氣中的塵埃在陽光下粒粒分明。深吸一口氣,原本模糊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
細碎的陽光從偌大的落地窗灑進屋內,圍在沙發(fā)上的姥姥身旁,形成美麗的光圈。姥姥銀色的發(fā)絲輕輕飄起,在光下閃動,襲來了她最喜愛的上海香膏的味道。姥姥一手執(zhí)針,一手在光下瞇著眼睛穿線。她專注得沒看到我回家了,待我走近,她才抬眼,眼中有著孩子般的單純和喜悅。一針一線在布料間穿梭著,靜止了時間。我也不知道能幫上什么忙,索性躺在補丁布料上,枕著姥姥的腿,聞著那獨特的衣料香。她笑了,臉上的皺紋如菊花般徐徐綻放,眼中閃過光彩。
那時的我不懂,認為那味道隨處可得。殊不知那是愛的沉淀,是世間的珍寶,是時間的伴手禮。
再次抬眼時,褲腳上已形成了漂亮的小十字。姥姥翻開里面,頻頻撫摸那補丁和不怎么明顯的針腳,總認為不平整,感嘆著人老眼花。我望向那雙飽經(jīng)風霜的手,忽然鼻子一酸,那似乎是名為心疼的味道。
我停止了回憶,毫不猶豫地奔向衣柜,找到了那條小時候的舊褲子。檀木的味道似乎有些復古,耐人尋味。姥姥如今在海南養(yǎng)病,我再次撫摸那被她補過的褲腳,嗯,是懷念的味道。
縱使生活磨平了棱角,模糊了記憶,不要忘記世間有味,將永存于心。那是家的幸福,是愛的千姿百態(tài)。
這份愛,值得我珍藏終生,留于世間。可謂世間有味,心中有愛。
【評? ?改】
小小題記,點破題旨,惹人遐思。
列舉出三種香氣,呼應題目與題記中的“味”字,又兼用“香”與“芬”二字,使語言更加豐富、靈動。
長短句的搭配使用,賦予語言以鮮明的節(jié)奏感?!胺置鳌薄坝俊钡茸致涞脺蚀_、生動。
對細節(jié)的描寫很精致,如“細碎的陽光”“美麗的光圈”“銀色的發(fā)絲”“眼中有著孩子般的單純和喜悅”等等,尤其將姥姥臉上的皺紋比作徐徐綻放的菊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姥姥的外貌,既道出了年老,又突出了慈祥,文字精美典雅。
此處排比,層層推進,將味道的內涵一一揭開,“時間的伴手禮”一語尤其形象。
依舊是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頻頻撫摸”“感嘆著人老眼花”“飽經(jīng)風霜的手”,突出了姥姥對“我”深不見底的愛。
“奔向”一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的迫不及待,祖孫兩代人的深情從文字中洋溢出來。
“縱使……不要……”,一組關聯(lián)詞語將溫情與哲理淺淺道出,撥人心弦。
“世間有味,心中有愛”,一組對稱句,揭示了人生的真諦,韻味無窮。
總評 作者以小見大,將世間之“味”聚焦于溫暖的親情,寫得溫情脈脈,仿佛能融化人心。文章構思巧妙,由現(xiàn)實轉入回憶,再由回憶走向現(xiàn)實,兩部分敘事相互交織,插敘手法駕輕就熟,使行文曲折靈動。選材方面,作者精心攝取了生活中“姥姥為我補褲子”的小鏡頭,通過精心雕琢的細節(jié),將姥姥的慈愛和濃濃的祖孫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環(huán)境描寫的點綴與渲染更見作者功底。這是一篇至真至美的考場佳作。
(講評教師? ? 張桂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