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京西妙峰山娘娘廟男女答賽拈香者,一路不斷……城內(nèi)諸般歌舞之會,必于此月登山酬賽,謂之朝頂進(jìn)香,如開路秧歌、太少獅、五虎棍、杠箱等會。其開路,以人扮蓬頭涂面,赤脊舞乂,秧歌以數(shù)人扮陀頭、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鑼,足皆磴豎木,謂之高腳秧歌。太少獅,以一人舉獅頭在前,一人在后為獅尾,上遮闊布,彩色絨線,如獅背皮毛狀,二人套彩褲作獅腿,前直立,后僂傴,舞動如生,有滾球戲水等名目。五虎棍,以數(shù)人扮宋祖、鄭恩等相,舞棍如飛,分合中式。其杠箱,一人扮幞頭玉帶,橫踏杠上,以二人肩抬之,好事者攔路問難,則謔浪判語,以致眾人歡笑。凡此等會,以曾經(jīng)朝頂者為貴?!?/p>
——【清】讓廉《京都風(fēng)俗志》
注:從文中所寫京西妙峰山香會時候的景象中,可以看到諸如“開路”“秧歌”(高蹺)、“舞獅”“五虎棍”“杠箱”等走會表演。
“……有少林五虎棍、各處太獅、少獅、秧歌、高蹺、開路等會,表演的人都穿著各種戲裝,化起裝來,配著鑼鼓,沿路走一段,耍一段,一直耍到山頂上,到廟前表演給‘碧霞元君’看,這就是所謂‘朝頂進(jìn)香還愿’?!?/p>
——鄧云鄉(xiāng)《燕京鄉(xiāng)土記》
“過會者,乃京師游手,扮作開路、中幡、杠箱、官兒、五虎棍、挎鼓、花鈸、高蹺、秧歌、什不閑、耍壇子、耍獅子之類,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廟會等,隨地演唱,觀者如堵,最易生事。如遇金吾之賢者,則出示禁之。”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
注:富察可能喜清凈,擔(dān)心走會過于熱鬧,恐怕人多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