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建新 曹 光 倪浩洋 王連祥
(菏澤市農業(yè)科學院 山東菏澤274000)
葉面肥是一種多元素水溶肥料, 它能迅速地完全溶解于水中,容易被作物吸收,可迅速緩解作物的缺肥狀況,發(fā)揮肥料最大的效益。 葉面肥肥效快、養(yǎng)分利用率高,是對土壤施肥的有效補充,并且其對環(huán)境污染小,是一種有效、環(huán)保的施肥方式,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 菏澤開發(fā)區(qū)曹州農業(yè)化學有限公司以短鏈低聚磷酸銨為主要原料生產的聚磷酸銨型葉面肥氮磷鉀養(yǎng)分含量為570 g/L, 螯合中微量元素鈣、硼、鋅等含量為6 g/L。 葉面噴施時,聚磷酸銨鹽用量比正磷酸銨鹽高3 倍也不會出現(xiàn)燒葉現(xiàn)象, 且其中性溶液可在葉面上維持幾天以供葉片吸收, 附著性強,不蒸干或晶析,養(yǎng)分利用率高[2]。 為了研究聚磷酸銨型葉面肥對葡萄的施用增產效果, 筆者進行了本次試驗, 為該肥料在葡萄上及其他果樹上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試驗于2020 年4~7 月在菏澤市牡丹區(qū)黃堽鎮(zhèn)李洪周村葡萄地進行,供試土壤為壤質潮土,肥力中等。土壤養(yǎng)分情況:有機質13.2 g/kg,堿解氮88.6 mg/kg,有效磷 42.5 mg/kg,速效鉀 260 mg/kg,pH 7.6。
聚磷酸銨型葉面肥由菏澤開發(fā)區(qū)曹州農用化學有限公司提供,氮磷鉀含量為 570 g/L(120∶320∶130),液體比重為1.42,含中微量元素鈣、硼、鋅等6 g/L,pH 7.2~8.0。
供試葡萄品種為藤稔,4 年樹齡,種植行距1.5 m、株距0.8 m。
該葉面肥噴施試驗共設3 個處理,每個處理3 次重復,共計9 個試驗小區(qū),隨機排列,試驗小區(qū)面積為 6 m×12 m=72 m2。
處理1:在常規(guī)施肥基礎上,按試驗方案每畝每次噴施聚磷酸銨型葉面肥100 g 兌清水30 kg, 均勻葉面噴施。處理2(CK):在常規(guī)施肥基礎上,與處理1同時期每次噴施清水 30 kg/(畝·次)。 處理 3:常規(guī)施肥。 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大田。
1.5.1 常規(guī)施肥 2019 年9 月每畝底施45%復混肥(15∶15∶15)50 kg、腐熟好的農家有機肥 1 500 kg 和生物有機肥 100 kg。 2020 年 3 月 25 日和 5 月 28 日每畝各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5∶5∶20)25 kg,追肥時結合澆水施用。
1.5.2 噴施肥料日期 處理 1 于 2020 年 4 月15 日噴施葉面肥料, 兌水后混勻均勻葉面噴施, 以后間隔 14 d 噴施 1 次, 共 4 次。 處理 2(CK)同時噴等量清水。
可滴定酸采用NaOH 中和滴定法測定, 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
田間調查結果顯示, 噴施聚磷酸銨型葉面肥處理的葡萄長勢健壯,葉片厚顏色濃綠。 收獲后果實單獨稱量,由表1 可知,噴施葉面肥的處理比對照(CK)平均果穗重增加27.9 g/穗,平均單粒重增加0.5 g,葡萄果實商品率提高5.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43%,果實糖酸比提高1.47,葡萄果實裂果率降低3.4%;比處理3(僅常規(guī)施肥)平均果穗重增加29.2 g/穗,平均葡萄果實單粒重增加0.6 g, 果實商品率提高6.4%,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62%, 果實糖酸比提高1.61,裂果率降低3.2%;處理2 與處理3 的平均果穗重、單粒重、裂果率等指標差異不大。
表1 不同處理對葡萄生物學性狀和品質的影響
試驗各處理小區(qū)每次單獨收獲, 用天平稱量計產。 由表2 可知,噴施聚磷酸銨型葉面肥顯著影響葡萄產量,其中處理1 的產量最高,達到1 678.8 kg/畝,比處理2(CK)每畝增產127.2 kg,增產率為8.2%;比處理3 每畝增產141.6 kg,增產率為9.2%;處理2 比處理3 每畝產量增加14.4 kg,產量差異不明顯。
表2 葡萄試驗點小區(qū)產量統(tǒng)計
由表3 的方差分析可知, 試驗各處理間達到差異極顯著水平(F=41.1﹥F0.01=18.0),重復間差異不顯著(F=2.5<F0.05=6.9)。 從表 4 可以看出,處理 1 與處理 2(CK)、處理 3 達到差異極顯著水平,處理 2(CK)與處理3 無顯著差異。
表3 葡萄試驗點產量方差分析
表4 葡萄試驗點產量多重比較
葡萄市場價以4.6 元/kg 計, 處理1 每噴施一次葉面肥成本為每畝9.0 元,噴施4 次葉面肥每畝需要投入成本36.0 元;處理1、處理2 每噴施一次每畝人工費用50.0 元,噴施4 次每畝人工費用200.0 元。
由表5 可知, 噴施聚磷酸按型葉面肥的處理1比噴施清水(CK)每畝凈增收入549.1 元,投入產出比達到 1∶15.3; 比處理 3 每畝凈增收入 415.4 元,投入產出比為 1∶1.8。
表5 葡萄試驗點效益分析
(1)在常規(guī)追肥基礎上噴施聚磷酸銨型葉面肥,葡萄田間長勢較好,植株健壯,果實產量性狀、品質均好于對照,平均果穗重和單粒重明顯提高,顯著增加葡萄的果實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糖酸比,果實口感好,商品率高。 史祥賓的研究表明,葉面肥添加微量元素可以顯著改善設施栽培葡萄的果實品質,提高葉片質量和成熟期果實的礦質元素含量[3]。 聚磷酸銨型葉面肥產品中氮磷鉀和微量元素養(yǎng)分全面, 且短鏈低聚磷酸銨肥料具有螯合性和緩釋性, 保持了中微量元素的活性,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可迅速緩解作物的缺肥狀況,提高作物產品品質。
(2)葉面噴施聚磷酸銨型葉面肥,葡萄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在同等常規(guī)施肥情況下,噴施聚磷酸銨型葉面肥的葡萄比對照噴等量清水的每畝增產達到127.2 kg,增產率為8.2%,每畝凈增收入達到549.1 元,投入產出比為 1∶15.3。
試驗結果表明, 噴施聚磷酸銨型葉面肥可以顯著提高葡萄產量和葡萄果實商品率, 改善葡萄品質,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建議在葡萄生產中推廣應用聚磷酸銨型葉面肥,以提高種植戶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