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法
(中牟縣融媒體中心,河南 中牟 451450)
隨著當前科學技術逐漸的發(fā)展,媒體行業(yè)也突破了傳統的媒體格局,全新的媒介傳播技術以及形式的出現,使得人們在面對新聞時,接受方法發(fā)生極大的改變。而以各種情況的出現,導致傳統媒體新聞傳播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如何能夠突破當前的發(fā)展桎梏,實現全新的突破和更新,是現在傳統媒體面對首要難題。
目前來看,新媒體所出現的影響,導致了傳統媒體傳播狀態(tài)從最開始的一對多,朝著多對多方向轉變,而傳統媒體需要經過撰寫新聞、收集材料、確定主題、播報新聞等四個步驟,才能將更多的新聞現場真實情況傳遞給群眾,并且隨著當前新媒體的出現,無論是百姓還是新聞工作者,都可以通過一些社交軟件或者網絡,接受新聞、傳播新聞,并且逐漸將自己發(fā)展成新聞傳播當中的主導者。每個人隨時都能傳播信息,因此,使得信息傳播有著極快的速度,成為新聞專業(yè)、新聞自媒體、群眾媒體最主要的選擇方式。同時也打破了傳統媒體壟斷這種情況,讓新聞傳播的方式有更多的變化。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帶來,新媒體的本質,就是各個媒體之間相互配合,相互競爭,密切融合,實際上就是結合不同種類的傳統媒體,隨后形成一種全新且強大的大媒體。在這一全新且龐大的媒體系統當中,各種各樣的傳統媒體開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對著淘汰或者共同促進的局面。目前來看,傳統媒體發(fā)展,早已與發(fā)媒體相融合。比如,網絡和報紙融合,這兩種媒體所產生的全新行為,可以借助自身的特點和對方的優(yōu)勢來使得自身的缺陷得到彌補,達到物盡其用、各取所需的效果。
除此之外,隨著新媒體逐漸地發(fā)展,傳統媒體所具備的盈利方式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使得傳統媒體面對著多方的沖擊。比如,廣告收入等,而這些新媒體的出現,導致傳統媒體在市場當中占據越來越小的份額,同時也開始被人們所遺忘。將紙質媒體作為載體的傳統平面廣告收入,開始呈現出大幅度的下降情況,而商業(yè)方面也有著每況愈下的經營情況。因傳統媒體缺乏競爭力,使得新媒體廣告市場迎來了高速發(fā)展期,無論人們是在出行的道路上,包括電梯、地鐵、街道,還是人們常常用到通訊平臺等,這些都能看到新興媒體所發(fā)布的廣告,由此可知,傳統媒體面對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在新媒體到來之后,傳統媒體想要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那么必須快速地認清事實,使得自身薄弱的部分得到添補,并且積極主動地學習新媒體行業(yè)當中的各種優(yōu)點。目前來看,傳統媒體所占據的統治地位和主導地位,開始被人們所舍棄,而傳統媒體想要改變這一原本被動的局面,那么就需要向新媒體進行學習,隨后開始重視與群眾之間的互動性,并且將其確定在更高的位置后開展學習。新媒體所具備的人性化和靈活性特點,能夠確保人民群眾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傳統媒體傳播當中,使其獲得更多的青睞。不僅如此,傳統媒體也需要積極地引入新媒體技術。比如,紙質電子化,傳統媒體需要主動地建立屬于自己的公眾微信號、官方網站、電子報紙和客戶端等,將現代信息技術逐漸融入到新聞傳播當中來。傳統媒體需要從社會群眾心理特點出發(fā),這樣才能占據市場當中更多的份額,同時也能為傳統媒體日后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通過經營多樣化的文化活動,比如,利用手機報紙平臺等,以及其他與文化相關的公益活動。通過接觸與把握好外界的市場,這樣才能將單一、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逐漸朝著將新聞發(fā)展作為核心競爭點的新媒體傳播方向轉變。筆者認為,想要保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不斷整合,需要從下述幾個方面入手:一是采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取長補短的方式。二是需要學習當前發(fā)展火熱的電商行業(yè),同時也需要與客戶做好線上與線下的交流活動。三是需要通過新技術,使得傳統媒體朝著數字化方向轉變。
