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洛銚,尚紅巖*,楊鳳婷,鄭毅鋒,付金億,陳秀麗,黃澤彬,鐘靖琪,曹嘉亮,鄭子鑫,殷德運
(1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與生物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300;2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yè)研究所,廣東廣州 510316)
糖蜜是制糖工業(yè)副產物,富含蔗糖、還原糖等可發(fā)酵性糖,廣泛應用于食品、發(fā)酵、飼料等行業(yè)[1-4]。但糖蜜中還含有膠體、無機鹽灰分和色素等,其中膠體約占10%左右,主要來源于甘蔗原料中果膠和含氮有機物[5]。果膠是以半乳糖醛酸和還原糖聚合成復合多糖類,在糖蜜中形成膠體溶液,增大糖蜜粘度。目前國內糖蜜大部分用于發(fā)酵生產酵母、酒精和發(fā)酵制品,糖蜜中的膠體不能被發(fā)酵微生物利用,并且會抑制酵母等微生物的繁殖和發(fā)酵,糖蜜利用前必須進行澄清處理[6-7]。
目前糖蜜澄清方法多采用添加酸、堿、鈣鹽或絮凝劑等化學方法處理。化學方法處理原理是將糖蜜中的膠體和灰分沉降,沉降后的有機物成為工廠廢渣,仍然需要處理才能排放,并且加進糖蜜中的酸堿會將過多的陰離子或陽離子殘留在糖蜜中,給糖蜜在食品發(fā)酵中應用帶來安全隱患[8-11]。本研究采用生物酶解方法澄清糖蜜,采用果膠酶等酶制劑將糖蜜中的膠體水解成小分子糖,酶法澄清后糖蜜還原糖濃度明顯提高。
糖蜜85°Bx,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釀酒活性干酵母,廣西丹寶利酵母有限公司;過磷酸鈣、硫酸銨、酚酞等均為分析純,廣州化學試劑廠;濃硫酸,重慶長鵬化工有限公司;氫氧化鈉,天津華東試劑廠;果膠,分析純,Sigma公司。
果膠酶100000 U/g[酶活(U):1 g酶在50℃,pH 5.0的條件下,1 h分解果膠產生1 mg半乳糖醛酸為一個酶活單位],廣州瑟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HS-3精密酸度計,上海大普儀器有限公司;FA224電子分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UV-52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DK-98-II電熱恒溫水浴鍋,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98-1-C數顯控溫電熱套,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DHP-9162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恒科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酒精濃度計,河北省武強縣同輝儀表廠;移液槍,濟南歐萊博技術有限公司。
1.3.1 糖蜜無酸澄清
稱取200 g糖蜜,加水稀釋到50°Bx,加入過磷酸鈣0.3%,硫酸銨0.6%,果膠酶19 U/g到糖蜜后,平均分成 5組,分別攪拌加熱到 30、40、50、60、70℃,分別自然沉降40 min,離心分離沉降物,澄清糖液降溫至30℃,分析每組錘度。
1.3.2 糖蜜酶法澄清工藝研究
稱取500 g糖蜜,加水稀釋到50°Bx,分析其還原糖濃度。加過磷酸鈣0.3%,硫酸銨0.6%,加熱到50℃,平均分成5組,每組分別按每克糖蜜加入果膠酶10、13、15、17、19 U/g(即上述5組糖蜜分別加入果膠酶 0.01、0.013、0.015、0.017、0.019 g),攪拌混合均勻后再平均分成5組,每組分別自然沉降20、30、40、50、60 min,分別離心分離排除沉降物,降溫至30℃,分析每組澄清糖液的錘度和總還原糖濃度。
1.4.1 糖錘度的測定
采用阿貝折光儀測定糖錘度:取待檢溶液數滴,置于折光棱鏡面上,合上蓋板,使溶液均勻分布在棱鏡面。將儀器進光窗對向光源,調節(jié)視度圈,讀取明暗分界線對應刻度讀數,即為糖錘度。
1.4.2 酒精度測定
采用酒精計法測定酒精度[12]。
1.4.3 還原糖測定
采用 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DNS法)測定還原糖的含量[10]。
每組實驗重復3次,實驗結果取平均值,采用Excel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繪圖。
將稀釋到50°Bx的糖蜜分別在不同溫度下澄清,離心分離排除沉降物,分析澄清糖液的錘度,實驗結果如表1,澄清后錘度隨溫度變化如圖1所示。
由表1和圖1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果膠酶將糖蜜中果膠水解成小分子糖越多,糖錘度相應升高。在溫度50℃時果膠酶活性最高,糖錘度達到峰值,溫度過高,果膠酶活性降低,糖錘度相應降低。同時也驗證了果膠酶最適溫度為50℃[13],接下來實驗將對果膠酶升溫到50℃酶解。
圖1 溫度對果膠酶酶解后糖錘度的影響
表1 溫度對果膠酶酶解后糖錘度的影響
稱取500 g糖蜜,加水稀釋到50°Bx,DNS法測定分析其還原糖濃度為30.11 g/100mL。
2.2.1 果膠酶用量10 U/g時,沉降時間對糖蜜澄清效果的影響
