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書法原創(chuàng)性論略
——以“爨體流派”為例評析

2022-01-06 04:05:02劉曉東
中華書畫家 2021年12期
關鍵詞:篆隸二王書風

□ 劉曉東

當今書法創(chuàng)作趨同化現(xiàn)象已成為共識。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斷有書家倡導原創(chuàng)性理念。陳振濂在《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發(fā)表了《論書法“原創(chuàng)性”時代》一文,把改革開放至當時的書法發(fā)展歷程分為“恢復基礎平臺”和“回歸、深化與活用古典”兩個階段,提出“書法原創(chuàng)性時代到來”一說。陳振濂論書,也以風格層作為最高標準。沈鵬也提出了“弘揚原創(chuàng),尊重個性;書內(nèi)書外,藝道并進”的十六字方針。隨后,多位方家在《中國書法》《書法》等期刊也發(fā)表了對原創(chuàng)性的見解。由是,原創(chuàng)性理念得到了大家認可,但具體如何探行,仍是大家探討的焦點。與此同時,一些地域流派開始在當今活躍,如“爨體流派”?!岸唷北云錆庥舻牡赜蛱厣?,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近年,當?shù)卣畬Α办辔幕备叨戎匾暡⒋罅π麄?,使其影響力愈大,當今書壇關注“爨體”書法的作者越來越多。鑒于此,以陳正義等為代表的“爨體”書家,提出了“爨體流派”之說,并以原創(chuàng)性理念作為流派的宗旨。發(fā)揚地域流派,探行原創(chuàng)理念,二者正相輔相成。因此,本課題以“爨體流派”為案例評析,旨在探討如何發(fā)揚地域流派,探行原創(chuàng)理念,為當今書法創(chuàng)作注入活力。

陳正義 通臨《爨龍顏碑》第十本 180×97cm 紙本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當今書法原創(chuàng)性不足的現(xiàn)狀

書法評審可按以下五個標準,原創(chuàng)性為最高標準。1.技法層面:基本功。2.形式層面:作品的整體形式感是否規(guī)范、完整?3.主題層面:作品是否文墨相映,具有涵義,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內(nèi)容是否有新意?4.氣韻層面:作品是否格調(diào)高雅,有意境?5.風格層面:作品是否具有原創(chuàng)性、唯一性?這五個層面依次遞進,以原創(chuàng)性、風格為最高層面①。以此審視當今書法,得知原創(chuàng)性正是當今急需。

從20世紀90年代的“流行書風”到之后的“二王熱”,再到當下的“展覽體”,群體跟風現(xiàn)象不斷。“流行書風”是90年代基于對80年代書風的反思形成的。80年代的書法處于“恢復基礎平臺階段”②。改革開放后,林散之、沙孟海、啟功等大家的書藝進入“黃金時期”。但書壇整體尚停留在基礎階段,創(chuàng)作面貌較單一,觀念也相對保守。90年代后,社會愈開放,人們的審美也愈現(xiàn)代化。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展覽也發(fā)展了10余年,書法由書齋走向展廳。在此背景下,“流行書風”誕生,主張取法古代民間書風,并提倡具有現(xiàn)代審美的書法形式。這相對“基礎恢復平臺”時期的書法有所進步?!傲餍袝L”在“全國中、青年書法展”的推動下,影響愈大,隨之爭議也不斷?!傲餍袝L”中雖不乏優(yōu)秀書家,但大量的跟風、急進之弊亦顯。且不論“丑”與“美”之爭,不少作者忽視傳統(tǒng)和基礎是無法掩飾之過。“流行書風”中,大量的作品雷同。

