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學良
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發(fā)展潮流和新一輪高考和中考改革的不斷深入,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從表面看是經濟的競爭,其歸根結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所以,社會對人才越來越重視,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人才不僅要有淵博的專業(yè)知識,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體魄。將體育學科納入到中考學科之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不斷上升,積極性不斷提高,家長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斷提高,重視程度逐步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斷改善,與之相對應的體育成績也不斷上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有很大改善,德、智、體、美、勞五育教學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逐步得到實現(xiàn)。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中考學科變化與分值比例的不斷調整,尤其是從2015年以來,將體育學科拉入到中考學科之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逐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不斷上升,家長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認識也發(fā)生了重大改變,重視程度逐步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斷改善,與之相對應的體育成績也不斷上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有很大改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教學得到全面的推進和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目標逐步得到實現(xiàn)。筆者就從中考體育政策方案實施以來,對中學生體育成績的變化做了相關的調查研究,針對這一問題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現(xiàn)場觀摩,走訪、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對中考體育成績做定性分析定量研究。本次調查共涉及市級學校3所,縣級城區(qū)學校3所,鄉(xiāng)鎮(zhèn)獨立初8所,村級九年制學校12所。覆蓋二市五縣和18個鄉(xiāng)鎮(zhèn)的9345名學生。下面就對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總結,把所得結果和觀點談幾點自己看法:
1 中考體育成績的變化
從近五年體育中考成績測試現(xiàn)場可以看到,學生體育測試成績合格率從最初的80%上升到90%以上,更可喜的是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中考體育的所有項目,并能夠達到合格成績,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各項成績能達到優(yōu)秀,這是令人所可喜的,只有少數(shù)學生沒有達到及格成績,形成這一良好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的是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和家長的重視程度加強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延長了,學校對體育教學的管理規(guī)范了,要求嚴格了,目標明確了,體育教師的作用認可了,體育教師上課的形式正規(guī)了等一系列作用的結果。
表1數(shù)據(jù)是對實施體育中考以來,對處在不同學校學生各類體育測試項目成績(定西市及白銀市中考體育滿分均為50分)的匯總,把成績按照優(yōu)秀(40分及以上)、良好(37.5-40分)、合格(30.5-37.5分)和不合格(30分以下)的層次進行了分類歸納,從表1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處在不同層次學校中的學生的體育成績整體都有所提高,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學校和市級學校的成績提升幅度更大,反映出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改善,綜合素質都在發(fā)生變化,但是,不同層次學校的差別仍然存在。存在這種差異原因可能是城市學生所處的學校和家長都重視學生的升學情況,并且,學校和家長的目標明確,期望值都過高,學校體育設施齊全,體育教師整體素質較高,教學模式多樣,從而學生的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高,都想把自己的學生送到重點高中,乃至最后送到重點大學。隨著體育中考政策的不斷完善和落實,學生的體育成績逐年在提高,反映出學生的體質在不斷的提升。
1.1 不同年份體育成績的變化
隨著中考體育政策的實施,中學生體育成績逐年在上升,反映出學生身體素質在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在變化,形成這一變化的動力來源于中考體育政策的實施。學生為了升學,家長為了讓學生能進一個重點高中,及至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學,鼓勵、支持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從表2數(shù)據(jù)可以年出,隨著體育中考政策的不斷完善和落實,學生的體育成績逐年在提高,反映出學生的體質在不斷的提升,折射出,學生對身體素質的重視有所改變,參與體育鍛煉目的逐漸明確?,F(xiàn)在學生已經認識到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中考綜合成績,可以使每天繁重的文化課學習有個充沛的體力和振奮的精神,同時,學生也體驗到了參與體育鍛煉的樂趣、喜悅感和成功感。其實,在體育沒有納入中考之前,有很多學生因為中考升學的壓力,家庭的期望和學校的升學壓力,加之,各學科科任教師的補課,對體育課堂的占用,學生本來就不多的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也被擠沒了,同時,也沒有參加體育鍛煉的精力和情趣。學校不重視體育教學的過程、方式、效果和評價體系,也不重視學校體育場館和器材的購置與維護,忽視了體育教學對文化課學習的作用,淡化了體育課的目標管理,挫傷了體育教育教學的積極性,體育教師由于課程的不重視而錯過了評優(yōu)選先和職稱晉升的機會,使得學校的體育教學一潭死水,無章可循。學校體育課沒有活力,學生沒有精力,特別是進入初中學習之后,由于社會、學校、家庭、教師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導致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減少,甚至有些學校到了九年級就取消了體育課,“每天參與體育鍛煉一小時”成了口號。
1.2 中學生不同層次學校學生體重的變化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學生每天攝取的營養(yǎng)物質能得到滿足,在此種情況下,如果不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那么,體內的營養(yǎng)成分就會過量堆積,甚至過剩,導致“三脂”過高,形成肥胖和體質下降,運動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了限制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
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體育中考政策的實施,學生每天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增多,鍛煉的方式增加,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體質狀況也逐漸改變,肥胖體型和體重偏重學生的比率逐年下降。這主要是由于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尤其是精準扶貧政策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營養(yǎng)計劃的落實,人們家庭收入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斷上升,使得學生每天營養(yǎng)素的攝入量的不斷加大,能量現(xiàn)狀不斷改變,和與之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的結果。
1.3 體育成績與中考升學率的變化
從表4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體育測試成績較高的學校的升學率也相對較高,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但應有一定的關聯(lián)。因此,對于文化課在哪一門學科成弱項時,可以借助體育的成績與之平衡,這樣就會大大的減少中考滑擋的概率,提高了被高一級學校錄取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部分學生由于個別學科的不足而升不了學的缺陷。
1.4 不同等次學生高考錄取變化
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考取一所好大學是大部分學生的愿望,也是實現(xiàn)學生人生理想的重要通道。
體育不僅影響中考的升學情況,對高考的成績也有影響,體育成績好的學生,每天學習精力充沛,精力旺盛,并能做到勞逸結合。對于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來說,食物消化快,能量吸收充分,晚上的睡眠踏實,疲勞消除時間短,體能恢復快,身體的免疫能力不斷增強,感冒等流行性疾病的得病概率和次數(shù)減少,大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而對于體育成績不高,體育鍛煉能力差的學生來說,上了高中以后,課業(yè)負擔不斷加重,課程的難度和廣度不斷加大,每天的體能消耗過高,食欲不振,晚上的睡眠質量不高,體能恢復緩慢,導致學習精力不夠旺盛,學習效率低下,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導致很難被國內重點大學錄取。
2 結論
隨著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的發(fā)展和新一輪高考和中考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的競爭從表面看是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社會對人才越來越重視,要求也越來越高?,F(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而由于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也進入了小康社會,飲食不僅僅局限于溫飽,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已成為人們的主食,加之學生不合理、不科學的營養(yǎng)膳食習慣和升學壓力等造成的“亞健康”狀態(tài)和少之又少的體育鍛煉,導致一些學生遭受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的侵襲。此時把體育拉入中考的學科范圍其作用無法估量,既能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中考成績,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可以把本來由于文化課成績不太好而體育素質較高原本考不上高中的學生送進高中的大門,最后成就個人的理想。體育鍛煉的作用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完善學生的性格,拓寬學生的交往范圍,改善生活質量,促進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形成。
本論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甘肅貧困地區(qū)中考體育政策對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與體質健康影響的研究》系列論文,課題批準號為(GS[2020]GHB1552)。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寺子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