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襲警罪保護法益的證成及其司法適用

2022-02-04 20:25陳子培張素敏
廣西警察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人民警察人身法益

陳子培,張素敏

(1.鐵道警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3;2.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1120)

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將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妨害公務罪中第五款以??畹男问綄σu警罪做出了規(guī)定,使司法實踐中打擊襲警犯罪有了更加明確的依據(jù),加強了對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威的維護,凸顯了人民警察執(zhí)法人身安全保護的重要性。在司法實踐中,襲警罪的具體認定及法律適用有賴于對襲警罪保護法益的界定。將法益論的一般理論融入個罪法益的討論中,能夠明確襲警罪的處罰邊界,有利于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更好發(fā)揮法益的解釋論機能,有助于合理地理解和認定襲警罪的構成要件,從而實現(xiàn)刑罰處罰的妥當性[1]。

一、襲警罪保護法益的觀點聚訟與評析

自刑法修正案(十一)生效以來,不少學者對襲警罪的保護法益進行了研究與討論。襲警罪脫胎于妨害公務罪,與妨害公務罪屬同一類罪名,其個罪的保護法益是否仍與妨害公務罪的保護法益相一致,理論界有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襲警罪的保護法益應當是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2]。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為了維護刑法體系的協(xié)調(diào)與統(tǒng)一,襲警罪屬于妨害公務罪中的一種,在保護法益上應與妨害公務罪相延續(xù),所以行為人仍應具有妨害公務的主觀故意,這樣可以保持刑法分則體系的完整。此外,應遵循平等原則,盡量避免給予警察超出其他公職人員的特殊保護。這種觀點的問題在于,如果襲警罪的保護法益僅為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而不包括警察的人身權利,則有可能導致犯罪處罰的范圍擴大。在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具有妨害人民警察執(zhí)法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妨害人民警察執(zhí)法的行為,但并未對人民警察的人身權利造成損害,例如在人民警察執(zhí)法活動中常見的推搡、辱罵人民警察執(zhí)法的行為,同樣侵害了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但不宜認定為構成襲警罪。因此,僅將襲警罪的保護法益界定為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是不合適的。與此同時,將個罪的保護法益界定為一種權利,未能直觀反映出刑法所保護的利益遭受侵害的樣態(tài),并且在法益侵害說取代權利侵害說的現(xiàn)實背景下,個罪的保護法益已經(jīng)不宜再表述為某種權利。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襲警罪的保護法益是一種復合法益,襲警罪所保護的是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公務的行為,同時也保護人民警察的人身權利[3]。持此觀點的學者主張,襲警罪雖然從妨害公務罪分立而來,但是襲警的行為也具有侵犯人民警察人身權利的危險,且復合性法益在我國刑法中也很常見。從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刑法配置上相比較,襲警罪的法定刑要高于妨害公務罪的法定刑,也完全存在著調(diào)整人身權利法定刑的空間。因此,襲警罪既要對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公務行為進行保護,也需要保護人民警察的人身權利。此種觀點認識到襲警罪的保護法益是一種復合法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將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公務的行為描述為一種法益則不夠準確,“公務”并不能體現(xiàn)一種刑法所保護的利益。公務一般是指具有公共性質(zhì)的事務,其主體一般由國家公職人員行使,行為依據(jù)是國家法律的規(guī)定,即國家公職人員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行使具有公共性質(zhì)的事務稱為執(zhí)行公務。因此,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的公務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職的具體行為,并不能作為具有抽象意義的襲警罪的保護法益。

綜上,目前理論上對襲警罪保護法益的界定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對襲警罪的保護法益雖已有部分共識性的認同,但仍欠缺更加準確的界定,未觸及襲警罪保護法益的本質(zhì)特征,不利于充分發(fā)揮法益的功能價值。

二、襲警罪保護法益的證成

刑法修正案(十一)將襲警犯罪??顔为毘勺铮浔澈笏Wo何種法益,有賴于運用法益保護的一般理論加以推導。法益理論不僅在立法上可以指導刑事立法的確立,在司法上也可以為襲警罪的認定提供足夠的闡釋力,因此在法益理論指導下對襲警罪的保護法益進行多維度分析,才能全面、正確地厘定襲警罪的保護法益。