21世紀初,書界基于對“流行書風”的反思,倡導回歸傳統(tǒng)。中國書法傳統(tǒng)體系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二王帖學”。而“二王帖學”至清代漸入末流,至現(xiàn)當代,在沈尹默、白蕉等人的倡導下,得到了一定恢復,但影響力尚不太大。因此,重振“二王書風”成了回歸傳統(tǒng)的導向。加上當時電子技術已先進,高清字帖拉近了人們與古代法帖的距離,從中能觀察到很多細節(jié),人們便開始追摹“二王”,于是掀起了“二王熱”。但不少作者似乎并不明確學習“二王”的目的,只是跟風而已,專寫“二王”,寫像了能入展。他們?yōu)榱藢懴?,不僅在字形上下足功夫,還在紙色、印章等方面做舊、仿古,一時遂成風氣。當時國展直至2009年第三屆“蘭亭獎”,“二王風”作品近半?!岸鯚帷敝幸舱Q生了不少優(yōu)秀書家。但反觀全局,大多作品乍看很像古帖,實則差距甚遠:字形雖肖,但線質(zhì)浮薄、輕滑;并且這些作者似乎并沒有對“二王”書風形成的脈絡、淵源等進行深入研究,沒有在篆、隸方面下足功夫,以致氣息并不高古。而其他不少作者又直接照搬學習他們寫“二王”的作品,形成了被時下稱為“偽二王”的書風?!岸鯚帷边€影響到了其它字體的創(chuàng)作,皆以形似和精工為美。例如篆書,多寫秦篆、清篆,從其中精工的選擇一家,寫像即可。隸書、楷書亦然。所以,個性、風格被沖淡了,而以寫像、寫漂亮為能事。緣此,“二王熱”也導致了千人一面,并普遍存在上述之弊。但“二王熱”的積極面是引起了作者對技法精確的重視。

鑒于對“流行書風”到“二王熱”的反思,書界又提出了不提倡過度做舊、拼貼等形式,鼓勵個人風格,取法其他諸家等主張。近幾年的書風確實變了,不再是“二王”一統(tǒng)展廳,取法宋、元、明、清諸家,且相融合的作品多了。問題是,又出現(xiàn)了“展覽體”?!罢褂[體”即展賽環(huán)境下生發(fā)的,作者以競技、入展為目的,而自身傳統(tǒng)功底、審美品位、學識、創(chuàng)作理念等還不到位的情況下,成群效仿評委或獲獎書家的作品,形成的具有趨同性、群體性特征較明顯的時風作品。“展覽體”的實質(zhì)與“流行書風”“二王熱”無異,均是一種跟風、模仿現(xiàn)象,而且是長期積累導致的結(jié)果。其表現(xiàn)形式更加細化,趨同性更加明顯。“展覽體”的特征不局限于作品形式,還包括作品取法、文字內(nèi)容、具體用筆和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趨同性。

綜上,從“流行書風”到“二王熱”,再到時下“展覽體”,書法的技術和形式層面在不斷進步,但跟風趨勢不斷,原創(chuàng)性不足。

其實,發(fā)揚地域流派,探行原創(chuàng)理念,正可“對癥下藥”。一些正在發(fā)揚的地域流派,已經(jīng)開始積極地探行原創(chuàng)理念。盡管現(xiàn)在尚處于探索階段,但其在探行過程中的一些理念和案例可供參考、借鑒和批評。其中,“爨體流派”便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案例。當今書壇正需要原創(chuàng)性、地域性書風注入活力。

二、“爨體流派”釋評

近年,陳正義等“爨體”書家在相關媒體公開提出發(fā)揚“爨體流派”的理念③。該理念的提出是有其歷史和當下依據(jù)的。歷史依據(jù):清代、民國以來的書法大家對“二爨”碑的發(fā)現(xiàn)和推崇,以及他們的創(chuàng)作實踐對“爨體”書法的推動。當下依據(jù):在國家對民族文化重視及當?shù)卣罅π麄飨?,“爨文化”和“爨體”書法日益普及,“爨體”書法作者隊伍日趨龐大。陳正義等“爨體”書家對前人“爨體”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理論、方法等作了總結(jié),并投身“爨體”書法創(chuàng)作和教學實踐,為發(fā)揚“爨體流派”作了不少貢獻。但當下“爨體”書法創(chuàng)作的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爨體”書法創(chuàng)作的空間有待拓展,理論也有待豐富、提高。

