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革命之路》美國著名作家理查德·耶茨的處女作。這部作品并非描寫革命與戰(zhàn)爭,而是以冷峻的筆觸描寫二戰(zhàn)后普通紐約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這部小說不止于呈現(xiàn)婚姻的無望,更以此表達在二戰(zhàn)后的經(jīng)濟復蘇與思想變遷的大動蕩中,人們也正在經(jīng)受著來自生活與現(xiàn)實的種種考驗。《革命之路》1961年出版,出版當年即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2005年又被《時代》周刊評為百大文學經(jīng)典之一。2009年1月,根據(jù)原著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
有了原著和電影的加持,話劇《革命之路》自然不可錯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系主任姜濤執(zhí)導,明星夫妻沙溢、胡可領(lǐng)銜主演。對于這部戲,導演姜濤有著自己的理解:“這是一部不完全寫實,但帶著現(xiàn)實主義精神的戲劇,它不以你希望的生活來描述,而是以生活本來的樣子呈現(xiàn),包括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尷尬的場面、激烈的爭吵……與原著小說的描寫一樣,所有生活中的事情在舞臺上全都無處可逃?!比欢x擇這樣一個作品進行改編卻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畢竟,《革命之路》的小說和電影已經(jīng)相當成功,無論是作家、導演還是主演,都是蜚聲國際的頂級業(yè)者。雖然幾乎所有的創(chuàng)作者都聲稱無意比較和超越,但這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坦白地說,就這部劇的改編價值而言,是無法獲得這種榮譽的。但是,在恰當?shù)臅r機引入這部反映20世紀50年后戰(zhàn)后美國中產(chǎn)階級的夢碎與自欺的作品則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伴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與思想變遷,當今北上廣大城市人遭遇的危困境遇與劇中的夫妻十分相似。一樣的死氣沉沉,一樣的無聊與爭吵,一樣的空虛與迷茫,激情和夢想已經(jīng)遙不可及,“逃離”似乎成為唯一的出路。在這個意義上講,《革命之路》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關(guān)照價值。
誠然,將原著做少許本土化的處理,弱化無休止的激烈爭吵,在舞臺上展示炫目的屏幕會贏得觀眾的好感,讓觀眾又哭又笑的同時引發(fā)深思。但是,這些嘗試似乎很難增加這部戲的藝術(shù)內(nèi)涵,甚至都無法被稱為“看點”。在小說中,作者給予女主角愛波極大的包容與憐憫,甚至有些“女權(quán)”底色。而話劇則呈現(xiàn)出明顯的男性思考方式,甚至是對金錢社會中男性的“出仕”表示出某種認可。原作中表現(xiàn)男女主角的細節(jié),在舞臺上大大削弱。只從側(cè)面或回憶來感知過往的希望和溫情,觀眾必然無動于衷。因為如此削弱化的處理,使得在有限的空間/時間中,觀眾很難同情女主那顆多愁善感的心。
