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切都松脆如干透的泥土,日子還在天上緩緩移動,秋天像一片黃葉般飄下。站在一棵樹底下,能夠充分感受到秋的悲傷之氣,秋風(fēng)像鞭子似的抽打著每一棵草,每一片樹葉。
蘆葦在秋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它更像是謙卑的哲人,低下沉重的頭,那碩大的花穗更像是即將收獲的作物。像高粱,或者是糜子,或者稻穗。秋天就這么嚴肅低調(diào),蘆葦彎下身軀,弓成一道弧線。我試著問自己:倘若生命也如這秋天般悲壯而倉促,那么,生何有意義,死又何有意義?
寧靜的空氣流動起來,觸碰到物體,就發(fā)出尖嘯聲,風(fēng)就是這種流動的空氣與草木相搏擊的結(jié)果。秋天能夠讓人警醒:時光如水,人如漂浮的樹葉,隨波逐流,無一例外。有的人只是乘坐著高船大艦而已,依舊在河流之上。
季秋之際,陽光依舊熱辣難耐,曬在身上,有些滾燙,帶著鋒芒。河邊的漆樹葉子已經(jīng)開始發(fā)紅,蘆葦?shù)幕◣酶襁B綿的灰色的云,隨時可能隨風(fēng)飄去。漆樹籽紅得像朱砂,堆集在枝梢,喜慶而驚艷。
地上的草已經(jīng)失去了滋潤的顏色,漸漸老去,落葉在腳底下窸窸窣窣。一枚石子飛起,沿著斜切線飛向河面,被反彈起來,又落下去,再反彈起來,反復(fù)數(shù)下,飛彈到對岸的草叢里不見了。河面留下一圈圈漣漪,在漸漸擴散。一條船空無一人,拴在一棵臨水的大樹上,任河水載著它左右浮蕩。
漆樹和另一種樹長得像孿生兄弟——鹽膚木,鹽膚木也結(jié)穗狀籽,秋后枯萎成灰白色,著一層灰色的粉,那就是鹽,嘗一下是咸的,微帶著些苦澀。小時候,山里人煮鹽鹵,要放點鹽膚樹籽,在鹵缸里浸一下就取出,那樣的鹵水就澄亮透明,否則就渾濁不堪。漆樹籽有毒,只是紅得好看,沒有什么具體的效用。山上有人收漆樹脂,有人割漆樹,秋后,漆樹脂才是上好的,水分少,濃稠,品質(zhì)上乘。
割漆樹要兩個人一起上,一個割一個盛著,在樹上斜切一條溝,溝底用一只漆碗接著,乳白的漆樹汁一點點流進碗里,像一碗牛奶似的,靠近才聞到一股苦澀的氣味,漆咬人就在這時候,剛流下來的漆樹汁像毒蛇一樣可怕。收漆的人不怕,他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沾在手上也無大礙。怕漆的人,遠遠聞著漆樹汁的苦澀味就昏厥過去,抽搐不止,得馬上送下去,灌甘草水解毒。
漆樹和大青是相生相克的,還有一種大蒿菊,一丈高,葉大如掌,放在水里煮一下,洗接觸過漆樹汁的身體部位。漆疹就能解了,更多的人,解不了,藥喝下去,好一陣,漆疹依舊如春雨后的草芽般冒出,久久不會愈合,漆樹可能是鄉(xiāng)村最讓人又愛又恨的樹。漆疹愈后,皮膚像花斑豹似的,臉上脖子上,胳膊和手上,一圈圈銅錢般的疹斑給了經(jīng)歷者許久的記憶。
漆樹汁封存在一只陶罐里,貯滿了,就送到城里漆坊里,熬漆也是一門手藝活,火候不能太大,輕火文熬,大約一個多時辰,水就蒸發(fā)得差不多了,熬好的漆晾涼了,要配大料:有牛角粉、白堊細粉、和顏料,礦石顏料為主,石青、蘇麻離青、朱砂、辰砂為上,孔雀石綠、鈦紅、鉛黃、鋅白、鋁粉、錳閃石粉等。配好的漆要馬上刷涂,漆器以青銅器為模本,福州漆器主要以鼎、彝、簋、盤、尊、罍、甗、鬲,叫銅器設(shè),以瓷器為模本的叫瓷器設(shè),有瓶、壺、尊、觚、觶等。漆器有脫胎漆器之說,有個模子,通常是硬蠟?zāi)?,上纻布片,一層一層上漆浸涂,里層不用顏填料,光用清漆,涂滿一層,晾干,再敷一層,直到器成。最后描彩上色,有漆里色和漆面色,漆里色,就是將顏料混到漆樹脂里,做出來的器,里外均勻一色,不易掉色,脫漆也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破壞。漆上色就簡單了,像繪畫一樣,漆好未干時,上色,最后再上一層清漆,漆面色的好處就是顏色鮮艷,節(jié)省顏料,工藝品漆器多以此法,傳統(tǒng)漆器仍然堅持漆里色,比如“烏溜古”漆器即是,器成,千百年不變色不脫皮,缺點就是色彩不鮮艷,暗沉如銅鐵。漆藝坊里的人也上山自行尋漆,割漆收漆。
