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菱兒
小時候,我是一個喜歡聽故事的小孩,每天晚飯后,我就纏著父親給我講故事。為了不打擾哥哥姐姐們學習,父親領我坐在院子里一棵金銀花樹下,講牛郎織女、孟姜女等故事,每講完一個,我會央求再講一個,直到我的上下眼皮開始打架為止。父親常開玩笑說,他的肚子里有一棵神奇的故事樹,只要我輕輕搖一搖他的腿,那些故事就會像長熟的果子一樣噼里啪啦跳出來。在父親的故事中,我漸漸長大,開始上學、識字。
我讀三年級的一天,父親帶我爬上了我們家的小閣樓。說是閣樓,其實不過是在房頂上搭建了一個幾平方米大的儲藏間。父親打開兩個木柜,我驚喜地看到,木柜子里滿滿的都是書,父親指著那些書說:“以后這些書就都是你的了。”
此后,我每天寫完作業(yè)后,就會沿著梯子爬上小閣樓。閣樓上沒有窗戶,只有一個小門,里面光線比較暗,空間也小,在里面看書是不可能的。有陽光的日子,我會取出一本書,坐到房頂上去讀。夕陽灑在我身上,暖暖的,四周靜悄悄的,只有房檐上幾只小鳥蹦蹦跳跳陪伴我,它們轉動黑黑的眼珠,嘀哩嘀哩地唱歌。那是一段相當愜意的時光,我沉浸在書中的故事里,隨著快樂的文字笑,隨著憂傷的文字落淚……我深深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也感受到了文學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看不見、摸不到的,但它能夠直接抵達心靈。那時我才發(fā)現(xiàn),父親肚子里的故事原來都來自這些書。
因為讀書多,詞匯量就豐富,眼界也開闊,所以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特別是作文,多次受到語文趙老師的表揚。他經(jīng)常把我的作文當作范文讀給同學聽,甚至推薦給整個年級的孩子們傳閱。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他把我的作文送到了鄉(xiāng)廣播站,作文在全鄉(xiāng)的大喇叭里播出,著實讓我自豪了一回。
記得在一個飄雪的日子,趙老師走進教室,說:“今天,我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將來想做什么工作?”
寫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這種美好來源于豐富的閱讀、自由的思想、真實的表達,當你有了對文字的敏感和熱愛,寫作也會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他的話音剛落,教室里就炸開了鍋,同學們有的說想當軍人,有的說想自己開公司,有的說想要當飛行員,有的說想賣冰糕……輪到我時,我想起自己剛讀過的介紹一位作家的文章,于是隨口說:“我想當作家?!?/p>
趙老師把同學們的理想一一記了下來,然后說:“你們剛才說的我都記了下來。過去我們寫過《我的理想》,今天我們的作文題目是《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你們采訪一位將來想成為的那個職業(yè)的人,在作文里記下他們說的話?!?/p>
這個作業(yè)實在太難了,因為我們生活的那個地方有沒有作家我都不敢確定,我怎么去采訪呢?可是,趙老師留的作業(yè)又不敢不去完成。放學后,我愁眉苦臉地回到家,把心事告訴了爸爸。
星期天,爸爸帶我到省文聯(lián)找到他的一個同學,父親讓我叫他王叔叔,他是一位作家。
王叔叔問我:“聽說你要采訪我?”我點點頭。他又問我:“既然這樣,你帶筆來了嗎?”
我搖搖頭說沒有。他又問我:“你帶本子來了嗎?”我還是搖搖頭說沒有。當時我腦門子上都是汗,尷尬極了。
王叔叔見我窘迫的樣子,他笑著告訴我:“我當上作家有兩個秘訣,第一個是隨身帶著本子和筆,把見到的聽到的事隨時記錄下來;第二個是自己有靈感時,盡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全部寫下來,修改的時候再做減法,把與主題和結構無關的話刪去?!?/p>
當時,我對王叔叔的話不能全部理解,但是回家后,我還是把見到作家的過程和他告訴我的話寫進作文里。趙老師看完這篇作文,鼓勵我,要像作文里寫的那樣去努力,長大以后就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寫出作品給他看。
隨后,我準備了一個摘抄本,遇到精彩的語句抄錄下來,空閑的時候,就拿出摘抄本子翻看,不知不覺那些閃光的句子就內(nèi)化在心里。等到寫作文時,遇到合適的情境,這些好詞好句不知不覺就出現(xiàn)在腦子里。
十五歲的時候,我開始在地方報刊上發(fā)表詩歌;十七歲時,河北省作協(xié)主辦的《詩神》發(fā)表了我的短詩《成熟》。之后,不斷有詩歌、散文、小說變成鉛字,至今,我已經(jīng)出版一百多部作品。
如今,我無論白天有多么累,晚上睡多晚,躺到床上時,都會拿起一本書翻閱;每次出差,也會在隨身包里塞上一本書路上翻閱。閱讀已經(jīng)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對正在學習寫作文的孩子說:寫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這種美好來源于豐富的閱讀、自由的思想、真實的表達,當你有了對文字的敏感和熱愛,寫作也會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作品《卜卜丫丫嘻哈》系列小說入選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yōu)秀讀物)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