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 張向立 朱勇鋒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心外科(鄭州 450000)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可造成運動耐量減退,增加右心衰風險,嚴重影響患者預后[1]。有研究報道[2]在所有PH導致右心衰竭患者中,射血分數(shù)保留型(ejection fraction,EF)占比較多,同時也是重要預后因素。因此,早期預測PH患者EF心力衰竭(下稱心衰),對于臨床開展相關(guān)防治工作意義重大。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cTnI)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臨床常會用于心肌損傷評估[3]。內(nèi)皮素-1(endothelin,ET-1)主要由心肌細胞、內(nèi)皮細胞分泌,與慢性心衰病理關(guān)系十分密切[4]。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inducing factor,HIF-1α)主要是機體組織缺氧時合成并釋放。有研究發(fā)現(xiàn)[5]急性心肌損傷與外周血HIF-1α水平表達異常相關(guān)。目前,臨床關(guān)于cTnI、ET-1、HIF-1α指標在心衰預測價值尚無報道,其在心衰患者體內(nèi)表達情況尚未明確。鑒于此,本研究探討cTnI、ET-1聯(lián)合HIF-1α對心衰的預測價值。
1.1 病例資料選擇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診治的PH患者117例,男73例,女44例,年齡26~79(42.08±8.16)歲。根據(jù)隨訪期間是否并發(fā)EF心衰,將患者分為PH心衰組40例和PH組77例。納入標準均符合PH診斷標準[6-7]。EF心衰診斷參照《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8]:(1)超聲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50%;(2)具有呼吸困難、局部水腫、肺部聽診可見濕羅音等心衰典型癥狀及體征;(3)左心室肥厚或(和)左心房擴大;(4)心臟舒張功能異常。排除標準: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臟疾?。粣盒阅[瘤、腦血管及精神障礙疾病。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文號:WZY2022-LW-005-01)。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收集收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吸煙史、PH病因(包括COPD、間質(zhì)性肺疾病、慢性血栓栓塞、門靜脈高壓、左心功能障礙等)、PH嚴重程度等。
PH心衰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6~78歲,平均(43.15±6.84)歲。PH嚴重程度:輕度5例(12.50%)、中度15例(37.50%)、重度20例(50.00%)。吸煙11(27.50%)。病因:COPD16例(40.00%)、間質(zhì)性肺疾病8例(20.00%)、慢性血栓栓塞6例(15.00%)、門靜脈高壓5例(12.50%)、左心功能障礙5例(12.50%),LVEDd(44.59± 4.45)mm。
PH組男47例,女30例,年齡26~79歲,平均(41.72±7.19)歲。PH嚴重程度:輕度47例(61.04%)、中度26(33.77%)、重度4例(5.19%)。吸煙27例(35.07%)。病因:COPD37例(48.05%)、間質(zhì)性肺疾病10例(12.99%)、慢性血栓栓塞2例(7.69%)、門靜脈高壓5例(6.49%)、左心功能障礙20例(25.97%),LVEDd(44.55 ± 4.40)mm。
兩組在PH嚴重程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042,P< 0.01);兩組在年齡、性別、吸煙、病因以及LVEDd,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2 PASP檢測采用三尖瓣反流法評估。肺動脈狹窄或無流出道梗阻時,PASP等于右心室收縮壓。采用GE vivi e 9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測量,采用Bernoulli方程與右心房壓結(jié)合,計算PASP。根據(jù)下腔靜脈內(nèi)徑和吸氣末塌評估右心房壓力。
PH被定義為PASP>35 mmHg(1 mmHg=0.133 kPa)。PH嚴重程度:肺動脈平均壓>35 mmHg且<50 mmHg為輕度,≥50 mmHg且≤70 mmHg為中度,>70 mmHg為重度。
1.2.3 LVEF測定由我院高年資超聲室醫(yī)師采用GE vivi e 9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患者胸骨旁長軸面分別測量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計算LVEF。出院后,以首次心臟彩超結(jié)果為準。
1.2.4 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檢測入院24 h內(nèi),兩組患者均空腹抽取肘靜脈血4 mL,離心并分離血清,采用德國羅氏cobas e 411電化學發(fā)光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檢測血清cTnI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檢測血清ET-1、HIF-1α水平。
1.2.5 隨訪情況出院后,兩組患者每個月門診復查1次。統(tǒng)計PH嚴重程度、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及LVEF。兩組患者隨訪期間均無失訪。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檢驗;等級資料比較Mann WhitneyU檢驗;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法分析心衰的影響因素;采用ROC曲線評估預測效能。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比較PH心衰組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均高于PH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對比Tab.1 Serum cTnI,ET-1,HIF-1 in the two groups α Horizontal comparison±s