不過,現(xiàn)在這樣的藝人很少了。我認識的紅帆兄就是一個這樣的漆藝人,他還是詩人。紅帆是個老帥哥,快五十了未結(jié)婚,也沒有明確的結(jié)婚對象。他說,這輩子,能夠談得來的人少之又少,喜歡做同一件事情的人更少之又少,而能夠跟你過日子的人更是可遇不可求,像我這樣生活無規(guī)律,無房無車,只有這亂七八糟的漆器作坊,氣味難聞,誰愿意跟我生活過日子啊?他養(yǎng)的狗都被漆咬跑了,養(yǎng)過三只,跑了三只。后來,他改養(yǎng)貓,貓也不喜歡漆器味,養(yǎng)過的都跑了,只有一只流浪貓留了下來,估計是鼻子受傷失靈的緣故。
他作漆畫的時候,貓就在他腳邊看著,他一筆筆地涂抹,漆汁變成了光亮的器物,器物上有花草蟲魚,人神仙人物松柏鹿鶴,貓耐心地看著,偶爾喵——叫一聲,似乎是對他漆藝的贊許。 紅帆扎著小馬尾辮子,留著短髭,感覺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紅帆的漆藝是無師自通型的,他的漆畫不追求具體的物、形、態(tài)和色,他總是隨心所欲地做他的漆器,他將“烏溜古”漆藝術(shù)用在他的器物上,有彝或者簋的混和物形,有鬲、甗或者鼎的混合造型,器物表面多了些水磨的疊彩紋。天珠紋需要更復(fù)雜的工藝過程,術(shù)語叫堆彩水磨法,漆料不僅要加顏料,還要堆彩,厚漆堆彩不太容易做出來,少了纻麻這一物,只好在漆中添加冰蠶絲,還有一種云母粉,各種漆層層堆上膠結(jié)后,再水磨、拋光,直到器物出現(xiàn)無數(shù)天眼狀的回線紋,驚為天工之物。
紅帆還喜歡茶,我跟他的交集先從茶起,直到漆藝。他的詩歌我當然也接受了,比如他的《巷》:“幽幽的,從無數(shù)層的漆底打撈出來的歲月/ 紅顏易老,比如一條巷/都是如此不堪,曲折通幽/沒有標志的日子,在樹上掛著/直到秋風(fēng),喚醒,這些陳舊的物件/鏗然落地,水從天上借來了幾朵云/風(fēng)從鬢邊借來了幾點霜痕/作為點綴,繁雜如雪般,在沙地上凸現(xiàn)?!奔t帆的歌喉也不錯,帶著些男性滄桑的磁性嗓音。他活在他的世界里,用他的話說,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與他人無關(guān)。
二
銅藝師A跟紅帆完全不一樣,雖然他們同屬藝術(shù)家性格。銅藝師A是科班出身的藝術(shù)家,他是國美雕塑專業(yè)的碩士生,現(xiàn)在在一家藝術(shù)品公司做主創(chuàng)。他不修邊幅,胡子刮得倒干凈,頭發(fā)總是亂成風(fēng)吹的模樣。A才四十歲不到,兩個孩子,先后娶過兩任老婆,前妻是同學(xué),也是同行,最后無果而終,兩個孩子是后妻的。她是尋常人,不懂藝術(shù),更不懂銅雕藝術(shù)。A有臺電腦精雕機,他說,還可以3D打印,不過那是批量訂單時的作品,通常手工雕的作品不外售。
他的工作室更像是冶煉爐,四臺電冶爐散發(fā)出濃郁的金屬味道,室內(nèi)煙氣彌漫,不時得抽換空氣,室內(nèi)熱得驚人。夏天,這些爐子要搬到專門租來的倉庫里,這里就做最后的雕飾處理。紫銅錠先鋸開,切割成若干小塊兒,再熔成銅汁,入模范鑄出初始形態(tài),再用手銑機銑去多余的部分,表面還需要一些專門的刀削處理,讓雕塑更加逼真,也有工藝品性質(zhì)的,表面完全光亮,無一點瑕疵,那不是藝術(shù)品了?,F(xiàn)在有的人圖省事,上激光機雕刻,雖然快,但藝術(shù)的粗糙感和靈性沒有了,看上去那么死板、那么假。銅錠熔鑄初胚,行話叫設(shè)胚,胚上雕刻,就是雕胚,最后表面處理,叫完器,三道工序少一樣不行。