(一)襲警罪保護法益的多維分析

張明楷教授認為,“法益理論是刑事立法的基本指導原理”[4],立法者運用法益理論進行立法活動使刑事立法具有合理的目的性。根據(jù)法益理論,法益最初是一種先于法律規(guī)定而客觀存在的利益,這種利益是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的,并非法律創(chuàng)制的產(chǎn)物,并且隨著社會的變化而具備了應受法律保護的特性,被稱之“先法性法益”。然而并不是只要具備了法律保護特性的先法性法益就會被立法者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護,法益的保護還應體現(xiàn)全民的意志,即該法益需通過憲法的確立成為“憲法性法益”,而后刑事立法者才能在憲法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結合刑法所確立的原則,將某個憲法性法益納入刑法的保護范圍,由此成為刑法性法益[5]。由先法性法益進而推導出的刑法性法益,能夠充分反映具體犯罪的本質(zhì)特征,但若僅從超實證法的角度思考個罪的保護法益,可能導致刑法保護范圍的模糊性,因為立法者在立法時不可能直接通過刑法條文直接表達某一犯罪的保護法益是什么,因此還應結合具體的刑法條文及構成要件來確定個罪的保護法益,從而使個罪的保護法益成為刑法處罰范圍的規(guī)范性評價標準,使刑法處罰的范圍與界限更具合理性和明確性。由此,對襲警罪的保護法益應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分析。

1.襲警罪保護法益的利益性

法益是以利益為內(nèi)容的[6],換句話說,只有具有價值的利益才可能成為法益。利益能夠滿足人們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并且人們的生存、發(fā)展也離不開利益,人們進行社會生活并組成國家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和追求自身的利益。利益是一種客觀存在,它存在于一定社會形態(tài)中。人們在社會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時候,難免會侵犯他人的、社會的甚至國家的利益,那么立法者則根據(jù)一般人的認識,選擇那些值得保護的可能被侵害的利益,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加以保護,就成為法益。從本質(zhì)意義上講,法益就是一種利益,因此個罪的保護法益首先應當是一種利益。

襲警罪所保護的法益是由刑法所確認的,其保護法益首先應當是一種利益。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警察起源觀,警察伴隨著國家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7],國家為了行使公共權力、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和社會秩序,以及懲罰犯罪的客觀需要,于是便產(chǎn)生了警察[8]。警察進行警務活動時具有權威性和利益性。在我國,人民作為國家的統(tǒng)治主體,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務實質(zhì)上了是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警務活動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國家為了保障人民警察能夠正常的依法履行職務,賦予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務時所應具有的權威性與利益性,這種權威性與利益性本身就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履職的行為便是對人民警察權威與利益的侵害。正是這種權威性與利益性,才能確保人民警察能夠順利地開展警務活動,公民需要配合人民警察依法履職,因此法律要保護這種權威性與利益性不受違法行為的侵犯。

2.襲警罪的保護法益具有合憲性

一種利益具備了應受法律保護的特征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只有符合憲法規(guī)定的利益才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法益。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對公民個人生存發(fā)展的最基本的權利與利益進行了整體性的保護。刑事立法者必須要在符合憲法規(guī)定的框架下進行刑事立法,憲法規(guī)范同時為立法者提供了明確的邊界,能夠約束刑事立法者不能隨意動用刑罰權制裁那些侵害憲法性法益之外的利益的行為,因此個罪的保護法益應當具有合憲性。

警察依照法律規(guī)定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就是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在憲法上也應當具有依據(jù)。在我國的國情和立憲技術選擇下,我國憲法條文中并未直接以“警察”等術語對人民警察進行描述,而更多的則是表現(xiàn)為“公安”的相關內(nèi)容[9]。在我國,公安機關是履行人民警察主要職能的行政機關,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一般與特殊”的關系來理解,我國“公安”的概念與世界警學界“警察”的概念相比,更強調(diào)人民警察的公共服務性與公共利益性,“公安”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警察的概念[10]。在我國,憲法條文中多次提及“公安”,如憲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了有關公安刑事執(zhí)法的權力,憲法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了公檢法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遵循的原則,憲法第八十九條第八項和第一百零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了國務院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公安工作的領導與管理等。由此可見,我國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自始便具備憲法上的依據(jù)和保障。