發(fā)揚“爨體流派”,應立足地域,面向全國,面向時代。首先,該流派由地域書家參與、帶動,發(fā)揮地域文化和書法的特色優(yōu)勢,并查找地域與全國的水平差距,不斷努力、進步。于此,以“爨體”在全國知名的云南老一輩書家如陳正義、郭偉等,以及知名“爨文化”研究學者范建華等,分別在創(chuàng)作和學術方面起了帶頭作用。其次,“爨體流派”面向全國。凡于“爨”志同道合者,皆“四海一家”,可作為“爨體流派”的成員或友人,共同發(fā)揚該流派。對此,近年地方政府及社會各界做了不少努力。2016年,曲靖市政府、云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聯(lián)合舉辦了首屆“全國爨體書法大賽暨爨文化學術討論會”。2018年,曲靖市政府、《中國書法》雜志社舉辦了“全國爨體書法名家邀請展”,參展書家為康成元、陳其吉、周樹堅、陳正義。2019年,曲靖師范學院申請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西南地區(qū)爨體書法創(chuàng)作人才培養(yǎng)》順利結(jié)項,并舉辦作品展覽向社會匯報。2021年,云南省文聯(lián)舉辦“首屆中國爨體書法臨創(chuàng)作品展”。其他專攻“爨體”或在“爨體”方面有過關注和探索的全國知名書家,均與云南有過交流。他們對云南作者研習“爨體”有過指導、幫助,如何應輝、劉云泉、劉新德、白砥、汪永江諸方家。他們的作品亦可作為“爨體流派”探行原創(chuàng)中的案例。再次,“爨體流派”的目的和宗旨是在新時代,通過發(fā)揚地域書法,探索具有原創(chuàng)性和個人風格并能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書法創(chuàng)作,從而為當今書壇注入活力。

康成元 攜云束帛四言聯(lián) 紙本

白砥 爨味 紙本

汪永江 黃庭帛石五言聯(lián) 紙本

三、“爨體流派”建設中對原創(chuàng)理念的探行

“爨體流派”立足地域,面向全國,面向時代,并從以下四個依次遞進的方面,對“爨體”書法和原創(chuàng)性理念進行探行:了解“爨體”的原創(chuàng)空間,是探行原創(chuàng)前的價值預估和準備;傳統(tǒng)根基是探行原創(chuàng)的基礎;地域文化是探行原創(chuàng)的視野;個人風格是探行原創(chuàng)的最終落實之處。

1.“爨體”的可創(chuàng)性空間

“爨體”是魏晉南北朝隸書向楷書演變中的代表書體,被稱為“隸變”。相對于“定”,“變”留下的可創(chuàng)性空間更多。這種“變”是歷史文化和書體自身的演變規(guī)律作用使然,是“自覺”之變。魏晉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和變革的時代,更激發(fā)了思想文化的自覺和多元發(fā)展。因此,該時代被稱為文化的自覺時代,也是書法的自覺時代。這時的思想、文學、書法等,均發(fā)生大變革。就書法而言,指的是書體和審美風格的演變。在此演變中,形成了“二王”、魏碑、“二爨”三類書法體系。這三類體系中,最具“可變性、可創(chuàng)性”的是“二爨”體系?!岸酢斌w系完成了行草書由舊書風(質(zhì))到新書風(妍)的轉(zhuǎn)變,遂成為后世書家繼承并發(fā)展的楷模,是這三類體系中最早定型,也是最具有“定”性的。魏碑體系,則是北朝大力推行漢化下形成的書法體系,由粗狂的風格逐漸雅化、正體化。最終隋唐統(tǒng)一后,在南北文化的合流下,形成了法度森嚴的唐楷體系,也完成了流變。觀魏碑的發(fā)展歷史,也是由“變”到“定”的過程。而“二爨”體系生長在遠離戰(zhàn)亂,富有自然、原生態(tài)氣息的邊疆文化的土壤中。其書法古樸、深厚中蘊含著一種天然之靈氣,源于造化?!办囿w”不為法度所約,不為形質(zhì)所限。如果說“二王”、唐楷是“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那么“爨體”的筆畫、結(jié)構(gòu)則無定法,可對其進行夸張、變形,其求變的空間較多,更像是“漫畫”一樣。如果說魏碑藝術風格鮮明,為當今書法創(chuàng)作留下的可塑空間也多,那么“爨體”風格更加鮮明,留下的自主發(fā)揮的余地更多。

