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瀟瀟 周小娟 劉 杰
(鄭州市農(nóng)林科學(xué)研究所 河南鄭州450005)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形優(yōu)美,枝干光滑,花形奇特,花色艷麗豐富,花期較長,在我國歷史上早有種植。 紫薇在園林綠化上應(yīng)用廣泛,孤植、對植、叢植、列植均可,還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對多種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對煙塵有較強的吸附能力[1]。 鄭州市城區(qū)綠化使用紫薇較多,尤其是城市綠道,紫薇在灌木層重要值排序中排名第二,僅次于石楠,甚至各綠道灌木叢重要值在9%及以上的植物中, 紫薇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2]。 紫薇新品種具有開花早、花期長、色彩艷和花序著花數(shù)多等特點,具有更高的園林觀賞價值[3]。 鄭州中心城區(qū)道路綠化存在植物種類偏少、 植物結(jié)構(gòu)不合理、道路綠化群落單一、層次結(jié)構(gòu)簡單等問題[4]。 近兩年鄭州城區(qū)許多主次干道整改, 增加了分車綠化帶,在有效組織交通的同時,營造出了更加豐富多彩的綠化景觀,提高了道路抗污染能力。 在這積極發(fā)展道路綠化的關(guān)鍵時期,引進觀賞效果良好、適應(yīng)性強的品種尤為重要。 本研究共引進11 個紫薇品種,通過物候期、觀賞特性、生長速度及露地越冬情況等方面研究,分析它們在鄭州的引種適應(yīng)性,以期為鄭州市栽植應(yīng)用紫薇新品種提供參考依據(jù)及建議。
鄭州市農(nóng)林科學(xué)研究所中牟試驗場位于鄭州市中牟縣賈魯河畔, 地處華北平原南部、 黃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 介于北緯 34°16′~34°58′、 東經(jīng)112°42′~114°14′之間,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冷暖氣團交替頻繁,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6℃,年平均降水量542.15 mm,無霜期209 d,全年日照時間約1 869.7 h。
2019 年從湖南省林業(yè)科學(xué)院引進的11 個紫薇新品種,為一年生左右扦插苗,苗高10~20 cm,依次編號為1~11 號,品種名稱及其在引種地表現(xiàn)的觀賞性狀見表1。
表1 11 個紫薇品種基本情況
引種后直接在鄭州市農(nóng)林科學(xué)研究所中牟試驗場露地栽植。 由于施肥對紫薇開花影響作用明顯[5],故在生長期 5~7 月施肥 2~3 次,每次施 50 g 復(fù)合肥。在萌芽期澆1~2 次透水,夏季高溫干旱時定期澆水[6]。
1.4.1 物候期調(diào)查 物候期調(diào)查能夠掌握樹木的季相變化,為形成四季景觀提供依據(jù),落葉樹有休眠期和生長期[7],本次調(diào)查主要是記錄生長期,即各品種紫薇從萌芽生長至落葉期間的變化。 每個品種隨機調(diào)查 10 株, 在 2020 年 3~11 月, 每 7 d 觀測一次,記錄它們的萌芽期、綻葉期、展葉期、現(xiàn)蕾期、開花期、果實膨大期、果實成熟期、落葉期。 其中,開花期又分為始期(一半以上植株有5%花瓣完全展開)、盛期(一半以上的花蕾都展開花瓣)、末期(殘留約5%的花),并統(tǒng)計花期天數(shù);其他物候期按照常規(guī)方法記錄[8]。
1.4.2 觀賞特性調(diào)查 每個品種隨機抽取10 株進行調(diào)查,記錄它們的花色、單花直徑、雄蕊數(shù)、葉片顏色及形態(tài)、葉片長、葉片寬。 花瓣及葉片顏色用英國皇家園林協(xié)會比色卡進行比對。
1.4.3 生長量統(tǒng)計 自6 月初至10 月初,每月統(tǒng)計一次生長量, 共進行5 次統(tǒng)計, 每個品種隨機抽取10 株,測定地徑(精確至 mm)、株高(精確至 cm),取平均值。
1.4.4 露地越冬情況調(diào)查 于2020 年12 月統(tǒng)計存活植株總數(shù), 越冬后第2 年3 月再次統(tǒng)計存活植株數(shù)量。
11 個品種的萌芽期、綻葉期、展葉期、現(xiàn)蕾期、開花期、果實膨大期、果實成熟期、落葉期存在一定差異(表 2)。