銅錠在冶煉爐里迅速熔化,橙紅色帶著綠色光焰的銅汁注入模范中,稍冷卻,啟模,初胚就完成了,接下去開始雕刻,手銑機能夠?qū)~胚上的多余部分切掉,銅屑四下散落,銅軟,有一定韌性,如果是青銅件,還需要添加錫和鉛,青銅就硬多了,雕刻起來更費工費力。A的作品多為駿馬群雕,除了動物,還有一些神仙佛老的造型,那是客戶特定的作品。A無奈地搖了搖頭說,沒辦法,客戶只需要這些古板而無味的東西,因此,他都舍不得手工完成,多半交給了機器。手工作品卻往往克人問津,那些作品他不想賣了,賣了可惜。比如有件《鶴》,只雕了鶴的身體,脖子和腦袋卻不見了,他說,鶴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腦袋和脖子,還有細長腿。這件鶴作品給人一種神秘和無奈,鶴鳴九皋,聲聞于天,天在何處?在人的內(nèi)心里,鶴鳴何處?也在人的內(nèi)心里,并沒有太多的想像空間,鶴聲高亢而奮唳,在藝術(shù)家眼里,那都應(yīng)該讓讀者自己想像的,而無足輕生的鶴身軀卻展現(xiàn)給眾人,鶴其實很庸常的,和一只普通水禽并沒有多大區(qū)別。他故意夸張了鶴身軀的肥碩,簡直忍無可忍。A說,這就是他需要表達的東西,讓你著急。還有一件《琴》,更加離奇:雜亂的樹木堆積成一架古琴,或者說是一把上好的古琴斫成了一堆亂柴。琴者雅音之器,桐木以為之,蠶絲絞而成弦,七弦六徽,龍池鳳沼雁足,軫池、岳山,一切都亂了,這哪是一把琴啊?我問他,A笑而不語,說,琴在琴的相之外,琴有相,而琴音無相,這分明是嵇康彈過的那把琴,被摔碎,刀斧加身。A說,難道這不是古琴嗎?
他這么一講,的確有點像古琴,是古琴的那些零部件依稀可辨。軫碎龍摧,鳳沼不復(fù),岳山傾倒,弦絲斷絕,好的事物總是讓人想像不止,而觸目驚心的事物往往讓人不知所措。這的確是嵇康的那把琴,他表達的是偽現(xiàn)代潮流對傳統(tǒng)文化的摧毀。他讓琴木的斷茬尖利無比刺穿了參觀者的眼睛,讓他感到無比惋惜和悔恨。我想到了在挖掘機面前倒下的一棟棟老宅舊屋,隨之倒下的那一段漫長的歲月往事,煙消云散了。我認可了A的創(chuàng)意,但這把琴至今無人問津。
我觀看了銅藝作品《秋風(fēng)》的創(chuàng)作過程:銅錠在冶煉爐里消融成一灘亮晶晶的黃色液體,帶著太陽的光芒,那本來應(yīng)該是一團無古的火,從地底下涌出,像巖漿般奔流。然而,它很快就凝固了,在倒進水池的瞬間,水花四濺,蒸汽升騰,水與火一番摶搏后,作品就出來了,那是一堆雜亂無章的銅汁凝固塊,無形無態(tài),像裂帛,像散開的竹簡,像被風(fēng)吹破的書頁,像歲月碎散一地的樣子。它像樹葉,不特定哪棵樹,哪種葉子,像枯萎的葡萄葉,像吹斷的蘆葦葉,像紛飛的花序,像無規(guī)則的云層間迸射出來的陽光。它閃亮,帶著些彩虹的光暈,它暗淡,像枯死的葉子般憔悴。它更像是徐渭筆下的墨葡萄枝葉,像他畫中的枯荷殘芰,仿佛看到五百年前徐文長坐在秋日的畫案前,疾速揮舞著一支半禿半干的筆,筆尖開叉,他全然不顧,蘸著濃墨,在紙上點點劃劃,墨洇開了,成一墨團,又旁逸出一條曲折的蔓絡(luò),隨意點染幾棵瘦細的葡萄。秋風(fēng)將葡萄枝蔓拉扯得像一面鼓,像拉開的弓,仿佛要將他內(nèi)心里煩懣全發(fā)泄出來。他畫畢,手在顫抖不已,將畫隨手一團,扔到了墻角。然后他低聲啜泣,氣息抽噎。我喜歡徐文長的墨葡萄,也喜歡他的芭蕉畫,他的芭蕉畫是那種秋后的芭蕉葉,破碎無狀,一綹一搭,奓著肩,拖眉耷臉。秋風(fēng)吹起,殘破的蕉葉吹彈出一曲人生的悲歌。
三