3.襲警罪的保護法益具有刑法保護的必要性

作為刑法意義上的保護法益應當具有刑法保護必要性,刑法保護必要性意味著刑法的保護法益應當符合刑法的謙抑性原則。根據(jù)法益侵害說,法是保護法益的,刑法本身所具有的嚴厲性決定了并不是所有的法益都需要通過刑法來進行保護,只有那些特別重大的法益,或是在其他法律對法益的保護不完全或者保護效果不充分時,才能通過刑法對該法益進行保護,需要綜合評價行為侵犯該種法益的應罰性與需罰性。法益侵害說認為,犯罪是對刑法所保護法益的侵害,而社會危害性是一種侵犯法益的事實屬性,如果法益侵害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那么該侵犯法益的行為就具有刑法上的應罰性。馬克思主義的犯罪觀認為,統(tǒng)治階級之所以將某一侵害法益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并且動用國家刑罰權對其予以制裁,其根本原因在于該侵犯法益的行為具有危害統(tǒng)治關系的嚴重社會危害性。

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務代表著國家權威和公權力的實現(xiàn)。暴力襲擊人民警察的行為不僅對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造成侵害,更妨害了社會秩序管理的實現(xiàn)。人民警察若不能依法履行職責,社會將會進入無序的狀態(tài),人民的權利與自由則無法得到保障,從根本上說,最終損害的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暴力襲警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若僅依靠普通法律對襲警行為進行規(guī)制,由于普通法律的打擊力度有限,難以對違法分子產(chǎn)生震懾以達到遏制襲警行為的效果,因此需要運用嚴厲的刑法對襲警行為進行打擊。

4.襲警罪的保護法益具有規(guī)范性

立法者通過價值的衡量與判斷,選擇某種法益納入刑法所保護的范圍,從超實證法的角度出發(fā)推論個罪的保護法益,為刑事立法提供了正當化根據(jù)。個罪的保護法益與構成要件之間是相互映射的關系,一方面通過保護法益來解釋構成要件,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刑法的具體條文解釋規(guī)范保護的目的,揭示該刑法條文是為了保護什么樣的法益。一個符合具有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也就意味著該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法益的侵害,犯罪構成是對嚴重侵害法益行為的特征化、具體化,因此個罪的保護法益需要通過具體的構成要件的設計推導出來,使抽象的法益明確化,進而實現(xiàn)以刑法規(guī)范加以確證。

根據(jù)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五款規(guī)定,構成襲警罪必須以暴力的手段襲擊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這里對“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描述與規(guī)定體現(xiàn)了襲警罪所要保護的不是人民警察這個身份,而是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職務時的權益。與此同時,“暴力襲擊”體現(xiàn)出行為人實施襲警行為的主動性、攻擊性,致使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危險,加重處罰條文更以“嚴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字樣強調(diào)了對人民警察人身權益的保護。根據(jù)刑法規(guī)范的描述可以看出,襲警罪的保護法益至少為兩種法益,即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務時所具有的執(zhí)法權益以及人民警察個體的人身權益。

(二)襲警罪保護法益的厘定

基于前文對襲警罪保護法益分析,結合立法精神及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五款的規(guī)定,本文認為,襲警罪的保護法益是一種復合法益,即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與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主法益為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次法益為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執(zhí)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職權、履行職責、貫徹和實施法律的活動[12]。人民警察作為重要的執(zhí)法主體,其執(zhí)法權益是人民警察依照法律規(guī)定和法定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在執(zhí)行職務過程中所具有的權威性與利益性。而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是指一般意義上的身體健康法益。

1.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揭示了襲警罪的實質(zhì)違法性

行為的實質(zhì)違法性要以該行為是否對刑法所保護的法益造成了侵害或者威脅進行評價[13],只有當行為侵害或者威脅了襲警罪的保護法益才可能具有襲警罪的實質(zhì)違法性。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從外在表現(xiàn)上看是對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造成了阻礙,但實質(zhì)上是對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的侵害。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是由人民警察的性質(zhì)、任務與作用決定的,依法行使職權、維護社會秩序體現(xiàn)的是國家意志,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通過體現(xiàn)國家和人民意志的法律賦予了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使得人民警察執(zhí)法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同時,這種執(zhí)法權益也依附于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務的行為,而且人民警察只能在依法履行職務行為時具有。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是人民警察執(zhí)依法履職的基礎,人民警察遭受暴力襲擊,直觀地表明了暴力襲警行為具有侵害人民警察人身權益的危險性[14]。如果人民警察在執(zhí)法時人身權益遭受侵害,那么也會影響到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暴力襲警行為正是對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的同時侵害,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襲警罪的設立就是國家對侵害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的暴力襲警行為進行的嚴厲打擊。

