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歌
蘇格拉底在七十歲的時候,被告上法庭,罪名是他不信城邦讓信的神;腐蝕年輕人,讓他們也不聽城邦的話,不信神。專學(xué)巧言令色,強詞奪理,招搖過市。
蘇格拉底要在法庭上給自己申辯,證明清白。當(dāng)時,像雅典那樣的城邦雖然興盛,合法公民也不過幾萬人,可出席法庭的陪審員就有五百零一位之多。蘇格拉底開始了一項悖謬的申辯:如果成功申辯,說明他的確有辯才,無往不勝——因而將會被間接證實控罪。而如果他輸?shù)袅松贽q,便會被判處死刑。
蘇格拉底本來有若干“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選項。那時的法律很有人情味,選項很多:你可以逃跑,不出席審判;或讓希臘版“河?xùn)|獅吼”的太太領(lǐng)上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哭鬧一番,博得同情,這種做法在當(dāng)時并不稀罕;還可以繳納罰款,代替死刑,但蘇格拉底很窮,付不起罰款;他也沒有選擇余生流亡國外……他選擇了公開為自己申辯。
蘇格拉底相信神指派他過一種哲學(xué)的生活,因而哲學(xué)并非褻瀆,相反更虔誠。他不會因為危險——比如被告上法庭——而放棄他的職責(zé)。如果讓他停止哲學(xué)思考,才判處他無罪,那么他寧愿服從天命,也不服從公眾。
蘇格拉底要申辯自己有多么虔敬嗎?不。他不僅沒有聽從公眾或權(quán)威,連神的話也不輕信。德爾斐神諭說蘇格拉底是全希臘最智慧的人。蘇格拉底的反應(yīng)一以貫之,不被毀譽沖昏頭腦,而是反問:希臘有那么多智者,自己只是尚無智慧的愛智者,怎么可能最智慧呢?
他開始走訪以智慧聞名遐邇的人,當(dāng)然不是為了唱反調(diào),而是為了真正理解神諭。神諭不是事實預(yù)言,而是幽深微妙的啟示,是神與人的溝通手段。蘇格拉底發(fā)現(xiàn)這些智者自以為知,并不真知,他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至假裝知道。蘇格拉底為此開罪了很多人。于是,他以獨特的方式證明了神諭:蘇格拉底的智慧在于:“我知道,我不知道?!彼淖穯柾瑫r彰顯了“神諭”和“哲學(xué)”的本質(zhì),這也是他的審判一次次被人不厭其煩地講述的原因。
我們可以從蘇格拉底被審判的前前后后,重述他的幾次“不聽話”的抗命:公元前406年,雅典軍隊和鄰邦斯巴達人作戰(zhàn),遭遇風(fēng)暴,為了避免更多傷亡,將領(lǐng)們未能收回陣亡將士遺骸,就撤回故鄉(xiāng)。十位將軍為此遭受指控,議會通過投票判處他們死刑。蘇格拉底堅決反對,稱這種做法不符合雅典法律,也不公正??上н@十位將軍還是被處死了。還有一次三十僭主命令蘇格拉底捉拿處死某個人,蘇格拉底冒死抗命,逃回家中。
在申辯失敗后,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朋友們?yōu)樗邉澓迷姜z,甚至買通了獄卒。但他沒有接受朋友們的苦心經(jīng)營。為什么不逃?蘇格拉底說:即便遭遇不公,也不能以不公正來抵制,這樣會使自己身陷自相矛盾。既然選擇了申辯,就要接受審判的結(jié)果。
不論神諭的贊譽、民主制的勢眾、專制的威脅、友人的情誼,更不用說求生的本能、身后的妻小,種種都沒能阻礙蘇格拉底先思后行。古稀之年的蘇格拉底最后服從判決,喝下了毒藥。蘇格拉底因為思想而獲罪,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有人把這個審判定為“政治哲學(xué)”的某種開端,也說明了哲學(xué)和政治之間的張力。脅迫人言聽計從,只聽話,不思想,就會不講理,大眾和發(fā)號施令者都會喪失常識,失去思考的能力,這種損失是雙向的。
因為如果人沒有“不服從”的可能,人就沒有“自由”,那么他(她)就僅僅是人偶,既不會有信仰,也不會有愛。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審判時,曾實施屠殺的納粹軍官艾希曼自我辯解:他僅僅是“聽話”而已,他必須服從命令,履行義務(wù)。在命令面前,他沒有問為什么,他沒敢問,他知道問的后果,他的惡在于不敢思考,不敢運用人的常識常情去判斷,恐懼讓人放棄做人。
求知,并試圖從多種信息渠道了解、理解這個世界,是為了成為人。但成為一個有一般理性的人,卻非易事。啟蒙的初衷是用“講理”來代替一味“聽話”??档抡f“啟蒙運動除了自由之外,并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只會聽話的人,永遠是孩子。若是沒有“講理”的環(huán)節(jié),就只有心口不一的“順從”,而不會有心服口服的“服從”。只有訓(xùn)練自己獨立思考,你接受的才不是強權(quán),而是規(guī)范,才能把外在的條條框框變?yōu)樽约恒∈氐脑瓌t。
不聽話是需要膽識的,在哪個時代都是如此,被時代大潮裹挾是大多數(shù)臆想的不得已。但是,如果有更多獨立思想的年輕人,哪怕只是先質(zhì)疑,先提問,而非急著感動、盲從,我們的社會會少許多曲折和傷害。
接受別人的不聽話,耐著性子聽聽別人的理由,同樣需要膽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常常并不順暢,充滿這樣或那樣的瓶頸,也總有點兒“時間差”。只要沒違反法制,我們就要捍衛(wèi)別人“不聽話”和表達不同意見的權(quán)利。如果我們輕易不讓別人說話,或者放棄自己表達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有一天當(dāng)我們覺得必須說什么的時候,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我們有必要比誰更恭維附和,看哪個技高一籌嗎?我們的文化與人格都墮落至此嗎?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算說了錯話,又如何呢?說話不僅是表達,也生成思想。交談本來就是相互糾錯糾偏的。了解我們的有限與謬誤,與再次確認自己的正確相比,到底哪個更是收獲呢?
【選自微信公眾號“橡果成長紀”】
插圖 / 恭維附和?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