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霍愿愿
(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1.急診科;(2.骨科,陜西 西安 710021)
開放性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對于骨折伴大出血患者需進行凝血功能動態(tài)監(jiān)測,保證手術順利完成[2]。同時急救護理也是保證患者預期康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旨在探討開放性骨折伴大出血患者術前凝血狀態(tài)及采取急救護理的臨床止血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開放性骨折伴大出血患者50例為觀察組。根據(jù)其接受的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觀察1組、觀察2組,各25例。觀察1組男10例,女15例;年齡18~50歲,平均(34.85±6.12)歲。觀察2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18~49歲,平均(34.53±6.18)歲。另選取同期來我院體檢正常的50名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其中女23名,男27名;年齡16~52歲;平均(34.2±7.5)歲。納入、排除標準見相關文獻[2]。各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觀察1組按照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搶救。觀察2組按急救護理模式進行,(1)建立護理小組。(2)積極抗休克。(3)感染預防護理。(4)對于存在多處骨折的患者,在應用止血帶時,應輪流間隔充氣、放氣,適當松弛防止干擾患處血液循環(huán);禁止頻繁搬動患者。(5)心理疏導。
1.3觀察指標 凝血功能監(jiān)測:分別在手術前后觀察組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血小板計數(shù)(PLT)及纖維蛋白原(FIB)水平進行檢測。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3]及焦慮自評量表(SAS)[4]對患者實行抑郁、焦慮程度測評,分數(shù)越低代表患者抑郁焦慮程度越好。采取本院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2.1凝血功能 術前觀察1、2組的PLT、FIB均低于對照組(P<0.05),PT、APTT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1、2組的凝血功能均有所好轉,雖兩組間指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2組各項凝血指標更接近對照組。見表1。
2.2心理狀態(tài) 護理后觀察1、2組患者SDS、SAS評分均有所下降,且觀察2組下降幅度大于觀察1組(t=5.386、4.265,P<0.05)。見表2。
表2 觀察1、2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比較分,n=25]
2.3滿意度 觀察1組滿意16例、一般滿意5例、不滿意4例,滿意度為84.00%;觀察2組滿意20例、一般滿意5例,滿意度為100.00%。觀察2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觀察1組(χ2=9.125,P<0.05)。
目前有研究[5]指出,開放性骨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異常。本方案首先分析開放性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凝血功能,結果顯示:開放性骨折患者術前PLT、FIB均低于健康人群,我們認為這兩項指標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鍵的凝血因子,由于本方案患者均存在大量失血的現(xiàn)象,由此表示患者存在明顯的出血傾向,但其他指標PT、APTT、D-D則與對照組無異,說明形成凝血功能異常與凝血因子活性并無明顯關聯(lián),主要與血容量減少有關[6],提示臨床在搶救開放性骨折伴大出血患者時,不必大量補充凝血因子,常規(guī)輸血即可有效緩解患者病情[7]。同時本方案進一步分析了不同護理措施對患者的影響發(fā)現(xiàn),接受急救護理的患者其SDS、SAS評分較常規(guī)護理均有所下降,滿意度評價更高,說明通過急救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從而使其積極配合治療,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提高對醫(yī)療護理行業(yè)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開放性骨折伴大出血患者術前凝血機制異常概率較大,且損傷越嚴重,對凝血功能的影響越大,通過急救護理能夠有效止血,穩(wěn)定患者情緒,改善預后,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