矛盾激烈爆發(fā)的一場戲,是原作中的高潮,亦是全劇中最優(yōu)秀的一場。我們看到兩位主角在極端的躁狂情緒下依然保留試圖說服對方的理智,但觀眾的心卻因此受到更強烈的震動,從一種煩躁、害怕的觀感逐漸轉(zhuǎn)為同情、悲傷。經(jīng)過一夜的冷靜,在那個風和日麗的早上,愛波異乎平靜地給弗蘭克做了煎蛋,并表示不再因為丈夫放棄去巴黎而怨恨丈夫的時候,人們以為這場爭吵終于落下帷幕。但敏銳的觀眾不會忘記這個常識,經(jīng)過如此激烈的爭吵后,有幾對夫妻會如此冷靜地開啟新的一天?不是熱戰(zhàn)就是冷戰(zhàn)?總之不會這么快放下。這個場景是該劇的重要轉(zhuǎn)折點,盡管人們不知道這顆煎蛋從何而來,但它卻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效果。愛波的青春和夢想正是被日復一日的煎蛋所吞噬著,而弗蘭克卻以此當作婚姻的基石盡情享受。在這顆蛋被享受殆盡后,二人的婚姻、甚至女主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而這顆隱喻的煎蛋也使得這部現(xiàn)實主義色彩強烈的作品多了幾分象征的意味,從而豐富了該劇的表現(xiàn)力。當弗蘭克平靜地吃完這顆蛋后,女主沖出家門,走上絕路。對于女主的死,導演采用了一系列舞臺燈光效果,在屏幕畫面的配合下處理得較為得體,提前錄制的視頻也讓女主的死亡狀態(tài)富有詩情畫意。
這場死亡還是給觀眾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更產(chǎn)生了一些疑問。什么樣的婚姻困境逼得女主死得如此決絕,非得以死來對抗丈夫、對抗生活。所有人都在驚呼,去巴黎的夢想沒有實現(xiàn)是有原因的啊,以后還能去呢,何至于如此極端呢?;氐街疤岬降哪行砸暯翘幚淼膯栴}。導演有意削弱了夫妻二人在舞會上相遇時的激情和浪漫——寓意充滿希望的生活,當時的愛波單純地以為生活會朝著她預期的方向幸福下去。然而她不幸掉入婚姻生活的陷阱,日復一日的平庸讓她窒息。當她嘗試出演話劇失敗后,她僅有的婚后自救宣告失敗,她的精神崩潰到極致,甚至弗蘭克的出軌也沖擊不到她早已麻木的神經(jīng)。她一遍又一遍對丈夫重復著“讓我們離開這片荒漠,到外面去。去干一些難以想象而又瘋狂的事……去巴黎” “這是我們的機會,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她已經(jīng)被生活囚困了,像魚兒需要水、動物需要空氣一樣渴望自由激情的生活。巴黎就是她的水和空氣,是她的解藥,弗蘭克剝奪了這顆救命的解藥,愛波除了死亡別無選擇。遺憾的是,該劇在這一核心問題的處理上不夠細致,使一些不熟悉原作的觀眾不明就里,多少有些遺憾。
《革命之路》讓我想到同樣描寫戰(zhàn)后中產(chǎn)女性生活、知名女作家伍爾夫的小說《達洛維夫人》。20世紀20年代戰(zhàn)后倫敦的一天,上流人士達拉維夫人準備辦一個晚宴,在晚宴籌備的24小時中,她想起已逝的青春和年輕時的狂熱追隨者。晚宴開始了,在往日時光和當下觥籌交錯的意識穿梭之中,在倫敦社交圈里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她涌起對過往青春歲月的無限懷戀和老年將至的恐慌情緒。如今的達洛維夫人是一位左右逢源、光彩耀人的宴會女主人,卻為此犧牲了體驗生活本質(zhì)意義的真實權(quán)利。她也曾是一位如花的少女,對未來有著許多美好的追求,而現(xiàn)在只不過是倫敦上流社會的一個裝飾品罷了。在這些矛盾的對峙中,達洛維夫人渴望自由的心與傳統(tǒng)的束縛、環(huán)境的要求時刻進行著斗爭。是堅持抗爭還是妥協(xié)屈從? 在生存與情感的十字路口,達洛維夫人痛苦、彷徨,當然,最終她還是選擇妥協(xié)。但飽受精神病折磨的作家伍爾夫沒有。1941年的春日,伍爾夫預感精神病將要再次發(fā)作,在給丈夫和姐姐留下兩封絕筆短信后,她用石頭填滿口袋,跳入了位于家附近的歐塞河,終年59歲。愛波、達洛維、伍爾夫,倫敦、紐約、洛杉磯,一戰(zhàn)、二戰(zhàn)……被生活庸常、精神疾病逼至極限的女人們,最終都選擇殺死自己作為最終的反抗。這一條漫長的“革命之路”上,有革命者、中間派、綏靖派、投降派,愛波、達洛維、伍爾夫都是這場尚未結(jié)束的革命的殉道者。
(作者為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