相對于“定”,“變”更具有融合性。融合求新是原創(chuàng)的途徑。處于變革時期的書體,其融合性更強。“爨體”主要以隸、楷融合為主,也融合篆、行、草。因此,近現(xiàn)代以來的大家寫“爨體”,便融合了不同而多樣的書體。沈曾植以爨融入行草;李叔同以魏碑入爨;王蘧常以章草入爨,而鄭誦先以爨入章草;朱復戡以篆隸融爨;陸維釗則以篆隸入爨,又融入魏碑、行草筆意;趙冷月以墓志銘筆意,并以碑帖融合的方式寫爨;當代孫伯翔則以其方峻、爽健的魏碑筆法寫爨……以上諸家以及近現(xiàn)代其他大家,有機融合寫爨的方法,均是對“爨體”書法原創(chuàng)空間的開拓,值得當今“爨體流派”借鑒、學習。

鄭誦先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紙本款識:毛主席詞《詠梅》。誦先書。鈐印:鄭誦先(白)

朱復戡 集《爨寶子》 紙本 1984年釋文:當保南岳,圣姿永長;肅穆雍顯,感動慨慷;九皋鳳鳴,嘉名遨彰。集《爨寶子》。甲子秋,朱復戡。鈐?。褐鞆完b(朱)

王蘧常 節(jié)臨《爨寶子碑》 紙本款識:《爨寶子碑》。鈐?。号c本世紀同齡(朱)

陸維釗 天地關山五言聯(lián) 紙本

[清]沈曾植 臨《爨寶子碑》 紙本

2.習爨的傳統(tǒng)根基

“爨體”書法的價值在于其留下的原創(chuàng)空間,但并非無根基的創(chuàng)造,而是建立在對傳統(tǒng)繼承的基礎上。根基深,方高古,創(chuàng)新才不流于習氣而落俗。“二爨”的根基在于篆隸,寫好“二爨”,需在篆隸書上打牢根基。以上提到的近現(xiàn)代寫爨成功的大家,以及當今寫爨有一定成就的書家,他們都有較好的篆隸基礎。包括畢生寫爨卓有成就的秦咢生,雖然其“爨體”并非完美,但其深厚的篆隸根基,是廣大習爨者學習的典范。

“二爨”書法尤其是《爨龍顏碑》,為雄渾樸茂書風的代表。《爨龍顏碑》是康有為、陸維釗等最推崇的六朝碑刻之一。康有為《書境》謂《爨龍顏碑》“雄強茂美之宗”(《十六宗第十六》)“神品第一”(《碑品第十七》)。陸維釗評其“近于《石門銘》而用筆方圓兼能的,當推《爨龍顏碑》,在云南,其高華樸茂超于中土諸碑之上”④。這種雄渾樸茂的風格,正源于篆隸??涤袨椤稌场んw系第十三》對此也指出:“《爨龍顏》與《靈廟碑陰》同體,渾金璞玉皆師元常,實承中郎之正統(tǒng)?!标懢S釗所言也暗含此意,他寫爨亦以篆隸入爨。因此,“二爨”高古、渾樸的書風,需從深厚的篆隸根基中求得。打下篆隸基礎,以篆之圓渾、漢碑之氣厚入爨,也是當今“爨體”書法創(chuàng)作追求原創(chuàng)和風格的基礎。具體而言,可以大篆入爨,例如以《散氏盤》渾樸、率意的筆法入爨;或漢《張遷碑》《西狹頌》《鮮于璜》《封龍山》等渾樸、蒼茫類碑刻入爨;云南《孟孝琚碑》入爨亦可嘗試。