目前來看,新媒體在傳播新聞信息時,雖然有著極快的傳播速度以及十分廣泛的素材來源,有著更加便捷的技術信息渠道,這些優(yōu)勢的出現,是傳統媒體難以企及的。但是通過仔細分析傳統媒體后筆者發(fā)現,其也有屬于自己的優(yōu)勢,比如,更直接的渠道、精致的文字、權威的報道和分析等。這些與新媒體相比,也是對方難以擁有的優(yōu)勢。隨著新媒體發(fā)展速度加快,傳統媒體在傳播信息時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是仍存在核心的優(yōu)勢和競爭力,因為傳統媒體在經過長時間的發(fā)展和傳播之后,在社會當中具備極高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比如,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因為其具備極高的權威性和專業(yè)性,即使當前新媒體行業(yè)發(fā)展勢如破竹,但是仍處于一個傲然不倒的狀態(tài)。這是因為其內容精美、品質精細。在當前形勢之下,傳統媒體應該把握自身所具備的優(yōu)勢,并且梳理自身在行業(yè)當中所具備的優(yōu)勢。新媒體往往需要憑借網絡壟斷海量素材,而這種方式之下,也會導致新媒體在報道新聞內容時過于追求新、快,而忽視報道的嚴謹性,比如常見的就是報道當中的錯別字,這都是因為不嚴謹所導致的,甚至一些內容沒有經過確定便開始大肆地傳播,使得新聞行業(yè)本質的東西被不斷地丟棄,使得新聞傳播的專業(yè)性受到干擾。很多網友會接觸到更多不切實際的新聞,影響到新聞體驗感。因此可知,傳統媒體在新聞行業(yè)當中所具備的主導權是新興媒體難以去超越的,所以傳統媒體需要將這份嚴謹性堅持下去,并且發(fā)揚光大。
隨著當前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媒體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范圍,同時會對傳統媒體帶來更加嚴重的阻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傳統媒體發(fā)展受到影響。在這時傳統多媒體,抓住其中的機遇,加快媒體之間的融合速度,由此才能讓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發(fā)展速度加快,使其傳播渠道更加寬廣,保證新聞報道和新聞傳播形式變得多彩起來。因為新媒體發(fā)展也面對著不同樣的傳播方式,比如,網絡、手機等,而這些便捷的獲取信息方式,能夠滿足群眾所提出的立體化或城市化新聞傳播需要。由此可見,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時,比如,電視新聞仍有著較大的受眾市場。除此之外,隨著當前媒介融合水平大幅提高,傳統媒體新聞傳播也獲得了更多的便利。在這時,就需要主動利用多元化的途徑,獲得更加豐富的素材,使得新聞報道朝著生動、全面方向發(fā)展,主動地滿足群眾對于新聞細節(jié)所提出的各項需求。比如,在當前電視新聞媒介發(fā)展過程中,公眾可以借助相機、手機等拍攝畫面,或者將自己接觸到的信息作為最主要的新聞素材,由此能夠更好地彌補新聞記者忽略或者沒有拍到的畫面,并且從民間視角出發(fā)去傳播新聞,這樣也能獲得更多人民群眾的認可。
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因為受到新時期到來所帶來的沖擊,所以會展現出較為微弱的發(fā)展特征。比如,傳統報紙新聞在傳播過程中,無法及時地傳遞新聞信息,所以難以確保社會公眾了解到最新的社會新聞,導致新聞信息傳播時具備滯后性,難以滿足群眾對于即時信息所提出的需求。目前來看,電視新聞直播被列為傳統媒體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應對網絡競爭。在這時需要對于新聞直播常態(tài)化進行推動,并且做好深度的報道工作,通過構建實時的新聞傳播方式,更好地應對新媒體發(fā)展時對于傳統媒體新聞傳播所帶來的更多挑戰(zhàn)。同時也需要傳統媒體新聞傳播轉變思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做好直播工作,雖然直播當中所涉及到的資源和信息內容,與傳統電視新聞相比缺乏豐富性,但是卻對于傳統新傳統媒體新聞傳播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機遇。在這時想要守住一方陣地,那么就需要確保新聞傳直播朝著常態(tài)化方向發(fā)展下去,并且逐漸納入到發(fā)展戰(zhàn)略當中。采用積極的方式,突破同質化發(fā)展瓶頸。在當前新聞傳播過程中,傳統媒體面對著相似的問題,那就是新聞信息朝著同質化方向發(fā)展。因為新聞信息在傳播時有著極高的重復率,這就會導致新聞受眾者對新聞產生反感情緒,自身無法接觸到更加全面且豐富的新聞信息。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會導致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功能逐漸地弱化。