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志榮
新時代、新征程,要有新作為,10年是個節(jié)點,更是新的起點。
不知不覺,我到法院工作已有10個年頭了。
從書記員做起,我多學善思,做“有心的人”。審判輔助,并沒有讓曾經在知名企業(yè)當過經理的我“不屑一顧”。在努力記錄好每一個案件,認真裝訂好每一本卷宗的同時,我常常捫心自問,如果我來辦理這個案件,我的審判思路是什么?這個案件的法律關系、爭議焦點是什么?證據如何采信?事實如何認定?法律如何適用?帶著這些問題,我從庭審中、文書制作中尋找答案,主動向身邊的各位同事請教。思考發(fā)問越多,越深知自己法律知識和理論水平的不足。我開始有針對性地學習法律條文,在學習中理解,在理解中思考,并關注核心期刊里的文章,努力打好基礎。
當我真正成為一名法官后,我更是對政治理論和業(yè)務學習始終不怠,凡事都問個“為什么”“怎么辦”,在不斷學習思索中提升自己。
成為一名助理審判員后,我辨法析理,做“較真的人”。為嚴把案件質量關,我力求準確把握再審維持、發(fā)回、改判標準,堅定地糾錯,審慎地改判。著重糾正民事案件中適用法律確有錯誤和明顯裁判不公的問題,著重解決刑事案件中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量刑畸輕畸重的問題。以原裁判“確有錯誤”為標準,通過再審改判,充分體現(xiàn)“實體權益充分救濟”的原則,在依法糾錯和維護司法公正兩方面積極發(fā)揮審判監(jiān)督職能作用。
后來,我調入民一庭、民四庭,無論哪個庭室,我都把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作為工作的目標。在制作裁判文書時,力求做到事實敘述清楚全面、客觀準確、詳略得當;舉證、質證過程清楚、認證理由清晰;裁判理由能圍繞爭議焦點進行闡述;說理全面透徹、論證有力、邏輯嚴密;適用法律準確、完整、規(guī)范。我在民一庭和民四庭工作期間撰寫的兩篇裁判文書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首屆百篇優(yōu)秀裁判文書”三等獎。
面對案件量越來越大的實際,我繁簡分流,做“務實的人”。為了提高庭審駕馭能力,庭審前無論再忙,我都要認真審查材料、做好閱卷筆錄和庭審提綱。庭審中,力求準確、全面地把握法庭調查的重點和焦點,依法引導訴訟參與人圍繞起訴、上訴理由展開法庭調查和辯論。在舉證質證、辯論環(huán)節(jié),我特別注意繁簡得當,適時進行總結概括,以提高庭審的效率和針對性。進入立案二庭工作后,面對案件“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的新挑戰(zhàn),我注重當庭裁判,在庭審結束后趁熱打鐵為當事人分析案情,答疑解惑,爭取促成雙方調解,或讓敗訴方理性撤回上訴,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與大家共同努力跑出了辦案“加速度”。
堅持司法為民,就要做有司法良知的人。當組織上安排我任立案一庭副庭長,從事一站式訴訟服務建設和信訪工作后,我努力把司法為民便民的窗口工作做好,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挖掘內部潛能,規(guī)范立案窗口分工,確保4 個工作日內完成登記立案,確保立案不再難。
新時代、新征程,要有新作為,10 年是個節(jié)點,更是新的起點。我將緊緊圍繞法院高質量發(fā)展目標,拉高標桿、提高站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