但坦言,目前寫爨的許多作者,尤其是云南作者,在這一方面的根基還不夠,還需要深入地學習篆隸,把學習篆隸和“爨體”書法創(chuàng)作自始至終相結(jié)合。這樣才能真正立足當今書壇,使“爨體”書法走向全國,從而為當今書壇的發(fā)展注入活力。如果沒有扎實的傳統(tǒng)基礎,探行任何地域書風和原創(chuàng)理念,均難立足。

3.地域文化視野

對于地域流派而言,扎根地域文化土壤,從地域文化的視野審視地域書法,把地域書法置于其文化背景中去發(fā)揚、創(chuàng)造,這是“爨體流派”書家和“爨文化”研究學者們探行、研究得出的觀念。“爨體”獨特風格的形成,除了與整個大的中國歷史文化背景相關外,更主要的與自身所處的地域文化背景相關。因此,研習和弘揚“爨體”書法,探行原創(chuàng)理念,應對地域文化作深入研究。

“爨文化”實質(zhì)是“復合型”文化,是在“漢蠻融合”的多元文化中形成的特色文化。首先,爨氏先民是復合型的氏族?!办唷弊鳛槭?,最早見于《戰(zhàn)國策·魏策》中的爨襄。《爨龍顏碑》記載了爨氏的來源:“采邑于爨,因氏族焉?!膘嘁蚍獾囟@氏。史學界判斷,爨氏先民由中原流入南中,遂與當?shù)赝林褡逯饾u融合。“夷漢融合,稱為爨人,亦稱爨蠻”⑤。爨氏家族強大后統(tǒng)治南中期間,正值魏晉南北朝亂世,中土人民逃難流寓至南中,也融入其中。因此,爨氏先民是“漢蠻融合”的復合型的氏族。其次,由于爨地遠離中土,又是高原地帶,而朝廷在亂世中也無法顧及南中,以致爨地實行的是“開門天子,閉門諸侯”的高度自治。因此,其文化具有客觀條件限制帶來的地域性、特殊性。但爨氏統(tǒng)治的中心建寧(今曲靖)為入滇門戶,接巴蜀、夜郎,這也使得這一地區(qū)也較早接受巴蜀、夜郎和中原文化⑥。爨氏統(tǒng)治的黃金期也是積極吸收中原漢文化的。所以,“爨文化”也具有主觀作用下的多元性、開放性。

綜上,“爨文化”為多元的、“漢蠻融合”下的地域特色文化。這種“漢蠻融合”的特點,典型地體現(xiàn)在“二爨”碑文的文體、文風、文采,及其廣泛化用的漢典⑦。同時,也鮮明地體現(xiàn)在“二爨”碑的書法中。研究和發(fā)揚“爨體”書法,便要站在“漢蠻融合”的文化視野下,用“漢蠻融合”的理念和思想對“爨體”書法進行探索、創(chuàng)作。應把“爨體”寫出一種“漢蠻融合”的美,即雅正、高古的氣息與自然、天真、活潑、野逸的趣味相融合的美。同時,我們今天更應該以開放的姿態(tài)去弘揚地域文化和書法。