當果膠酶用量為10 U/g時,分析每組澄清糖液的錘度和總還原糖變化,如表2所示,分別做糖錘度和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
從表2和圖2可以看出,開始時隨澄清時間延長,糖錘度和還原糖都在升高,澄清時間在40 min時,糖錘度和還原糖濃度達到峰值。澄清時間過長,酶解的糖可能被灰分和膠體吸附到沉淀物中,造成糖損失。因此果膠酶用量為10 U/g時,最佳澄清時間是40 min。
表2 果膠酶10 U/g時糖蜜不同澄清時間下的澄清效果
圖2 果膠酶10 U/g時糖錘度和總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
2.2.2 果膠酶用量13 U/g,沉降時間對糖蜜澄清效果的影響
當果膠酶用量為13 U/g時,分析每組澄清糖液的錘度和總還原糖變化,如表3所示,分別做糖錘度和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如圖3所示。從表3和圖3可以看出,開始時隨澄清時間延長,糖錘度和還原糖都在升高,澄清時間在40 min時,糖錘度和還原糖濃度達到峰值。澄清時間過長,糖會被灰分和膠體吸附到沉淀物中,造成糖損失。因此果膠酶用量為13 U/g時,最佳澄清時間是40 min。
表3 果膠酶13 U/g時糖蜜不同澄清時間下的澄清效果
圖3 果膠酶13 U/g時糖錘度和總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
2.2.3 果膠酶用量15 U/g時沉降時間對糖蜜澄清效果的影響
當果膠酶用量為15 U/g時,分析每組澄清糖液的錘度和總還原糖變化,如表4所示,分別做糖錘度和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如圖4所示。
從表4和圖4可以看出開始時隨澄清時間延長,糖錘度和還原糖都在升高,澄清時間在40 min時,糖錘度和還原糖濃度達到峰值。澄清時間過長,糖會被灰分和膠體吸附到沉淀物中,造成糖損失。因此果膠酶用量為15 U/g時,最佳澄清時間是40 min。
表4 果膠酶15 U/g時糖蜜不同澄清時間下的澄清效果
圖4 果膠酶15 U/g時糖錘度和總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
2.2.4 果膠酶用量17 U/g,沉降時間對糖蜜澄清效果的影響
當果膠酶用量為17 U/g時,分析每組澄清糖液的錘度和總還原糖變化,結果如表 5所示,分別做糖錘度和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如圖5所示。從表5和圖5可以看出,開始時隨澄清時間延長,糖錘度和還原糖都在升高,澄清時間在40 min時,糖錘度和還原糖濃度達到峰值。澄清時間過長,糖會被灰分和膠體吸附到沉淀物中,造成糖損失。因此果膠酶用量為17 U/g時,最佳澄清時間是40 min。
表5 果膠酶17 U/g時糖蜜不同澄清時間下的澄清效果
圖5 果膠酶17 U/g時糖錘度和總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
2.2.5 果膠酶用量19 U/g時沉降時間對糖蜜澄清效果的影響
當果膠酶用量為19 U/g時,分析每組澄清糖液的錘度和總還原糖變化,結果如表6所示,分別做糖錘度和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如圖6所示。
從表6和圖6可以看出,開始時隨著澄清時間的延長,糖錘度和還原糖都在升高,澄清時間在40 min時,糖錘度和還原糖濃度達到峰值。澄清時間過長,糖會被灰分和膠體吸附到沉淀物中,造成糖損失。因此果膠酶用量為19 U/g時,最佳澄清時間是40 min。
圖6 果膠酶19 U/g時糖錘度和總還原糖隨澄清時間變化趨勢
表6 果膠酶19 U/g時糖蜜不同澄清時間下的澄清效果
糖蜜添加果膠酶澄清,綜上實驗所示,果膠酶添加量從10 U/g到19 U/g,最佳沉降時間均為40 min。糖蜜添加果膠酶澄清后,還原糖濃度是糖蜜食品發(fā)酵應用最核心的指標,將上述實驗中沉降時間固定為40 min,果膠酶添加量從10 U/g到19 U/g,澄清后還原糖濃度數據整理到表7中,分析糖蜜澄清后還原糖濃度隨果膠酶添加量不同變化趨勢,如圖7所示。
圖7 果膠酶不同添加量糖蜜澄清后還原糖濃度變化趨勢
表7 不同果膠酶添加量下糖蜜澄清后還原糖濃度
從表7和圖7可看出,隨果膠酶添加量增加,糖蜜澄清后還原糖不斷升高,果膠酶用量為17 U/g時,還原糖濃度達到峰值32.90 g/100mL,比未加酶糖蜜還原糖濃度30.11 g/100mL提高了9.3%。因此糖蜜最佳澄清條件為:糖蜜稀釋到 50°Bx, 加熱到50℃,然后沉降40 min,果膠酶最佳添加量是17 U/g。
本實驗研究了添加果膠酶對糖蜜澄清效果的影響,首先對糖蜜進行稀釋,添加過磷酸鈣、硫酸銨和果膠酶,加熱升溫至不同溫度后自然沉降,分析澄清糖蜜錘度,實驗研究出最適合的澄清溫度。然后將糖蜜稀釋添加不同濃度果膠酶,每組糖蜜分別自然沉降不同時間,分析澄清糖液的錘度和總還原糖,研究最適澄清時間。最后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出果膠酶最佳添加量。最終實驗得出的糖蜜最佳澄清條件為:糖蜜稀釋到50°Bx,加熱到50℃,果膠酶最佳添加量是17 U/g,自然沉降時間為40 min,澄清后糖蜜還原糖濃度為32.90 g/100mL,比未加果膠酶的糖蜜還原糖濃度提高了9.3%。因此糖蜜添加果膠酶澄清能夠明顯提高還原糖濃度,有利于糖蜜應用于食品發(fā)酵工業(yè)后提高產品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