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默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碧拼娙藙⒎狡酵ㄟ^感知透過窗紗傳來的蟲聲勾畫出一幅春暖月夜圖。長久以來,人類的生活中少不了昆蟲的身影。它們是大部分有花植物的花粉傳播者,能分解有機廢棄物,在維持動植物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的產物,如蜂蜜、蠶絲、白蠟等,是人類的食品及工業(yè)原料。另一方面,昆蟲大量地毀掉人類的糧食及農產品,破壞房屋建筑,傳播疾病。關于昆蟲,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跟我走進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一探究竟吧。
夏天很多蝴蝶會聚集在河灘或泥地附近汲取水分,以吸收其中的礦質元素和無機鹽。花蜜也是蝴蝶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其中包含的糖分和水分可以為蝴蝶一天之中的活動提供大量的能量。很多蝴蝶還會聚集在動物尸體或動物排泄物附近,因為其中發(fā)酵降解的小分子無機酸能夠為它們的身體快速供能,越是外表非常靚麗的蝴蝶越可能是重口味愛好者。
天蛾科由于流線型的外觀和獨特的停歇姿態(tài),酷似戰(zhàn)斗機。天蛾是世界性分布的類群,除了南極洲之外的各大洲基本都能見到其身影。天蛾大多數在晚上活動,不太方便觀察到它們訪花。事實上天蛾是非常重要的傳粉昆蟲,在鱗翅目中遠超蝴蝶。許多天蛾和它們所訪的花之間具有非常奇妙的進化關系,如經典的達爾文大彗星蘭和馬島長喙天蛾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協(xié)同進化案例。
蟬之前屬于同翅目,現在已經合并于半翅目。會鳴的蟬是雄性,其發(fā)音器位于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fā)出聲音,由于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的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并且能輪流利用各種不同的聲調激昂高歌。雌性沒有這個鼓膜構造,是和雄性最為顯著的區(qū)別,因此也無法發(fā)聲。
色蟌是蜻蜓目均翅亞目的一類中大型種類,身體常具有很濃的金屬光澤。雌雄色蟌交配后將卵產到水邊的植物叢中,或產于沉入水中的樹干的縫隙或石頭上。幼蟲生活在中低海拔的山溪中,老熟之后會攀爬到溪流附近的高處羽化,羽化初期全身透明,翅膀完金展開定色后,才具有華麗的金屬光澤。
葉蝗是一類生活在熱帶地區(qū)的直翅目昆蟲,它們從頭部到翅膀都完美地模擬了周圍葉子的形狀和顏色,若蟲在生長過程中還會根據環(huán)境的不同來改變自身的顏色。一些尺蠖會在身上長出酷似苔蘚或者枯枝的突起,通過自己身上固有的花紋顏色,完美地融入周圍環(huán)境在,這些枝條狀的突起一直伴隨著尺蠖整個幼蟲期直到化蛹。
一些蟻蛛通過外形模擬為螞蟻來混淆視覺,比如擬態(tài)為黃猄蟻的蟻蛛,因為黃猄蟻生性兇猛且為群聚種類,模擬成它的蟻蛛也能減少一些被捕食的風險。很多蝴蝶之間也互相擬態(tài),如玉帶鳳蝶的雌性擬態(tài)為紅珠鳳蝶,因為紅珠鳳蝶幼蟲主要取食馬兜鈴,其中馬兜鈴酸對于很多玉帶鳳蝶的捕食者來說是毒素,所以模擬成紅珠鳳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捕食者起到威懾作用。
很多螳螂的捕捉足和翅膀上具有豐富多彩的斑紋,被驚擾時會高舉前足打開翅膀進行恐嚇,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取得非常良好的威懾效果。很多鱗翅目昆蟲都具有非常鮮艷的花紋。一些夜蛾平時用暗淡的前翅覆蓋住艷麗的后翅,一旦被驚擾馬上展開翅膀露出后翅花紋,趁對方分神時逃之夭夭。
有些昆蟲過著群體生活,個體不能脫離群體而獨立生活,如白蟻、螞蟻等。它們分為不同類型,各類型之間在形態(tài)、生理和職能上均已顯著分化,過著有組織的社會生活。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冬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