4.個人風格探索

在地域書風的視野下,有利于探索個人風格。應做到地域與全國和而不同,個人與地域和而不同。上文論述了“爨體”書法原創(chuàng)具有較大的空間,這樣大的空間,為每位作者探索自己的風格留足了余地。但這空間如何才能利用好,取決于個人的方式。不宜原封不動地把“爨體”照著寫像。對典范書法而言,能寫像便是一份收獲,但對于“爨體”而言,如果只是寫像,毫無價值,甚至易陷入誤區(qū),因為“爨體”之妙正在于一任自然,法無定式。正如陸維釗所言:“蓋《石門銘》《爨龍顏》俱臻化境。非天縱之資兼以學力,易滋畫虎不成之譏,不若學《張猛龍》之有規(guī)矩可循也?!雹嗳绻凰纪ㄗ儯晃赌7碌貙戩?,則是“照貓畫虎”。這就需要“胸中之竹”,以胸中之臆寫爨;需要“筆補造化”,以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對“爨體”進行藝術想象與概括。這也考驗作者的心智、膽力,需要作者有較高的藝術才情和較豐富的審美經(jīng)驗,同時也需要科學家做實驗的精神,不計得失而反復地探索、實驗。如果成功,這樣的“爨體”作品應該是似爨非爨、似我非我、爨和“我”心有靈犀的作品。如陸維釗“天地乘龍臥,關山越馬過”一聯(lián),便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藝術感染力。作品中并沒有明顯的、直接的“爨體”痕跡,但富有爨意,可以看出他對“爨體”的深入學習。在他的筆下,爨、行草、魏碑、篆隸的氣息,很自然地與他的個性、才情混融一體。因此,鮮明的個人風格,是通過長期的實踐,在具備較高的才情和豐富的審美經(jīng)驗的基礎上,直抒胸臆,筆補造化,把個人的真我性情與所習書體的特點高度渾融,達到的“人書合一”的境界。這是書法藝術和原創(chuàng)精神的制高點。

陸維釗 節(jié)臨《爨寶子碑》 紙本款識:臨《爨寶子》。陸維釗。鈐?。宏懢S釗(白)維釗書畫(白)

陸維釗 節(jié)臨《爨龍顏碑》 紙本款識:臨《爨龍顏》。陸維釗。鈐?。宏懢S釗(白) 微昭書畫(白) 莊徽室(白)

5.時代精神

從地域歷史文化看,“二爨”碑是“爨文化”鼎盛時期的碑刻。其書法、文采均反映出古代邊疆民族剛健有為、團結(jié)和諧、奮發(fā)向上的積極精神。在今天的新時代,“爨體流派”更要發(fā)揚爨氏先民的這種精神。另外,從整個中華歷史和中華文明看,漢、唐是中國古代最興盛的兩個時代,漢、唐書法和文化均展現(xiàn)出博大、雄偉的氣象,體現(xiàn)出時代精神。而今天走向復興的新時代,需要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因此,當今的書法創(chuàng)作,期待能有新穎生動、正大雄渾、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新氣象。而“爨體”書法獨特、高古、雄渾的特點,正適合去展現(xiàn)這種新氣象。

結(jié)語

從“流行書風”到“二王熱”,再到當今的“展覽體”,跟風現(xiàn)象不斷,而原創(chuàng)性不足。針對這一現(xiàn)狀,發(fā)揚地域流派,探行原創(chuàng)理念,二者互動,可為當今書壇注入活力。正在發(fā)揚中的“爨體流派”,立足地域、面向全國、面向時代,從四個方面對原創(chuàng)性理念進行了探行:“爨體”的可創(chuàng)性空間、習爨的傳統(tǒng)根基、地域文化視野、個人風格探索。該案例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和批評的價值?!霸瓌?chuàng)性”話題由來已久,“原創(chuàng)性”的探行也是長久的過程。發(fā)揚“爨體流派”之路漫長,還需更多實際性的成果。本文則通過此案例評析,拋磚引玉,期待有更多的方家關注“爨體流派”,關注“原創(chuàng)性”話題,關注當下書法創(chuàng)作,以促進當今書法發(fā)展。