表1 兩組患者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對比Tab.1 Serum cTnI,ET-1,HIF-1 in the two groups α Horizontal comparison±s
組別PH心衰組PH組t值P值例數(shù)40 77 cTnI(μg/L)1.45±0.28 0.43±0.06 30.239<0.01 ET-1(pg/mL)307.45±26.81 189.03±33.76 16.224<0.01 HIF-1α(pg/mL)368.41±29.62 259.44±34.13 14.527<0.01
2.2 影響心衰的危險因素分析將上述結(jié)果分析中P<0.01的因素,包括PH嚴重程度(輕度=0,中度=1,重度=2)、cTnI、ET-1、HIF-1α 作為自變量,EF心衰作為因變量(發(fā)生=1,未發(fā)生=0)。分析證明PH嚴重程度、cTnI、ET-1、HIF-1α為PH患者心衰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3。
表2 影響心衰的單因素Cox分析Tab.2 Cox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s affecting heart failure
表3 影響心衰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Tab.3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ultiple factors affecting heart failure
2.3 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對心衰的預測效能根據(jù)ROC曲線,血清cTnI、ET-1、HIF-1α聯(lián)合預測心衰的特異度和AUC均高于各指標單項預測(均P<0.05),聯(lián)合預測的靈敏度與各指標單獨預測,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1和表4。
圖1 血清cTnI、ET-1、HIF-1α預測PH并發(fā)EF心衰的ROC曲線Fig.1 Serum cTnI,ET-1,HIF-1 α ROC curve for predicting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mission fraction
表4 各血清指標單項及聯(lián)合對心衰預測效能Tab.4 Predictive efficacy of single and combined serum indicators on heart failure
PH主要是由肺炎、COPD及其他心肺疾病引起,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特發(fā)性PH[9]。PH可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加大右心室負荷,臨床處理不及時或控制不力,可導致患者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為此,本研究對我院診治的PH患者進行隨訪12個月,結(jié)果顯示117例患者中,發(fā)生心衰患者40例,說明PH患者發(fā)生心衰風險大。因此,臨床需要盡快找到預測心衰的指標及方法,對臨床PH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有大量臨床研究[10-12]發(fā)現(xiàn),血清 cTnI、ET-1、HIF-1α水平與心肌損害關(guān)系十分密切[10-12]。cTnI聯(lián)合N末端-腦鈉肽前體可明顯提升臨床EF心衰診斷的特異度[13]。PH可以導致肺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害,導致ET-1合成及在肺血管內(nèi)皮功能異常[14]。PH可顯著降低肺組織順應性,誘發(fā)通氣功能障礙,造成肺組織缺氧,HIF-1α 表達上調(diào)[15-16]。有臨床研究[17]發(fā)現(xiàn)COPD引發(fā)的PH患者中HIF-1α表達高于單純COPD患者。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PH并發(fā)心衰者的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均高于PH未并發(fā)心衰者,說明cTnI、ET-1、HIF-1α表達上調(diào)可進一步促進PH病情發(fā)展,提高心衰發(fā)生風險[18]。分析原因在于肺動脈持續(xù)高壓加重右心室及右心房負荷,降低心輸出量,提高心衰風險,而cTnI、ET-1、HIF-1α表達也隨著肺動脈壓力升高出現(xiàn)異常,加大心衰發(fā)生風險。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血清cTnI、ET-1、HIF-1α指標均是心衰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預測PH并發(fā)心衰靈敏度較高的指標,特別三者聯(lián)合預測的特異度和AUC高于三個指標單獨的特異性和AUC,而且靈敏度卻未被削弱,說明血清cTnI、ET-1、HIF-1α聯(lián)合預測PH并發(fā)心衰的價值較高。分析原因在于肺動脈壓升高,增加右心室負荷,加速心室耗氧量,誘發(fā)心肌損傷[19]。另外,上述血清各指標與心肌損傷均存在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早期心肌損傷中cTnI表達異常升高表現(xiàn)尤為明顯,與心肌損傷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性,提示臨床可通過對血清cTnI表達監(jiān)測,作為預測急性E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指標[20-22]。此外,ET-1具有強化心肌收縮力及穩(wěn)定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是臨床評估心肌損傷的有效指標[23-25]。因此,臨床在PH診治時,需要重視血清cTnI、ET-1、HIF-1α指標水平變化,可利用上述三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結(jié)果,預測患者可能發(fā)生的心衰風險,提前做好預案,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血清cTnI、ET-1、HIF-1α水平與心衰密切相關(guān),三項指標水平檢測對PH并發(fā)EF心衰預測價值較高。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納入研究樣本量有限,且隨訪期間未能完全排除未知混雜因素的影響。未來將納入更多的研究樣本量,對血清cTnI、ET-1、HIF-1α在PH并發(fā)心衰患者預后影響的機制做更多的基礎(chǔ)實驗研究,為臨床后續(xù)開展治療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