2.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反映了襲警罪的立法目的

立法者制定刑法規(guī)范是出于保護一定目的的考慮[6]199。從襲警罪的立法意旨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設襲警罪是為了對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施以更加完整的保護。刑法修正案(九)對暴力襲警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屬于妨害公務罪的從重處罰,并未獨立成罪。而妨害公務罪的從重處罰條款存在著保護法益單一、保護對象有限等缺陷,并未明確對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進行保護。而暴力襲擊人民警察的行為對人民警察人身權益的侵害顯而易見,因此僅依靠妨害公務罪對暴力襲警行為進行刑法規(guī)制難以有效保護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與人身權益,從而難以達到刑法打擊襲警行為的效果。同時,以公民人身權益的為保護法益的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等罪名入罪門檻高,難以包容、評價暴力襲警行為對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的侵害,因此在刑法條文中以??畹男问揭?guī)定襲警罪,體現(xiàn)了立法者對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進行全面保護的立法目的。

三、襲警罪保護法益的司法適用

有效的社會治理需要立法和司法協(xié)同推進,不僅要在立法層面建構科學、系統(tǒng)、完備的規(guī)范體系,還要在司法層面準確無誤、公平公正地適用罪刑條款。襲警罪在我國刑法中的增設,標志著立法層面已經(jīng)完成了對暴力襲警行為規(guī)制的體系建構。在實現(xiàn)立法目的同時,如何準確理解和適用襲警罪,對達至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至關重要[15]。以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作為襲警罪的保護法益,不僅對刑事立法具有指導作用,使刑事立法具有合理的目的性,更有利于發(fā)揮保護法益的解釋功能,有助于在司法實踐中準確認定襲警罪,使襲警罪的處罰范圍具有合理性與明確性。

(一)罪與非罪的區(qū)分

以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與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作為襲警罪的保護法益,為襲警罪的處罰范圍提供了明確的判斷標準,當襲警行為侵犯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的同時又具有危及人民警察人身權益危險的,才能夠成立襲警罪。根據(jù)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五款的規(guī)定,襲警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對于如何界定作為襲警罪不法層面的“暴力”,可以考量襲警行為是否對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同時造成侵害。若執(zhí)法對象因一時情緒激動而產(chǎn)生抗拒執(zhí)法的心理,當時拒不配合執(zhí)法,僅對人民警察使用輕微暴力或者對人民警察使用“軟暴力”,如推搡、拉扯、辱罵人民警察、言語威脅等,并未造成人民警察輕微傷的危害結果,并且當場或及時認錯態(tài)度較好的,則無追究刑事責任的必要,可以不追求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此類案件在司法實踐中已有先例①如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檢察院做出的深南檢刑不訴〔2020〕106號不起訴決定書:2019年11月22日,丁某某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西麗派出所民警胡某某及輔警王某某帶回西麗派出所調(diào)查時,在派出所大廳耍酒瘋辱罵民警,并出拳襲擊民警胡某某的臉部,致輔警繆某某在對其控制過程中左手臂與腿部被抓傷。經(jīng)法醫(yī)鑒定,民警胡某某與輔警繆某某均未達到輕微傷。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檢察院認為,丁某某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構成妨害公務罪,但鑒于丁某某系酒后違法行為,酒醒后立即認識到錯誤并道歉,主觀惡性小,未造成警察輕微傷,無須判處刑罰,決定對丁某某不予起訴。。若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只需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即可。只有以妨礙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職務為目的,不服從人民警察的管理并且采取暴力手段,襲擊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致使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行為不能順利進行,且暴力襲警行為至少對人民警察造成了輕微傷的危害結果,才能認定襲警行為既侵害了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同時也侵害了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這時宜將該行為認定為襲警罪。

一方面,襲警罪是對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所具有的執(zhí)法權益以及人身健康的保護,對“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判斷,亦可衡量襲警行為是否侵害了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因為人民警察執(zhí)法的權威性與利益性依附于人民警察的依法履職行為,只要人民警察合法地執(zhí)行職務,就具有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這里對人民警察的認定采取的是“職務說”,既包括正式編制的公務員人民警察,也包括事業(yè)編制的人民警察和合同制的輔警)。人民警察依照法律規(guī)定,只要能夠向外界表示并足以證實自身人民警察的身份(包括但不限于著制式服裝或出示警官證表明身份)并正在依法履行職責,此時就具備了權威性與利益性,公民不得阻礙并有義務配合人民警察執(zhí)法活動。且這種權威性與利益性自始至終不受侵犯,無論是在上班時間或是在下班時間,只要是正在依法履行人民警察職務的,都應當具有執(zhí)法權益和人身權益。