[清]沈曾植 琴書松喬八言聯(lián) 紙本釋文:琴書自娛,綿之日月;松喬協(xié)軌,宜平昆侖。韋如仁兄雅屬。寐叟。鈐?。好论牛ㄖ欤┖H諛牵ò祝?/p>

[清]沈曾植 節(jié)臨《爨寶子碑》 紙本款識:《爨寶子》。寐翁。鈐?。褐玻ㄖ欤┖H諛牵ò祝┙队晟椒浚ㄖ欤?/p>

[清]沈曾植 蘭亭詩 紙本釋文:悠悠大運象,輪轉(zhuǎn)無停際。陶化非吾任,去來吾非制。統(tǒng)類竟安在,即順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其一。三春啟群品(亦),寄暢在所因。仰望碧天際,俯瞰(磐)綠水濱。廖朗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其二。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前識非一期,虛空是真宅。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稅)落。其三。陸柬之《蘭亭詩》。臨奉養(yǎng)心仁兄屬書。寐叟。鈐?。汉H諛牵ò祝?/p>

[清]王世鏜 六朝三子六言聯(lián) 紙本釋文:六朝本精文字;三子同治春秋。云□兒玩。積鐵老人。

徐悲鴻 節(jié)臨《爨寶子碑》 紙本釋文:鳴鸞紫闥,濯纓滄浪。寶子碑。鈐?。罕櫍ㄖ欤?/p>

宋季丁 紫鳳黃龍七言聯(lián) 紙本 1985年釋文:紫鳳矯翮凌清霄;黃龍駕云騰滄海。身居曲園百年老屋,自清明迄今,始得拆建危墻爛柱,先祖公之恩師讀經(jīng)看花之艮簃,左右均以加固保愛,為卅年內(nèi)第一大喜事。身患絕癥而九死未絕,或乃蔭甫大師之馀蔭所佑,迅即病榻躍起,為集小爨作聯(lián),喜報首都。乙丑重九日,杭人宋季子拜書。鈐?。核渭咀佑。ò祝┧渭咀託垙U二紀后作(白)擲地有聲(朱)

[東晉]爨寶子碑初出土拓本(局部)

爨體蘭亭集序(啟功題簽)

注釋:

①陳振濂《當代書法評價體系建設》,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年,第215-240頁。

②陳振濂《論書法“原創(chuàng)性”時代》,《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02期,第46-51、55頁。

③李世俊《全國爨體名家書法展研討會發(fā)言紀要》,《中國書法報》2018年6月20日,第07-08版。

④陸昭微《陸維釗談藝錄》,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年,第34頁。

⑤方國瑜《滇史論叢第一輯·滇東地區(qū)爨氏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0頁。

⑥范建華《爨文化史》,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8-19頁。

⑦劉曉東《論爨寶子碑的文學特點和地位》,李平《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2016年青年教師論文集》,云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207-212頁。

⑧陸昭微《陸維釗談藝錄》,第34頁。

猜你喜歡
篆隸二王書風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拓二王帖》(下冊)
書畫世界(2021年10期)2021-11-18 22:52:26
傅山《雜記》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新時代·新風采上海市第七屆篆隸書法展”舉行
民國時期的北京書風·馬敘倫
藝術品(2018年5期)2018-06-29 02:14:55
揭秘共和國首張A級懸賞通緝令始末
清·傅山論書句
書法好入門(十二)篆隸古法(下)
父子如“二王”——以《奉橘》《送梨》為例
書風詩韻
書風詩韻
东源县| 鞍山市| 醴陵市| 苍南县| 将乐县| 济源市| 松原市| 威远县| 砀山县| 疏附县| 宿迁市| 建水县| 奎屯市| 保亭| 南开区| 霍林郭勒市| 庄浪县| 若羌县| 砚山县| 平凉市| 越西县| 凤凰县| 宣城市| 海淀区| 黔江区| 石楼县| 南投市| 浦县| 石家庄市| 察雅县| 富阳市| 惠来县| 陵水| 锡林郭勒盟| 延安市| 汾阳市| 金华市| 涟水县| 铁岭市| 襄垣县| 客服|