表2 11 個品種紫薇的物候期調(diào)查結(jié)果
萌芽期集中在3 月中下旬至4 月上旬, 持續(xù)時間8~17 d,萌芽最早的是2 號和 4 號,最晚的是 9 號;綻葉期集中在3 月下旬至4 月中上旬, 持續(xù)時間8~17 d;展葉期差異減小,均在4 月下旬達到展葉期;現(xiàn)蕾期差異較大,最早的是4 號(5 月19 日),最晚的是11 號 (6 月 19 日), 兩者相差 30 d, 其余品種均在5 月底6 月初現(xiàn)蕾。
開花期是本次紫薇物候期調(diào)查的重要觀測性狀,11 個品種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開花始期集中在6 月至 7 月初,開花最早的是 8 號,其次是 4 號、5 號,最晚的是11 號?;ㄆ诓町愐草^大,在77~104 d 之間,其中花期最長的是 8 號, 其次為 4 號、5 號、9 號、10 號,均在90 d 以上,花期最短的是2 號。
果實膨大期差異較小,除6 號品種無果實、11 號品種進入果實膨大期較晚,其余9 個品種時間一致;除6 號外有果實的10 個品種果實成熟時間一致;落葉期相對集中,均在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持續(xù)時間 5~6 d。
各品種觀賞特性見表3?;ㄉ亲限敝匾挠^賞性狀,經(jīng)過對比英國皇家園林協(xié)會比色卡,11 個品種花色差異較大。其中,5 號、7 號、9 號在花苞內(nèi)均為白色,開花后才變?yōu)槭⒒ㄆ陬伾?盛花期淺色的有1 號淡粉色和2 號白色;玫紅色的有6 號玫紅色和10 號深玫紅色;紅色的有 3 號、4 號、5 號、7 號、8 號、9 號、11 號。 這些色系相同的花色間也有一定差異。 單花直徑方面差異不大, 雄蕊數(shù)也在30~45 個之間, 均為黃色。
表3 引種紫薇的觀賞特性
葉片顏色也有一定差異,嫩葉紫紅色居多,3 號、10 號為酒紅色,7 號嫩葉微紅,11 號為綠色。 成熟葉經(jīng)過比色卡比對,1 號、2 號、4 號、8 號、9 號為黑紫色;其余為綠色,其中10 號略帶紅色。 葉片形態(tài)為橢圓形,而大小不一,最大的是8 號,最小的是11 號。
由圖1 可知,6 月紫薇生長最為迅速,除11 號外地徑增長量普遍較大, 其中5 號最大, 為5.01 mm,3 號(4.71 mm)次之,最小的是 11 號(1.39 mm);7 月地徑增長量多數(shù)低于6 月,而11 號高于6 月,且在11 個品種里增長量最大,為 2.85 mm,5 號(1.79 mm)次之,最小的是2 號(0.47 mm);8 月地徑增長量均低于 7 月,5 號依然長勢最好, 增長量為 1.48 mm,2 號(0.13 mm) 最小;9 月地徑增長量多數(shù)再次降低,而4 號、8 號、11 號增長量略高于 8 月, 且 11 號增長量最大,為 1.08 mm,2 號(0.07 mm)最小。
圖1 11 個紫薇品種地徑增長量
由圖2 可知,6 月除11 號外,株高增長均在10 cm以上,最大的為 5 號,增長 35.19 cm,3 號(35.13 cm)次之,11 號(2.02 cm)最??;7 月 11 號株高增長量最大,為 12.58 cm,10 號(10.91 cm)次之,其余品種與6 月相比增長量明顯減小,5 號(2.06 cm)增長最小;8 月及9 月所有品種株高均未增長。
圖2 11 個紫薇品種株高增長量
由此可見,生長速度較快的紫薇品種有5 號、3 號、7 號、6 號和 4 號。
11 個紫薇品種越冬前后數(shù)量見表4。 除1 號、2 號、7 號、11 號個別植株出現(xiàn)凍害并死亡外,其他植株均生長良好,11 個品種均適應(yīng)鄭州冬季環(huán)境。
表4 11 個紫薇品種越冬成活率
本研究引進的11 個紫薇品種在粗放式栽培管理條件下,對鄭州地區(qū)氣候適應(yīng)良好,均能存活并開花,且長勢良好、性狀穩(wěn)定、觀賞性強。
鄭州夏季開花的小喬木及灌木種類較少, 且綠化栽植的紫薇多數(shù)為白色花、玫粉色花及綠色葉。 本次引種紅花及紫葉品種較多, 同時開紅花及紫色葉的品種有丹紅紫葉、火紅紫葉、赤紅紫葉,三者花期都比較長,其中,丹紅紫葉生長速度較快,這3 個品種最適宜在鄭州引種,觀花觀葉效果出色。 其次,玲瓏紅作為紅色花矮化品種,用途比較廣泛,可作地被大面積栽植, 也可作盆栽或紫薇球點綴使用。 紅火箭、曉明1 號、紅火球紅花綠葉,且生長速度快;銀輝紫葉、飛雪紫葉花色清雅,葉色黑紫,這幾個品種在城市綠化上也可綜合考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