另一方面,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雖在客觀上侵犯了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但并不能一律認定為構成襲警罪,還須遵循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進行評價。行為人實施行為時,主觀上對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的侵害具有積極追求的直接故意,或是積極追求其中一種法益侵害而放任另一種法益侵害的間接故意;客觀上致使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不能順利進行,造成人民警察輕微傷以上后果的,才能認定為襲警罪。如果對其中一種法益為故意而對另一種法益是過失的,不宜認定為襲警罪,例如人民警察在車站依法進行盤查時,執(zhí)法對象認為警察是有意針對自己而不愿配合警察的盤查,在盤查過程中迅速扯回自己的背包,致使警察受到輕微傷的,一般不宜認定為襲警罪。

(二)此罪與彼罪的區(qū)分

1.與妨害公務罪的區(qū)分

從妨害公務罪與襲警罪的保護法益上看,襲警罪的保護法益與妨害公務罪的保護法益具有包容性,若把妨害公務罪的保護法益稱為A法益,那么襲警罪的保護法益則可視為a法益+B法益。A為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務行為時所具有的權益,而a為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而人民警察執(zhí)法權益也屬于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務時具有的權益,但是襲警罪的保護法益比妨害公務罪的保護法益多了B法益,即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如果一個行為構成了襲警罪,那么也必然會構成妨害公務罪。基于這種包容關系,可以認為妨害公務罪與襲警罪是法條競合關系。那么在司法實踐中,如果行為人以威脅的方式,未對人民警察的人身權益造成危險的,但又妨礙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并具有嚴重危害性的行為,可以認定為妨害公務罪而不能認定為襲警罪;如果行為人直接以暴力方式不配合人民警察執(zhí)法,并造成人民警察輕微傷以上的危害結果的,根據(jù)法條競合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處斷規(guī)則,宜按照襲警罪定罪處罰。

2.與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區(qū)分

襲警罪的保護法益為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與人身權益,故意傷害罪的保護法益主要為人身權益,雖然兩個罪名都對人身權益進行保護,但是保護的程度與側重點不同。襲警罪側重于保護人民警察執(zhí)法時的人身權益,而故意傷害罪則保護的是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從法定刑的設置來看,襲警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基本法定刑同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但是襲警罪與故意傷害罪的保護法益相比多了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因此可以認為,在危害行為對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益造成侵害的基礎上,對人民警察身體權益造成侵害并達到輕微傷結果的,就可以認定為襲警罪。而在法定刑的升格條件上,故意傷害罪對于造成重傷的危害后果的,法定刑規(guī)定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襲警罪所規(guī)定的法定刑升格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比可以看出,襲警罪所保護的人民警察人身權益可包容評價的危害結果并不包括重傷。對于條文規(guī)定的“使用槍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駕駛機動車撞擊等手段,嚴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的情形,應當理解為行為人采取使用槍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駕駛機動車撞擊等手段,嚴重危及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具有可能導致人民警察重傷的危險,但是客觀上只對人民警察造成了輕傷的危害結果。如果行為人使用嚴重暴力手段造成人民警察重傷或者死亡的危險的,應當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與妨害公務罪數(shù)罪并罰,而不能認定為襲警罪,否則可能造成對危害行為的重復評價。

四、結語

襲警罪的增設在法律上給予人民警察執(zhí)法獨立的法律保護,為維護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權威、保護人民警察合法權益、嚴厲懲處暴力襲警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以保護法益為視角對襲警罪進行探討,可以為襲警罪的立法意旨提供闡釋力,為襲警罪的處罰邊界提供判斷依據(jù),為刑法解釋提供衡量標準。襲警罪在保持妨害公務性質(zhì)不變的情況下,又增加了對人民警察執(zhí)法時人身安全的保護,大大提高了人民警察執(zhí)法的安全感與底氣。同時需要注意,襲警罪的保護法益在司法適用中應當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恰當?shù)睦斫馀c適用襲警罪,審慎評價襲警行為的法益侵害性,準確界定襲警犯罪行為與一般違法行為,如此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刑罰懲治與教育的功能。

猜你喜歡
人民警察人身法益
致敬 中國人民警察
河南警察學院隆重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
法益論視野下法定犯出罪的反思與完善
——兼談集體法益的類型
雄黃酒
每年1月10日“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
雄黃酒
新時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對策
淺談刑法中的法益
論刑法中的法益保護原則
余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