所以在報道新聞信息時也面對著同質化這一瓶頸,這就會導致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喪失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想要克服這一問題,那么就要求地方電視臺在傳播新聞信息時,將重點放在當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提高其所具備的傳播影響力,這樣也能有效地避免新聞內容出現同質化的情況。通過應用這一策略,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其中最主要的代表內容就是民生新聞,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高觀眾對于周邊情況的關注情況,同時也能更好地發(fā)揮出方針政策傳遞的作用,使得群眾更好地享有監(jiān)督權和知情權,并且提高群眾對于國家的認同感。
在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下,新聞媒體與群眾的互動模式多數都是依靠新媒體平臺,觀眾表述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時候多數都是通過網絡留言板的形式,通過這種形式不僅能提出自己的問題,還能讓其他網友參考和提出意見。因此,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該把讀者的留言放到首位,并根據不同的群眾意見展示出不同的新聞內容,新聞話題得到提高新聞才會有熱點,才能引來更多的群眾。
新聞傳播模式在新媒體的背景下具有強烈的互動性和傳播性的特點,自媒體的引入在新聞報道中十分重要,新聞傳播要想得到大眾的強烈反應必須結合社會的熱點話題,那么引入自媒體在新聞報道中勢必會引起社會的反應。此外,群眾關注的新聞事件務必要跟進,持續(xù)報道,以此創(chuàng)新新聞傳播模式。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群眾憑借自身隨帶的多媒體可以隨時收到新聞消息,新聞的專業(yè)性未能提高,會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因此,要求新聞工作者更加專業(yè),來彌補不良影響,在互聯網背景下,群眾都可以利用網絡在網上隨意發(fā)布照片或者視頻,引起更多人的關注,新聞傳播速度十分快,也會出現很多問題,甚至發(fā)視頻或者照片者沒有對其的證偽性進行認證就隨意發(fā),沒有負責的態(tài)度,這就要求專業(yè)的新聞工作人對其發(fā)布的事件進行報道,讓事件的真實性浮現在群眾的面前,因此,新聞工作者自身的職業(yè)道德必須足夠高,且對當事人隱私必須保護。對群眾與社會要抱有負責的態(tài)度。
新聞傳播的意義作為新聞工作者要對此有深刻的認識,新聞工作者在發(fā)生新聞事件后要第時間按爭取趕到發(fā)生地點,調查工作與拍攝工作要及時調查清楚。在互聯網普及的背景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拍攝工具,智能手機是每個人都隨身攜帶的,往往出現新聞工作人員還未趕到,就已經被周圍的人用手機拍照散播到網上,出現大量的照片和視頻。因此,就要求專業(yè)的新聞攝影師根據事故的實際情況和最佳角度進行拍攝,讓群眾通過瀏覽視頻和照片來掌握新聞的真實性。
在21世紀社會快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對于新聞事件的發(fā)生,人們沒有時間去認真的閱讀和觀看,新聞的傳播形式在自媒體出現后,滿足了群眾對新聞傳播的要求,但是由于無法保障新聞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傳播效果沒有想象中的好,因此,不僅要重視新聞的真實性,更要提升傳播內容的質量,在對新聞編輯前首先要考慮群眾的需求因素,對群眾的瀏覽習慣要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要對新聞進行分類,讓群眾根據自己的要求觀看新聞,以此,群眾對新聞內容的評價會逐步提高。
互動平臺的建立能使新聞傳播的速度更快,因為各種新聞不斷的出現,建立互動平臺十分重要,并開放留言的權限,讓群眾能夠交流,并設置限制負面影響的留言,達到群眾對新聞的期望和需求。自媒體是新聞傳播的重要方式,借助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等功能,嚴格律己,遵紀守法,傳播新聞的時效性,并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摒棄傳統的傳播模式,以達到新聞傳播的速度和方式。新聞傳播的途徑要拓展,新聞傳播的時效性要加強。
綜上所述,隨著新媒體逐漸的發(fā)展,使得傳統媒體面對著極大的沖擊,在這時就要求傳統新聞媒體制定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通過這種方式,才能使得傳統媒體傳播力量得到加強,并且與新媒體更好地契合起來,這樣才能獲得人們的認可和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