秋涼如水,夜里的云像鉛塊似的佇立不動。我看著紅帆的漆器藝術(shù)和A的銅雕作品,感覺異樣的悲涼如水般拍來。這些不會動的藝術(shù)作品仿佛開口說話了。
漆器的精美和變幻莫測的紋理讓我陶醉,A的銅雕卻讓我猝然驚心,那種感覺對立矛盾,卻不是無法調(diào)解的。漆器幽幽地透出遠古的一種美學(xué)存在,紋理、色差對比,光澤、委婉的曲線,在燈下的漆器,仿佛是從內(nèi)心里走出來的一種美。像寶石上的光芒,細膩的漆層里,礦物和時光凝固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那種無法分開的膠著感,那種沉穩(wěn)的色調(diào),雖然有些紅或者黃的亮色突兀而出,總體是沉穩(wěn)而幽暗的。我想到米沃什的詩《貓》:“它從暗處閃出,像閃電般/它鉆進黑暗,像閃電般/沒有細節(jié),無法追述/沒有黑暗的夜晚,星光遍地/月亮碎成沙子,銀河直插進后院/貓胡子張開,夜的四維/網(wǎng)一樣,所有的暗和明亮都一樣,成為魚?!币棺鳛樽畲蟮陌蒹w,容納下宇宙天地萬物,恒河沙數(shù)的世界里,無數(shù)的暗和亮互相對立交融著,像陰陽兩儀,說不出的一種鯁在喉嚨的感覺。夜晚的秋風(fēng)應(yīng)該是沙啞的,隱沒低沉的,樹或者在動,或者不動,并不能確定。銅雕應(yīng)該像冰一樣,或者像云一樣可變的,不定型的,銅雕刻的意義在于它們可以從各個角度來看,得到不同的視覺。
粗糲的表面,像巖石的質(zhì)地;細膩的表面,則柔滑如肌膚。這也是兩種對立的感覺,對立的兩個面,就是世界了,宇宙中有量子糾纏理論,對立的兩個面,是互相糾纏的,沒有東就沒有西,沒有上就無所謂下。方或者圓,都可以形成回路循環(huán),只是路徑不同罷了。等周長的回路,所需要的周游距離一樣,速度一樣的話,總時間也一樣。太極的兩儀,陰魚和陽魚,在糾纏和對立過程中最終互換。陰陽變化,像天地,像四季。說話間,已經(jīng)到了季秋了,秋天已經(jīng)走完大半路程。
想起不久前聽琴師老駱的演奏,那時候,秋天剛剛來到,天依舊熱得難受。駱老師的一曲《高山流水》,像淙淙的瀑流,從心間淌過,那一勾一抹,一挑一切,聲音從絲弦間流向四周的空間。陰陽四理,有陰處陽生,有陽處陰生,這個過程毫無間斷,沒有縫隙,只有黑與白不斷交替過渡。秋風(fēng)掃落葉,輕輕地一聲嘆息,是一個季節(jié)的結(jié)束,也是另一個季節(jié)的開始。
遠處的山看上去顯得寂寥無極,但那是我的感覺,山依舊是那山,天依舊是那天,秋風(fēng)吹過,落葉一地,而冬天的芽已經(jīng)開始孕育中,冬深的時刻,芽苞飽滿,即將綻開。美生于死亡,死后而有生機。握著紅帆的漆器,那種涼沁是短暫的,握著A的銅雕,那種涼意綿長無極,仿佛手心的熱量一點點被抽走,不知去向。銅雕那表情冷穆而寂靜,無從得知熱為何輕易被它吸走。
銅是天地間的靈物,漆器也是,只是換了個面孔。秋風(fēng)起兮,就想到了古老的詩歌,或者,從來沒有生,也沒有死,只有來和去。秋則為去,春則為來。萬物都要來一遭,然后淡然而去。一棵楓樹在春天夏天時何其美妙,秋去冬來,楓依舊美妙似火,楓還是楓,楓葉從紅色到紅色,剛好走了一個輪回,因此,從某一處回到某一處。只是,時光不會有這樣的回路,那條無盡的流沙河,浮葉或者大木一樣的流逝,不會重來。
仿佛詩一般,一聲落葉,一聲嘆息,秋風(fēng)幽然而過。
責任編輯? ? ?楊? ? 櫪
陳元武,現(xiàn)居福州。在《廣州文藝》《十月》《山花》《天涯》《青年文學(xué)》《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散文》等多家雜志發(fā)表多篇作品,曾經(jīng)獲得孫犁散文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